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变革与创新通向更美好的教育大夏书系张晨著变革引领教育发展创新成就美好未来中国教育报四十年文存精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 ×1
变革引领教育发展,创新成就美好未来
☆本书适合参与教育改革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和校长等管理者。
☆30多年里一所所学校的改革与创新故事,有助于读者了解我国教育改革历程,也为他们参与教育强国新征程的生动实践提供更多经验和案例参考。
编辑推荐篇章:
P77 一所乡村学校的育人模式变革——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学变革纪实
P107 孩子在哪上学家长不用操心——看辽宁盘锦25年来如何杜绝择校
P299 县域教育现代化的先行者——山东省寿光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系列报道之一
《中国教育报》典型经验报道集。 本书系“《中国教育报》四十年文存精选”丛书之一,在《中国教育报》创刊40年之际,精选《中国教育报》先人一步、独家挖掘的40个在教育一线乃至全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改革典型,为读者展示中国教育独具魅力与价值的典型案例,并从一个侧面真实生动见证中国教育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为广大教育者进行教育变革与创新,从而通向更美好的教育,指明清晰的实践路径,提供可供参考、方便运用的成功经验。
主编
张晨,中国教育报刊社编委,中国教育报编委、总编室主任。获中国新闻奖等省部级等以上新闻奖项40余次,撰写学术专著2部、参编3部,在《文学评论》《复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副主编
赵秀红,中国教育报刊社编审,曾任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区域周刊主编。撰写的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全国人大新闻奖等奖项,策划的多个选题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转载。
武文君,中国教育报刊社融媒体协调中心编辑。曾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新闻部、总编室工作。
赵岩,中国教育报刊社融媒体协调中心编辑,副编审。曾任《中国民族教育》杂志编辑,并在《民族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第一辑 探寻素质教育的真谛
咬定青山不放松——湖南汨罗市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3
为了每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河北靠管理创新促进区域均衡推进素质教育13
为了每一个学生闪闪发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中心学校实施发展目标教育纪实21
江苏省睢宁县骑路小学:跳绳八年,跳出两个“零” 33
阅读的力量——湖南省双峰县书香校园建设纪实37
第二辑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要进行德育答辩 49
追寻教育的本质——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改革纪实51
落实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山东省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纪实61
“高校第一课”照亮青春底色——上海高校思政教育启示录68
一所乡村学校的育人模式变革——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学变革纪实77
第三辑 基础教育走向公平优质均衡
让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记成都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一体化发展95
办好让家长放心的初中校——厦门市政府主导十年电脑派位破解择校难题的启示102
孩子在哪上学家长不用操心——看辽宁盘锦25年来如何杜绝择校107
改革让农村校绝处逢生——山西省晋中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访纪行115
打造一个没有择校的城市——江苏省盐城市治理中小学择校采访纪行120
深化高中课改的“浙江行动”124
乡村教育振兴的县域探索——来自国家级贫困县泸溪的教育报告133
山区小县教育何以成为“高地”——江西省芦溪县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探索记149
第四辑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所帮助家乡致富,办在农民心上的学校——记河北省安平县北郭村农业中学159
职教“航母”的聚变效应——河南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之路168
搭建“立交桥” 职教快步跑——广东佛山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采访纪行174
教育扶贫的“吕梁答卷” 180
一座老工业城市的蝶变——城教融合的株洲实践192
潮起海河边——天津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透视200
合肥:大城崛起的职教“密码” 208
第五辑 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入普及化
天津商学院与社区联建学生生活区217
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合肥学院十年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220
挺进“无人区”——探寻科研创新的“北航模式”231
一场从教室开启的本科教育变革——四川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纪实243
千年盐碱滩上的“温饱试验”——中国农大一场接力45年的“赶考”记248
南方科技大学:十年磨一剑253
苹果为什么这样红——陕西苹果产业“蝶变”背后的西农智慧262
第六辑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化
教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一个好典型——山东省平度县教育工作考察271
点燃每个人的发展激情——陕西蓝田管理评价创新推动教育发展纪实276
深水区的突围——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调查281
河南沈丘:教育作风大整顿动真碰硬290
贵州省黔南州:一棵农家白菜的校园之旅294
县域教育现代化的先行者——山东省寿光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系列报道之一299
乡村振兴 教育点睛——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浙江美好乡村教育实践306
像油菜花一样盛开——江西省上饶市乡村教师队伍发展透视313
后 记321
一所乡村学校的育人模式变革
——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学变革纪实
本报记者•俞水 任赫 陈经宇
雨聪是不老屯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听名字就知道,不老屯中学是一所地道的乡村学校。的确,这所中学地处北京市密云区。从天安门出发,得驱车140多公里才能到达。虽然地处北京,但因位于密云水库附近这一特殊区域,当地限制发展产业,经济发展落后。就像雨聪所说,“不怎么起眼”。
不过,这学期,雨聪却觉得自己的学校特别带劲,“现在,我最喜欢来的地方就是学校!”新学期开始后,这所乡村学校里的每名学生都实现了一人一课表,没有行政班,开始选课走班。“有那么多课程可以让我选,学习变得有趣了!”“观星、摄影、民宿设计、魔方、影视编辑……这么多社团选哪个好呢?问问导师的建议吧!导师可是发自内心地关心我,无论我成绩好不好。”
大半年前的雨聪,却是另一番模样:父母外出务工的她,每天还在垂头丧气地“假装学习”。“吆喝孩子去上学”是让奶奶最头疼的事。不老屯中学校长李子臣说:“但凡有点门路的父母,都把孩子接到城里去了,只有走不了的才留在这里。”
是什么让一所发展乏力的乡村学校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焕发出了蓬勃生命力?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难题怎么破?
“要变革,就做育人模式变革”
2021年3月4日,密云区区长马新明一行走进了北京十一学校,促成两校之间结成联盟关系。
联盟带来的第一个福利就是不老屯中学的48名教师,分批来到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和北京十一实验中学参观学习,打开了乡村教师的教育视野。在不老屯中学教师王洪艳的印象中,“全校出动”的参观学习已经很久没有过了。教师们意识到,李子臣提到的变革真的要来了。
这场变革实际上是李子臣“要”来的。作为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的学员,李子臣跟着导师李希贵学习了三年。在此过程中,随着对北京十一学校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李子臣的危机感也越来越强。
建校已60多年的不老屯中学,曾是一所有着辉煌历史的完中,但因学校地理位置偏远、特殊,人口流失,生源减少,2004年撤销了高中部,现在共有165名学生,其中寄宿生158名。
因为学校所处区域紧邻密云水库,是首都饮用水源地,出于保障北京水源安全的考虑,当地只有基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村民大量外出打工,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单亲或离异重组的家庭占70%。即使是留在孩子身边的家长,陪伴和养育孩子也是短板,父母学历多为初中毕业,孩子的教育主要靠学校。
“条件不好,苦学来补。”学生们的作息时间表是这样的:6:00起床,7:30晨读,12:00午餐,13:00预备,18:05晚饭……3节晚自习后,21:50就寝,10分钟后熄灯。从起床到熄灯,在校生每天16小时的时间里,满满当当安排着26个条目。学生们眼神黯淡,面无生气。
教师们的付出不比学生少。教师们大都住在密云城区,山路蜿蜒曲折,每天通勤往返近3个小时。各种事务性工作不能落下,教育教学也很“用力”:带着学生不断巩固基础和重复刷题。全校教师平均年龄47岁,教育教学方式主要是“拎着脖领子让学生学”。
令李子臣苦恼的是,即便教师已经很努力了,但近几年,不老屯中学的成绩还是有下滑趋势。
李子臣意识到,乡村学校再靠原来的刷题模式走下去,行不通了。再不进行变革,对不住这些本就条件不利的乡村孩子。“我们乡村学校能不能像十一学校一样,进行选课走班的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激发老师和学生的活力?”李子臣多次提出,希望能够在导师李希贵的指导下进行变革。
2020年冬天,李希贵带领工作室成员来到不老屯中学开现场会。站在学校校园里,面对神色黯然的学生和满脸无奈的教师,他理解了李子臣的担忧。
作为北京十一学校乡村扶贫项目组负责人,李希贵发现,这所学校虽然地处北京,但因地理位置特殊,产业发展受限,是一所典型的不利处境办学的“库区学校”,具有与很多偏远乡村学校相似的境况:在国家政策倾斜下,虽然硬件和教师待遇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教师队伍年龄偏大、结构性短缺,内驱力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质的提升,教师没有价值感,专业能力也难以提升。因为家长外出打工,学生缺乏家庭关爱,只能被教师“看着”学,在学校也不快乐。
这让李希贵看到了不老屯中学变革的普适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乡村振兴,教育不能缺席;2035教育现代化,乡村不能缺席。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探索出一条乡村学校改革突围之路?
不老屯中学现场会结束的那个傍晚,令李子臣难以忘怀。李希贵拍着李子臣的肩膀说:“不能仅仅搞教学或者课程改革,要做就做一场育人模式变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什么是育人模式变革?李希贵描述得很清晰,它由三个体系支撑起来,一个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体系,确保激活每一位教师的内生动力;一个是以成长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给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装上发动机;还有一个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战略管理体系,让学校拥有持续优质的能力。在育人模式上发力,进行系统性变革,不仅是为了让不老屯学生拥有幸福的学习生活,也是为具有同样典型处境的乡村学校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对于学校这样的变革意义和目标,正在参观的不老屯中学教师还并不知晓,但他们已经被这3所学校教师的澎湃激情和学生的投入状态感染,心生向往。
夜幕降临,登上巴士,从十一学校校园走出的时候,王洪艳心想:“我们一所农村学校,未来也可以焕发出这样的活力吗?”他们回到学校才知道,就在参观的这两天,不老屯中学已通过申报,成为“密云区综合改革试验校”。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老屯中学育人模式变革承载起密云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重任。
以教育教学一线为中心的治理体系如何建立?
“能用结构解决的,就不用制度”
“什么?让我参加项目组?项目组是干什么的?”2021年3月初,接到通知的不老屯中学教师姜萍萍有点发蒙。
“商讨制订改革方案。”李子臣解释。
根据30多所十一学校盟校的改革经验,育人模式变革是有一整套科学方案可以遵循的——战略与核心价值观、组织结构和治理体系、薪酬荣誉与福利体系、人事制度和聘任机制、课程体系和资源配置、学生成长动力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策略,这七个方面构成了变革全局,缺一不可,互相作用。
为了制订这七个方面的改革方案,七个项目组成立了。和人们惯常认为的方案产生过程不同,项目组中有20位不老屯中学的教师,包括校领导、中层、行政人员和来自不同年级、学科的教师,还有北京市名校长领航班的48位校长,他们把两年多来学习到的学校治理理论和工具,应用于不老屯中学的变革。每个项目组8~9人,混合编队、研讨碰撞。这种方式对领航班学员来说,是一次学以致用;对不老屯中学的教师来说,是多了一个帮助、支持他们的外部“大脑”。
成立项目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碰撞中逐步达成变革共识。
姜萍萍参与的是组织结构和治理体系项目组。
组织结构的调整,是育人模式变革中的“牛鼻子”,是为学校装上动力系统的关键。
“能用结构解决的,就不用制度,能用制度解决的,就不用开会。”对这句领航班校长们总是挂在嘴边的名言,一开始,姜萍萍感到难以理解。
在领航班学员的建议下,她第一次认真审视工作了20年的学校有着什么样的组织结构:一名校长,一名副校长,还有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办公室等职能处室。这种传统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层级多、交叉多、重复管理、效率低下,带来的结果是学校内矛盾丛生,教职工互相不信任,干群关系紧张。校长感觉累,因为教师遇到问题,如果走了一圈都没法解决,就只有找校长。教师们也觉得累,不仅教育教学任务重,而且会多、杂事多,每个“官”都能“发号施令”,教师无法把足够的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
领航班学员帮助不老屯中学教师分析:“科层组织向上负责得更多,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难以落地。”
那么,如何进行组织变革,才能让所有资源都流向教育教学一线,激发教师活力?
吸取了十一学校的经验,项目组拿出方案:第一,减少管理层级,让组织扁平化;第二,以年级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核心,使其成为学校的价值中心,即师生相处最频繁的地方,形成以教育教学一线为中心的治理结构。
李子臣解释道:“具体而言,不老屯中学设初中3个年级和教导处、校务处2个处室。副校长兼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以校务委员的身份参加校务会,使其成为整个年级人财物以及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让听见炮声的人指挥战斗’;原来的办公室与总务处合并成校务处,原本的德育处、教导处合并成教务处,管理职能转变为服务职能,接受年级教师的评价。”
同时,方案也明确了学校的治理体系:由党支部、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学术委员会、学生会、家长委员会等组成学校的战略高层,分别对学校各类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对于组织变革的核心目标,李子臣解释说:“让所有资源流向教师,学校竭尽全力为教师服务,教师才能竭尽全力为学生服务。”
通过参与项目组的讨论,姜萍萍对此的理解逐渐深入。在一次研讨的阶段性总结发言中,她向大家描述了这样的感受:“启动改革后,我发现在食堂吃饭全部免费了,饭菜种类也变多了,每个月,菜谱还会根据老师的意见进行调整。全体教职工享受了一次额外的专业体检,环境温馨、项目齐全。学校还组织我们到同处农村地区的怀柔九渡河小学参观,让我们看到农村学校发展可能的样子。最让我们欣喜的是,班车的发车时间变成了两种——‘弹性上下班’,老师们终于有时间轮替着陪陪孩子了。”
“能感受到学校真的在乎老师了,老师幸福了,就要把更多的幸福感传递给学生。”姜萍萍说。
组织结构与治理体系项目组方案出炉的同时,其他项目组的方案也纷纷浮出水面。例如,人事制度和聘任机制项目组的方案中提出,学校根据新的组织结构,每学年结束后,在7月进行双向聘任,由校长聘任年级主任、部门负责人、学科组长,年级主任、部门负责人聘任教师。最牵动全校教师目光的薪酬组,则拿出了以“按劳分配、按岗取酬、绩优酬高、薪随岗变”为导向的分配方案,与学校新的年级运行模式相匹配。
变革,即将驶入下一站。
动了教职工的“利益”,变革如何顺利走下去?
惊心动魄的全体教职工大会
……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