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赠网络增值服务 口腔临床免疫学 平装 陈万涛 人民卫生出版社 9787117370493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陈万涛著 | 无编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1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万涛著| 无编
    •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11
    • 页数:184页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17370493
    • 版权提供:人民卫生出版社

    商品参数

    口腔临床免疫学
    I S B N 9787117370493
    定 价 178.00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 者 陈万涛
    本版时间 2024年11月
    版 次 1
    开 本 大16开
    装 帧 平装
    页 数 184
    字 数
    重量(克) 0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介绍口腔免疫学领域,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免疫学及口腔免疫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编写而成。编写内容循序渐进,分别为口腔免疫学基础知识,口腔及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免疫反应性疾病的免疫机制及特点,病毒免疫和基因工程抗体,口腔主要免疫系统和特点,口腔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黏膜免疫和免疫调节,免疫检查点和免疫治疗等前沿内容。编写内容层次分明,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内容丰富全面、重点突出、参考性强。本书各章内容既前后贯通,也独立成章,体现理论结合实际、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的编写理念。为配合《口腔临床免疫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配套编写并出版了《口腔临床免疫学实验技术》,集免疫学理论、实验技术和临床应用为一体。
    目录

    第一章 口腔临床免疫学概论 / 1 第一节 免疫和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1 一、 免疫与免疫学 /1 二、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应答类型 /2 三、 免疫系统的功能 /2 第二节 口腔临床免疫学概述 /3 一、 口腔免疫 /3 二、 口腔免疫的特点 /3 三、 内容设置 /3 第二章 抗原 /5 第一节 抗原的定义和分类 /5 一、 抗原的定义及性质 /5 二、 抗原的分类 /6 第二节 抗原表位、表位分析和免疫原性 /7 一、 抗原的两大特性 /7 二、 抗原表位及其分析测定 /8 三、 免疫原性 /9 第三节 佐剂、丝裂原和超抗原 /10 一、 免疫佐剂 /10 二、 丝裂原 / 11 三、 超抗原 / 11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 13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 /13 一、 四肽链结构 /13 二、 其他成分 /14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特点 /14 一、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15 二、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15 第四章 补体系统 / 17 第一节 概述 /17 一、 补体的定义 /17 二、 补体的命名 /17 三、 补体的理化性状 /17 四、 补体系统的分类 /17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和基因调控 /18 一、 补体的激活途径 /18 二、 补体的调控 /19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19 一、 细胞毒作用 /19 二、 调理作用 /20 三、 引起炎症反应 /20 四、 清除免疫复合物 /20 五、 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 /20 六、 参与免疫效应细胞的增殖分化 /20 七、 清除凋亡细胞 /20 第四节 补体受体和生物功能 /20 一、 C1q受体 /21 二、 Ⅰ型补体受体 /21 三、 Ⅱ型补体受体 /21 四、 Ⅲ型补体受体 /21 五、 Ⅳ型补体受体 /21 六、 Ⅴ型补体受体 /22 第五节 补体系统与疾病 /22 一、 补体系统缺陷导致的疾病 /22 二、 补体系统与口腔疾病 /23 第五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结构 /25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 /25 一、 胸腺 /25 二、 骨髓 /26 第二节 周围免疫器官 /28 一、 脾脏 /28 二、 淋巴结 /29 三、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30 第三节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和归巢 /31 一、 淋巴细胞再循环 /31 二、 淋巴细胞归巢 /32 第六章 免疫细胞 /33 第一节 概述 /33 第二节 T细胞 /33 一、 T细胞表面分子 /34 二、 T细胞发育与转化 /34 三、 T细胞亚群及功能 /35 第三节 B细胞 /37 一、 概述 /37 二、 B细胞的分化成熟 /37 三、 B细胞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38 四、 B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38 第四节 固有免疫细胞 /39 第七章 T细胞和B细胞表面分子 / 41 第一节 T细胞表面分子和功能 /41 一、 TCR-CD3复合物 /41 二、 CD4和CD8分子 /42 三、 共刺激分子 /42 四、 丝裂原受体和其他表面分子 /43 第二节 B细胞表面分子和功能 /44 一、 BCR- Igα/Igβ复合物 /44 二、 B细胞共受体 /44 三、 共刺激分子 /44 四、 丝裂原受体和其他表面分子 /45 第三节 T细胞和B细胞受体重排 /45 一、 B细胞受体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46 二、 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47 第八章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49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特性和分类 /49 一、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49 二、 细胞因子的分类 /49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51 一、 参与免疫调节 /52 二、 抗感染 /52 三、 刺激骨髓造血 /53 四、 其他功能 /53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及其信号转导 /53 一、 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 /54 二、 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54 第四节 细胞因子与疾病 /56 第九章 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59 第一节 概述 /59 第二节 人类HLA复合体结构和功能 /59 一、 HLA复合体定位及结构 /59 二、 HLA复合体基因分型 /60 三、 HLA分子的分布、结构及功能特点 /62 四、 HLA分子的主要功能 /63 第三节 HLA与医学 /63 一、 HLA与器官移植 /63 二、 HLA抗原表达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63 三、 HLA与疾病的关联 /63 四、 HLA与法医学 /64 第十章 抗原的加工和呈递 /65 第一节 抗原呈递细胞 /65 一、 专职抗原呈递细胞 /65 二、 非专职抗原呈递细胞 /66 三、 靶细胞 /66 第二节 抗原的加工与呈递 /66 一、 内体 - 溶酶体途径(MHC Ⅱ类分子途径) /67 二、 MHC Ⅰ类分子途径 /68 三、 非经典抗原加工呈递途径(交叉呈递) /69 四、 脂类抗原的CD1分子呈递途径 /70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 71 第一节 概述 /71 第二节 T细胞活化与细胞免疫应答 /71 一、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71 二、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73 三、 效应T细胞的免疫应答 /75 第三节 B细胞活化与体液免疫应答 /78 一、 B细胞对胸腺依赖性抗原的免疫应答 /78 二、 B细胞对胸腺非依赖性抗原的免疫应答 /80 三、 体液免疫应答 /81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83 第一节 免疫耐受的定义和分类 /83 一、 按免疫耐受形成的特点分类 /83 二、 按免疫耐受发生的部位分类 /84 三、 其他分类 /84 第二节 免疫耐受的影响因素 /84 一、 抗原因素 /84 二、 机体因素 /85 第三节 免疫耐受产生的机制 /85 一、 免疫耐受的细胞学基础 /85 二、 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86 三、 免疫耐受机制研究进展 /88 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及应答 / 91 第一节 概述 /91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91 一、 吞噬细胞 /91 二、 树突状细胞 /93 三、 自然杀伤细胞 /96 四、 自然杀伤T细胞 /97 五、 γδT细胞 /98 六、 非特异性免疫B细胞 /99 七、 固有淋巴样细胞 /99 八、 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100 第三节 固有免疫分子 /100 一、 补体 /101 二、 溶菌酶 /101 三、 防御素 /101 四、 细胞因子 /101 五、 胞内杀菌物质 /101 六、 Toll样受体及其信号转导 /102 七、 NOD样受体及其信号转导 /108 八、 视黄酸诱导基因样受体及其信号转导 /109 第四节 固有免疫对适应性免疫的影响 / 110 第十四章 免疫调节 / 113 第一节 免疫分子与免疫调节 / 113 一、 免疫细胞激活信号转导的调控 / 113 二、 免疫细胞抑制性受体及其反馈调节 / 114 三、 独特型 - 抗独特型网络的分子平衡调节机制 / 117 第二节 免疫细胞与免疫调节 / 118 一、 CD4+调节性T细胞 / 118 二、 CD8+调节性T细胞 / 119 三、 其他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 / 119 四、 Th1和Th2细胞亚群之间的相互抑制性调节 /120 五、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对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 /121 第三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调节 /122 一、 神经内分泌 - 免疫调节网络的物质基础 /122 二、 神经内分泌 - 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和调节 /122 第四节 干细胞与免疫调节 /123 一、 干细胞与免疫 /123 二、 干细胞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124 三、 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机制 /124 第五节 免疫应答的遗传调控 /125 一、 HLA基因多态性影响免疫应答水平 /125 二、 非MHC基因影响免疫应答 /125 第十五章 抗感染免疫 / 127 第一节 抗细菌免疫 /128 一、 抗胞外菌免疫 /128 二、 抗胞内菌免疫 /129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 /130 一、 固有免疫作用 /130 二、 适应性免疫作用 /131 第三节 抗真菌免疫 /132 一、 固有免疫作用 /132 二、 适应性免疫作用 /132 第四节 抗寄生虫免疫 /133 一、 固有免疫作用 /133 二、 适应性免疫作用 /134 第十六章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 / 135 第一节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的关系及其抗肿瘤的分子机制 /135 一、 肿瘤微环境中DC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缺陷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135 二、 DC抗肿瘤的主要机制 /135 第二节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 /136 一、 DC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分类 /137 二、 DC回输的流程、免疫途径和剂量的选择 /138 三、 DC临床试验应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138 第十七章 免疫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 / 141 第一节 T细胞应答相关NF-κB信号转导通路 /141 一、 NF-κB的组成和活化 /141 二、 NF-κB和免疫应答 /142 第二节 免疫细胞分化、成熟信号通路 /143 一、 Notch信号通路 /143 二、 Wnt信号通路 /145 三、 Hedgehog信号通路 /147 四、 Hippo/YAP信号通路 /148 五、 MAPK信号通路 /150 第三节 免疫细胞死亡信号通路 /151 一、 死亡受体和配体 /151 二、 Caspase信号通路及其他凋亡相关的基因和蛋白 /151 三、 Fas/FasL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 /152 四、 TNF-α在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153 五、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153 第十八章 调节性T细胞/ 155 第一节 概述 /155 一、 调节性T细胞的发现 /155 二、 CD4+CD25+ Treg细胞的分化发育 /157 第二节 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159 一、 调节性T细胞的分类及特点 /159 二、 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 /161 第三节 调节性T细胞与疾病 /164 一、 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病 /164 二、 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 /165 三、 调节性T细胞与移植物抗宿主病 /165 四、 调节性T细胞与器官移植 /165 五、 调节性T细胞与口腔疾病 /166 第十九章 外泌体和肿瘤免疫微环境 / 169 第一节 外泌体的定义和生物学特征 /169 一、 外泌体的定义和分子特征 /169 二、 外泌体的生物发生过程 /169 三、 外泌体的分子组成 /170 四、 外泌体与靶细胞的作用方式 /170 五、 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 /171 六、 细胞外囊泡不同亚群的基本特征 /171 第二节 外泌体在肿瘤免疫环境中的作用 /172 一、 肿瘤微环境 /172 二、 外泌体对免疫细胞的双重调控作用 /173 第三节 外泌体介导的免疫抑制机制 /174 一、 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向免疫细胞传递耐受信号 /175 二、 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抑制免疫细胞增殖 /175 三、 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诱导活化CD8+ 效应T细胞凋亡 /175 四、 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抑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175 五、 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干扰单核细胞分化 /176 六、 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诱导髓样前体细胞向髓系抑制性细胞分化 /176 七、 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驱动Treg的分化和增殖 /176 第四节 外泌体在癌症诊疗中的用途 /176 一、 作为化疗药物及生物活性分子的运输载体 /176 二、 作为调控肿瘤免疫的介导者 /177 三、 作为液体活检的分子标志物 /177 四、 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直接靶点 /177 五、 作为干扰肿瘤免疫治疗的负性调控者 /178 第五节 未来展望 /178 一、 多泡体分选的分子机制探索 /178 二、 外泌体DNA的来源及功能探索 /178 三、 免疫捕获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方法探索 /179 四、 基于外泌体疗法的挑战 /179 第二十章 细胞外囊泡与口腔免疫相关疾病 / 181 第一节 细胞外囊泡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181 一、 细胞外囊泡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182 二、 细胞外囊泡在口腔鳞癌和唾液腺癌中的作用 /183 三、 细胞外囊泡在其他口腔疾病中的作用 /184 第二节 细胞外囊泡作为口腔疾病诊断标记物 /184 一、 细胞外囊泡作为牙周炎的诊断标记物 /184 二、 细胞外囊泡作为口腔扁平苔藓的诊断标记物 /185 三、 细胞外囊泡作为口腔癌的诊断标记物 /185 第三节 细胞外囊泡与口腔疾病的治疗 /186 一、 细胞外囊泡与口腔颌面部骨再生 /186 二、 细胞外囊泡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 /186 三、 细胞外囊泡与牙髓再生 /187 四、 细胞外囊泡与牙周组织再生 /187 五、 细胞外囊泡与口腔癌治疗 /187 第二十一章 口腔颌面部创伤免疫 /189 第一节 创伤免疫与炎症反应 /189 一、 与创伤炎症反应相关的免疫活性细胞 /189 二、 与创伤免疫相关的体液介质 /191 三、 与创伤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 /191 四、 与创伤相关的免疫紊乱综合征 /192 第二节 创伤免疫与创伤愈合 /193 一、 创伤愈合过程及细胞的作用 /193 二、 淋巴细胞在创面愈合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194 第三节 调控免疫促进创伤愈合与组织再生 /194 一、 调控中性粒细胞促进创伤愈合与组织再生 /194 二、 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炎症消除和创伤愈合与组织再生 /194 三、 诱导Treg形成促进炎症消除和创伤愈合与组织再生 /195 第二十二章 口腔颌面头颈部免疫组织、器官及其特点 / 197 第一节 概述 /197 第二节 口腔颌面头颈部淋巴结 /197 一、 口腔颌面头颈部淋巴结 /197 二、 口腔淋巴样组织 /201 第三节 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 /202 一、 屏障保护功能 /202 二、 免疫屏障作用 /203 第二十三章 口腔黏膜免疫系统/205 第一节 口腔黏膜免疫系统的特点 /205 第二节 口腔黏膜免疫相关解剖结构 /205 一、 黏液层 /206 二、 上皮层 /206 三、 固有层及黏膜下层 /206 四、 口腔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06 第三节 口腔黏膜免疫细胞及功能 /207 一、 口腔固有免疫细胞种类 /207 二、 口腔黏膜中固有免疫细胞的特点 /207 三、 适应性免疫细胞 /208 第四节 口腔黏膜免疫分子机制 /208 一、 模式识别受体 /208 二、 免疫球蛋白 /209 三、 细胞因子 /210 四、 其他 / 211 第二十四章 龋病与免疫 / 213 第一节 龋病与微生物 /213 一、 龋病与口腔微生物 /213 二、 口腔生态系统 /215 三、 口腔生态系统的动力学 /216 第二节 免疫学防龋的研究 /216 一、 免疫防龋的机制 /217 二、 人工主动免疫防龋的研究 /217 三、 人工被动免疫防龋的研究 /220 四、 免疫防龋途径和时间的研究 /221 第二十五章 牙髓病与免疫 /223 第一节 牙髓免疫系统 /223 一、 牙髓的免疫活性细胞 /223 二、 牙髓中的细胞因子 /224 三、 牙髓神经肽 /226 四、 牙髓中的淋巴系统 /226 第二节 感染牙髓中的抗原 /226 一、 病原微生物 /226 二、 内毒素 /227 三、 异嗜性抗原和修饰的自身抗原 /227 第三节 牙髓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 /228 一、 固有免疫反应 /228 二、 获得性免疫反应 /228 三、 变态反应 /229 第二十六章 根尖周病与免疫 / 231 第一节 根尖周病的免疫防御物质基础 /231 一、 细菌因素 /231 二、 药物因素 /232 三、 根尖病损区受损宿主组织细胞因素 /233 第二节 根尖周病变组织中的免疫细胞 /233 一、 根尖周病变组织中的免疫细胞类型 /233 二、 不同类型根尖周病中的免疫细胞 /234 第三节 根尖周病的免疫应答 /234 一、 固有免疫 /235 二、 适应性免疫 /235 三、 超敏反应 /235 第四节 根尖周病变中的骨吸收与免疫 /236 一、 影响根尖周病骨吸收的免疫相关因素 /236 二、 影响根尖周病骨组织修复的免疫相关因素 /236 第五节 根尖周病免疫学因素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237 一、 根管 / 根尖周病损区细菌种类与根尖周病临床症状的关系 /237 二、 感染根管中内毒素活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237 第二十七章 牙周病与免疫 /239 第一节 牙周病概述 /239 一、 慢性龈炎 /239 二、 牙周炎 /239 第二节 牙周病的免疫特征 /240 一、 牙周微生物 /240 二、 牙周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241 第三节 牙周病的免疫病理学 /242 一、 牙周病变过程中的组织破坏 /242 二、 牙周病变过程中的组织修复 /243 第四节 各类牙周病变的组织免疫 /243 一、 慢性龈炎 /243 二、 牙周炎 /243 三、 坏死性牙周病 /244 四、 牙周脓肿 /244 第二十八章 口腔黏膜疾病与免疫 /245 第一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245 一、 免疫发病机制 /245 二、 免疫诊断 /245 三、 免疫治疗 /245 第二节 白塞病 /246 一、 免疫发病机制 /246 二、 免疫诊断 /247 三、 免疫治疗 /247 第三节 天疱疮与黏膜类天疱疮 /248 一、 天疱疮 /248 二、 黏膜类天疱疮 /250 第四节 口腔念珠菌病 /251 一、 免疫发病机制 /251 二、 免疫诊断 /252 三、 免疫治疗 /252 第五节 口腔白斑病 /253 一、 免疫发病机制 /253 二、 免疫诊断 /253 三、 免疫治疗 /254 第六节 口腔扁平苔藓 /254 一、 免疫发病机制 /254 二、 免疫诊断 /256 三、 免疫治疗 /256 第七节 盘状红斑狼疮 /257 一、 免疫发病机制 /257 二、 免疫诊断 /258 三、 免疫治疗 /258 第八节 干燥综合征 /259 一、 免疫发病机制 /259 二、 免疫诊断 /260 三、 免疫治疗 /260 第九节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261 一、 免疫发病机制 /261 二、 免疫诊断 /261 三、 免疫治疗 /261 第二十九章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与免疫 /263 第一节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免疫学基础 /263 一、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引起肿瘤发病率高的证据 /264 二、 肿瘤抗原 /265 第二节 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 /267 一、 肿瘤因素 /267 二、 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 /269 第三节 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监测 /269 一、 肿瘤的免疫学诊断 /269 二、 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评估 /270 第三十章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273 第一节 免疫治疗的定义和分类 /273 一、 抗肿瘤免疫效应 /273 二、 肿瘤的免疫治疗和分类 /273 第二节 免疫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和特点 /274 一、 靶病灶 /274 二、 非靶病灶 /274 三、 实体瘤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的主要区别 /275 第三节 临床常用的免疫治疗 /275 一、 细胞因子 /275 二、 细菌类及微生态生物反应调节剂 /276 三、 肿瘤增殖病毒制剂 /277 四、 胸腺肽 /277 五、 肿瘤疫苗 /277 第三十一章 恶性肿瘤个性化免疫细胞治疗 /279 一、 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现状 /279 二、 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主要类型 /279 三、 个性免疫细胞效应机制 /281 四、 问题和展望 /283 第三十二章 免疫检查点和基于免疫检查点的肿瘤治疗 /287 第一节 免疫检查点的定义和分类 /287 一、 免疫检查点的定义 /287 二、 免疫检查点的分类 /287 三、 基于免疫检查点的抗肿瘤机制 /288 第二节 抗PD-1/PD-L1治疗 /289 一、 肿瘤中PD-1/PD-L1的表达和作用 /289 二、 PD-1/PD-L1抗体及其应用 /290 三、 问题和展望 /292 第三节 抗CTLA-4治疗 /293 一、 CTLA-4在肿瘤中的表达和作用 /293 二、 CTLA-4抗体和应用 /293 三、 问题和展望 /294 第三十三章 新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构建的相关基础 /297 第一节 人乳头状瘤病毒及其外壳蛋白的结构和特点 /297 一、 人乳头状瘤病毒的一般特性 /297 二、 人乳头状瘤病毒免疫逃逸和致瘤机制 /298 第二节 人乳头状瘤病毒衣壳蛋白的抗原性 /300 一、 病毒样颗粒 /300 二、 衣壳蛋白免疫反应的特点 /301 第三十四章 口腔黏膜黑色素瘤的免疫学特点和免疫治疗 /303 第一节 口腔黏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 /303 一、 概述 /303 二、 口腔黏膜黑色素瘤的诊断 /304 三、 黑色素瘤的治疗 /304 第二节 口腔黏膜黑色素瘤抗原及分子靶向治疗 /305 一、 c -KIT 突变患者的治疗 /305 二、 BRAF V600 突变患者的治疗 /306 三、 口腔黏膜黑色素瘤的抗血管治疗 /306 第三节 口腔黏膜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 /307 第三十五章 口腔颌面头颈部免疫增生性疾病 / 311 第一节 淋巴瘤 / 311 一、 概述 / 311 二、 淋巴瘤的免疫病理和分型 / 311 三、 淋巴瘤的临床流行病学 /312 四、 淋巴瘤的临床诊疗要点 /313 五、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314 六、 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318 七、 淋巴瘤的疗效判定标准 /319 第二节 多发性骨髓瘤 /319 第三节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320 第三十六章 口腔颌面部相关的免疫缺陷病 /323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323 一、 DiGeorge综合征 /323 二、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324 三、 联合免疫缺陷病 /325 第二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 /325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 /325 二、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25 三、 临床表现 /326 四、 实验室检查 /328 五、 艾滋病的诊断 /328 六、 艾滋病的治疗 /329 七、 艾滋病的预防 /330 第三十七章 “参阳”方对舌鳞癌SD大鼠的免疫功能调节作用 / 331 第一节 概述 /331 第二节 化学药物诱导SD大鼠舌鳞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表型特点 /332 第三节 舌鳞癌SD大鼠的免疫功能特征 /333 第四节 “参阳”方对SD大鼠舌鳞癌模型的治疗效果 /335
    作者介绍

    陈万涛,医学博士、二级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领军人才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是上海市教委协同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临床免疫教研室主任、基础教研室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肿瘤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行政副主任和口腔颌面外科学系行政副主任。
    在线试读

    暂无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