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参数
-
- 作者:
卫生部医政司著
-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7155595
- 版权提供:人民卫生出版社
国家医疗保障基金
按病组(DRG)付费分组方案2.0版
作 者:国家医疗保障局DRG技术指导组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
成本价格:360.00元
发布单位:国家医疗保障局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
开本页数:16开上中下三册1838页
装 帧:平装
内部编号:15124071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正式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的美国。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20 年代医疗服务当
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即“如何比较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优劣,以便作出适当的
选择?”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大困难在于,不同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收治患
者的数量和类型不同,难以直接比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产生了“病例组
合(Case-Mix)”的概念。“病例组合”将临床过程相近和(或)资源消耗相
当的病例分类组合成为若干个组别,组与组之间制定不同的“权重(Weight)
” 反映各组的价值。于是,同组之间的病例可以直接比较,不同组的病例经
过权重的调整后再进行比较。至 20 世纪 60 年代,涌现出多种有风险调整
功能的“病例组合”工具,在医疗服务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当数 DRG。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率先将 DRG 用于医保定额支付,如今多数发达国家社会保险都采用这一工具进行预算、资源配置管理或购买医疗服务。从本质上讲,DRG 既能用于支付管理,也能用于预算管理,还能用于质量管理,是一套“管理工具”。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开始了 DRG 的初步研究,认为国内病案承载的数据可以基本满足 DRG 分组需要。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应用于不同领域的 DRG 版本,DRG 研究在我国逐渐深入。 随着我国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医保的短期和长期收支平衡面临挑战,引进 DRG 这一管理工具,开始 DRG 支付方式改革, 替代目前使用的按项目付费,能够兼顾医、保、患的利益,促进三方达成共识,有利于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的目标,使医保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实现医保购买谈判、财务收支平衡,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优化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2019 年,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医保发〔2019〕 34 号),确定了 30 个城市作为 DRG 付费国家试点城市,提出了各试点城市及所在省份要在国家 DRG 付费试点工作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顶层设计、模拟测试、实际付费”三步走的思路,确保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同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北京市政府于正式签署了《关于建立完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技术标准和维护机制的合作备忘录》,决定双方共同建立完善 DRG 付费技术标准体系及运行维护机制,同时在北京市医疗保障局设立 “DRG 付费国家试点工作技术指导组”,承担 DRG 支付方式改革的技术支持工作。2021 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全面完成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任务”的目标,技术指导组进一步落实开发和完善 DRG 改革技术标准的工作要求,提高改革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分组方案的编制以“临床路径相似,资源消耗相近”的原则,分别对核心疾病诊断相关分组(ADRG)和细分组(DRG)进行论证研究,其中 ADRG层面,国家医保局联合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口腔医学开展临床论证,邀请了200 余位临床专家,以《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分组方案(1.1 版)》为基础,召开了 37 次专题论证会,对分组方案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DRG 层面,结合试点城市 DRG 付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通过 DRG 支付方式改革城市 5371 万份病例统计分析,并结合麻醉风险分
级的内容对 DRG 方案进行优化。本次形成的《按病组(DRG)付费分组方案(2.0 版)》,更加契合临床实际情况,真正体现 DRG 取之于医用之于医。
特别感谢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在临床论证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感谢各省、市把改革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相关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更新,我们将和临床“相向而行”不断调整、完善分组方案。
国家医疗保障基金
按病组(DRG)付费分组方案2.0版
作 者:国家医疗保障局DRG技术指导组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
成本价格:360.00元
发布单位:国家医疗保障局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
开本页数:16开上中下三册1838页
装 帧:平装
内部编号:15124071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正式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的美国。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20 年代医疗服务当
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即“如何比较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优劣,以便作出适当的
选择?”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大困难在于,不同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收治患
者的数量和类型不同,难以直接比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产生了“病例组
合(Case-Mix)”的概念。“病例组合”将临床过程相近和(或)资源消耗相
当的病例分类组合成为若干个组别,组与组之间制定不同的“权重(Weight)
” 反映各组的价值。于是,同组之间的病例可以直接比较,不同组的病例经
过权重的调整后再进行比较。至 20 世纪 60 年代,涌现出多种有风险调整
功能的“病例组合”工具,在医疗服务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当数 DRG。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率先将 DRG 用于医保定额支付,如今多数发达国家社会保险都采用这一工具进行预算、资源配置管理或购买医疗服务。从本质上讲,DRG 既能用于支付管理,也能用于预算管理,还能用于质量管理,是一套“管理工具”。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开始了 DRG 的初步研究,认为国内病案承载的数据可以基本满足 DRG 分组需要。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应用于不同领域的 DRG 版本,DRG 研究在我国逐渐深入。 随着我国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医保的短期和长期收支平衡面临挑战,引进 DRG 这一管理工具,开始 DRG 支付方式改革, 替代目前使用的按项目付费,能够兼顾医、保、患的利益,促进三方达成共识,有利于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的目标,使医保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实现医保购买谈判、财务收支平衡,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优化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2019 年,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医保发〔2019〕 34 号),确定了 30 个城市作为 DRG 付费国家试点城市,提出了各试点城市及所在省份要在国家 DRG 付费试点工作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顶层设计、模拟测试、实际付费”三步走的思路,确保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同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北京市政府于正式签署了《关于建立完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技术标准和维护机制的合作备忘录》,决定双方共同建立完善 DRG 付费技术标准体系及运行维护机制,同时在北京市医疗保障局设立 “DRG 付费国家试点工作技术指导组”,承担 DRG 支付方式改革的技术支持工作。2021 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全面完成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任务”的目标,技术指导组进一步落实开发和完善 DRG 改革技术标准的工作要求,提高改革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分组方案的编制以“临床路径相似,资源消耗相近”的原则,分别对核心疾病诊断相关分组(ADRG)和细分组(DRG)进行论证研究,其中 ADRG层面,国家医保局联合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口腔医学开展临床论证,邀请了200 余位临床专家,以《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分组方案(1.1 版)》为基础,召开了 37 次专题论证会,对分组方案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DRG 层面,结合试点城市 DRG 付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通过 DRG 支付方式改革城市 5371 万份病例统计分析,并结合麻醉风险分
级的内容对 DRG 方案进行优化。本次形成的《按病组(DRG)付费分组方案(2.0 版)》,更加契合临床实际情况,真正体现 DRG 取之于医用之于医。
特别感谢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在临床论证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感谢各省、市把改革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相关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更新,我们将和临床“相向而行”不断调整、完善分组方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