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魔法象 故事森林 孔子的故事
定价: 26.80
ISBN: 9787559802477
作者: 李长之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1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
.入选国家育荐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孔子的故事》是魔法象故事森林“写给孩子的名家故事”系列之一。名家品格,高山仰止;名家故事,励人心志。让孩子从故事中汲取养分,心怀理想,勇敢成长。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者之一。他提出启发式教学方法,将因材施教运用于教学过程。
《孔子的故事》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故事森林推出的作品之一。
孔子是中国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他提出启发式教学方法,将因材施教运用于教学过程,被尊称为“万世师表”。李长之的语言睿智不乏风趣,他以简约而深刻的文字让小读者轻松了解孔子的一生,给他们以文化的熏陶和智慧的启迪。
1没落的贵族和孤苦的幼年
2幼年时代的鲁国文化空气
3在挫折中前进
4教育事业的开端
5和老子的会见
6走向成熟的道路
7在齐国政治活动的失败
8在齐国的收获和影响
9在混乱的鲁国中的寂寞
10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11从中都宰到司寇
12在外交上的胜利
13和鲁国贵族的斗争
14终于出走
15在卫国受到监视
16过匡城被拘留
17到了晋国的边界上
18仍然回到卫国——不愉快的三年
19过宋国时遭到迫害
20停留在陈国
21孔子绝粮
22勾留在楚国的边境
23再到卫国和归鲁
24归鲁后的政治言论和政治态度
25专心从事教育工作
26编写《春秋》
27整理诗歌和音乐
28弟子颜渊和子路的死
29后的歌声
后记
附录:李长之和他的《孔子的故事》
1
孔子慢慢长大了。
因为穷困生活的磨炼,因为父亲原是体格很好的,所以孔子身体也很健壮,这是他日后所以能经受得起各种困难,而精力始终充沛的缘故之一。
孔子是有志气的。据他的自述,他十五岁时已经立下了要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志愿。孔子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依照当时的习俗,母亲是应该和父亲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他于是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个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现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么“五老胡同”了吧。
这时一位老太太——一个名叫曼父的人的母亲——便走来指点给孔子说:“你父亲葬的地方我知道哇,那地方叫防。”防是指防山,在现在山东曲阜县东面,孔子因此才知道了父亲的坟地,便把母亲也葬在那里。
2
孔子这时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
3
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
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他在十九岁结了婚,二十岁得了一个儿子。鲁国的国君昭公向他道喜,特地送了一条大鲤鱼来。孔子为了纪念这桩事,便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鲤,号伯鱼。伯是老大的意思,因为这是孔子的一个儿子呵。——可是孔子也只有这一个儿子。
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
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孔子后来曾经告诉他的门徒说:“我往日没有得到从政的机会,可是我因此有了学会各种本领的工夫。”
4
孔子大概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才做了一两回小官。他担任的不是行政官,而是做一些具体的工作。一回是当“乘田”,这是管牛羊的官,孔子说:“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养得肥肥大大的。”果然他养的牛羊都很肥壮。另一回是当“委吏”,这是一种会计工作,孔子说:“叫我管会计,我就要让账上不会出错儿。”果然他管的账都是一点岔儿也没有。他在青年时期,工作就是这样踏实,这样负责的。
5
在孔子三十岁这一年——公元前522年,执政二十年以上的郑国大夫子产逝世了。子产是使郑国秩序得到安定的人,是使郑国虽处在晋楚二大国之间而外交上常常获得胜利的人。子产是十分博学的,他也熟悉当时的诗歌。并且子产善于组织人才,使用人才。他决定国家大事的时候,一般是先向熟悉各国情况的公孙挥探询一番,再同善于出计谋的裨谌到郊外去一起研究,同时征求一下老百姓的意见,然后又请善于判断的冯简子加以决断,后才让长于外交的游吉去办外交,经过这样审慎的步骤,子产执行的政策便很少失败了。郑国在公元前536年,即孔子十六岁时,把刑书铸在金属制的鼎上,这是中国有记录的、早的成文法,这是子产在法律上的一个贡献。
6
南宫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以后,曾向鲁昭公建议派他和孔子一块儿到周的京城洛阳去观光。鲁昭公答应了,便给他们俩一辆车子,两匹马,还派了一个仆人,打发他们到洛阳去。
好学的孔子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历史悠久的京城洛阳有丰富的文化宝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里。老子这时担任保管文物的工作,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院院长。
老子听说孔子来了,便套上车,到郊外去迎接。又叫他的僮仆把路打扫干净。孔子也依照当时的礼节,从自己车上下来,把作为见面礼的大雁捧着,送给了老子。
7
孔子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甚至就是孔子所熟悉的礼数方面,也证明老子比他懂的多。例如出丧的时候逢见日食怎么办,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近处还是远处,国家有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战争的时候应该把已死的国王的牌位带着还是不带,等等,老子都根据事实和情理给孔子做了明确的解答。老子也深深器重像孔子这样一个虚心求知的人。
孔子在洛阳住了几天,要离开了。老子依依不舍地给他送行,并且根据自己的处世态度,告诉他道:“我听说,有钱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送钱,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赠几句话。我没有钱,姑且冒充一下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句话吧。一,你所钻研的,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也烂了,不过剩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能把那些话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的是时候呢,固然应该出门坐坐车,阔绰一下;如果生的不是时候,只要过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听说有句老话: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在外面,有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朴实的。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很多的贪恋,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这对你都是有好处的。一切事不要太任性,否则在家庭也不合适,在朝廷也不合适。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话了。”
8
孔子自从见过老子以后,他自己过去一些偏于主观的做法是有意识地减少了一些了,他遇事也更能冷静地分析了,加上他原有的勤勉和热情,就使得他更为人们所钦敬了。于是他的弟子多起来,而且还有远地来的。
他曾从容地和门徒们说:“学会的东西,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有乐趣么?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老远地来讲究学问,不是叫人很高兴么?自己有本领,可是没有什么人知道,但也没有什么不愉快,这不是有涵养的人么?”这就是他这一时期的心情。这就是他从孤苦伶仃的童年起,经过挫折,经过自我教育,学习了一些本领,经过实际生活的一些锻炼,又接触了有阅历的先辈老子,自己已经从事着教育事业,同时对于从政又有一些希冀时的孔子的心情。孔子这时还不到三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