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湛庐店]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 超会讲故事的脑科学家,我们历经悲喜、绚丽多彩的完整人生 就发生在这三磅重的大脑里
¥ ×1
|
大卫·伊格曼“自我进化”四部曲2/4
超会讲故事的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科学顾问成名作
BBC大热科普纪录片、艾美奖提名节目相关书籍
我们历经悲喜、绚丽多彩的完整人生
就发生在这三磅重的大脑里
《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
大脑如何写就你
(平装)
(The Brain:The Story of You)
一部脑科学领域的《时间简史》,精彩呈现人类脑内宇宙
作者亲笔撰写套装中文版序,寄语中国读者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为先书院院长洪波作序推荐
国内脑科学、心理学、哲学、医学领域学界权威、知名媒体诚意推荐
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 周晓林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武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李恒威
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大脑使用指南》作者 赵思家
知名科普自媒体 ”神经现实”
《自然》杂志
联袂推荐
● 分类:脑科学/人文社科
● 书名:《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The Brain:The Story of You)
● 作者:【美】 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
● 译者:闾佳
● 定价:79.90元
● 开本:16开
● 页码:252页
● 字数:302千
● 印张:15.75
● 出版时间:2024年 11月
● 策划编辑:陈漪
● 责编:郑蕊、王艳
●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图书品牌:湛庐文化·心视界
● ISBN:9787573913760
● CIP: Ⅰ. Q954.5-49
为什么斑�9�2在出�9�1 45 分钟内就能奔跑,而�9�0类要等到�9�2岁左右才能学会走路?
受到更多关爱的孩�9�0就会变得更聪明吗?
为什么很多人在生死攸关时都会产生时间放慢、像在播慢动作电影的感觉?
看到电影里的演员被刀捅了,为什么我们也会产生类似的痛感呢?
我们距离可以一键将自己上传的“超人类”时代还有多远?上传之后,还是我们自己吗?
……
这一切都与我们的大脑有关。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美的杰作,而大脑是其中神秘的存在。我们通过它在世界上来往穿梭、做决策,放飞想象力。我们的美梦、清醒时的人生,都源自它飞速运动的数十亿细胞。我们历经悲喜、绚丽多彩的完整人生,都发生在这区区三磅重的大脑里。而如此重要的大脑,却一直像一个难解的谜题。
大卫·伊格曼用一篇篇故事,以及蕞新科学研究,为读者展示了宇宙蕞奇妙的东西——大脑。要想理解大脑,就从《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开始,这是一本关于脑科学的绝/佳入门读物。在把脑科学写得引人入胜这件事上,没有人能比大卫·伊格曼写得更有趣。
超会讲故事的脑科学家,带你探秘860亿个神经元动态重连的微观宇宙,揭秘数十个你所不知道的大脑真相,领略�9�8脑在社会互动、决策制订以及未来展望中拥有的�9�4阔天地。
● 拓展自我认知、实现自我进化,培养创新思维,识破创造力本质,大卫·伊格曼“自我进化”四部曲重磅推出!
● 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科学顾问的艾美奖提名的相关书籍。
大卫·伊格曼是全球广受欢迎的脑科学家,大热美剧《西部世界》的科学顾问。本书是他执导并编剧的电视节目《大脑的故事》(The Brain with David Eagleman)的相关图书。该节目曾获艾美奖提名,由英国BBC、美国PBS联合打造,美国权威电影网站IMDb评分8.7分,为大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脑科学之旅。
● 脑科学领域的《时间简史》,三大名校教授联合推荐,科学爱好者的必读入门佳作。
从大脑基本运作机制、不同的感官、意识到未来大脑对人类的影响,6大层面解读脑科学令人惊叹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三大高校教授盛赞推荐!前沿、生动、全/面、配图丰富,是脑科学入门的绝佳指南,没有太多专业名词,没有复杂的理论知识,任何没有脑科学背景的人都能轻松读懂。能把脑科学写得如此通俗、有趣,至今没有di二本。
● 数十个经典试验、案例的全新解读。
“电车困境”“中文屋”“尤利西斯合约”……数十个经典试验、案例的全新解读;50多个你所不知道的大脑真相,帮你打开脑科学认知之门。那些被我们忽视的重要信息,都能在书中找到解释,这样有助于指导我们更高/效地工作和生活,避免思维和行为误区。
● 湛庐文化出品。
1、人类大脑不是一生下来所有东西都接好了线,而是根据生活经历的细节来进行塑造的,这就导致人在年幼时,大脑要经历漫长的时期来适应环境。动物大脑按预设程序接线的方式通常被称为“硬接线”,而人类大脑的接线方式则叫作“现场接线”。
2、在不同的人身上,大脑褶皱的形状基本一致,但它在更精妙的细节上对你来自何处、你现在是什么样的人做了个性化的独特反映。虽然大多数变化太小,无法用肉眼观测,但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改变了大脑的生理结构,从基因的表达到分子的位置,再到神经元的架构。你的出身、文化、朋友、工作、看过的每一部电影、进行的每一场谈话,这些全都在神经系统里留下了痕迹。这些不可磨灭的、微小的印象积累起来,造就了你是什么人,也限定了你能够成为什么人。
3、保护大脑并帮助它尽量长久地保持我们的内在本质是可行的。我们无法阻止衰老的过程,但通过练习认知工具箱里的所有技能,我们或许能够延缓这个过程。
4、我们还不清楚,大脑能够学习整合的信息种类是否存在理论上限。说不定,我们可以拥有想要的任何类型的实体身躯,以想要的方式跟世界进行任何类型的互动。你的扩展肢体完全可以在地球对面完成任务,或到月球采矿,而与此同时你自己正在地球上吃三明治。
5、来自大脚趾的信号到达大脑的时间,长于来自鼻子的信号所用的时间。但你的感知并未察觉到这些时间差:你先收集了所有的信号,好让一切都显得是同步的。而这一切造成了一个蕞为奇怪的结果――你是活在过去的。等你感知到事情发生的时候,实际事发的那个瞬间早已不复存在。为同步感官传入的信息,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意识觉知滞后于物理世界。在事件的发生和你对它的意识体验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1、记忆的敌人不是时间,而是其他记忆。
2、大脑并不真正关心输入的细节,它只专注于弄清楚该怎样最有效地在世界里行动,得到它需要的东西。
3、大脑从根本上有别于人类数字计算机上的硬件。与硬件相反,大脑是有生命的软件,它能重新配置自身回路。
4、我们天生配备的身体,只是人类的起点。在遥远的未来,我们不光能扩展自己的身体,还能扩展自我意识。随着我们吸收新的感官体验,控制新类型的肢体,我们作为个体的含义也将发生深刻变化:我们的“身体”决定了我们怎样感受、怎样思考,以及我们是什么人。
【美】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
• 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在《自然》《科学》等期刊发表120多篇学术论文,是大脑可塑性、时间感知、联觉和神经法学等方面的领军人物。获得美国神经科学学会颁发的年度科学教育者奖,并获古根海姆学者奖、通信理论领域蕞高荣誉克劳德·E.香农奖、麦戈文生物医学传播杰出奖等诸多奖项。
• 知名科技公司BrainCheck、Neosensory联合创始人,研发出诊断神经认知障碍等疾病的相关软件,以及帮助听觉障碍者获取声音信息的腕带,后者获得《快公司》“改变世界创意大奖”。
• 大热美剧《西部世界》的科学顾问,执导的电视节目《大脑的故事》获艾美奖提名。著有多部风靡全球的科普畅销书,其中蕞新力作《粉红色柔软的学习者》获普利策奖提名;《死亡的故事》惊艳英美文坛,被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并改编成歌剧和电影。被意大利Style杂志评为蕞聪明的创意人之一。
[译者简介]
闾佳
资/深翻译工作者,主攻通俗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经济管理及科普方向的非虚构类作品,现已翻译出版《牛奶可乐经济学》《影响力》等多部广受好评的畅销书;其中通俗经济学领域开创性作品《牛奶可乐经济学》,2008年获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奖,整个系列图书畅销至今。
我从这一套书里读到了三重智慧。第一,神经元相互竞争,带来大脑多样性,塑造独特的个体。第二,神经网络主动改变,应对不确定性,让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第三,人脑的动态重连,让我们超越现实、塑造文明。伊格曼不是一个寻常的脑科学家,他还在这套书中体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哲思。我们的大脑连接努力地反映、重建甚至预测客观世界,难道我们和其他生物一样,只是为了汲汲营营、寻欢作乐?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改造世界,塑造文明。
——洪波,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为先书院院长
脑既塑造了我们的个性,也限定了我们的身份,这就是它的惊人之处。作者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将脑科学中的新发现分门别类地编缀起来,犹如幽篁曲径,让人不禁信步前行。人猿揖别、男女不同、长幼差异……这一切都源于脑。“我即我脑”,但远不止于此,脑居然变幻出一个个意义非凡的个性世界!
——李恒威,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大卫·伊格曼教授将许多脑科学发现编译成了大众文学般的语言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任何背景的读者都能够同时从观众、演员和导演的不同角度,窥探人类复杂行为及其发展变化的幕后秘密,对大脑甚至对自身产生全新的了解和感悟。
——李武,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科学家对大脑生理结构的探究已经深入到基因与神经元层面,我们却仍然难以解释大脑是如何产生意识、思维、情绪等活动的。伊格曼教授既是一位学有所成的神经科学家,也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和畅销书作家,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复杂的脑科学知识,让没有专业背景的人也能遨游在脑科学的奇妙海洋中。
——周晓林,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
从学习神经科学开始,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大脑对我们的生命和生活如此重要,那为何人类社会对它鲜有提及?读了《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我恍然大悟:人类缺少对大脑应有的“在意”并非缺陷,恰恰相反,我们一直被深深地困在大脑所制造的“现实”里。但它太真实、太无瑕了,我们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赵思家,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博士 ,著有《大脑使用指南》等
一本了解神经科学的绝/佳科普读物。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能否用身体“听”声音,用舌头“看”电影?抚平皱纹的肉毒素也能影响使用者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每个城市有可能存在自己的“城市意识”吗?……在脑科学家伊格曼的引/领下,任何对大脑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通过本书获得完整的、可扩展的神经科学框架。
——知名科普自媒体“神经现实”
这本书对生物如何产生心智做了理想的介绍。伊格曼用一贯清晰、动人、发人深省的方式,解答了许多与个人和社会有关的关键问题。
——《自然》杂志
也许我们对量子物理的认识,都比对大脑的认识更深入。这个创造出工具、文明和美食,让我们理解浩瀚宇宙和量子波动的器官,却一直像一个难解的谜题,困住了无数顶/尖的科学家。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会放弃,还在探索,而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不断累积起的精彩故事,像一块块坚固的基石,试图帮我们越过智力设下的蕞大陷阱。本书中整理的精彩故事值得我们反复回味,等我们逐步弄清出这些基本问题,一定会对智力的高峰发起蕞后的冲刺。
——《环球科学》
《大脑的故事》是一本令人惊叹的作品,书中每一页都充满闪光点……伊格曼比其他任何人更擅长探索两耳之间的“灰色物质”中自我的奥秘。
——史蒂芬·弗雷,英国国/宝/级演员
大卫·伊格曼对当前关于大脑的知识状况进行了广泛的综述,简洁易懂,令人惊讶。为读者打开了大脑研究的新世界。
——布莱恩·伊诺,流行乐最、蕞具影响力和创新性人物之一
作者追寻美国天文学家、作家卡尔·萨根的良好传统,显示科学不用加油添醋,仍可让人入迷。如果你仔细阅读,将会发现自己沉浸其中。
——《福布斯》
推荐序 柔以克刚的三重智慧
第一版序 献给中国读者
中文版序 开启大脑奥秘的探索之旅
前 言 从人类自身寻找解开大脑之谜的钥匙
第1章 诞生:我究竟是谁
为什么斑马在出生 45 分钟内就能奔跑,而人类要等到一岁左右才能学会走路?
两岁的小孩子为什么能拥有超过 100 万亿个,几乎是成年人数量两倍的神经突触?
受到更多关爱的孩子就会变得更聪明吗?
第2章 成长:我感知到的世界是真的吗
面对完全静止的平面图形,为什么大脑会让你认为那是条正在蜿蜒滑动的蛇?
我们都知道光速快于声速,但为什么短跑比赛起跑时使用发/令/枪而不是闪光信号?
为什么很多人在生死攸关时都会产生时间放慢、像在播慢动作电影的感觉?
第3章 觉醒:我的人生谁说了算
把咖啡杯送到嘴边,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所需的运算力,为何需要数十台超级计算机才能提供?
人类真的像提线木偶一样,受意识系统随意摆布吗?
接受大脑刺激、被动做出选择的试验参与者为何会信誓旦旦地说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
第4章 抉择:我怎样做决定
在挑选薄荷还是柠檬口味的冻酸奶时,你的大脑里发生着怎样的剧烈活动?
为什么很多运动员明知道合成类固醇会缩减寿命,还是会“情愿”上当并坚持服用?
为什么囚犯在法官享用完午餐并充分休息后获得假释的概率会更高?
第5章 反思:我需要他人吗
看到电影里的演员被刀捅了,为什么我们也会产生类似的痛感呢?
在被单独囚禁一年后,人的大脑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为什么原本认为谋杀他人有违良知的人,却突然之间对“非我族类”的邻居惨下毒手?
第6章 落幕:我会成为什么
保存在“杜瓦瓶”里深层冷冻的尸体是否能真正实现永生?
我们距离可以一键将自己上传的“超人类”时代还有多远?上传之后,还是我们自己吗?
我们是否已经像“庄周梦蝶”般生活在梦中的模拟世界了呢?
致 谢
注释与参考文献
术语表
译者后记
[中文版序]
开启大脑奥秘的探索之旅
脑科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身在其中,人们很难退后一步审视地形,以弄清这一领域里的研究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并且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讨论生物的内在含义。本书有意略做尝试。
此刻我深感荣幸,也十分欣喜,我有关大脑的 4 本书终于全部译为中文,与你们见面了。多年来,我一直为人类心智那复杂而美丽的“舞蹈”深深吸引,进而投身大脑生物基础的研究。这套作品中的每本书都像一颗独特耀眼的珍珠,它们共同串联成名为“大脑奥秘”的珠链,而这正是我毕生渴求的无价之宝。
写作这套作品的动机,源自一个简单的问题:大脑,这一仅仅由细胞和生化物质组成的体系,怎会孕育出如此丰富多样的人类体验?这个问题引领我踏上了探索之旅,从无意识到社会驱动力,再到学习和记忆的机制、梦境的起源,以及我们是否能为人类创造新的感官体验。你可以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体会到我对大脑奥秘怀有多么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我是多么想通过研究大脑来探寻我们生而为人的本质。
对于这套作品,我推荐你从《1 立方厘米银河系的我》开始阅读,它阐述了有关无意识思维的基本概念,即我们毫无察觉,大脑却在默默运作。之后,你可以接着读《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它将带你领略大脑在社会互动、决策制定以及未来展望中拥有的广阔天地。再之后,你可以翻开《三磅褶皱的创造力》,去了解大脑,特别是人类的大脑,如何展现出它绝妙的创造力。最后,《粉红色柔软的学习者》将聚焦大脑的动态重连,揭示神经技术的最新突破以及伴随而来的伦理议题,徐徐展开一幅生动的当代神经科学画卷。
这套作品中的每一本都阐述了大脑科学的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们将为你带来了解当代神经科学的全面视角,既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我,也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的启示。
在中国出版这套作品,对我而言意义非凡。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创新历史,如今更是在全球科学舞台上大放异彩。因此,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探讨这些话题显得尤为贴切。我很高兴这套作品能够与中国读者见面。我相信,这些作品一定会引起热衷于探索神经科学及其文献的学生、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的深刻共鸣。
最后,我要再次由衷地表达自己的荣幸与感激之情,期待这套作品能够点燃更多人思考的星星之火,激发人们对于大脑奥秘的无限探索欲望。愿与你们共同展开一场关于人类心智的深入讨论!
[前言]
从人类自身寻找解开大脑之谜的钥匙
脑科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身在其中,人们很难退后一步审视地形,以弄清这一领域里的研究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并且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讨论生物的内在含义。本书有意略做尝试。
脑科学事关重大。人类头骨中稀奇古怪的运算材料是一种感知装置,我们通过它在大千世界里穿梭巡航,做决策,放飞想象力。我们的美梦、清醒时的人生,都源自它飞速运动的数十亿细胞。更清晰地认识大脑,能阐明我们在自己的个人关系里对什么信以为真,在社会政策中视什么为必不可少,我们怎样战斗,为何相爱,认为什么才是真实的,该怎样接受教育,怎样设计更好的社会政策,怎样为了新世纪设计自己的身体,等等。在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大脑微型回路上,蚀刻着人类的历史和未来。
我以前时常感到好奇:既然大脑是人们生活的核心,为什么大众却很少谈论它,而宁可用名人八卦和真人秀节目塞满电视广播。我现在觉得,对大脑缺乏关注,不应该被视为缺点,但这的确是一个信号:我们在自己的现实里陷得太深,甚至意识不到自己身陷其中。很多东西乍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好说的:外面的世界当然存在颜色,我的记忆当然像一台摄像机,我当然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信念。
本书的内容就是要把所有我们想当然的假设放到聚光灯下。在撰写过程中,我放弃了传统的教科书模式,而想启发读者进行更深层的探究:我们怎样做决定,怎样感知现实,我们是什么人,生活受到了怎样的操纵和指引,为什么需要其他人,还有,作为一个正要了解并掌控自己的物种,人类正朝着什么方向前进。本书尝试在学术文献和“我们”(大脑的主人们)的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我采用的方法跟我为学术期刊撰写文章的方法不一样,甚至跟我写其他神经科学书籍的方法也不一样。本书不预设读者具备任何专业知识,只需要有好奇心和自我探索的欲望就够了。
现在,让我们进入大脑的内在宇宙短暂地游览一番吧。在几十亿脑细胞和数万亿细胞连接构成的无限密集的丛林里,我希望你能眯起眼睛,辨认出原本没料到会看到的东西——你自己。
为什么说我们永远活在过去
我们看到,人的感知要求大脑对不同感官数据进行比较。但有一点让这种比较变成了一项真正的挑战,那就是对时间的把握。大脑是以不同的速度处理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数据的。
以赛道上的短跑运动员们为例。看起来他们似乎在发令枪响的瞬间就都从起跑线冲了出去。然而枪声和动作并不是真正同时的:如果用慢镜头看,就会发现,枪响和他们起跑之间有着相当可观的间隔,差不多是 0.2 秒。事实上,如果他们在达到这个间隔之前就起跑,会被判犯规――他们“抢跑”了。运动员接受训练,尽量缩小这一间隔,但人的生物条件对它做了根本上的限制:大脑要登记声音,把信号发送到运动皮质,接着向下传到脊髓,再到肌肉。在短跑这种千分之一秒可决定胜负的比赛项目里,上述反应似乎慢得出奇。
要是比赛时,不用发令枪,而用闪光信号来下令起跑,那么这段延迟会缩短吗?毕竟,光速比声速快,这样选手们是不是就能更快地迈出起跑线?
我找了一些短跑选手来验证这个想法。在上图靠上的照片里,实验人员用闪光信号来下令起跑;在靠下的照片里,他们用发令枪下令起跑。
人对光的反应比较慢,这似乎与我们的直觉不符,因为光速在外部世界里是最快的。要想弄清这是怎么回事,就需要看一看大脑内部处理信息的速度。视觉数据比听觉数据要经过更为复杂的处理。和“砰”声通过听觉系统比起来,闪光信号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通过视觉系统。人对光的反应时间是 190 毫秒,而对“砰”声只需 160 毫秒。所以短跑运动员起跑用的是发令枪。
然而情况在这里变得奇怪起来。我们刚刚看到,大脑处理声音的速度比处理画面更快。可是,你再仔细观察一下,你在自己面前拍手会发生些什么。马上试试,你会发现一切似乎完美同步。既然声音在脑中处理得更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意味着,你对现实的感知,是依靠巧妙的编辑技巧实现的最终结果――大脑把信号到达的时间差给隐藏了起来。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大脑所呈现的“现实”,其实是个延迟版。你的大脑从感官收集了所有的信息,才构建出“发生了什么情况”的故事。
这类时间差并不仅局限于听觉和视觉:每一类型的感官信息都需要不同长度的时间来处理。让情况变得更复杂的是,就连同一感官处理信息也存在时间差。举例来说,来自大脚趾的信号到达大脑的时间,长于来自鼻子的信号所用的时间。但你的感知并未察觉到这些时间差:你先收集了所有的信号,好让一切都显得是同步的。而这一切造成了一个最为奇怪的结果――你是活在过去的。等你感知到事情发生的时候,实际事发的那个瞬间早已不复存在。为同步感官传入的信息,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意识觉知滞后于物理世界。在事件的发生和你对它的意识体验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色彩、声音、气味是真实存在的吗
我们认为颜色是周围世界具有的一个基本特质。但在外部世界里,颜色实际上并不存在。
当电磁辐射接触到物体时,人的眼睛捕捉到了它的部分反射。我们可以区分上百万种的波长组合,但这些波长组合仅仅在我们的大脑里才会变成颜色。颜色是对波长的阐释,只存在于大脑内部。
还有更奇怪的。这里所说到的波长,仅限于所谓的“可见光”,即从红色到紫色的波段。但可见光仅占电磁波谱的一小部分,还不到十万亿分之一。波谱的其余部分,包括无线电波、微波、X 射线、伽马射线等,全都在我们身边流淌,然而我们完全意识不到。这是因为人类没有任何专门的生物受体来捕获这些来自电磁波谱其他波段的信号。我们所见到的单薄的现实片段,是受自身生物能力限制的。
每一种生物都获取着自己的现实片段。在蜱虫又瞎又聋的世界里,它从环境里检测到的信号是温度和体味。蝙蝠检测到的是空气压缩波的回波定位。线翎电鳗体验到的世界,是由电场干扰所定义的。这就是它们能够从生态系统中检测到的片段。没有哪种生物体验到了真实的客观现实;每一种生物经过进化演变,都只感知到自己能够感知的现实部分。但推测起来,每一种生物也都认为自己的现实片段就是整个客观世界。为什么我们就想不到还有些东西是自己没感知到的呢?
那么,脑袋外面的世界“看”起来到底什么样呢?那里不光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声音:空气的压缩和膨胀由耳朵捕获,转换成电信号,接着大脑把这些信号展现为流畅的音调,以及各种沙沙、哗啦、叮当的声音。现实也没有气味,大脑之外没有气味这一概念。飘浮在空气中的分子跟鼻子里的受体相结合,由大脑阐释为不同的气味。真实的世界并不产生这些丰富的感觉,是大脑靠着自己的官能照亮了世界。
我们为什么会出现选择障碍
情绪不光能为生活带来丰富的色彩,在我们每时每刻判断接下来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也是情绪在幕后秘密地发挥着作用。塔米·迈尔斯(Tammy Myers)的状况对此做了阐释。塔米从前是位工程师,骑摩托车时出了车祸。她的眶额皮质受到了损伤。这个脑区位于眼窝的正上方,是整合身体信号的关键,这些信号告诉大脑其他区域,她的身体正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是饥饿、紧张、兴奋、尴尬、口渴,还是快乐。
塔米看起来并不像是个受了创伤性脑损伤的人。但只要你跟她待上哪怕短短 5 分钟,你也会察觉到她的日常决策能力有问题。她可以描述出眼前某个选择的所有优缺点,但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她也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因为她再也不能解读身体的情绪概况,做决定对她来说困难得出奇。现在,这样那样的选择都变得没有区别了。拿不定主意也就做不成事:塔米报告说,她常常整天赖在沙发上。
塔米的大脑损伤揭示了有关决策的一些关键信息。人很容易认为大脑是自上而下地指挥身体的,但实际上,大脑在不断收到来自身体的反馈。来自身体的生理信号快速地总结了正在发生着什么、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要做出一个选择,身体和大脑必须密切沟通。
想想这样的情况:你想把送错了的包裹还到隔壁邻居家。可你一走近他们的院门,他家的狗就汪汪大叫,朝你龇牙。你还会打开院门,继续朝前走吗?狗咬人的统计数据并不是你做决定的关键因素;相反,狗的威胁姿态触发了你身体上的一整套生理反应。你的心跳加快,肠胃收紧,肌肉紧绷,瞳孔张开,血液里激素发生变化,汗腺张开,等等。这些反应是自动的,无意识的。
此刻,你站在邻居的大门外,手按着大门的门闩,有许多外部细节可供评估,比如狗的项圈颜色,但你的大脑真正需要知道的是,你到底是想去对付那只狗,还是另外想办法还包裹。你的身体状态可以帮助你完成这一任务,它可以对局面进行概述。你可以把自己的生理信号视为一个概括性的标题:“这可不妙”或者“这没问题”,由此帮助你的大脑决定接下来做什么。
我们每天都在像这样解读自己的身体状态。大多数情况下,生理信号更为细微,所以我们经常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然而,这些信号是指引我们做出决策的关键。比如说,你置身超市:这样的地方会让优柔寡断的塔米彻底崩溃。选哪一种苹果?哪一种面包?哪一种冰激凌?购物者要做出成千上万个选择,最终的结果是:我们一辈子总共要花几百个小时站在货架跟前,试图让自己的神经网络选择这个,放弃那个。虽说我们一般意识不到,但身体在帮助我们穿越这一令人困惑不安的复杂环境。
就说选择购买哪一种汤料好了。你需要应对的数据太多了:卡路里、价格、盐含量、口感和包装等。如果你是个机器人,又没有明显的方式权衡哪些细节更为重要,你会在这里卡上一整天来做决定。要选定一个选项,你需要某种形式的概要信息,而身体反馈恰好能给你。想一想兜里的钱,你或许会手心冒汗;或者,想起上一回吃的鸡汤面,你或许流出了口水;再或者,注意到另一种汤里有太多的奶油,你的肠子会绞痛。你模拟了喝一种汤的体验,接着再模拟另一种。你的身体体验帮助大脑迅速对汤料 A 评估好了一种价值,对汤料 B 评估出了另一种价值,接着你可以看看权衡两者的天平朝着哪个方向偏。你不光提取了汤罐头标签上的数据,你还亲身感受到了数据。这些情绪信号比面对一只狂吠的狗时更为微妙,但道理是一样的:每一种选择都有相应的身体反应作为记号。这可以帮助你做出决定。
先前,在选择是喝薄荷口味还是柠檬口味的冻酸奶时,我告诉过你,不同的大脑网络正在打仗。身体的生理状态是判定局势的关键。塔米因为大脑受损,不能把身体信号整合到个人决策当中。于是,她没办法迅速地比较不同选项的整体价值,不能排出数十个细节的优先顺序,哪怕这些细节她都能清晰地描述。所以塔米总是蜷缩在沙发里,她眼前没有任何一个选择有着特别的情绪价值。她没办法判断哪一套大脑网络从选举之战中胜出了。在她的神经议会里,辩论始终处于僵局。
因为意识的覆盖范围窄,对能触发决策的身体信号,你一般并不拥有完全的访问权限,你身体的大多数行动都发生在意识层面之下。尽管如此,这些信号对你的自我判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举个例子,神经学家里德·蒙塔古(Read Montague)发现人的政治立场和情绪反应特征之间存在联系。他让参与者进入大脑扫描仪,向他们展示一系列唤起厌恶反应的图片――粪便、尸体、爬满虫子的食物等图片,来测量他们的反应。等参与者从扫描仪里出来,研究人员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再参与另一项实验时,如果他们回答“愿意”,他们会用 10 分钟时间完成一份政治意识形态调查。问题包括参与者对枪支管制、堕胎、婚前性行为等的感觉。蒙塔古发现,参与者越是因为图片产生厌恶情绪,在政治上就有可能越保守。厌恶情绪不强烈,则偏向自由派。结果显示,两者的相关性很强:通过人对厌恶图片的反应,预测政治意识形态调查得分的准确率可达 95%。政治立场来自精神和身体的交汇之处。
电车困境:理智和情绪,大脑听谁的
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做决定时幕后发生了些什么。想象你站在一家冻酸奶店柜台前,要做个简单的选择――从你同样喜欢的两种口味(比如薄荷口味和柠檬口味)里选出一种来。从表面看,你似乎并没有费什么工夫:无非是站在原地不动,在两种口味的酸奶间来回看。但在你的大脑里面,这样一个简单的选择掀起了狂风暴雨般的剧烈活动。
一个神经元本身并不能造成什么有意义的影响,但每个神经元跟其他成千上万个神经元连接在一起,而这些神经元又跟其他成千上万个神经元连接在一起,如此这般形成了一张错综复杂、彼此交织的庞大网络,它们都能释放出让彼此兴奋或抑制彼此的化学物质。
在这张网里,一簇特定的神经元代表薄荷。这一簇神经元互相之间都能让彼此兴奋起来,由此构成了相应的模式。它们不见得紧挨在一起;相反,它们可能跨越大脑不同的区域,比如参与嗅觉、味觉、视觉功能的脑区,以及涉及你与薄荷相关的独特记忆的脑区。每个神经元,本身跟薄荷没有多大的关系,事实上,每个神经元都要在不同时间、在各个不断变化的群集里扮演诸多角色。但当这些神经元在这一特定的安排之下全部活跃起来,这就是你大脑里的“薄荷”。当你站在各种口味的酸奶跟前,这一神经元联盟热切地彼此沟通,就像许多分散的人同时联网上线一样。
这些神经元并不单独参与“竞选”活动。与此同时,另一种可能性,即柠檬,也有代表自己的神经元政党。薄荷与柠檬两个联盟都试图加强自己的活动,抑制对方的活动,以占据优势。它们缠斗不休,直到一方从竞争中胜出。获胜的网络决定了你接下来所做的事情。
和计算机不同,大脑可以在若干个冲突的可能性中运行,这些可能性全都争抢着想要胜出。选择总是有许多个。就算你已经从薄荷和柠檬口味里做出了选择,你也会发现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冲突:你应该把这一份酸奶全都吃掉吗?一部分的你想要获得这美味的能量,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的你知道它含糖量高,你要去慢跑才能消耗它。你是不是该把整份酸奶都吃掉,只是连绵不绝的众多内斗中的一场而已。
大脑里的冲突持续不断,带来的结果是:我们可以自己跟自己争论、自己咒骂自己、自己哄骗自己。但到底是谁在跟谁说话呢?全都是你,只不过是你的不同部分罢了。
为梳理出大脑里部分主要的竞争系统,请来考虑一个名为“电车困境”的思想实验。一辆有轨电车失去控制,沿着轨道直冲向前。四名工人正在前方轨道上的不远处修理施工,你是旁观者,你很快意识到,他们很快就会因为失控的电车而丧命。接着,你注意到身边有根控制杆,能让电车转向另一条轨道。可是,且慢!你发现另一条轨道上也有一名工人。所以,如果你拉动控制杆,会死一名工人;如果不拉,会死四名工人。你会拉动控制杆吗?
现在再来考虑第二个稍微不同的场景。这种情况始于相同的前提:一辆有轨电车失去控制,沿轨道直冲向前,即将害死四名工人。但这一次你站在俯瞰轨道的一座水塔高台上,你发现自己跟前站着一个大个子男人,正凝望着远方。你意识到,如果你把他推下去,他会恰好落在轨道上――他的体重足够拦住电车,救下四名工人。你会把他推下去吗?
可是等一等,难道两种情况下你要考虑的不是一回事吗?不都是用一条命换四条命吗?为什么第二个场景里人们给出的结果有这么大的不同?伦理学家从许多角度探讨过这个问题,但神经成像已经能够给出一个相当直白的答案。对大脑来说,第一个场景只是一道数学题。困境激活的是参与解决逻辑问题的区域。
在第二个场景下,你必须跟水塔上的男子进行身体接触,把他推下去害死这个人。这令另外一些网络参与到决策中来:与情绪相关的脑区。
在第二个场景下,两套系统有着不同的意见,我们陷入了它们的冲突当中。理性网络告诉我们,死一个好过死四个,但是情绪网络则触发了一种本能感觉――谋害别人是错误的。互相矛盾的内在驱动让你左右为难,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你的决定很可能完全有别于第一个场景。
电车困境清晰地揭示了现实世界中的情况。让我们来想一想现代战争,它变得越来越像是拉动控制杆,而不是把人从水塔上推下去。一个人按下按钮发动远程导弹,这个行为仅仅激活了参与解决逻辑问题的网络。操作无人机变得就像是玩电子游戏,网络攻击在遥远的地方就能给对手造成重大伤害。此时是理性网络在发挥作用,而情绪网络不一定参与。远距离作战的这种较少情绪参与的性质减少了人脑的内在矛盾,让人更容易下手。
为什么说“粗心大意”对大脑有利
有了对外部世界构建出的内部模型,我们得以快速察知周围的环境。这是内部模型的主要功能――导览世界。但我们不见得总能意识到大脑漏掉了许多微妙的细节。我们有一种错觉:自己十分详细地接收到了周围世界的所有信息。但 20 世纪 60 年代进行的一次实验表明,我们并没有。
俄罗斯心理学家保罗·亚尔布斯(Paul Yarbus)设计了一种实验,在人首次观看某一场景时追踪其眼球的运动。他拿出列宾的油画《不期而至》,要求被试在三分钟里观察画的细节,接着将油画藏起来,请他们复述自己看到了些什么。
我重做了亚尔布斯的实验,给参与者时间以观察油画,让他们的大脑针对油画构建内部模型。但这一模型有多精细呢?我向参与者们提问时,所有看过油画的人都认为自己知道画面里有些什么。可等我提出具体的问题后才发现,大家的大脑却明显没有记住大部分的细节。墙壁上有多少幅画?房间里的家具是什么?有多少个孩子?地面是木地板还是铺了地毯?意外访客的脸上是什么表情?参与者们回答不出来。这表明,他们对画面只建立起了十分粗略的印象。他们惊讶地发现,哪怕是靠着低分辨率的内部模型,自己仍然产生了“什么细节都看到了”的印象。提问过后,我给了他们一个重看油画、寻找答案的机会。他们的眼睛找到了信息,并把那些信息整合到了升级后的内部模型里。
这并非大脑出了故障。它不是要生成对世界的完美模拟,相反,内部模型是一个仓促得出的近似模型――只要大脑知道去哪里获取额外的细节,那么就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更多的细节。
那么,为什么大脑不提供完整的画面呢?因为大脑运转起来太消耗能量了。人体消耗的能量中,20% 都用来为大脑提供动力,所以大脑会努力按最节能的方式运作,这意味着只处理来自感官的最少量信息,满足为我们在世界里导航的需求就行了。
人的目光投在某样东西上,并不保证就一定看到了它,而最早发现这一点的并不是神经科学家。魔术师很早以前就对此有所领悟。通过引导观众的注意力,魔术师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戏法。他们的动作本应泄露天机,但观众的大脑只处理视觉场景中少量的数据,他们大可放心。
这一切有助于解释交通事故中司机为什么会在视野清晰的情况下撞到行人,或是跟眼前的汽车正面相撞。很多时候,眼睛盯着正确的方向,但大脑并没有看到那里真正有些什么。
人类需要 AI,还是更需要自身 AI 化
用感官替代来避开失效感官系统的方式很棒,但除了替代之外,如果我们能运用这一技术来扩展人类标配的感官,那会是什么样的呢?为此,我和我的学生目前正为人类增添新的感知能力,借此提升我们对世界的体验。
想想看:互联网上涌动着千万亿字节数量级的有趣数据,但如今,我们只能通过盯着手机或电脑屏幕来获得这些数据信息。如果你能将数据实时接入身体,让它们变成你对世界直接体验的一部分,那会是何等情形?换句话说,如果你能感觉到数据,那会怎么样?可以是气象数据、股票交易数据、推特数据、飞机驾驶舱数据,也可以是工厂状态数据――把这些全部编码成大脑可以学习理解的振动语言。在开展日常任务的过程中,你能够直接感知到 100 多千米外是不是在下雨,或者明天会不会下雪。又或者,你可以对股市情况培养起直觉,下意识地确认全球经济动态。你还可以察觉到整个社交网络范围内的热门内容趋势,并借助这种方式进入群体的“意识”中。
虽然听起来科幻味十足,但多亏了大脑提取信号模式的天赋(哪怕我们并未有意识尝试),我们离这样的未来并不太远。这就是我们能理解复杂数据并将之纳入对世界的感官体验的奥妙所在。就像阅读这一页的文字一样,吸收新数据会逐渐变得毫不费力。不过,和阅读不一样的是,新增的感知将成为吸收世界新信息的一条渠道,而且无须意识参与其中。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大脑整合数据类型的极限在哪里,又或者是否存在极限。但很明显,人类不再只能困守着进化这一漫长的时间尺度,等着感官适应的到来。未来,我们会越来越多地自行设计对世界的感官门户,把自己接入扩展的感官现实中。
我们怎样感知世界,仅仅是故事的一半。另一半是我们怎样与世界互动。能不能和修正感官自我一样,借助大脑的灵活性来修正我们接触世界的方式呢?
来看看简·肖伊尔曼(Jan Scheuermann)吧。她患有一种名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罕见遗传性疾病,连接大脑与肌肉的脊髓神经萎缩了。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但动弹不得。她这样形容:“我的大脑对胳膊说‘抬起来’,但胳膊说‘我听不见你说什么’。”因为身体完全瘫痪,她成了参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一项新研究的理想人选。
研究人员将两条电极植入她的左侧运动皮质,这是大脑信号向下传到脊髓控制手臂肌肉之前的最后一站。研究人员检测她皮质里的电活动,用计算机翻译来理解她的意图,然后用她大脑的输出来控制一条全世界最先进的机械手臂。
肖伊尔曼希望动机械手臂的时候,只需要想就可以了。她动弹手臂时,爱对它说话:“抬起来。放下去,下去,下去。朝右,抓握,松开。”机械手臂便按她的吩咐行事。虽然肖伊尔曼把命令说出了声,但其实并无必要。她的大脑和机械手臂之间有着直接的物理连接。简报告说,她的大脑并未忘记怎样动弹胳膊,哪怕它 10 年都没让胳膊动过。“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她说。
肖伊尔曼熟练地指挥机械手臂,暗示了未来我们能利用技术提升并扩展自己的身体,我们不光可以替换肢体或器官,还可以改进它们:把它们从脆弱的人体结构升级成更耐用的材质。肖伊尔曼的机械臂只是未来仿生时代的最初迹象,等到了那个时代,我们将能控制比天生的皮肤、肌肉和骨头更强壮、更持久的设备。别的不说,这将打开太空旅行的全新可能性。我们如今这孱弱的身体,想要探索太空,未免配置有些低。
除了更换四肢,先进的脑机接口技术预示着更奇异的前景。想象一下,把你的肢体不断扩展,直到变得面目全非。先从这个设想开始:如果你可以用大脑信号无线控制房间那头的一台机器,那会怎么样?比如你一边构思回复电子邮件,一边用运动皮质操纵一台脑控的真空吸尘器。这个概念乍听起来不可行,但要记住,大脑十分擅长在后台执行任务,不需要占用太多有意识频段。你只要回想一下,一边开车一边跟乘客说话,同时旋转着收音机频道钮,对你来说是多么轻而易举。
只要有了合适的脑机接口和无线技术,便没有任何理由说人不能通过思想遥控起重机或铲车等重型机械,一如你能够三心二意地弹着吉他或用铲子挖土。感官反馈(比如视觉反馈,你看着机器怎样运动;甚至是将数据反馈进你的躯体感觉皮质,你将感觉到机器怎样运动)将提高你的此类能力。控制这些机械肢体需要不断练习,最初动作会有点笨拙,就如同婴儿要张牙舞爪好几个月才能学会怎样精确地控制自己的胳膊和腿。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将成为你高效的额外肢体,它们通过液压或其他原理运作,拥有非凡的力量。这些机器感觉起来会逐渐变得跟你天生的胳膊或腿一样。它们无非是另一种肢体罢了,是我们自己的扩展延伸。
我们还不清楚,大脑能够学习整合的信息种类是否存在理论上限。说不定,我们可以拥有想要的任何类型的实体身躯,以想要的方式与世界进行任何类型的互动。你的扩展肢体完全可以在地球对面完成任务,或到月球采矿,而与此同时你自己正在地球上吃三明治。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