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大家小书·译馆 航海史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德】罗伯特·伯恩著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德】罗伯特·伯恩著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ISBN:9782064851671
    • 出版周期:旬刊
    • 版权提供:北京出版社

    编辑推荐

    “贝克通识”的这本《航海史》在历史的关键阶段中讲述了人类航海史发展最核心的内容,即船舶的建造与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大历史的视角阐释了历史发展需要、历史偶然事件和航海之间的相互关系。船的发明拓展了人类在陆地以外的探索领域,航海不断影响人类文明的走向,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海上贸易、文化交流、军事扩张提供了重要支撑。航海的历史既是人类科技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世界历史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贝克通识”这本简明的《航海史》,我们不仅可以在两三个小时内了解历重要的船舶类型和航海技术,更可以打开观看历史的海上新视野,而中译本更增加了精美插图,方便读者对照了解船舶的样貌和历史事件的宏大场景。

    目录

    第一章 古代的航海活动 
    第二章 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地中海地区的航海 
    第三章 从维京人到汉萨同盟:中世纪北欧的航海 
    第四章 地理大发现时代的航海 
    第五章 从海上掠夺到海上霸权 
    第六章 导航技术:航海的艺术与手工艺 
    第七章 欧洲大型海运贸易公司时代的航海全球化 
    第八章 19世纪造船技术和航海组织的发展 
    第九章 从风帆到螺旋桨:工业化时代的航海
    第十章 从多样化到专业化与集中化的转折: 20世纪的航海业 
    名词解释 
    参考文献 

    内容介绍

    与车轮的重要性类似,船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船舶沟通了不断扩大的文化圈之间的物质及文化交流。本书概述了从古至今的航海发展史,有重点地介绍了古代的航海活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地中海地区的航海活动、中世纪北欧的航海发展、地理大发现时代的航海活动以及工业化时代的航海活动等,解释了近代早期造船与导航技术的进步如何促使欧洲获得全球航海统治权以及世界殖民统治地位,从文明史角度展示了航海的重要意义。

    细节图

     

    第四章 地理大发现时代的航海

    第一次现代海上探险始于14世纪末热那亚水手沿非洲西海岸前往大西洋的航行。然而,不管是在热那亚或是意大利其他航海城市中,这次探险并没有产生持续的影响。因此,开发通往非洲南端的航线和进入印度洋的重担最终落到了葡萄牙人的肩上。
    为什么葡萄牙人成为欧洲大西洋探险之旅的主角?除了葡萄牙的天然地理位置因素以及上述热那亚的影响之外,两个政治因素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第四个儿子的亨利王子(1394—1460)远离政治,将兴趣和精力全部投入葡萄牙的航海发展,组织和资助了最初持久而系统的探险。虽然他从未真正参加海上探险,但却获得了“航海家亨利”的称号。1415年,亨利王子亲任统帅突袭休达,打败了摩尔人。来自廷巴克图的阿拉伯商队经休达这座港口城市将欧洲人梦寐以求的珍宝从非洲内陆运抵欧洲,但阿拉伯人掌控的这条航线因葡萄牙人对休达的占领而中断。不过,葡萄牙没能进一步征服摩洛哥,阿拉伯人又对贸易路线实施封锁。葡萄牙人相信在摩洛哥的转运是打开通往非洲航路的关键。
    另一个政治因素直到15世纪中叶才开始起作用,与奥斯曼帝国在东地中海的扩张密切相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征服,标志着拜占庭帝国的终结,同时也是威尼斯和热那亚在欧洲东方贸易以及地中海东部主导地位的终结,黎凡特、埃及和重要的爱琴海群岛不久之后也被土耳其人统治。因此,徒进入黑海的海上道路受阻,与远东的商贸也因此衰败。如果他们不与奥斯曼帝国订立和约,欧洲的商人和水手就必须寻找其他通往东方世界的新航路,得到令人垂涎的珍宝,其中环绕非洲大陆的新航路开辟似乎成为欧洲人的成功。
    亨利王子经常派遣船只探索大西洋中西部海岸,他在萨格里什(阿尔加维)小村定居,创办了一所航海学院,培养葡萄牙水手,提高他们的航海技艺。前现代航海已经达到一定的科学水平并进一步系统发展。15世纪20年代,亨利王子的水手们重新发现了北大西洋中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这些群岛成为葡萄牙人继续大胆向南航行的跳板和补给站。1434年,葡萄牙人征服了靠近加那利群岛、一直为海员所畏惧的博哈多尔角(亦称恐惧角)。博哈多尔角暗礁密布,因其风向、海流以及不断变化的沙洲、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暴和频繁出现的雾气而令人恐惧——极其重要的一点是,许多海员的头脑中仍存有中世纪时代的传说,这里是黑暗之海的入口、大地的尽头和人间的不归路,更不用说还有无数居住于此的海洋怪物的神话。事实上,自从14世纪初以来,无数冒险穿越博哈多尔角的船只都失踪了。亨利王子向博哈多尔角先后派出了大约15支探险队,直到1434年吉尔·埃亚内斯率领的远征队终于成功越过该角,平安完成了环游航行。
    八年后,葡萄牙船舶驶过现位于毛里塔尼亚的白角。直到1460年亨利王子去世,葡萄牙水手还航行到了冈比亚河口和佛得角群岛。他们发现可以在回程途中远离西非沿海的逆风和洋流,当他们向西前往佛得角群岛时,首先驶向亚速尔群岛,从那儿凭借盛行的西风回到葡萄牙。
    与此同时,里斯本商人已经明确表示了对这些新航线的兴趣,开始投资探险航行。因为从西非返回的船只第一次绕过阿拉伯中间商,直接向葡萄牙运回了珍贵的黄金、象牙以及奴隶。葡萄牙人在西非沿海和几内亚湾建立了第一个贸易中转站,葡萄牙船舶可以从这些站点出发继续深入南方。
    这些旅程中获得的所有航海知识,特别是洋流和风力条件以及沿海路线,都被记录在秘密日志中,在萨格里什航海学校汇编并被视为国家机密。这些知识是1487至1488年巴托洛梅乌·迪亚士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以及达·伽马1497至1499年前往印度航行的基础。
    当达·伽马出现在印度洋时,他发现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从阿拉伯半岛经过印度次大陆到达东亚岛屿世界和南中国海的海上贸易网络。凭借强悍的海上力量和高超的航海技巧,葡萄牙人在短时间内便介入了与东亚的商品交换。在非洲的东海岸,他们通过掠夺阿拉伯人的城邦获得了海上要塞。自1505年开始,葡萄牙人开始征服印度西海岸,创立海上要塞及贸易工厂。印度的海上贸易城市之间处于敌对状态,葡萄牙人因此获利,他们在印度的势力逐渐扩张。1509年,葡萄牙在印度西北海岸的第乌岛附近击溃了阿拉伯舰队,巩固了在印度洋上的地位。1510年,葡萄牙强占印度西海岸的果阿,对果阿进行殖民统治,行使行政管理权直到18世纪。
    前往印度的葡萄牙商船的成功唤起了葡萄牙人的欲望,16世纪中叶,当西班牙人确立了在整个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部分地区的统治地位时,葡萄牙人则主宰了非洲、印度和亚洲的海上贸易航线。即便是印度大陆上大的莫卧儿帝国,也无力与葡萄牙人的舰队相对抗。印度的海事技术远远落后于葡萄牙。葡萄牙人主要利用他们在船上携带的来夺取霸主地位,这是1500年左右由带来的海上战争革命。对亚洲水手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事物。这种神奇而令人恐惧的武器使葡萄牙船队的赫赫威名在印度和亚洲海域蔓延了数十年。
    葡萄牙人定期派出海上突袭小队从果阿和其他海上要塞出发,抢夺港口城市并侵扰阿拉伯和印度的海上贸易。随着葡萄牙人对马六甲的征服,整个东亚海上枢纽的控制权落入葡萄牙人手中。每年都有亚洲主要生产区——泰国、中国和其他香料群岛的贸易商来到马六甲。此时葡萄牙人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通道。16世纪末之前,葡萄牙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海上贸易垄断,将殖民势力扩张至菲律宾,最终获得了重要海上要塞澳门和长崎的控制权,可直达中国海域。这时,葡萄牙人完全控制了欧洲的香料市场,利润率高达1000%。几十年来,里斯本已成为世界性的贸易大都市。葡萄牙通过建立通往亚洲的数个海上战略要塞保护其商业利益。
    然而,这个广阔的海洋贸易帝国却产生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船员身上:葡萄牙本国人口数量过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海员的需求。因此,在葡萄牙船上只有船长是葡萄牙籍,而普通水手则来自其他各国。另外,在殖民贸易中获得的难以估量的财富也存在着管理不善的问题。这些资金越来越多地流入豪华建筑领域。商业开发也更多地落入外国人手中,尤其是荷兰人。
    16世纪末,由于葡萄牙帝国与西班牙帝国的合并(1580年),葡萄牙卷入了数次海战。当时其他新兴的欧洲航海国家对伊比利亚的殖民扩张颇有争议。葡萄牙还不得不处理荷兰人对其亚洲殖民地的渗透问题。
    1455年,罗马教皇尼古拉斯五世和罗马祭司颁布了授予葡萄牙海上霸权的特权令,宣布葡萄牙人已经侵占的、还未侵占而准备侵占的地方全部是其势力范围,甚至包括未知的非洲大陆南端。两年后,教皇将葡萄牙的这一特权延伸至印度。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1475—1479),西班牙舰队试图突破葡萄牙的海上霸主地位。然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却为了换取葡萄牙承认西班牙对加那利群岛的宗主权,而与葡萄牙签订了《阿尔卡索瓦斯条约》(1481)。这次与葡萄牙的海上霸主争夺对西班牙来说并不重要,因为当时的西班牙将所有力量都投入了从阿拉伯手中收复失地的运动中。
    通过与阿拉贡的家族联盟,卡斯蒂利亚、西班牙及其他独立领地的王国联合起来,这是自8世纪以后西班牙第一次出现统一的政治实体,阿拉贡也带给卡斯蒂利亚新的海洋资源。当巴托洛梅乌·迪亚士绕过非洲好望角的消息传到欧洲之后,伊比利亚的邻居和竞争对手都看到了东方巨大财富的前景,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联盟对海上活动的兴趣与日俱增。西班牙在这一方面具有优势,因为哥伦布已经向王室游说了自己向西航行的奇妙想法并且得到了伊莎贝拉的赏识。哥伦布在葡萄牙里斯本时已经获得了许多远洋航行的技术和经验,学到了许多天文、地理、水文、气象知识,掌握了观测、计算、制图的学问。此外,他还了解了古代作家提出的地球向西旋转的可能性,是地圆说的信奉者。不过,葡萄牙王室并未采纳他的宏伟计划,约翰二世国王集中了所有海上力量开发经非洲环球航行的资源。另一方面,伊莎贝拉女王经过几年的专业评估和筹备后为哥伦布提供了远航舰队所需的各种装备。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奉西班牙女王之命,率领由三艘轻型帆船组成的舰队从西班牙巴罗斯港起航横渡大西洋。主力船“圣玛丽亚”号载重不超过100吨,其他船只的大小只有它的一半。3艘船的船员总共不超过90人。在加那利群岛停留数周之后,船只装备得到了改善,于9月9日开始进入未知的旅程。凭借简单的航海仪器,哥伦布在不见陆地的远海上安全航行30天,航海里程超过3000英里,这是任何其他欧洲航海家都从未实现过的壮举。然而,随着航行时间越来越长,船员中开始出现怨言牢骚。哥伦布的航海日志显示,在陆地出现前的最后时刻,一场船员的叛变几乎爆发。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一行抵达当地印第安人所称的瓜纳哈尼岛(今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这也得益于30天前他们在加那利群岛的补给。如果哥伦布一直向西航行,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到达美洲,而是在北大西洋海域与西风、洋流做斗争,最终在船员的叛变中走向失败。哥伦布不仅在第一次航行中发现了新大陆,还找到了正确的海上路线。返航途中,他先向北偏东航行,借助墨西哥湾暖流掉头向东行驶至北纬40度,后利用北半球西风经过亚速尔群岛返回西班牙。
    为了避免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因划分世界而发生新的冲突,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被双方任命为仲裁员,裁定西班牙有权占有佛得角群岛以西约600公里以外的所有领土,葡萄牙拥有佛得角群岛以东同样长度以外的非洲和亚洲的所有殖民权。1494年,两个伊比利亚王国之间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规定:经过谈判,葡萄牙将佛得角群岛以西的分界线向西移动约2000公里。这就意味着1500年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在前往印度的途中意外发现的巴西海岸属于葡萄牙。哥伦布在接下来的3次航行中大致重复了第一次航行的路线,最终确定了欧洲与中美洲之间的固定航线:从西非海岸向南航行,进入东北信风带之后顺风到达安的列斯群岛和加勒比海,或者南美洲海岸。返航时首先向北航行到达墨西哥湾,利用墨西哥湾暖流和西风带返回欧洲。这条航线对西班牙与中南美洲的海上交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催生了欧洲、非洲与美洲之间的三角贸易。1532年,西班牙成立专门机构保护本国往返于欧洲与美洲之间的、满载美洲贵金属的船只免受海盗袭击。
    然而,哥伦布4次远航所带回的物质回报令西班牙王室极其失望。与预先的承诺不同,哥伦布并没有到达富庶的亚洲,而是发现了许多新的岛屿,但没有黄金和香料。在这个方面,作为航海家和征服者的哥伦布取得的成就应该更大。尽管已经陷入不利境地,但哥伦布确信有一条通往亚洲的海路,一直向西也会发现香料岛。在哥伦布第四次航海旅行的十年之后,又一位西班牙航海家确信,有一块巨大的陆地阻塞着美洲海路: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博亚作为穿越了巴拿马地峡的欧洲人,看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南洋(他当时给太平洋起的名字)。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其他航海家向南北方向摸索了新大陆东海岸的海岸线。其中之一是哥伦布第一次航海中“尼尼亚”号的船长维森特·平松,他于1516年抵达拉普拉塔河口。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似乎为通向新大洋带来了新希望,西班牙人寻找西行亚洲航路的想法复苏了。
    由于命运的安排,一位葡萄牙航海家再次为西班牙效力,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道路,因为葡萄牙国王对开辟亚洲新航路毫无兴趣。两个伊比利亚邻居之间再次出现了竞争,此时的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印度建立了一个贸易帝国,这也促使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即卡洛斯一世)听从了这位葡萄牙籍航海家的建议,并为他的远航舰队提供资金支持。费尔南多·德·麦哲伦以西班牙语人名载入航海史册。麦哲伦被编入国家航海事务所,曾多次在东南亚等地进行海上探险和殖民活动。这段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对亚洲的航海情况极为了解。同时,麦哲伦也非常熟悉制图和导航知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他成为这次行动的人选。
    1519年9月20日,共有5艘船237人的小型舰队从瓜达尔基维尔河口的塞维利亚港起航。麦哲伦于12月抵达南美洲海岸,从这里开始耗费一个月时间探索通往更大海湾的路线。船员们以为到了美洲的尽头,可以顺利进入新的大洋,但是经过实地调查,那只不过是一个河口——拉普拉塔河口。南美的隆冬季节迫使麦哲伦率船队驶入圣胡利安港(在今阿根廷圣克鲁斯省)准备过冬,当时没有人知道通往新大洋的海峡就在向南400公里处。5个月之后,船队才再次起航。尽管损失了两艘船,圣胡利安港也发生了叛变,麦哲伦的坚持不懈最终得到了回报:1520年11月28日,仅存的3艘船在航行600多公里之后穿过了一条通往“南海”的峡道,即后人所称的麦哲伦海峡。穿过海峡西口,眼前出现了一片平静的大洋。麦哲伦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就给“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在这平静辽阔的太平洋上,看不见陆地和岛屿,食品成为关键的难题,航行几乎失败。物资供应不足,大部分船员死于坏血病或营养不良。将近4个月之后,幸存的船员到达马里亚纳群岛,1521年3月,船队终于来到以西班牙国王之子命名的菲律宾,现今的菲律宾群岛。1521年4月,麦哲伦介入部落间的战斗,在马克坦丧生。“维多利亚”号船长埃尔卡诺继续带领船队前进,在马鲁古群岛的蒂多雷小岛上一个香料市场换取了大批香料。当“维多利亚”号返回圣罗卡时,船上只剩下18人了。
    在麦哲伦和其他西班牙探险队渗入太平洋的东亚群岛之后,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利益再次发生矛盾。双方在菲律宾和威瑟群岛之间水域的冲突再次升级。经过几年的谈判,西班牙和葡萄牙于1529年重新签订了《萨拉戈萨条约》,以一条经线为界(这一次约为东经142度)明确分割在太平洋上的势力范围,该条约类似于《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香料群岛(此处指马鲁古群岛)属于葡萄牙,菲律宾属于西班牙。最晚自1565年起,新西班牙殖民区(墨西哥)通过所谓马尼拉大帆船参与西班牙全球海运贸易之中。1571年马尼拉城建立之后,每年大约一至两艘西班牙大帆船往来于马尼拉与新西班牙殖民区的阿卡普尔科之间,一直持续至1815年。关岛通常作为中转基地,之后中国也参与了这段海运。驶往阿卡普尔科的航行开始于每年6、7月交替时期,以避免太平洋台风。航程持续7个月,3/4的海员和乘客在到达墨西哥之前死亡并不罕见。因此,这条路线是当时最为凶险的常规海上航线。相反,返回马尼拉的船舶能够借顺风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为了组织和监管与新开辟的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船舶和货物运输贸易,1503年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在塞维利亚皇宫成立了美洲贸易局。这一机构还负责评估航海大发现时代的地理知识,以及对前往美洲(以及之后的太平洋地区)的船员进行航海理论及实践知识的培训和测试。1523年西班牙还成立了负责航海仪器制造的机构,甚至在一所航海学校设置了一个地理学和航海学的教师职位。
    随着葡萄牙人对非洲及印度海路的开发以及西班牙航海家发现从美洲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世界地图完全被推翻:托勒密认为,非洲和新发现的美洲无法从海路到达,印度洋是内海。
    大航海时代的远洋贸易及地理大发现需要载重量更大的船舶,体形相对较小的卡拉维尔船和稍大的克拉克帆船明显无法满足时代的新需要。因此,在16世纪末的伊比利亚半岛上,人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盖伦帆船(Galeone),这种帆船通常有4根桅杆,前帆和后帆都装配大三角帆,主桅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必须由3段拼接合成。盖伦帆船的船身形状与卡拉维尔船和克拉克帆船相比较为狭长,建造工艺更为复杂,尤其是艏楼的高度明显较低,与克拉克帆船相比不太容易受到侧风的影响,船体长宽比约为4∶1,而其他两种不超过3∶1。随着一些改进,特别是大炮的安装,盖伦帆船自16世纪起成为西班牙前往美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标准船型。越来越多的传教士、商人及下层人士在新西班牙定居,从西班牙前往美洲的客流量迅速增加,对盖伦帆船的载客量提出了新要求。客舱部分过分加高的盖伦帆船与1600年左右的标准外形相比,有时显得极为怪诞,这也是导致大量船舶受损的原因。
    通过吸收欧洲西北部的大西洋造船技术,伊比利亚探险家们的海外领地的造船技术得到新的发展,特别是对盖伦帆船的进一步改造。其与西班牙盖伦帆船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更精致的帆装和更加流线型的船型。荷兰和英国的盖伦大帆船还拥有更为平坦光滑的船艉,所有这一切都使它们比笨重的西班牙盖伦帆船更为敏捷。在1588年英吉利海峡海战中,英国吨位较小的盖伦型风帆战舰以决定性优势战胜了西班牙舰队。后来的英国航海家弗朗西斯·德在完成世界环游航行时驾驶的“金鹿”号也是经过改良的西班牙盖伦帆船。而此时,他们地中海邻居们的造船技术却止步不前,依然满足于帆桨船的各种不同变体。

    作者介绍

    罗伯特·伯恩(Robert Bohn),德国弗伦斯堡大学历史学教授,从事中世纪史与现代史研究,著有《海盗》(Die Piraten)等。
    温馨,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副教授、翻译与跨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访问学者。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大家小书 译馆 航海史 开本: 32开
    作者: 【德】罗伯特·伯恩 著 定价: 49.00
    ISBN号: 9787200161205 出版时间: 2024-08-01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24-08-01
    版次: 1 印次: 1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