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世界英雄史诗译丛]尼伯龙人之歌(被称为德语《伊里亚特》,对西方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安书祉翻译)译林出版社
¥ ×1
| |||||||||||||||||||||||||||||||||||||||
书名:尼伯龙人之歌
广告语:《尼伯龙人之歌》被称为德语《伊里亚特》,对西方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外文书名:Das Nibelungenlied
丛书名: 世界英雄史诗译丛
ISBN: 978-7-5447-6099-7
作者: 佚名
译者:安书祉
定价:74.00元
出版年月:2017年9月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页码:496
内文用纸:纯质纸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中古诗歌,大概写成于1202~1204年,使用的语言是中古高地德语。整部诗歌共39歌,2379诗节,每诗节4行,总共9516诗行。
这部诗歌的特征是用宫廷骑士史诗风格书写的英雄史诗,内容是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时期(4~6世纪)的历史故事,用的形式却是中世纪鼎盛时期(12~13世纪)的宫廷文学式样。也就是说,《尼伯龙人之歌》是古代日耳曼文化与中世纪基督教文明的结合。史诗展现了日耳曼民族独特的性格,凸显了与命运悲壮抗争中的尼伯龙人的顽强精神,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为由北京大学德文老教授安书祉高品质译介,屡次精心修订。
【名人评价及推荐】
《尼伯龙人之歌》是可以与荷马史诗相提并论的。
——歌德
《尼伯龙人之歌》是我创作歌剧《尼伯龙族的指环》的养料。
——瓦格纳
史诗《尼伯龙人之歌》作为中古时期的优秀骑士文学作品,描述了古代欧洲列国的战争、联姻等一系列事件。
——《豆瓣读书》
【内容简介】
第一歌至第十九歌为第一部分,以法兰克或尼德兰传说为基础,讲的是西格夫里特的故事。尼德兰王子西格夫里特从小生活在父王的宫廷,成年时晋升为骑士。后来与勃艮第国公主克里姆希尔德结婚,婚后登基加冕,成为一位强大的国王,占有尼伯龙宝物。十年后,应勃艮第国王恭特和王后布伦希尔德邀请,西格夫里特携妻子克里姆希尔德去沃尔姆斯省亲。由于两位王后的争吵,引起布伦希尔德的仇恨,忠臣哈根为王后报仇,杀死了西格夫里特,随后夺走了尼伯龙宝物。第二十歌至第三十九歌为史诗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以勃艮第传说为基础,内容讲的是克里姆希尔德的复仇或称勃艮第王国的覆灭。克里姆希尔德在沃尔姆斯宫廷寡居十三年之后,远嫁匈奴国王艾柴尔。又过了十三年,她看到匈奴国的臣民以及聚集在那里的外国王侯将帅都顺从了她的统治,认为复仇的时机已到。她说服艾柴尔邀请勃艮第国亲人来匈奴国赴宴。客人到达后,克里姆希尔德首先索要尼伯龙宝物,后来又下令焚烧大厅,从而引起匈奴人与勃艮第人之间的大杀戮。克里姆希尔德要求哈根说出宝物存放在何处,哈根不说。她于是下令砍下恭特的头颅,并亲自杀死哈根。老帅希尔德勃兰特看见一位勇士惨死在一名妇人手里,不忍漠视,当即杀死克里姆希尔德。全部故事就此以众英雄同归于尽而告终。
【目录】
译者前言 1
第一歌 1
第二歌说一说西格夫里特 6
第三歌西格夫里特来到沃尔姆斯 12
第四歌西格夫里特大战萨克逊人 31
第五歌西格夫里特初逢克里姆希尔德 57
第六歌恭特赴冰岛国向布伦希尔德求婚 69
第七歌恭特智胜布伦希尔德 82
第八歌西格夫里特回去调集援兵 101
第九歌西格夫里特受遣先回沃尔姆斯 111
第十歌沃尔姆斯倾城迎接布伦希尔德 121
第十一歌 西格夫里特携妻子回国 144
第十二歌 恭特邀请西格夫里特前来赴宴 151
第十三歌 西格夫里特携妻子应邀赴宴 162
第十四歌 两位王后的争吵 170
第十五歌 西格夫里特被出卖 184
第十六歌 西格夫里特被害 192
第十七歌 哭悼和安葬西格夫里特 210
第十八歌 西格蒙特回国 224
第十九歌 尼伯龙宝物被运回沃尔姆斯 230
第二十歌 艾柴尔国王遣使勃艮第国 向克里姆希尔德求婚 239
第二十一歌克里姆希尔德前往匈奴国 267
第二十二歌艾柴尔喜迎克里姆希尔德 277
第二十三歌兄弟们前来匈奴国参加庆典,克里姆希尔德的愿望实现289
第二十四歌维尔伯和斯韦美尔受主上之命前去送信 297
第二十五歌尼伯龙人前往匈奴国 314
第二十六歌旦克瓦特手斩盖尔夫拉特 330
第二十七歌勃艮第人来到贝希拉恩 343
第二十八歌勃艮第人来到匈奴国 357
第二十九歌哈根拒不起立,克里姆希尔德严厉痛斥 367
第三十歌 哈根和伏尔凯站岗守望 379
第三十一歌勃艮第的勇士们前往教堂 386
第三十二歌旦克瓦特手斩布洛德尔 401
第三十三歌勃艮第勇士大战匈奴人 407
第三十四歌匈奴人的尸首被扔出大厅 420
第三十五歌伊林被杀 424
第三十六歌王后令人焚烧大厅 435
第三十七歌吕狄格殉难 446
第三十八歌狄特里希的勇士全军覆没 465
第三十九歌狄特里希大王大战恭特和哈根 482
后记 495
【文摘】
第一歌
这一歌介绍勃艮第王族(恭特、盖尔诺特、吉赛海尔、乌特母后)和他们的宫廷。中心人物是克里姆希尔德。克里姆希尔德做了一个梦,梦见两只大鹫啄死了她驯养的那只野鹰。母亲解释说,这只野鹰是一位可爱的男子,他必定短命。克里姆希尔德断然放弃一切爱情的念头。
古代传说告诉我们的事迹多么扣人心弦:
有赫赫有名的英雄,有骑士们的刻苦修炼,
有欢乐,有庆典,也有哭泣和哀叹,
还有勇士的斗争,现在请听我讲这些事迹。
从前在勃艮第国有一位高贵的少女,
她的名字叫克里姆希尔德,天生俏丽,
后来她成为一位绝世的美貌妇人,
因为她的缘故,许多英雄将生命失去。
这位高贵的少女非常可爱,妖娆妩媚,
英雄们都千方百计地想要获得她的恩惠。
她风姿绰约,她的容颜清秀俊美,
天资和门第赋予她的气质更为巾帼增辉。
这位少女由三位高贵而强大的国王保护,
恭特和盖尔诺特二位骑士,他们英勇无畏,
年轻的英雄吉赛海尔也出类拔萃。
他们是少女的监护人,保护这位同胞姐妹。
三位国王出身名门,是贵族的后裔,
他们都很慷慨好施,且具有非凡的膂力。
他们在莱茵河畔建立的国家号称勃艮第国,
后来在艾柴尔国中建立了惊人的业绩。
他们的宫廷设在莱茵河畔的沃尔姆斯城,
有全国雄赳赳的骑士维护尊严和声名。
他们一生都有属国的封臣为之尽忠效劳,
后来,只因两位妇女不和而悲惨丧命。
他们的母后名叫乌特,拥有很大权势,
他们的父王旦克拉特,一生刚勇豪迈。
早在青年时代,他就享有崇高声望,
临终时把土地和财产留给了他的后代。
如我前面所述,这三位国王都很强大,
有一批最杰出的勇士聚集在他们周围。
相传,这些勇士都是坚强而勇敢的英雄,
在最艰苦的战斗中也从不畏难后退。
这些勇士当中,有来自特罗尼的哈根,
他的弟弟旦克瓦特和来自美茨的奥特文。
还有两位边塞方伯盖莱和艾克瓦特,
还有从阿尔采来的伏尔凯,他膂力过人。
御膳司厨鲁摩尔特是一位卓越的英雄,
辛多尔特、胡诺尔特和他都是国王的侍从。
他们把宫廷里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此外还有许多勇士,我说不全他们的姓名。
勇敢的旦克瓦特,他担任马厩总管,
他的内侄奥特文的职务是宫廷司酒。
英雄辛多尔特,他是国王的酒水督察,
胡诺尔特为宫廷总管;他们个个忠于职守。
关于这座宫廷的意义和它的显赫的权势,
关于国王的尊严和他威震四海的声望,
关于他们荣华富贵,欢乐幸福的骑士生活,
没有一位吟游艺人能够对你们全部叙说。
克里姆希尔德就在这座宫廷里长大。
一天夜里,她梦见她驯养的那只野鹰,
眼看着被两只大鹫啄死,自己无能为力。
她平生从未经历过这样令她伤心的事情。
克里姆希尔德把她做的梦讲给母后乌特听,
母后对她解释说,这个梦很不吉利。
“你梦中的那只野鹰乃是一位高贵的男子,
因为没有天主保佑,你才很快将他失去。”
“为什么要提到男子,亲爱的母后?
我一生一世绝不接受男子的爱情。
我要至死保持我的清白之身和美丽颜容,
因为任何男子的爱情总是带来不幸。”
母后说道:“你现在可不要这么嘴硬,
你要活得幸福,不可没有男子的爱情。
但愿天主赐你一名骑士做你的夫君,
让你成为一位高贵的妇人,受世人尊重。”
克里姆希尔德说道:“请不要再说此事,
母后陛下!众多妇人的命运表明,
世上的爱情到头来总是以痛苦告终。
我宁愿不要爱情和痛苦,求得一生平静。”
她以纯真的情怀断掉一切爱的思念,
深居闺房,度过多年恬静的时光。
然而,她把许多值得爱的人通通拒绝之后,
终于选中一位高贵的骑士做了她的情郎。
正如母后释梦时所做的预言那样,
这位骑士就是她梦中驯养的那只野鹰。
后来,她的近亲把这位骑士杀害,
她为一人复仇,夺去无数勇士的性命。
【序言/后记】
译者前言
《尼伯龙人之歌》(Das Nibelungenlied)这部史诗已经有中文译本,关心中世纪德语文学的读者可能早已熟悉。以往将书名译为《尼伯龙根之歌》,但从字面上看,“尼伯龙根"指的是人还是物,是城市还是河流,并不明确。在北欧冰岛歌谣集《埃达》(Edda)里记载,古代勃艮第国有一个王族称尼伯龙(Nibelunge),相传,他们确实拥有一大批宝物。后来有人将这个传说与在北方流传的另外一个关于尼德兰英雄西格夫里特打败尼伯龙和希尔伯两个王子占有其全部宝物的传说融合在一起,创作了这部史诗Das Nibelungenlied。在中古德语中尼伯龙人称der Nibelunc,复数加词尾e,即die Nibelunge。按照通常习惯,像这样名词的复数词尾是不需要翻译的,也很难翻译,譬如der Deutsche德意志人,复数是die Deutschen,翻译成中文时依然是“德意志人"。同样,尼伯龙人一词的复数即die Nibelunge翻译成中文时也不需要将其词尾翻译出来,译为“尼伯龙人"为宜。根据构词法的要求,das Nibelungenlied是现代德语的Nibelungen加lied组成的复合词,以往所译的根字只是音节gen的译音。此外,在这部史诗中虽然“尼伯龙人"不再仅仅指勃艮第国的王族,而是宝物掌握在谁手里,谁便是“尼伯龙人",但作品的内容讲的都是这些“尼伯龙人"从兴盛到衰亡的故事。因此从内容上看也可以说,这部史诗就是一首对于这些“尼伯龙人"悲壮命运的颂歌。出于上述考虑,我将这个译本改名为《尼伯龙人之歌》。
《尼伯龙人之歌》又称《尼伯龙人的厄运》,大约写成于一二二至一二四年之间。作者可能是奥地利人,出生于帕骚与维也纳之间的多瑙河流域,姓名不详。关于他的身世没有文字记载,作者的职业也是众说纷纭,从作品的基本思想和所描述的社会内容来看,可能是下层骑士,曾在帕骚大主教手下或附近的尼德恩寺院供职,有一定文化修养,对法律、宫廷礼仪以及骑士生活很熟悉。
《尼伯龙人之歌》的原文是用中古高地德语写成,全诗有三十九歌,2379诗节,每诗节四行,共9516行。故事情节取材于欧洲古代英雄传说,可分为两大组成部分。第一歌至第十九歌为第一部分,以法兰克或尼德兰传说为基础,讲的是西格夫里特的故事。尼德兰王子西格夫里特从小生活在父王的宫廷,成年时晋升为骑士。后来与勃艮第国公主克里姆希尔德结婚,婚后登基加冕,成为一位强大的国王,占有尼伯龙宝物。十年后,应勃艮第国王恭特和王后布伦希尔德邀请,西格夫里特携妻子克里姆希尔德去沃尔姆斯省亲。由于两位王后的争吵,引起布伦希尔德的仇恨,忠臣哈根为王后报仇,杀死了西格夫里特,随后夺走了尼伯龙宝物。第二十歌至第三十九歌为史诗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以勃艮第传说为基础,内容讲的是克里姆希尔德的复仇或称勃艮第王国的覆灭。克里姆希尔德在沃尔姆斯宫廷寡居十三年之后,远嫁匈奴国王艾柴尔。又过了十三年,她看到匈奴国的臣民以及聚集在那里的外国王侯将帅都顺从了她的统治,认为复仇的时机已到。她说服艾柴尔邀请勃艮第国亲人来匈奴国赴宴。客人到达后,克里姆希尔德首先索要尼伯龙宝物,后来又下令焚烧大厅,从而引起奄奴人与勃艮第人之间的大杀戮。克里姆希尔德要求哈根说出宝物存放在何处,哈根不说。她于是下令砍下恭特的头颅,并亲自杀死哈根。老帅希尔德勃兰特看见一位勇士惨死在一名妇人手里,不忍漠视,当即杀死克里姆希尔德。全部故事就此以众英雄同归于尽而告终。
如前所述,《尼伯龙人之歌》是在古代尼德兰传说系统和勃艮第传说系统的基础上创作
而成的。这两个传说系统都是形成于公元三七六至六oo年的欧洲民族大迁徙年代。它们经过后来几百年的口口相传,发展演变,到了十三世纪,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已经基本定型。《尼伯龙人之歌》作者的主要功绩在于,他把这两个彼此独立的传说组织成为一个首尾连贯、总体统一的故事,从而借助古代日耳曼人的英雄形象表现十三世纪的社会生活和骑士理想。因为故事中人物的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都是十三世纪的,所以这部史诗已经不属于古代英雄文学的范畴,而是一部以古代英雄故事为题材的宫廷骑士史诗。它的人物的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都是十三世纪的。
在《尼伯龙人之歌》中,一个中心冲突是争夺尼伯龙宝物。尼伯龙宝物是一批巨大的财
富。在封建社会,财富是封建宫廷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封建统治的基础。财富意味着权势,有财富才有权势,失去财富就失去权势。所以,尼伯龙宝物就成了权势的象征,贯穿全诗的争夺尼伯龙宝物的斗争实际上就是封建王侯争夺权势的斗争。起初,西格夫里特占有尼伯龙宝物,他的国家被称为尼伯龙国。当时的尼德兰繁荣昌盛,是一个强大的封建王国。勃艮第国位于莱茵河中游,克里姆希尔德是勃艮第国王恭特的妹妹。西格夫里特与克里姆希尔德的婚姻将这两个国家连接为姻亲邻邦。后来,克里姆希尔德伤害了勃艮第国王后布伦希尔德,忠臣哈根为了给王后报仇,杀死了西格夫里特。然而,哈根并不善罢甘休,他深知财富的重要性,于是处心积虑地怂恿恭特国王说服克里姆希尔德同意将她的尼伯龙宝物从尼德兰运回勃艮第国(1107节,1-4行)。克里姆希尔德在丈夫死后一直寡居在沃尔姆斯宫廷,她拿到宝物之后,广泛布施,取悦人心,培植自己的势力。哈根看到她有可能作为西格夫里特的遗孀与勃艮第国分庭抗礼(1128节,3-4行;1130节,1-4行),于是抢走全部宝物,使之成为勃艮第国的财富。史诗至此,尼德兰王国销声匿迹,勃艮第国代之而起,被称为尼伯龙国,勃艮第人也被称为尼伯龙人。后来克里姆希尔德远嫁匈奴,表面上是为了寻找时机给亡夫西格夫里特复仇,实际上也是为了找回失去的宝物。当她的勃艮第亲人应邀来匈奴宫廷做客时,她见面第一句话就是索要宝物(1741节,1-4行);在匈奴宫廷,匈奴人与勃艮第人展开大杀戮,她知道是哈根杀死了西格夫里特,然而,在哈根被生擒后,她并不急于向他讨还血债,而是要他说出宝物藏在何处,甚至许诺,只要他肯交出从前从她手里夺走的财产,就可以不把他杀掉(2367节,2-4行)。哈根断然拒绝她的要求。克里姆希尔德看到收回宝物的希望已不复存在,她复辟天下的梦想彻底破灭,于是置血缘纽带于不顾,令人杀死恭特,后来又亲斩哈根,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复仇生涯。两位王后的争吵是全诗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性转折,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布伦希尔德感到自己受了伤害,于是授意哈根谋杀西格夫里特;克里姆希尔德为了复仇策划了在匈奴宫廷的血腥屠杀,结果是众英雄同归于尽,勃艮第王国彻底覆灭。而两位王后争吵的原因都是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君君臣臣,其界限不得逾越,是天经地义的戒律,有了地位才有尊严,而要维护尊严必须维护地位。封建君主靠尊严和地位维系其统治,因此视尊严与地位为自己存在的价值。布伦希尔德纳闷,既然西格夫里特是国王的一名封臣(420节,2行;423节,1行),为什么长期不来向国王进贡?克里姆希尔德作为一名封臣的妻子为什么敢于同她平起平坐?她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挑衅,于是千方百计地贬低西格夫里特,欲将西格夫里特置于恭特之下,她坚持说,“恭特才是真正的王中之王"(818节,3-4行)。克里姆希尔德竭力反抗这种企图,她反驳说,“他(西格夫里特)的门第和等级与恭特完全一样"(819节,3-4行),因此她理应是堂堂正正的王后,把她置于封臣之妻的位置无疑贬低了她的地位。一个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一个要争得同样的尊严和地位,这就是两位王后争吵的实质。
骑士阶级也和古代英雄一样,把勇敢和忠诚奉为崇高的荣誉和理想的品德。但是他们的
勇敢和忠诚的涵义已经发生变化,注入了新的价值观念。首先,《尼伯龙人之歌》中的人物都是勇敢的,充满英雄气概。但是,《尼伯龙人之歌》的作者作为霍亨斯陶芬王朝兴盛时期的诗人虽然也让他的人物保持了古代英雄的勇敢精神,但他所理解的勇敢精神已经不仅仅表现为披坚执锐和浴血奋战,他笔下的英雄还必须经受痛苦,要迎接命运的挑战,而且最后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从而捍卫自己的人格和信念,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克里姆希尔德本是一位温柔贤淑的少女,后来命运使她成为一名疯狂的复仇者。为了复仇,她不惜牺牲亲生儿子的性命点燃战斗的导火线(1961节),也是为了达到复仇的目的,她让成千上万的勇士,包括自己的兄弟残酷厮杀,最后自己也与他们一起在血泊中倒下。哈根作为恭特的忠臣和心腹,他看出克里姆希尔德邀请他的主人去匈奴赴宴是一种阴谋,起初竭力警告主人前去十分危险。可是,当他看到匈奴之行不可避免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和胆量,毅然决然随同前往(1513节,1-3行)。多瑙河上的女仙们对他预言这次旅行有去无返,面对死亡的厄运,他将摆渡他们过河的木船砸碎,切断回头之路,表现了绝不因害怕而逃跑的大无畏精神(1583节,1-4行)。后来在艾柴尔的宫廷里,他面对愤怒的克里姆希尔德,对杀死西格夫里特的罪行供认不讳(1790节,2-3行),也是因为他相信,任何一种否认或回避都意味着怯懦,而任何一点怯懦都有失英雄本色,损害英雄的荣誉。因此,他绝不屈服,视死如归。
同样,忠诚的涵义也有新的发展,注入了十三世纪骑士阶级的思想。这一点主要表现在
哈根和吕狄格这两个人物的心理变化上面。哈根是勃艮第国的忠臣,为了宫廷的荣誉和国王的权益一向舍生忘死,忠贞不渝。可是在史诗的最后,勃艮第国的全体勇士被围困在匈奴人的大厅里,当他们看见全副武装的吕狄格走来,一场杀戮不可避免的时候,他们本以为,哈根会挺身而出,同吕狄格浴血奋战,然而,这位一向作为忠诚倡导者和忠诚美德化身的哈根却出人意料地恳求吕狄格把盾牌送给他,并且保证,“我的手在战斗中决不碰你一下"(2201节,3行)。国王的忠臣,在这最后一瞬间通过对“敌人"的恳求和承诺,背叛了自己的主人,同时也背弃了自己一贯恪守的忠诚的原则。这不能不说他的忠诚观念在发生变化。而吕狄格所经受的内心冲突则进一步显示,在《尼伯龙人之歌》中,忠诚已经不再是惟一的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吕狄格是匈奴国王的一名边塞方伯,他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财产都是国王恩赐的,因此忠于国王是他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也是他亲自将勃艮第人接到匈奴国,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并且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年轻的吉赛海尔国王的,因此,保护这些客人的安全又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后来在匈奴人和勃艮第人展开血战的时候,他陷入了激烈的内心冲突,因为“不管我站在这一边,还是那一边,我的行为都有失偏颇,有损骑士的尊严。如果我双方都弃之不顾,又要遭世人责难"(2154节,1-3行)。在忠诚与情意之间他无法做出抉择,最后只好以死消除自己心灵的痛苦,捍卫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吕狄格的“灵魂悲剧"打破了只有对于君主的忠诚才是至高无上的观念,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骑士的人道主义思想,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君臣关系之外,还有亲属关系和朋友关系,而这些关系也同样是重要的。
真实性是这部史诗在创作上的最大特点。作者着眼描写现实生活,他把他的人物放在一
个真实的世界。譬如,《尼伯龙人之歌》的故事就发生在莱茵河和多瑙河流域,这里的大路和小径、城市和河流都是真实的,甚至像帕骚大主教彼尔格林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
既然是现实生活,就有欢乐和痛苦。作者认为,生活就是对欢乐和痛苦的体验,而且欢乐总是在痛苦中结束。因此,乐而生悲,福以祸终是这部史诗的又一主导思想。克里姆希尔德从许多妇人的经历中看到,“世上的爱情到头来总是以痛苦告终"(17节,3行),因此她决定终身不嫁。可是她后来还是接受了西格夫里特的爱情,从此灾祸接踵而来。先是丈夫西格夫里特被杀害,接着尼伯龙宝物被夺走,直到后来自己也在匈奴宫廷的大屠杀中与勃艮第国一起灭亡。庆典本是宫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欢乐的高潮。在《尼伯龙人之歌》中作者描述了四次庆典,但每次庆典都是下一次不幸的开始。西格夫里特帮助恭特打败萨克逊人胜利而归,在庆功会上与克里姆希尔德订下终身,这就为她后来一系列痛苦埋下祸根;布伦希尔德在沃尔姆斯举行的婚宴上流泪,新婚之夜不让恭特与她亲近,致使恭特非请西格夫里特来床上行骗不可,布伦希尔德的腰带和戒指因此失窃;西格夫里特夫妇来沃尔姆斯参加庆典,庆典上两位王后发生争吵,克里姆希尔德出示腰带和戒指,引发布伦希尔德的仇恨,结果招来西格夫里特的杀身之祸;最后在匈奴宫廷举行的盛宴酿成匈奴人与勃艮第人的大杀戮,各路英雄,也包括克里姆希尔德在内,通通壮烈牺牲,勃艮第王国就此覆灭。此外,甚至一向作为王宫贵族消遣娱乐的出游狩猎也被利用,成为杀害无辜的阴谋,使这次消遣娱乐以西格夫里特之死而告终。因此,在全诗结尾时,作者这样说道:“国王举行的庆典就此以痛苦收场,世界上的欢乐,到头来总是变成悲伤(2378节,3-4行)。”“以后发生的事情,我也不能告诉你们,我只知道,人们看见许多骑士和妇人,还有高贵的侍从,他们都为失去亲友而伤心。故事到此结束,这就是《尼伯龙人的厄运》(2379节,1-4行)。”
《尼伯龙人之歌》是一种口头文学,主要是讲给人听的,而不是写给人读的。这一点作
者一开头就交代得很清楚:“现在请听我讲这些事迹(1节,4行)。”因为这些故事是直接讲给
人听的,所以具有如下特点:
一、故事以克里姆希尔德为中心,情节首尾连贯,总体统一。从她梦见一只野鹰被两只大鹫啄死到她被希尔德勃兰特杀死是全部故事的框架,在这中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与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讲述时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有时由近及远,有时由远及近,
因而结构不够严密。
二、在总的框架之内,各个故事相对独立,自成一体,有人把这种结构形式称做“段落
结构"。从西格夫里特在沃尔姆斯出现到他携妻子克里姆希尔德返回尼德兰为第一“段落";从西格夫里特和克里姆希尔德应邀来沃尔姆斯到西格夫里特之死为第二“段落";从吕狄格替匈奴国王艾柴尔向克里姆希尔德求婚到克里姆希尔德成为匈奴王后为第三“段落";从勃艮第人应邀赴匈奴宫廷到故事结束为第四“段落"。从局部来看,“段落"与“段落"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间隔的时间空隙甚大,譬如,从第一“段落"结束到第二“段落"开始经过了十年,从第二“段落"结束到第三“段落"开始经过了十三年,从第三“段落"结束到第四“段落"开始又经过十三年。在这三十六年的时间里都发生过什么事情,作品中没有记载。用近代小说的标准衡量,这是布局上的一大缺陷,但是,对于《尼伯龙人之歌》来说,却是自然的,因为对于听众最重要的是每次所听的故事要有头有尾,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至于这次听的故事与下次听的故事相距多长时间,这并不重要。时间仅仅起着划分“段落"的作用,对于人物和事件的发展没有影响,故事中许多人物,虽然经过近四十年的岁月,年龄始终未变。此外,《尼伯龙人之歌》不仅可以分为四大“段落",而且每一大“段落"又可分为若干小段故事,每一小段故事都独立完整,扣人心弦。这正是《尼伯龙人之歌》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
三、人物的行为方式仅仅与他所处的环境相吻合,人物缺乏统一性格。西格夫里特初
到沃尔姆斯的时候,犹如一个来自深山的野人,蛮横无理,十分鲁莽。他迫不及待地向恭特宣战,企图诉诸武力获得克里姆希尔德。但不久他又变成一名温顺的、十分耐心的求婚者,愿意接受一切考验。作者没有交代他内心的变化,因为他的任务是讲故事,人物的行为方式是根据具体故事的特定环境而设计的,只要符合环境的需要,人物就完成了角色的使命。这种情况,在克里姆希尔德这个中心人物身上可以看得更清楚。克里姆希尔德本来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少女,深得众人厚爱。可是后来,她变成了一名残暴成性的刽子手,为了挑起匈奴人与勃艮第人之间的大屠杀,她甚至故意挑动哈根杀死自己亲生的幼子;为了夺回尼伯龙宝物,她不仅令人杀死长兄恭特,还手提恭特的首级逼迫哈根说出宝物藏在哪里,哈根不从,她又亲手杀死了哈根。克里姆希尔德性格上的这一巨大变化,使她前后判若两人。对此作者也没有做任何交代。作者只着眼于讲故事,并不着眼于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完美的人物性格。他只须讲述一个人物在一个特定的故事环境中做了些什么,无须讲述他为什么这样做。就人物而言,他只须讲他们的状态,无须讲他们的发展。在布伦希尔德身上也体现了作者“讲故事"的意图。布伦希尔德本是冰岛国的一位女王,专横跋扈,所向无敌。可是和恭特结婚以后,她突然变成了一个爱虚荣、好嫉妒、心胸狭窄的普通妇人。她不能容忍克里姆希尔德对她的冒犯,于是指使侍从给她报仇,成为史诗中一系列阴谋的肇始者。她只在史诗的第一部分出现,到了第二部分,作者讲的故事与她无关,这个人物也就销声匿迹。
四、《尼伯龙人之歌》是用诗体写成,诗文采用了特殊的尼伯龙诗节(Nibelungenstrophe),即每一诗节有四个长行,每一长行又分为两个短行,中间有一个停顿。前三个长行中每一
行的第一个短行有四个扬音,第二个短行有三个扬音,只有第四长行的两个短行各有四个
扬音。尼伯龙诗节听起来有强烈的节奏感,便于口头传诵。
《尼伯龙人之歌》中的故事最初只是靠口头讲述,没有写成文字。十三世纪初被记录下
来并写成这部史诗以后,深受众人喜爱,广泛流传,不断有人传抄。从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出现了许多手抄本,仅现在搜集到的就有三十种之多,其中十种是完整的。最早的手抄本产
生于十三世纪初,即在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可惜没有完整保存下来,只剩下一些断篇。最晚
的手抄本见于十六世纪初。在这十种完整的手抄本中,有三种比较重要,它们分别被称为手抄本A,手抄本B和手抄本C。普遍认为,手抄本B最接近原诗的正本,手抄本A是后来从手抄本B派生出来的,比手抄本B简短。手抄本C经过了仔细加工,被看做是原诗的修订版,但肯定不是出自作者之手,产生于一二二年前后。由于这些手抄本的最后一句话各异,因此又分为not本(das ist der Nibelunge not:这就是尼伯龙人的厄运)和liet本(das ist der Nibelunge liet:这就是尼伯龙人之歌)两种,手抄本A和手抄本B属not本,手抄本C属liet本。《尼伯龙人之歌》产生后不久,即有一个续篇问世,称为《哀诉》(Die Klage)。经多方考证,续篇《哀诉》与原诗正本确有不少联系,但两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都相去甚远。
从十六世纪开始,《尼伯龙人之歌》逐渐被遗忘,到了十七世纪上半叶则完全被湮没在
故纸堆里。是瑞士学者、文艺理论家约翰·雅可布·波德默(Johann Jakob Bodmer 1698—178
3) 于一七四八年首先发现了这部作品,并于一七五八年第一次印刷出版。此后,各种手抄
本被陆续发现,一七八二年瑞士学者克里斯朵夫·海因里希·米勒(Christoph Heinrich Müller 1740—1807)编订了第一个完整的版本。但是,这一努力在十八世纪并没能引起学术界和文学界对这部作品的重视。真正认真研究这部作品并认识到它的伟大意义的是十九世纪初的德国浪漫派。一八二七年卡尔·约瑟夫·西姆洛克(Karl Joseph Simrock 1802—1876)出版了《尼伯龙人之歌》的现代德语译本,从此这部史诗才重新被广大读者所接受。诗人歌德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重视这部作品的。他为西姆洛克的现代德语译本写了书评,并且在同艾克曼(Johann Peter Eckermann 1792—1854)谈话时,把这部史诗与荷马史诗相提并论,给予它很高评价。
自十九世纪以来,不仅研究《尼伯龙人之歌》的论著与日俱增,而且利用《尼伯龙人之
歌》的题材进行创作和改写的作品也层出不穷,如十九世纪初叶弗利德里希·赫伯尔(Fried
rich Hebbel 1813—1863)改写的三部曲《尼伯龙人》(Die Nibelungen 1861),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 1813—1883)利用这一题材创作的歌剧《尼伯龙人的戒指》(Der Ring der Nibelungen 1851—1852),等等。直到最近研究和改写《尼伯龙人之歌》的兴趣仍方兴未艾
,各种校勘本、翻译本、改写本以及研究专著不断出现。对《尼伯龙人之歌》的研究重点
也从作品本身发展到对作品的接受史方面。
在我国,钱春绮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就将这部作品译成了中文。从那时起,《尼伯龙人之
歌》这部德国中世纪的著名史诗便为中国的外国语言文学工作者所熟悉。近年来,《尼伯龙人之歌》的故事又不断散见于各种外国古代故事的中译本中,成为中国读者,尤其是儿童读者最喜爱的欧洲古代故事之一。
译者
一九九八年九月于北京
后记
《尼伯龙人之歌》终于翻译完了。最后有几个问题必须向读者交待一下:
一、这个译本是依据赫尔姆特·得·鲍尔(Helmut de Boor 1891—1976)出版的卡尔·巴
尔茨(Karl Bartsch 1832—1888)编订的中古高地德语原文注释本(F.A. Brockhaus Verlag Wiesbaden 1979,21.revidierte Auflage)翻译成汉语的,包括史诗的正文和每歌的内容提要。同时参考了赫尔姆特·布拉克特(Helmut Brackert)和卡尔·西姆洛克的两种现代德语译本。所附插图是德国画家尤利乌斯·斯诺尔·冯·卡洛尔斯菲尔德(Julius Schnorr von Carolsfeld 1794—1872)为卡尔·西姆洛克一八二七年出版的现代德语译本所制插图的木刻版,采自卡尔·西姆洛克的译本(Panorama Verlag Wiesbaden 1984)。
二、“尼伯龙诗节"有严格的韵律规则,将其原原本本地翻译成中文是不可能的。我只是把每一诗节的内容用四行文字表达出来,同时尽力使上下文关系明确,语言清楚,音韵流畅。史诗中有多处“诗节的跳跃",即一个句子跨越诗节的界限,上半句话在前一诗节的结尾,下半句话是后一诗节的开始。译文中除少数几处外,一般都保留了原文的形式。
三、骑士阶级为了表达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使用了一套他们特有的词汇。这些词汇
在当时有其固定的含义,很难译成准确的汉语。如骑士阶级是“êdel",这里的“êdel"指
的是,出身贵族,受过宫廷教育,具有良好的素质和骑士阶级的美德。我在译文中将“êdel"一律译为“高贵的",凡在人物前加上“高贵的"一词,表明其人物有贵族身份。又如“minne"或者动词“minnen",本意是指肉体上的结合,“情爱"。在《尼伯龙人之歌》中,西格夫里特与克里姆希尔德结婚是出于爱情,但恭特赢得布伦希尔德是一次骑士冒险,艾柴尔娶克里姆希尔德是政治婚姻。这里作者都用了“minne"一词,有求婚的意思,因此均译为“求婚"。在中古德语中“frouwe"和“wip"都是指妇女,但“frouwe"是指女主人、贵妇人以及其他贵族出身的妇女,我在译文中均使用“妇人"或“高贵的妇人",以示她们不同于普通妇女“wip"。吉赛海尔在史诗中自始至终被称为“kind",“kind"是未成年的小孩,这里是指他比别人年纪小,有类似我们语汇中“小弟"的意思。为了统一起见,我在译文中都用了“年轻的"一词。
《尼伯龙人之歌》的篇幅长,时间与空间的跨度很大,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限于水平和经验,误译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这本《尼伯龙人之歌》能够出版,得到我的老同学高中甫同志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他看过译稿后,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安书祉
一九九八年九月
……
……
……
……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