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河上一周+瓦尔登湖(套装2册) 亨利·戴维·梭罗 李继宏译 自然文学 外国文学 世界名著 2040书店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亨利·戴维·梭罗著 | | 刘颖译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3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亨利·戴维·梭罗著| 刘颖译
    •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3
    • 装帧:套装
    • ISBN:9783037246020
    • 版权提供:中国华侨出版社

     

     

    编辑推荐:

    梭罗一生仅出版两本书,一本是《瓦尔登湖》,一本是《河上一周》。

    这本书,是当代都市人的「精神避难所」梭罗写给每一个渴望从现实中短暂抽离在自然中得到治愈的人

    ★资深英语文学译者精心选译,译文诗意雅致,还原梭罗笔下清新绮丽的夏日河边。

    ★特邀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全文审定,精心校对,保证动植物专有词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原创全彩插画,细腻笔触,视觉化呈现“河上一周”之旅,用色彩和画面唤醒现代人尘封的内心世界。

    ★精装典藏版,小巧轻盈,质感升级,外封原美艺术纸烫哑银,内封彩韵木棉卡鸠羽紫纸,内文80g全木浆胶版纸。

    ★此刻,卸下负累,去野外、去河边、去梭罗的文字,感受自然无穷的治愈力。

     

    内容简介   

    1839年夏天,梭罗和哥哥驾着自制的小船在河上泛舟两周。

    1842年,哥哥病逝,为悼念亡兄,梭罗写下《河上一周》。

    在这本书里,梭罗将两周旅程缩为一周,一天一个章节,描写他观察到的花鸟虫鱼、高山河流,以及对于宗教、诗歌和历史等话题的思考。

    在大自然中,梭罗试图摆脱凡俗的纷扰,超越时间的界限,寻觅内心的安宁。

     

     

     

    试读

    清晨,浓雾覆盖了河流与周边的乡野,我们的炊烟在雾中袅袅升起,犹如稀薄静止的水汽。没划出多远,太阳就出来了,雾迅速消散,只剩薄薄一层水汽缭绕在河面上。这是一个宁静的星期日早晨,曙光里的玫瑰色和白色调盖过了金色,它仿佛属于人类降生前的某一天,依旧保有蛮荒时代的正直。

    但清晨留下的印象随着露水消散,哪怕“锲而不舍的凡人”也无法将新鲜记忆保持至中午。我们背朝下游,划过形形色色的岛屿,或者说因为春天涨水时才变成岛屿的高地,给它们一一取了名字。昨晚的扎营地我们叫它“狐狸岛”;还有一座林木深秀,深水环绕,葡萄藤蔓延的岛屿,远远望去一片青翠,好似一捧花束抛于浪间,我们叫它“葡萄岛”。鲍尔斯丘到比勒利卡教堂段的河面有康科德段两倍宽,水深、色暗、波澜不兴,两旁是低矮山丘和几处陡岸,一路树木葱茏。这段可以说是一片狭长的林地湖,岸边皆是柳树。划了很长一段,我们没发现房屋或耕地,人影也没见。我们靠着浅岸前行,茂密的水葱丛将河面约束成一条笔直的水道,齐整得仿佛剪刀裁出,让我们想起在书上看到的东印度群岛的芦苇堡。河堤逐渐升高,草叶和各种蕨叶悬于水面,十分优美,尤其是蕨类植物毛茸茸的茎干密集成簇,光裸无叶,看上去就像瓶中插花,但顶部的叶片却能覆盖河两岸数英尺。柳树的枯枝旁缠绕着假泽兰,将树木丛生的河岸每一个缝隙都填满,与支撑它的灰色树皮和风箱树的球果形成悦目的色彩对比。长至完全形态的大猫柳可称为这一带曼妙轻灵的树,一丛丛浅绿的叶片层层堆叠达6~9米高,几乎将略带灰色的树干与河岸挡得严严实实,恍如漂浮于水面上。再没有别的树像它们这样与水不可分隔,和平静无波的河面相得益彰。它们的优雅甚至胜于垂柳或其他垂枝树木,后者的枝条只是轻轻点水,不能被水托升;猫柳的枝干却呈向上的弧度沿水面伸展,似乎深受水的吸引。它们不像新英格兰的树种,反而深具东方气质,让我们想起整饬的波斯花园和东方的人工湖。

    我们一路点水而行,穿行在一蓬蓬枝蔓横逸的葡萄和一些小型开花藤本植物的鲜绿枝叶间,河面平静,空气和水清澈通透,翠鸟或知更鸟掠过河面时,水中映出清晰的倒影。它们像在水下丛林间穿梭戏水,在柔波间落脚,清脆的鸣叫也像来自水下。我们分不清是水浮起了陆地还是陆地包容着水。值此佳期,只能用一位康科德诗人泛舟河上时写的诗颂唱它的静谧之美。

    河流里面传出声音

    将它的灵魂送达倾听者的耳朵,

    它平静自得地流淌,

    以智慧和自尊待人。

    所有遐思列在它清澈的胸膛,

    优美的碧树也在它的心上,

    安详的臂膀里,灰岩在微笑。

    他作的颂歌还有很多,但对于本书过于严肃了。我们知道,生长在山顶的每一棵橡树、桦树,还有榆树和柳树,在它们的本体之外,都有一棵优美缥缈的理想之树一起从根部萌芽,和它们共同生长;每逢涨潮,大自然就将镜子搬到它们脚下,让那棵理想之树显现。

    此时此刻,寂静强烈得如有实体,大自然仿佛也在过安息日,让一切都停了下来,我们不禁幻想,人间的清晨莫非正是天国的夜晚?空气如有弹性,又如此剔透,透过它看到的自然景物犹如镜中图画,平添几分不真实的疏远与完美。景物被镀上一层柔和宁静的光,林地与树篱分布得更均衡匀称,原本崎岖的原野变得顺滑如修剪过的草坪,向地平线延伸开去,精致的云朵犹如精心搭配的帷幕悬在仙境上方。这个世界像在为了某个节日或盛大庆典盛装打扮,河流就是它舞动的丝带,当果树开花,生命历程像那原野上迷宫般的绿色小道,在我们面前蜿蜒展开。

    搅碎了如镜水面,我们的船不免有些粗鲁。每根细枝、每片草叶都真实映照在水面,真实到任何绘画都难以再现,能放大升华自己的只有大自然本身。浅浅的静水都深不可测。有树木和天空倒映的地方,水比大西洋更深,我们尽可以放任想象力驰骋,绝无搁浅之险。我们发现,要想看到倒映的树木和天空,而非仅仅是河底,需要拥有更天马行空、更抽象的另一只眼睛。此外,同一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映象也不同,不透明的表面也能反射天空。有人天生对某些事物独具慧眼,有些人的慧眼只为其他事物而生。

    我们近旁,一叶小舟载着两人荡漾在树林倒影间,它像悬在半空的羽毛,又像一片被轻风吹离枝头的树叶,正面朝上稳稳当当地飘落在水面,似乎还很鲜活,可以巧妙地驾驭自然法则。他们漂在那里就是自然哲学美妙而成功的例证,看它的航行就像看鸟儿飞,看鱼儿游,他们操纵船的技巧在我们眼里近乎崇高,这让我们认识到,人类活动可以更美好、更崇高;艺术或自然的作品纵好,人类生活的生态之美可能也毫不逊色。

    太阳停留在古老的灰色峭壁上,每一片浮叶都在反射它的光芒,水葱和黄菖蒲似乎在享受这美妙的光和空气,草地在悠闲小酌;青蛙在打坐冥想,满脑子安息日的沉思和这一周的活动总结,它一趾搭在芦苇秆上,打量着周身的奇妙宇宙;鱼儿则更沉静稳重,像去教堂路上的少女;金色和银色的米诺鱼浮上水面来仰望天空,转头又没入昏暗的廊道;它们整齐划一地扫过,身体相互交错,队形却始终不变,就好像仍停留在鱼卵期,被一层透明膜包裹在一起;一群兄弟姐妹在尝试它们的新鳍,时而绕圈,时而又冲向前,我们把它们往岸边赶,切断它们的队形,它们便灵敏地调整方向,从船底下绕过去。老木桥上已经很久没人走过,河水和鱼毫无顾忌地在桥墩间穿行。

    树林后方不远处的村庄就是新兴的比勒利卡。这里的孩子都是这片曾经的“咆哮旷野”上第一批拓荒者的后代,然而就建城意图和目的而言,这里和费尔内或曼托瓦那些灰色老城一样古老,人们在那里变老,长眠的墓碑上已是青苔覆盖——他们已经不再有用。比勒利卡垂垂老矣,它的名字来自英格兰的比勒里凯,印第安名字叫肖夏恩。我未曾听闻它青春年少时的故事。这里已经衰败,农场不再生产,教堂破旧,年久失修,这难道不是自然规律吗?如果你想了解它的青春,尽管去问散落在牧场上年代久远的灰色岩块。村里有一口钟,它的声音有时能穿透康科德的树林。我曾听过——不,我现在正听到钟声。无怪乎当年人们把这口钟挂在树上摇晃,让钟声穿透白人种植园外的森林,惊醒睡梦中的印第安人,吓跑他的猎物。但现在,我还是更喜欢它在悬崖和林木间的回响,那是它的原声,而不是拙劣的模仿,又像某位乡间俄耳甫斯再度拨动琴弦,告诉我们它的声音该是怎样。

    这条路的另一头通往森林之城卡莱尔,那里尽管不够开化,但它更具自然气息。地球的那一块被照顾得很好。我知道有人嘲笑它小,但那是一个随时都可能出伟大人物的地方,赞美和污言对它都无所谓。镇中心有教堂,有马舍,有酒馆和铁匠铺,还有大片木材可供砍伐和堆集。

    历经多年选择与淘汰,住在比勒利卡的人家大多家境殷实,至少对许多市政职员来说如此。某年春天,一个白皮肤的人来了,给自己造起房子,垦出一片土地,让阳光照到地面,把土晒干,建起农场,又用年代久远的灰色岩块砌成围墙,砍掉住所周围的松树,播下故国带来的果树种子,让代表文明的苹果树在松树和杜松旁开花,甜香弥漫四野。那些老树桩依然存在。他从林间与河畔挑选出雅致的榆木,把自己的屋舍装饰得精致平滑。他冒昧地在河上架起桥梁,派人闯进河边草地,在那里收割野草,掀开河狸、水獭和麝鼠的家园,磨刀霍霍,吓跑了鹿和熊。他建起一座磨坊,处女地变成了种植英国谷物的农田。和谷物一起撒下的,还有蒲公英和野三叶草种子,让他的英国花卉点缀在原生野花间。直立的牛蒡、芬芳的荆芥和不起眼的蓍草在他的林间小道旁自生自灭,以自己的方式寻求“崇拜上帝的自由”。就这样,他种出了一个小镇。白人的毛蕊花很快占领了印第安人的玉米田,英国香草铺满了新的土地。可红皮肤的人该去何处立足?蜜蜂在马萨诸塞的树林间哼唱,在印第安人的小棚周围吸吮花蜜时,人们还不以为意,然而它刺痛了红孩子的手,那是预言般的警告,预告一个勤劳部族的先驱即将到来,将要把他的种族像拔野花一样连根拔去。

    那个白人来了,白似破晓的天光,带着无数奇思怪想,沉睡的智慧即将如火山一般爆发,他明白自己懂得多少,不猜测,只计算;他擅于成群结社,服从权威;他是经验丰富的人种;他具备极其广博的常识;他无趣但能干,迟缓但坚韧,严苛但公平,不懂幽默但真诚;他是劳动者,看不起游戏和娱乐;他造的木房子非常牢固;他从印第安人手里买鹿皮靴和篮筐,再买下印第安人的猎场,而后让印第安人连葬身之地都忘却,只有耕犁掘出他们的骸骨。这个镇的编年史文献,老旧、破烂、被岁月与风霜侵蚀,里面画的一支箭、一只河狸也许都是印第安酋长的标记,他出售了自己的猎场,寥寥几个字却能致命。白人带来了一串古撒克逊、诺曼底和凯尔特人的名姓,将它们散播在河流上下——弗雷明翰、萨德伯里、贝德福德、卡莱尔、比勒利卡、切尔姆斯福德——这里叫新盎格鲁兰德,这些是新西撒克逊人,但红皮肤们不叫他们盎格鲁人或英国人,他们叫“延基斯”,后来演变为“扬基”。

    我们的对岸正对比勒利卡的腹地,两侧是一派英格兰式的柔和与整洁的田野,沿河的灌木林外是村教堂的塔尖,时而有一片果园延伸至河边,但总的来说今天上午的航程是这一路原生态的一段。看得出此地人的生活宁静又文明。他们是简简单单的土地耕种者,政府管辖组织得法。镇上的学校建筑谦逊得体,似乎在祈求战争和荒蛮生活的永久结束。每个人基于自身经验或是以史为鉴,发现人们在种植苹果、营造花园时代的生活与在狩猎和森林中的一生有着本质差异,从任何一种转换至另一种都不可避免有所损失。我们都有白日梦,也会有更具前瞻性的夜间洞见,但说到农事,我相信我的天赋源自远古,而非农耕时代。至少我能随心所欲地挥动铁锹,把它准确地插进土里,就像啄木鸟将喙插进树干。我想,这是我的天性,对一切荒蛮心怀渴望。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取之处,但对某些事物怀有真挚的热爱,倘若在外受到斥责,我还可退守这块土地。犁于我有何用?在你未顾及的地方,我又开出另一条垄沟。它不在牛要去的地方,在更远处;它也不在牛行过处,在更近处。哪怕玉米歉收,我的玉米却不会,那么干旱和雨水又与我何干?粗鲁的撒克逊先驱偶尔也会怀念属于英国的高雅与粉饰之美,彭特兰、莫尔文高地、多佛悬崖,还有特罗萨克斯隘道、里士满、德温特以及维南德米尔,这些发音悦耳的典雅地名深得他的喜爱,对他来说,这些名字就是他的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是巴亚,是海堤护卫的雅典、阿卡迪亚和坦佩。

     

    ★央视朗读者第二期朗读书目
    ★梁文道节目力荐版本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推荐
    ★12822字导读,1083条注解,帮你真正读懂梭罗这本“文学、哲学、博物学的永恒经典”。
    ★与《圣经》一同被美国国会评为“塑造人类文明25部作品”之一。
    ★年轻天才翻译家、百万畅销书《小王子》《追风筝的人》《与神对话》译者李继宏译作。
    ★影响马丁路德金、托尔斯泰、圣雄甘地、海明威一生,从而改写一些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海子离开人世的时候带的四本书中的一本。
    ★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这本书清新、健康、引人向上,语言生动,意境深邃,闪现智慧的光辉,它会让你感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感动了全世界亿万读者的名著经典,读完它,你会获得内心的宁静。
    ★阅读《瓦尔登湖》,认准李继宏译本!
    ★到目前为止,至少已经有四十几个不同的翻译版本了。在这我向你推荐的是一位我特别欣赏的翻译家李继宏先生的手笔。他译的这个版本,有相当多的注释,而且注释的非常精准翔实。——梁文道
    ★这本书读中文版注释很重要,因为没有注释你搞不清书里讲的那些东西的名字,那种名类到底指的是什么?——梁文道

     

     

    内容简介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

    18453月,梭罗来到瓦尔登湖,动手搭建一座十英尺宽、十五英尺长的小木屋;74日,也就是美国的独立纪念日,终于如愿以偿地开始了那段在后世成为传奇的独居生活。两年后,他带着在湖边生活时完成的书稿,永远地离开了那座亲手所建的木屋。之后七年间七易其稿,直到185489日才正式出版。

    这部著作区别于先前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是其对自然巨细靡遗的描摹和引申。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并且描写也不流于表浅,而是有着博物学家的精确。

    作者无微不至地描述两年多的湖畔独居生活,目的在于通过这次亲力亲为的实验向读者证明:其实不需要很多钱,也能够好好地活着,而且能够快快乐乐地活着。

    在今天的中国,有太多的人,为了一日三餐或者三房两厅,过着奔波劳碌、忧心如焚的日子;也许还有同样多的人,他们去澳洲旅游,去西藏朝圣,去欧洲购物,花三千块钱吃一顿饭或者做一次头发,却依然感到空虚和痛苦。但生活其实不必如此。这本《瓦尔登湖》能够让你明白这个道理。

    正如梭罗在书中所说:“让我们如大自然般悠然自在地生活一天吧,别因为有坚果外壳或者蚊子翅膀落在铁轨上而翻了车。让我们该起床时就赶紧起床,该休息时就安心休息,保持安宁而没有烦扰的心态;身边的人要来就让他来,要去就让他去,让钟声回荡,让孩子哭喊下定决心好好地过一天。”

     

    作者简介:

    [美]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
    作家、哲学家、思想家。
    毕业于哈佛大学,却选择了隐居瓦尔登湖。
    倡导朴素、真实、清醒、自然的生活方式。
    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生态主义哲学家,自然随笔创始者。
    《瓦尔登湖》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经典之一。
    他深深影响托尔斯泰、圣雄甘地、罗曼·罗兰、马丁·路德·金、海明威、亨利·米勒、海子。
    代表作:《康科德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周》(1849年)、《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1849年)、《马萨诸赛州的奴隶制度》(1854年)、《瓦尔登湖》(1854年)

     

    李继宏

    广东揭阳人,毕业于中山大学,现居美国。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英文系客座研究员。

    翻译作品:

    李继宏世界名著新译系列:《 小王子》《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动物农场》《瓦尔登湖》《月亮和六便士》《傲慢与偏见》《喧哗与骚动》

    “与神对话”系列:《与神对话·全三卷》《与神为友》《与神合一》

    其他:《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穷查理宝典》

    媒体评论

    每个评论前加入:

    ◆《瓦尔登湖》的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纯文学的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梭罗研究专家哈丁

    ◆梭罗这人有脑子,像鱼有水、鸟有翅、云彩有天空。——海子诗歌摘录

    ◆《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徐迟(作家、翻译家)

    ◆我们都记得亨利梭罗是位天才,性格突出,是我们农夫眼中有技艺的测量师,而且确实比他们更熟悉森林、草地和树木,但更为熟悉的是本国一位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家,而且我深信,他的声誉还没有达到他应该达到的一半。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梭罗活得更真实。——爱默生(美国著名作家)

    ◆美国文学中无可争议的传世作品,百年来长销不衰的心灵圣经,超凡入圣的好书。——艾略特(英国著名作家)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瓦尔登湖》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纯洁天堂的同义词。——伊拉布鲁克(美国著名评论家)

    ◆《瓦尔登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梭罗能够通过艺术来实现自己决意要做的事业。通过创造一个有机的形式,他使自己的决定获得了新生: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他重新获得了一种成熟的恬静,如果说那不是黄金年龄的清纯狂喜的话。整个《瓦尔登湖》记录着自我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谢尔曼保罗(美国著名评论家)

    ◆如果梭罗仅仅给我们留下一部一个男人在森林中生活的记载,或者说他仅仅退隐到森林之中,在那儿记载着他对社会的抱怨。甚至说,如果他想把这两者都合到一本书里,那么《瓦尔登湖》就不会有这一百年的生命。正像一切所进展一样,梭罗记下了人跟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我精神的习性,连他自己恐怕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他一会儿为自我辩护,一会儿充满了喜悦、自由、奔放,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煎蛋卷,让人们在饥饿的一天中不断从中汲取营养。——E.B.怀特(美国著名作家)

     

     

    目录

    生计

    居所和生活的目标

    阅读

    声音

    孤寂

    访客

    豆田

    镇区

    湖泊

    贝克尔农场

    更高的法则

    野生的邻居

    室内的取暖

    原先的居民和冬天的访客

    冬天的动物

    冬天的湖

    春天

    结语

    试读:

    生计
    在撰写随后的篇章、或者说大部分篇章时,我独自生活在森林里,方圆一英里荒无人烟,房子是我自己盖的,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畔,日常生活所需也都靠双手的劳动来解决。我在那里生活了两年又两个月。如今我重又当起文明生活的过客。
    我原本不想跟读者讲述太多和我个人有关的事情,可是镇上的人特别关注我的生活方式,有些人觉得那是荒唐和不可行的,但我并不这么想,综合种种情况来看,我认为那是非常自然而可行的。有人问我吃什么,是否感到寂寞,是否害怕,诸如此类的问题。也有人很好奇地想了解我捐了多少收入去做善事,那些拖家带口的人则想知道我抚养了多少个贫苦的儿童。所以我要恳请对我个人毫无兴趣的读者原谅,我会在本书中部分地回答这些问题。在大多数图书里,“我”,或者说第一人称,是遭到忽略的;但在这本书中,它会得到保留;这种自我意识是本书的主要特征。我们常常忘记正在说话的终究是第一人称。我也不想过多地谈论自己,可惜其他人我又不是很了解。所以非常遗憾,我只能受制于这个主题,因为我的见识实在是很浅陋。除此之外,我认为每个作家迟早应该朴实真诚地记录他自己的生活,而非只是描述他听来的别人的人生;这种记录仿佛是他从遥远的地方写给亲友看的;因为在我看来,人只有在举目无亲的远方才能够真诚地活着。我这本书也许更加适合贫穷的学生阅读。至于其他读者,他们将会接受对自身适用的篇章。我相信没有人会硬要撑破尺寸偏小的外套,因为它对合身的人来说可能是有用的。
    我想要说的话跟中国人和三明治群岛的岛民没有太大的关系,而跟阅读这些文字的你,跟住在新英格兰地区的你有很大的关系;我要谈论的是你的处境,你在这个世界上、在这座城镇里的境况和遭遇,以及这种境遇的本质,它何以会如此糟糕,是否能够得到改善。我走访了康科德的许多地方;在所到之处,无论是商店、办公楼还是田地,我发现这里的居民都好像正在赎罪似的,做着各种费心劳力的苦役。我曾经听说婆罗门教徒会坐在四个火堆中间,抬头仰望着太阳;或者把自己吊起来,头下脚上,经受烈焰的炙烤;或者扭头凝视天空,“直到他们再也恢复不了自然的姿势,而且由于脖子是扭曲的,只有液体能够流进他们的胃”;或者终生带着锁链,生活在某棵树木之下;或者像毛毛虫那样,用他们的身体去丈量广袤的国土;或者单足站立在木柱之上但即使这些有意为之的苦行,也不比我日常所见的场景更为令人难以置信和震惊。赫拉克勒斯的十二大苦役和我的邻居所从事的苦役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因为它们只有十二件,毕竟有结束的时候;但我从不曾看见这些人杀死或捕获任何怪兽,或者完成过任何劳役。他们没有伊奥劳斯这样的朋友来用火红的铁块去烙海德拉的脖子,每当砍掉一个头,会有两个新的头生出来。
    我看见许多年轻的同乡继承了农场、房屋、谷仓、牲畜和各种农具,这对他们来说是很不幸的,因为这些东西得来容易,要摆脱却很难。他们倒不如出生在旷野中,吮吸着狼奶长大,那样反而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如此辛劳到底是为了什么。是谁让他们变成土地的奴隶呢?既然人总有一死,他们为什么要承受那么多苦难呢?他们为什么要从刚出生就开始自掘坟墓呢?他们不得不过着凡人的生活,推着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切,竭尽全力地向前迈进。我曾见过太多可怜的不朽灵魂,背负着几乎将他们压扁的重担,弯着腰在生活的道路上匍匐前行,吃力地推动身前那七十五英尺长、四十英尺宽的大谷仓,永远洗不干净的奥革阿斯牛栏,以及上百英亩的土地,还要犁地、锄草、放牧和造林!没有祖产的人固然不必对付这些多余的负累,但也只好卖命地开荒种田,这样才能养活自己几立方英尺的血肉之躯。
    但人们劳动的出发点是错误的。人们的身体很快会被埋进土里变成肥料。他们甘愿受通常所谓的命运摆布,变得非常贪婪,正如某本老书上说的,积攒着会被虫蛀和锈蚀、会被窃贼偷走的财宝。这是愚人的生活,这个道理他们就算平时茫然不觉,在临终时肯定也将会恍然大悟。据说杜卡利翁和皮拉当初造人的方式是将石块从头顶抛到身后:
    Inde genus durum sumus,experiensque laborum,
    Et documenta damus qua simus orgine nati.
    雷利曾经很漂亮地把这两句诗翻译出来:
    自此冷酷的人类就忍受着痛苦和烦恼,
    以此证明我们的身体是石头变出来的。
    他们对那个错误的神谕实在是太盲从了,就那样把石块从头顶扔到身后,也不去看石块到底落在什么地方。
    绝大多数人,即使是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国家,仅仅由于无知和失误,在生活中疲于应付各种自找的烦恼和多余的劳役,乃至没有余力去采摘那些更美好的人生果实。他们的手指太过劳累,变得非常笨拙,而且抖个不停,所以无法去采摘。实际上,人们每天都在奔波劳碌,根本没有闲暇享受真正完整的生活;他无法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他的劳力在市场上卖不起价钱。他没有时间做别的,只能做一部机器。人只有想起自己的无知才能有长进,但他如此忙于使用已有的知识,又如何能想得起来呢?我们有时候应该免费让他吃饱穿暖,用琼浆玉液重振他的精神,然后再对他进行评判。人性最美好的品质就像水果表皮的白霜,只有通过最谨慎的处理才能得到保留。然而我们无论对待自己,还是对待他人,都不曾如此温柔。
    我们都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很穷,觉得活着真难,有时候简直喘不过气来。我毫不怀疑有些读者连吃饭的钱都没有,身上穿的衣服和鞋子很旧或者已经磨破,看这本书的时间也是借来或者偷来的,是从你们的债主那里抢来的。我能清楚地看到你们过着卑贱凄惨的生活,因为我的目光已经被阅历磨得很尖锐;你们总是背负着各种枷锁,想要把生意做成,想要把债务偿清,深陷在非常古老的泥沼里,沉迷于拉丁人所说的aesalienum,也就是别人的铜板,因为他们有些钱币是铜铸的;你们为别人的铜板而生,为别人的铜板而死,也被别人的铜板埋葬;你们总是承诺还钱,承诺明天就还钱,而到死还欠着许多债务;你们总是曲意逢迎,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为此不惜使尽各种手段,只要不违法乱纪,无论什么事你们都肯去做;你们说谎、阿谀、投票,让自己龟缩在文明的果壳里,或者勉强装出慷慨大方的样子,以便能够说服邻居愿意让你们制作他的鞋子、帽子、衣服或者马车,或者向你们购买各种日常所需的商品;你们不惜把自己累到生病,为的只是能够存下些许防病的钱财,为的只是能够把这点钱财藏在某个古旧的箱子里,或者藏在墙壁中的袜子里,或者更安全地藏到砖头垒成的小金库里;你们不管藏在哪里,不管藏的是多还是少,反正就是想存点钱。
    我有时候感到很奇怪,我们竟然能够若无其事地去看待那种野蛮但又有点异域色彩的奴役制度,也就是所谓的黑奴制;无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都有着许多狂热而凶残的奴隶主。南方的监工很残暴,北方的监工更恶毒,但最糟糕的奴役是你们对自己的折磨。这样的人哪有神圣性可言呢!看看马路上的车夫吧,他不分昼夜地向市场赶去;他体内有什么神圣的悸动吗?他最高的职责就是让马匹吃草喝水!他的命运和运费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难道他赶车有什么神圣的目的吗?他有什么神圣、有什么不朽的呢?你看他战战兢兢、鬼鬼祟祟的样子,每日不知道担心些什么,完全没有不朽和神圣的气派,而是变成了奴隶和囚徒,受制于他对自己的看法,也受制于他通过自己的行动所赢得的名誉。公众的看法对我们的影响,其实并没有我们自己的看法那么大。人对自己的看法,决定或者说影响着他的命运。哪怕是在西印度群岛,威尔伯福斯不也带去了心灵和思想的自我解放吗?再想想这个国家的妇女吧,她们整天忙着给梳妆台的椅子编织坐垫,对自身的命运完全没有丝毫的兴趣!仿佛她们能够在浪费时间中永生。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