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上海纽约大学的探索一本专门记录上海纽约大学创建与发展著作高等教育理念大学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俞立中著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1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俞立中著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10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1158861643
    • 版权提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本专门记录上海纽约大学创建与发展的著作,不仅是对这所学校从初创到如今每一步成长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对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深刻探讨和反思。

    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划和建设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俞立中作为创校校长,参与了学校创建和发展的全过程,所以觉得有这份责任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在书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上海纽约大学从初创到如今的每一步成长,包括其背后的政策背景、教育资源整合、教育理念的确立与实践等。这些都将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一个国际化、创新性的大学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



    作者俞立中回顾了上海纽约大学筹备和建设期间的过程。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理想,体现了“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的办学特色,其中包含了人才培养、文化融合、社会服务、大学治理、校长 职责等话题,特别讲述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变革以及教育国际合作的价值和意义。第一、二章基本是记述性的,希望对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建和成立过程作详细的介绍,尽可能还原历史。后面的几章则是个人的感悟。作者试图在适当的章节中插入自 己的人生故事,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大学生活、出国留学、教学科研以及在大学管理岗 位上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等经历,以及对教育的理解。



    俞立中博士是上海纽约大学首任校长(2012-2020),曾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2006-2012)、上海师范大学校长(2003-2005),在大学管理岗位工作上 了 24 年。他于 1982 年获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士学位,1989 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磁学、环境演变与可持续发展等,先后获教育 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 7 项,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著 180 多篇(部)。他在科学领域 和高等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教席; 先后获得美国蒙特克莱州立大学、法国人文高师、英国拉夫堡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名誉博士;2013 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19 年 获纽约大学校长勋章。 现为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首席专家顾问、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会专 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宋庆龄学校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教师》学术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引 子 / 001

     

    第一章 艰难而愉快的创办之路 / 007 
    从纽约大学上海中心到上海纽约大学 / 010 
    有共识才有合作 / 013 
    谈判如同登山 / 018 
    齐心协力,志在必行 / 025 
    第一所中美合作大学的诞生 / 036 

    第二章 探索、改革、创新 / 043 
    吸引并留住各国优秀教授 / 046
    选拔优秀且适合的学生 / 054 
    探索21世纪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060 
    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和考评方式 / 068

    第三章 个人的“梦”和世界的“梦” / 081 
    追梦人 / 085 我的大学梦 / 090 
    融入世界的梦 / 096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 103 

    第四章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融合 / 111 
    跨越文化鸿沟 / 114 
    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责任 / 124
    为了走向世界的年青一代 / 130 

    第五章 大学治理文化磨合 / 139
    磨合与兼容 / 143
    “我们都是学习者” / 150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 157 

    第六章 共同的家园 / 163 
    我们在共同创造历史 / 166 
    在职业发展中成长 / 179 
    共享资源,共同前行 / 189

    第七章 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思辨 / 209
    更新教育理念,追逐人生理想 / 212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 219 理性思考,多元选择 / 229 
    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选择 / 242 

    第八章 “存在就是成功” / 249 
    闪烁时代光辉的教育理想 / 251 
    学生眼中的上海纽约大学 / 259 
    从多元文化氛围中看到更大的世界 / 268 

    第九章 直面全球疫情的挑战 / 277 
    在线沟通 共渡难关 / 279 
    坚持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学习 / 284 
    在线教学模式与 AI应用的探索 / 292 

    尾 声 / 299


    海纽约大学创校校长俞立中平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上海纽约大学的创建是应了‘天时、地利、人和’,融入了很多人的智慧和付出”,我们面前的这本书提供了最详细的注解;而俞校长本人,则是其中“人和”的最佳体现。
    尽管我经常夸耀我最厉害的身份是“俞校长的‘学长’”——比“七八级”的他早半年走进华东师大校园,我作为普通教师近距离认识本书作者时,他已经是华东师大的副校长了。记得与俞校长的最早个人交谈,是我在本世纪初在哥伦比亚大学做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期间,去新泽西州城市大学开会,碰巧他应邀在那里做讲座。当时盛传他要到上海师范大学去做校长,而他那时还在犹豫要不要去;我记得当时是这么对他说的:“我觉得应该去,毕竟正校长比副校长更容易实现你对大学的理解。”
    俞副校长变成俞正校长是那次交谈将近两年以后的事情,所以我绝不敢再次夸耀说我的鼓励起了任何作用;但我确实从那时开始就以为,对当代中国大学应该“长什么样”,俞校长是有很自觉的思考、很坚定的探索的。俞立中在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三所各有特点的大学担任校长,每个岗位上都留下了他的这种思考和探索的鲜明印记。
    对于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理念之卓越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的俞立中来说,上海纽约大学无疑是上述三所学校中,甚至可以说是在同时期所有中国高校当中,想象空间最大、挑战性也最大的一所学校。
    还在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建过程中,中方合办主体华东师大的一段独特历史,就引起敏锐人士的关注。华东师大主要前身是成立于1924年的大夏大学、成立于1925年的光华大学,同时它也接纳了1879年成立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在1952年拆散后相对来说最大的部分,即文学院、理学院和图书馆。一个问题很自然地提出来了:1879年成立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在1952年成为历史,而1831年成立的纽约大学,则在2012年成为第一所中美合办高校的美方学校;从1952年到2012年的这六十年间,中外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历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虽然从法律上说,上海纽约大学是一所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但从学术上说,上海纽约大学是美国纽约大学的全球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个别人会因此而有意无意地把上海纽约大学误称作“纽约大学的上海校区”。为了一方面强调上海纽约大学的成立背景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完整的教育主权,另一方面强调上海纽约大学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美人文交流和浦东开发开放等方面承担着突出使命,华东师大的党政领导在创办上海纽约大学之初,就比较自觉地把时代精神与历史意识结合起来的。时任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的张济顺是一位研究城市史和教育史的专家;她在上海纽约大学建校之初就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判断:如果圣约翰大学在1952年的终结意味着美式教育的覆灭,那么上海纽约大学的创办则意味着“美国梦”式的全球化教育理念的重启。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张济顺的观点是,时隔六十年后美式教育的重启,不能仅仅理解为中国国家主权前提下引进美式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传统向另一个国家的单向移植,而应该为不同国家教育传统的相互学习和有机融合,创造一个独特的先例。我们校园网主页上是这么说的:“上海纽约大学将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中丰富的智力资源融入灿烂的中国文化,身体力行当代高等教育的最高理想,带领学生获得学业与精神的双重收获,培养他们成为人生旅程的领导者,在无涯的学海中求索关于人与自然的新知卓见。”我在上海纽约大学建校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中,更具体地提到:“我们致力于把学以成人、教学相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与教研统一、文理融通、手脑并用、群己共进的办学传统,结合起来。”受包括俞立中、约翰•塞克斯顿、杰夫•雷蒙、卫周安和赵中建、丁树哲等在内的上海纽约大学同事们的思考和实践的启发,我还觉得,像上海纽约大学这样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是能够甚至应该在实现教育的“培育”功能和“选拔”功能的本末相宜、求知的“好奇”传统与“忧患”传统的相互补充、教学的“理智”训练和“理性”训练的缺一不可、学校的“有言之教”与“不言之教”的有机融合方面,发挥独特优势的。
    无论是“结合”,还是“融合”,都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在像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这样的领域,其实就是纸上谈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但不管怎么样,上海纽约大学早就不仅已经从纸上走到地上,而且从浦西来到到浦东,从世纪大道来到三林前滩,从第一个十年进入第二个十年。对上海纽约大学从酝酿到探索到建成到发展的全过程,俞立中校长是最权威的叙述者,而这本书则是有关这个过程的最权威叙述文本。当然,本书并不是上海纽约大学的官方校史;书中虽然提供了与学校第一个十年相关的不少重要而准确的材料,但它毕竟更多是俞校长对他自己参与的学校筹办和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人和事的记录。但即便如此,俞校长的热情而平和、忠诚而智慧、脚踏实地而坚忍不拔,这些品质和努力,都为本书的极高价值做了最好注解。
    说到这里,或许可以夸耀几句我与俞校长的特殊缘分:我们这两个中美合办高校校长岗位的前后任承担者,第一次个别长谈是发生在美国的;年龄相差九岁的我们,生日却都在英国使臣马嘎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的那天;我于2011年7月回华东师大担任党委书记以后,与俞校长党政搭档工作了一年多,因而可以说在张济顺书记之后,跟俞校长一起经历了上海纽约大学筹备工作的最后阶段。除了这些以外,特别有意思的是,纽约大学最早派到上海来为合作办学探路的唐力行教授,在找到时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的俞立中的差不多同时,碰巧也经我们一位共同朋友的推荐,找到了我,我当时在上海社科院任党委副书记但学术身份仍为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2020年6月我来上海纽约大学接任俞校长后,唐力行老师为了鼓励我把新岗位的工作做好,几次提醒我在上海纽约大学最初阶段的虽然无意但意味深长的特殊参与。
    说实在的,要把这个新岗位工作做好,确实是有独特挑战的。从2004年7月到上海社科院做党委副书记,到2011年7月回华东师大做党委书记,再到2020年6月到上海纽约大学做校长,我都可以说是“无证上岗”,既没有岗前培训期,也没有岗位实习期。但前两个岗位都在所谓“体制内”单位,不仅有明确而不断完善着的规章制度,而且有训练有素职责明确的中层干部队伍。而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的岗位履职,则对任职者的多方面能力和努力都提出了特殊要求。我虽然在这个岗位上任职将近四年了、第一个任期即将到届,也依然有一种“无证上岗”之感,也依然常常会出现“全没想到”甚至“匪夷所思”的情况。现在读到俞校长写的这本书,我心里踏实不少;不仅对我这个目前仍然在职者,而且对未来的接棒者,俞校长写了一本再好不过的上岗手册。这本书中不仅有“3C”(Communication即沟通、Compromise即让步和Cooperation即合作)这样的精辟概括,而且有作者与校内外各方做沟通、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做妥协、在学校工作各环节各阶段与同事——尤其是美方同事——做合作的大量事例。这些概括和事例,会使包括我在内的上海纽约大学的管理人员,乃至上海纽约大学的所有共同体成员,在学校的不同岗位上,都经历更加丰富也更有乐趣的学习体验。

     

                     童世骏
                  2024年5月6日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