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装信息
1.9787545468038 金碚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68 金碚
2.9787545467826 李晓西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8 李晓西
3.9787545469417 郑新立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8 郑新立
4.9787545467635 蔡昉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78 蔡昉
5.9787545468380 黄达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0 黄达
6.9787545468373 赵人伟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8 赵人伟
7.9787545466867 宋晓梧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98 宋晓梧
8.9787545467413 马建堂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8 马建堂
9.9787545469431 乌家培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0 乌家培
10.9787545468137 江小涓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78 江小涓
11.9787545466874 张卓元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8 张卓元
12.9787545467628 魏礼群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98 魏礼群
13.9787545468410 房维中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78 房维中
14.9787545471878 刘诗白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98 刘诗白
15.9787545468151 厉以宁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8 厉以宁
16.9787545455274 洪银兴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78 洪银兴
17.9787545471861 刘伟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98 刘伟
18.9787545466799 王梦奎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8 王梦奎
19.9787545460667 彭森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8 彭森
20.9787545467383 林兆木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96 林兆木
21.9787545460681 郭克莎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8 郭克莎
22.9787545470185 张军扩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9 张军扩
23.9787545472387 魏杰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8 魏杰
24.9787545472783 贾康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118 贾康
25.9787545472912 樊纲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106 樊纲
26.9787545473520 周叔莲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8 周叔莲
27.9787545472370 高尚全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118 高尚全
28.9787545473780 常修泽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128 常修泽
29.9787545472653 杨瑞龙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98 杨瑞龙
30.9787545472721 田国强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98 田国强
31.9787545477139 张宇燕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98 张宇燕
32.9787545477146 刘树成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8 刘树成
33.9787545467857 迟福林学术自传 广东经济出版社 88 迟福林
内容简介
1.《金碚学术自传》
在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经济学家无论是 建言还是建功,都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做出了 的贡献。本书是其中一个分册,由中国社会科学 院学部委员、 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金碚,围绕其研究的产业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等研究领 域,阐述研究过程,展现研究成果、影响及其学术贡 献。
2.《李晓西学术自传》
《李晓西学术自传》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客观真实地记述了在改革开放40年中作者李晓西的各类学术活动、学术历程及其治学体会,是对其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的一个重要且全面的总结。
3.《郑新立学术自传》
本书是大型丛书《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张卓元 高培勇主编)中的一本,作者郑新立为我国经济学家,曾先后在国家计划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本书以第一人称著述,回顾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学术研究过程。全文共分五部分,内容包括学术自传、主要学术贡献、治学理念和研究方法、代表性论文 、主要论著名录。经济学界的学者滕文生、魏礼群为本书撰写了序言。
4.《蔡昉学术自传》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是一套集合了40多位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撰写的关于改革开放40年辉煌历史进程的大型自传丛书。由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张卓元、高培勇主编。该书是其中一册。
该书分为七个部分,包括作者特殊年代的平凡经历,以经济研究紧跟时代,辨识发展阶段变化,劳动经济滨发展视野,破解经济发展之谜,中国经济的纵与横,经济学研究内外。该书以第一人称叙述,围绕作者自身的学术研究历程、主要学术贡献、主要学术成果展开阐述。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可读性强、知识性强,对回顾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探索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均衡发展之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学术参考。同时,也帮助国人走近中国经济学家,了解他们的治学历程、学术见解和成功经验,领略他们的丰富人生和理想情怀。
5.《黄达学术自传》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是一套集合了40多位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撰写的关于改革开放40年辉煌历史进程的大型自传丛书。由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张卓元、高培勇主编。该书是其中一册。
该书分为六个部分,一是进入学术领域之前,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方面对作者的影响,作者身上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一些逻辑思维能力,一些兴趣爱好从小就已经形成。二是进入了陌生又一辈子奋力打拼的领域——金融学科领域,而反复研读《资本论》为作者研究金融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独立思考,立足实际,在金融学深入研究之后,在很多方面有着困惑,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作者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国情,独立分析,颇有建树。四是为改革献策,为引进助力。作者对自己的建言献策、著书立作的来胧去脉进行阐述。五是回归学科建设,探索学科源流。作者对《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学科教育的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六是放不下的心愿——在货币金融学科的建设中,东方文化精髓怎么能够发挥它的应有作用。
6.《赵人伟学术自传》
本书是我国经济学家赵人伟回忆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各领域从事的研究内容。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他的成长经历和从事学术研究的历程;第二部分介绍了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果,包括收入分配和财产分布、计划和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探索等方面;第三部分主要内容为赵人伟治学的感悟体会,讲述了如何发扬优秀学风,创造经济学的繁荣;第四部分为附录。全书全方面地展现了赵人伟的学术经历与人生治学感悟,可读价值较高。
7.《宋晓梧学术自传》
本书是大型丛书《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张卓元 高培勇主编)中的一本,作者宋晓梧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在劳动经济领域研究成果颇为显著。本书以第一人称著述,回顾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学术研究过程。内容包括对就业、工资、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政策研究。本书为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8.《马建堂学术自传》
本书回顾了作者的学术生涯,系统地概括了改革开放40年来作者的主要学术思想,按时间顺序重点记述了作者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以及作者对多年学术生涯的感悟和思考。
9.《乌家培学术自传》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是一套集合了40多位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撰写的关于改革开放40年辉煌历史进程的大型自传丛书。由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张卓元、高培勇主编。该书是其中一册。
该书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概述学术领域与学术轨迹。二是介绍主要学术工作与成果。三是讲述个人的学术体验,最后附录《经济及其研究的数量化与信息化》和《与时俱进的经济学与管理学》两篇学术论文。
10.《江小涓学术自传》
本书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中的一册,由经济学家江小涓撰写,以第一人称叙述,从大学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的7年、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工作的6年、国务院工作的14年、时代呼唤:研究网络与数字时代的服务业、40年学习研究乐在其中等七个方面讲述了她的工作经历,围绕改革开放,结合其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阐述研究过程,展现其研究成果及学术成就。
11.《张卓元学术自传》
本书作者以时间顺序为主轴梳理了其从事经济研究以来重要的经济改革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在叙述过程中,他将所有言论以及文章的出处都清晰列出,有根有据,非常严谨。本书不仅是作者自身的一个学术总结,更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价格改革、企业改革、控制通货膨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机制形成等的发展。本书最后附上作者曾经发表过的几篇重点论文,增强可读性。
12.《魏礼群学术自传》
本书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围绕作者的学术生涯和工作经历、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在助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学术生涯的感悟和思考进行阐述,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翔实的魏礼群个人传记。
13.《房维中学术自传》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是一套集合了40多位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撰写的关于改革开放40年辉煌历史进程的大型自传丛书。由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张卓元、高培勇主编。该书是其中一册。
该书分为四个部分,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展开。第一部分为作者的自我介绍。第二部分是作者的学术经历,作者经历了文革、大跃进、经济衰退、物质匮乏的年代,针对这种国情,作者积极分析形式、收集材料,建言献策,起草了《第四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关于坚持统一计划,加强经济管理的规定》《工业二十条》等重要文件,为我国的经济早日走上正轨做出了不懈努力。第三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作者的学术理念和它的影响。作者的学术理念包括“坚持稳步前进,防止急于求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或发展方式”“改革经济体制”“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作者的这些理念为改善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社会环境提供了依据和指引。第四部分是访日归来的报告。对日本企业的特点、日本经济飞跃发展的原因以及访日后向中央提出的意见进行了阐述。
14.《刘诗白学术自传》
本书是大型丛书《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高培勇 张卓元主编)中的一本。本书作者刘诗白,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主要从事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所有制、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宏观经济运行、科技创新与高科技经济等重大问题研究。
书中除了讲述作者的生平经历、学术研究历程,也对自身长期以来坚持研究的学术进行了总结。作者就自己的经济学观点、对改革开放的关注及治学体会都有进行阐述,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必然性的理论探索、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多维分析、对社会主义主题产权的理论分析以及有关现代财富与科技创新的理论探索都有着独到的见地和理解。
15.《厉以宁学术自传》
本书是大型丛书《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张卓元 高培勇主编)中的一本,作者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先生。本书以第一人称著述,回顾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学术研究过程。全文共分七章,分别叙述了1988年作者参与国家经济改革的几件大事、九十年代前期在湖南、河南考察时的情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建立、证券法的起草、著名的就业优先理论的提出以及《超yeu市场与超yue政府》一书的出版等重要事件。书后还收录了作者的两篇代表性文章。
16.《洪银兴学术自传》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是一套集合了40多位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撰写的关于改革开放40年辉煌历史进程的大型自传丛书。由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张卓元、高培勇主编。该书是其中一册。
该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作者的学术研究历程,在求学的时候遇到了对其影响深远的人民大学经济系教授卫兴华,他提出的“不唯书,不唯上,不唯风”思想对作者后来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治学之路上,作者回到南京大学工作,编写出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理论界产生较大反响。同时通过留学考察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深刻的认识。第二部分是作者的学术贡献,作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研究、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研究等方面颇有建树,阐述了作者自己的想法与心得,对学术研究方面的贡献巨大。第三部分是附录,作者选取了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全面、系统、透彻地分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过程,进入新阶段后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对经济理论研究者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学术借鉴。
17.《刘伟学术自传》
本书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自传》丛书中的一册,主要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的学术道路、治学经验及心得体会。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章讲述了作者是怎样走上学术道路的,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求学生涯中的人与事。第二章介绍了作者的主要学术成果,内容涉及所有制与企业产权、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等,作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严谨细致,取得了众多成果。第三章作者结合自身经验谈到了治学经验及心得体会,深刻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附录部分收录了作者两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18.《王梦奎学术自传》
本书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中的一册。由王梦奎同志亲笔撰写,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围绕其求学经历、半个世纪的职业经历、主要经济观点和学术贡献,以及参加的中央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和文件起草展开阐述,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翔实、最权威的王梦奎个人传记。
19.《彭森学术自传》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作者彭森从事学术研究的历程,讲述他作为中国改革的受益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是如何同“经济学”及“改革开放”结下不解之缘,并初步介绍了他在改革开放的一些理论探索;第二部分则客观真实地记述了在改革开放40年中作者彭森的主要学术贡献;第三部分系统地罗列了作者多年来的著作和论文,并对其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做了一个重要且全面的总结;第四部分选取了作者两篇代表性论文,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作者的学术思想。
20.《林兆木学术自传》
本书是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林兆木先生撰写的学术自传,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中的一册。本书采用自传体例,以第一人称叙述,围绕改革开放,结合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阐述林兆木先生的研究过程、成果及其影响、学术贡献。
21.《郭克莎学术自传》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历程”“主要学术成果的贡献”“治学经验及心得体会”“主要学术成果代表作”,第一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展现了作者是如何逐步走向学术研究领域;第二部分主要讲的是作者多年来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探索,这部分内容学术性较强,有一定的深度和创新;第三部分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做学问的经验所写的一些心得体会,能够带给读者一定的启发与思考;第四部分选录了作者的部分著作。
22.《张军扩学术自传》
本书是大型丛书《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中的一本。本书作者从回顾自己近40年的经济研究历程写起,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时间的顺序梳理、重点介绍了他在经济形势与调控对策、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国有经济改革、区域经济与城市化、三农问题、改革开放战略与经验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主要观点。这些领域,在今天仍然是研究中国经济的热点课题,对同行学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3.《魏杰学术自传》
《魏杰学术自传/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在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经济学家无论是建言还是建功,都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做出了贡献。《魏杰学术自传/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以第一人称叙述,围绕改革开放,结合其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阐述研究过程,展现研究成果及其学术贡献。
作者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生涯和工作经历,梳理了自己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审视与感悟、对中国改革开放关键要点的研究、对我国企业改革的探索重点。书稿结构脉络清晰,行文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可读性强。通过阅读书稿,读者能够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与成就,以及作者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的经济学人生。
24.《贾康学术自传》
本书作者首先简述了其在从事学术研究的成长历程中的以及相关事件。其次,梳理了其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主要基础理论的贡献和重大现实问题的创新型理论研究成果,在讲述过程中配以相关案例以及所发表过的文章,或者著作摘抄,条理清晰,叙述完整。再次,从三个方面讨论了中国现代化思路与战略选择,从历史经验和镜鉴,写到中国的现代化“赶超战略”。最后,作者基于自己的科研生涯,体悟了一些科研规律,与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分享,结了其多年的核心研究成果。实用价值较高。
25.《樊纲学术自传》
《樊纲学术自传/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是由经济学家樊纲先生撰写的学术自传,《樊纲学术自传/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采用自传体例,以第一人称叙述,围绕改革开放,结合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阐述樊纲先生的研究过程、成果及其影响、学术贡献。通过樊纲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樊纲先生的个人学术主张和学术成就,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26.《周叔莲学术自传》
本书是大型丛书《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张卓元 高培勇主编)中的一本,作者周叔莲为我国经济学家,本书以人称著述,回顾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学术研究过程。内容包括对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经济结构、城乡关系、技术进步、企业改革和管理等问题的研究。本书为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提供了*手的资料。
27.《高尚全学术自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先生对其从事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以来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的回顾与总结。全书详细梳理了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进入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改革开放后任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直至近年仍为我国改革事业建言献策的60多年间,各个时期的主要学术研究成果和治学心路。作者长期处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一线,为我们讲述了亲历的一个个以改革为主线的故事,包括多次参加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的过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人民本位论和政府自我改革论的治学立场,还看到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从探索争鸣、初步建立到不断完善、深化改革的发展轨迹。书中还收录了十八大以来作者在经济政策热点方面的重要建议和见解,为新时代深化改革之路继续贡献智慧。
28.《常修泽学术自传》
本书是广东经济出版社和 《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推出的大型丛书《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中的一册,作者为我国著名学者常修泽教授。书中记述了作者从事经济理论研究40年的成长道路、主要学术思想、研究思路和治学体会。本书从构思、撰写、修改、审定,历经三载精心打磨直至问世。
本书以“产权 人本 转型——通往未知境界的理论探索之路”为主题,分为五章:第一章,我的成长路:通往“罗马”的另一条路;第二章,“产”:《广义产权论》,为天地人生命共同体立命;第三章,“人”:《人本体制论》,为人的自由发展立心;第四章,“转”:《包容性改革论》,为中国全面转型立论;第五章,学术观点精要小集(30条“金句”)。
本书文风清新,富有哲理。各章文后设有作者提出的与读者共同切磋的思考问题。书中附录收入了常修泽教授学术研究40年大事记和主要学术论著目录,为研究其独特的学术道路以及其探索的“广义产权论”“人本经济论”和“中国全面转型论”提供第一手学术史料。
29.《杨瑞龙学术自传》
本书是《改革开程中的中国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中的一本分册,由经济学家杨瑞龙撰写,采用自传体例,以人称叙述,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系统回顾了作者的学术生涯和工作经历,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作者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以及作者对学术生涯的感悟和思考。
30.《田国强学术自传》
本书是广东经济出版社和《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推出的大型丛书《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中的一册,作者为我国著名学者田国强教授。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一、从事学术研究的历程。这是全书的主体部分,记述了作者迈入高校之门,师从名师,走出国门,励志治学,成为一名授业之师,思考并实践经济学教学改革等内容。二、主要学术贡献。这部分概述作者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多年的硕果。三、治学经验及心得体会。在这部分,作者分4点总结了多年治学所得所感。四、代表性论文。收录两篇能代表作者学术观点和学术理念的论文,为读者了解作者提供更多的角度。
本书语言朴实,文风清新。作者对经济学概念、学术观点等阐释得专业而不晦涩,展现了卓越的学术修养和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31.《张宇燕学术自传》
本书以张宇燕的学术思想历程为主线,涵盖了张宇燕书写、发表的论著及其写作背景,读过的并且受到影响的学术观点、书籍,进行过的或正在进行的各种思考,接受过的及传授过的经验与启示,等等。内容广阔却层次分明:不仅包括了张宇燕深耕的制度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领域,还涉及了张宇燕进行的跨学科研究,例如□□哲学、语言、时间之矢,甚至道义与信仰等。本书文字的启发性已漫溢至经济学之外,是一本值得广大读者、“学习者”细细品读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
32.《刘树成学术自传》
《刘树成学术自传》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中的一本。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树成先生以第一人称叙述而成,讲述了作者的学术成长历程、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贡献,以及治学心得。作者的学术经历映射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与成就,也从一个侧面对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
33.《迟福林学术自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迟福林对自身一部分个人经历和研究改革的学术要点的阶段性整理。在书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并通过“建言农村改革”“建言国企改革”“建言*改革”“建言社会改革”“建言经济转型”“建言扩大消费”“建言开放转型”“建言新时代改革”等8个方面总结了自己30多年来建言改革的研究历程。
作者简介
金碚, 学部委员, 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工业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营报》社社长。1982年获法学学士,1984年获经济学硕士,1989年获经济学博士。 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在产业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等研究领域建树颇多。金碚曾被中国人民大学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长。代表作(专著)如《发展中 经济发展战略》,《国外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中国工业化经济分析》,《中国工业 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何去何从—当代中国的国有企业》等。
李晓西,1949年出生于兰州,祖籍重庆。1982年获兰州大学经济学士学,1984年、1989年获院经济学硕士、博士。曾任宏观经济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第七届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兼任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部召集人,“奖励计划”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一环境规划署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名誉主任,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曾兼任第五届中国环境与发展靠前合作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届北京市。四十年来,访问过40个和地区。1988年作为不错访问学者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斯特恩教授指导下访学近一年,2014年受库珀教授和曼昆教授邀请赴晗大学访学半年。2009年入选由《经济研究》杂志主编的《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0年入选重量重大出版工程《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郑新立,经济学硕士,研究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见解。多次参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和“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计)划的起草工作。2009年4月起,担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2014年5月,被《经济学家周报》评为“2013-经济学人”十位著名经济学家之一。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副院长,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以及“三农”问题的理论与政策等。著有《读懂中国经济》《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四十不惑: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分享》等。
黄达,1925年2月22日出生于天津,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作为中国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黄达教授从1950年起就开始讲授货币银行学。曾获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第三届)。其学术观点对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破解金融发展困局、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做出了巨大贡献。
赵人伟,1933年3月出生于浙江金华。1953年毕业于浙江金华中学(今金华第一中学),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85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7月至1988年10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10月至1991年3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经济研究》杂志主编。199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8月被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称号。曾任中国比较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凯恩克劳斯经济研究基金会理事长。
代表作有《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若干变化趋势》《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总体设想》《对我国经济改革二十年的若干思考——特点、经验教训和面临的挑战》《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成效与挑战》等。曾获 1984年(第一届)、1986年(第二届)和1994年(第六届)孙冶方经济学奖,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专著类优秀科研成果奖,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2017年(第八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宋晓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院长,东北振兴研究院理事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收入分配50人论坛成员、中国社保30人论坛成员。
历任劳动部国际劳工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劳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体改委分配和社会保障司司长兼国务院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务院体改办党组成员兼秘书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兼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与改革的实践,在企业改革和劳动体制、社保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及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撰写了一系列有理论创新和应用价值的论著、文章。有关研究成果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劳动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个人学术成就被收入《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主要学术观点被收入《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
马建堂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研究员。1978—1982年在山东大学经济系学习;1982—1985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谷书堂教授;1986—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孙尚清攻读产业结构方向博士研究生;1988—199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历任市场流通部研究员、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1996—2003年国家经贸委工作,历任综合司司长、副秘书长;2003—2004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任副秘书长;2004—2008年青海省工作,历任省长助理、副省长、省委常委;2008—2015年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2015—2018年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委员。
乌家培
浙江宁波人。中国数量经济学和中国信息经济学开拓者和倡导者。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所主要负责人、分党组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主编;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副主任兼信息经济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三届、第四届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第一届、第二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特约副会长。
创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筹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建立全国苐一个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点、博士点。
出版《经济数学方法研究》《经济信息与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等10多部专著,主编、编著、翻译其他著作10多部。前三项成果先后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国家计划委员会科技进步奖、第六届国家优秀图书奖。
江小涓,女,1957年生,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1989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等职。2004—2011年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2011—2018年任国务院副秘书长,2018年3月起任现职。长期研究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和公共政策问题,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包括三次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及第五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宏观经济与发展理论,服务业改革发展,国际经济与对外开放。
张卓元,经济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多次参加中央文件起草工作,提出“稳中求进”的改革和发展思路,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学家中“稳健派”代表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是政治经济学、价格学、中国经济转型。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著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魏礼群
曾任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体制改革和法规司司长、党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主持或参加过党中央、国务院大量重要文件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重要讲话等文稿的起草工作,负责或参与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课题研究70多项,取得一大批有重要价值的学术、科研、决策咨询成果。
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3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2015年2月入选“2014年中国智库建设十大代表人物”,2017年1月入选2016年度“十大智库人物”,2018年入选“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中国智库建设40人”。
房维中1928年2月生,吉林省东丰县人。1952年到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1977年任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直到1993年。这期间,参与了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报告的起草,参与第三个五年计划到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制定。1993年3月到2003年3月,任两届全国政协常委和经济委员会主任;1993年到2015年任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这期间,对中国第九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1986年被评为研究员。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出版有《房维中自选集》。
刘诗白,重庆万州(原称万县)人。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理论经济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历任四川财经学院教授、经济系主任、副院长,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和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曾任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基金会理事长,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会长等。现兼任《经济学家》杂志主编,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名誉主席,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名誉会长等。
长期任四川省科技顾问团成员、顾问,积极参与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活动。出版《现代财富论》《体制转型论》《刘诗白文集》等十几部专著与文集。其中,《现代财富论》被《中国学术年鉴》选编入“2005 年度经济学科优秀著作”,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012 年设立以他命名的“刘诗白经济学奖”,以表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著作”。
厉以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界泰斗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的创立者
中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
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
厉以宁,历任资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深教授、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1988年至2002年任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3年至2012年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起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厉以宁同志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著书多部,并发表了大量文章,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双重转型”进行理论探讨。另外,他还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这些都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洪银兴
1950年生,198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9年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获得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现任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商学院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会长。曾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第四、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87),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89年),“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1)。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7年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获国jia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获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刘伟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中的转轨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以及经济增长和企业产权等问题。发表学术论文逾三百篇,出版学术著作数十部,获得多项重大学术奖励。2005年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王梦奎
男,河南温县人。1938年生,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
曾供职于《红旗》杂志和第一机械工业部。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担任过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研究员和经济组副组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和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和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名誉会长。
参加过党和国家许多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与文件起草。主持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许多重要课题的研究。多年主持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和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等国际交流活动。出版有多部经济学和其他方面的著作。
彭森
经济学学士,博士生导师。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长期在政府部门从事政策研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工作。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曾任辽宁省政策研究室副处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副秘书长、秘书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党组成员、秘书长、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副主任,2013年3月5日,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林兆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国务院表彰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致力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研究,在中央报刊和有关书籍中发表众多关于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论文与评论。曾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奖、优秀研究成果奖等奖项。1988年以来参与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包括党的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13次中央全会文件;1994年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1989年以来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八五”、“九五”、“十五”计划和“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研究论证工作。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4年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郭克莎
广东省汕头人,经济学博士。现为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承担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特别委托项目、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总项目、以及中国社科院重大、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10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求是》《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等报刊上公开发表经济类文章400多篇,其中在前三个期刊上发表的中英文学术论文30多篇,在内部刊物上发表政策研究报告1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和合著14部,研究领域主要在质量经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工业发展、体制改革等方面。不少学术成果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学术观点为相关研究文献所引用,得到了经济学界同行的好评;不少政策研究报告获得中央领导重要批示或批示,政策建议为中央有关部门所采纳,为政府决策工作提供了参考作用。主编过多部经济学丛书和工具书。曾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调研成果奖等奖励10多项,个人专著《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和学术论文《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分别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1994年度)和论文奖(2002年度)。1996年被评为中国社科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8年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被评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优秀人才。目前主要学术性兼职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会评专家、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张军扩,研究员。2013年3月至今,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1978—1982年在西北大学经济系学习;1982—1985年在原华中工学院经济研究所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5年6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综合研究部副部长,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等职务。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经济改革方面的研究工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第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多次荣获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曾在美国洛约拉大学、世界银行从事访问研究。兼任西北大学、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
魏杰,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本科生,于1982年和1987年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2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系主任,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科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现为清华大学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清华同方讲席教授。论文与著述颇丰,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全国性大奖。曾任多家企业及政府机构的顾问,多家学术刊物的顾问或编委,中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等学术团体的常务理事或副会长。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贾康, 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曾长期担任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受人之邀座谈经济工作。担任2010年1月8日第十八次集体学税改革”专题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PPP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
樊纲,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高端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转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92年至1993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1994年至1995年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创办国民经济研究所,2006-2010年、2015-2018年两次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04年被法国奥弗涅大学、2010年被加拿大皇家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05年、2008年、2010年,连续三次被美国《外交政策研究》与英国《观点》杂志评选为“世界受尊敬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2010年为“世界100位思想家”之一)。
周叔莲,中国当代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经济学学科规划组成员,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经济结构、城乡关系、技术进步、企业改革和管理等问题的研究。曾荣获1984年和199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1986年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论文奖;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著作奖和论文奖;1988年“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论文奖;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奖。
高尚全
经济学家。曾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改革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和董事局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兼经济小组组长,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高级顾问。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斯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等问题。1984年起6次参加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先后40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改革建言,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批示。著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新时期改革逻辑论》《民本经济论》《人民本位论》等34部著作。
常修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兼任中国经济学术基金(香港)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等。
长期致力制度经济学领域有关广义产权理论、人本经济学理论和中国转型理论的研究。著有《人本体制论》《广义产权论》《包容性改革论》和《人本型结构论》等学术理论著作。被相关学界推为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领军人物之一”和“广义产权理论的拓展者之一”。
其理论贡献被收入1949—2009年《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第二卷)和《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第三分册。入选美国传记研究所(ABI)《国际名人录》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IBC)《国际名人录》。
杨瑞龙,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特聘教授。曾于02-14年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任第七届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经济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多所大学的教授等职。
田国强,经济学博士,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曾任香港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经济评论》等杂志的共同主编和《中国研究评论》等杂志的编委。1987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现任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2006年至今),湖北经济学院财经高等研究院、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2018年至今),曾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2007—2019年)。
在海内外从事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30多年,并对中国经济改革及制度转型保持密切关注和研究。
1993年,与易纲一道主持编撰的“市场经济学普及丛书”(共14本)获中国国家图书奖等四个国家ji大奖。2015年,与陈旭东合著的《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获第16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2016年出版的《高级微观经济学》一书填补了微观经济学规范教材缺乏中国元素的空白,引起学界关注。2018年12月出版《田国强学术文集》(五卷本),被列入上海市“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张宇燕,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经济》《China & World Economy》等期刊及《世界经济年鉴》主编。著有《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等。
刘树成,1945年10月生于上海,祖籍河北省武强县。1956年至1962 年,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62年至196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1978年至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81年至198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1982年至199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1989年至1990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德尔经济学院、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1998年至200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期刊主编。2006年8月,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曾被评为国家ji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迟福林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山东、海南等地方*决策咨询顾问;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的特聘教授。
多年来致力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出版中文及外文专著40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0多篇,完成研究报告70余项。曾获“五个一工程*”“孙冶方经济科学*”“中国发展研究*”等*项。2002年被*、中宣部、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5年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