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一个普通的常识。我们要说给别人听,首先就得自己有。
别小看了演讲时的几分钟,论辩时的几句话,就这几分钟、几句话,需要我们有丰厚的知识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脑袋里空空如也,自然也无话好说。
总有一些人抱怨自己没有好的口才,和别人在一起总是无话可说,于是总是埋怨自己没有天生的好口才。其实,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或者说只要胆子足够大就可以了,口才是要有足够的底蕴作为基础的。
北大毕业生、中央电视台 主持人、记者张泉灵说话逻辑性很强。怎么培养的这种逻辑性呢?张泉灵表示:“我想有一些办法,比如复述是一个特别好的办法,试试看你能不能把一个很复杂的故事用三分钟说出来,这是帮助你梳理脉络 重要的办法。你是否能在众多的表象中找到因果关系,这个很重要。
”至于这些办法有刻意去练习过吗?张泉灵表示:“复述,我是小学时候就开始练习的。” 演说家福克斯每天都高声朗诵莎士比亚的著作,以使他的演讲风格 加完善;古希腊 演说家狄摩西尼斯亲笔抄写修昔底德的历史著作达八次之多;林肯是世界 的演说家,他的 口才也是得益于阅读,他能把布朗特、拜伦恩的诗集整本背诵下来。当年诸葛亮在隆中苦读二十七载,一出山便有舌战群儒之功,恐怕当年的诸葛亮并不曾专门去学习过如何辩论,所依靠的是他数十年的苦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肚子里没有多少知识的人,说出来的话就没有多少说服力,又怎么能让别人信服呢?如何为练就好口才积累知识呢? 首先,可直接从生活中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老舍说:“在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学习语言要博采口语。” 其次,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经常关注,从中汲取对我们有用的知识。然后,还要对所见所闻加以思考,认真研究一番。
,知识贫乏是造成语言贫乏,特别是词汇贫乏的一个重要原因。生活积累和语言知识,是决定一个人说话水平高低的关键。
对于谈话题材和资料,一方面要不断吸收,另一方面要切实地去运用。
英国 政治家昆特莱曾说过这么一句一度流传甚广的话:“任何题材,说得好还是不好, 取决于讲那件事的人怎么样去讲,而不在于所讲的是什么。”说话并没有那么难,难就难在说话的方法上。凡是可以想到的事情,都是可以清楚地思考的;凡是可以说出来的东西,都是可以清楚地表达的。
在日常生活中,说话也要尽量讲究方式和方法,但有些人不注意说话的方式,说的话让对方听起来很不舒服。比如:看望病人的时候,你却说“看着气色不太好呀”,病人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遇到胖的女孩子,你却说“好像又发福了”,像这样的话还不如不说。你会令对方感到难堪,难以应答,难以接受! 北大老师鲁迅先生有一篇散文《立论》,文章非常生动地揭示了说话应注意场合的特点。
法国大文豪蒙田说:“语言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才能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 社会心理学认为,语言交往有保健作用,可以消除人们的悲伤感、空虚感、孤独感、抑郁感。但不管怎样的交谈,如果缺少‘‘真诚’’二字,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无法进行。人与人之间存在“互酬互动效应”,即你如果真诚对别人,别人也以同样的方式给予回报。
说话的魅力并不在于你说得多么流畅,滔滔不 ,而在于是否善于表达真诚! 能推销产品的人并不一定是口若悬河的人,而是善于表达真诚的人。当你用得体的话语表达出真诚时,你就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方也就可能由信赖你这个人而喜欢你说的话,进而喜欢你的产品了。
P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