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人文与社会译丛]第二人称观点:道德、尊重与责任(耶鲁大学哲学系教授斯蒂芬.达尔沃著 哲学)FXY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斯蒂芬·达尔沃著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斯蒂芬·达尔沃著
    •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ISBN:9783615924674
    • 版权提供:译林出版社

     

    【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对道德哲学的重要贡献,其观点必会引起广泛的讨论。达尔沃为当代的哲学讨论引入了一系列关涉“第二人称”的观点,认为道德在本质上即是特定的人群有资格向彼此提出的要求。这些观点对于哲学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趣有益。


    【名人评价及推荐】

    一本观点新颖、引人入胜的新作……这本富于洞见的著作所探讨的道德哲学面向长久以来一直被忽略。

    ——菲利普?佩蒂特,《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第二人称理由的观念是道德哲学领域真正重要的进步。

    ——克里斯蒂娜?M.科斯嘉,《伦理学》


    达尔沃这本书的一大成就在于,它成功地应对了安斯考姆提出的挑战。现代道德意识所诉诸的权威正是你和我!

    ——加里?沃森,《伦理学》


    【作者简介】

    斯蒂芬?达尔沃是耶鲁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曾任教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密歇根大学,著有《不偏倚的理性》、《英国伦理学家和内在的“应当”》、《哲学伦理学》和《福利和理性关怀》等专著。


    【内容简介】

    我们为什么应该规避道德过错?斯蒂芬?达尔沃认为,迄今为止的哲学之所以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是由于没能认识到道德义务本质上的人际特征。本书把责任、义务、尊重等概念引入具体的人际情景中,认为道德责任的观念中包含有不可还原的第二人称特点,正是它预设了我们提出主张,以及向彼此提出要求的权威。许多其他的核心观念也是如此,包括权利、人的尊严、对人的尊重,以及人这一观念本身。达尔沃对这一人际特点的发现使得道德理论不得不在根本上重新定位,并把道德权威的解释从理论的王国带到了第二人称态度、情感和行动的实践世界。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主要观念(一)

    第二章    主要观念(二)

    第三章    第二人称立场与第二人称理由

    第二部分

    第四章    责任与第二人称

    第五章    道德义务与责任

    第六章    尊重与第二人称

    第三部分

    第七章    第二人称的心理学

    第八章    插曲:里德论正义对休谟论正义(以及当代的共鸣)

    第四部分

    第九章    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自主性

    第十章    尊严与第二人称:费希特主题的诸变化

    第十一章        自由与实践理性

    第十二章        契约论基础

    参考文献

    索引


    【文摘】

    前言


    我想,我已经在无意间思考本书的话题很长时间了。我在三岁那年患上了一种眼疾(称作“斜视”),这使我不能够双眼同时看着一个物体。这对我的视力并没有太大影响。它最显著的后果是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及的,在那里他考察了一个奇怪的元伦理观点——引起错误信念是道德错误的来源。休谟说,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那些斜视的人”就是不道德的,因为我们经常“想象他们在向某人致敬或对某人说话,但他们却是在同另一个人打招呼”(Hume 1978:462n)。这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我难以使人们认识到我正试图认出他们。我以为,这个问题促使我想要知道,对等承认究竟涉及什么,也促使我思考对等承认在人类经验中的普遍性,而且,最近我还有意识地思考它在道德理论中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熟悉的事实:我们相信的某些事情,实际上包含着我们不完全了解的复杂的敏感性。比如说,很多人直到反思了那些对话规范被显著严重违背的例子,才意识到他们接受了详尽复杂的对话规范(比如规定对话的距离)。对于涉及“第二人称观点”的现象来说也是如此。通过反思那些尊重规范和“第二人称权威”(传达要求、命令和期望的权威)被违背的例子,我们才发现我们对它们的隐含承诺。

    更准确地说,我已经开始相信,第二人称观点对于道德理论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没有这个观点,我们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很多核心的道德观念。在本书中,我将主张,道德义务和责任、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和道德行动者的特殊自由,全都是不可还原地第二人称的。此外,我还试图提出一个论证,它同样能够从第二人称视角确证道德义务的权威和这些其他观念。

    这里我必须祈求读者的耐心。虽然我希望我在本书将要指出的现象,是我们足够熟悉的,但我还是会以大家不熟悉的方式,用诸如“第二人称理由”和“第二人称能力”这些抽象术语来分析这些现象。并且我的很多主张都是有野心的;毫无疑问,某些主张是过分有野心了。你可能发现你的耐心很容易被消磨掉。不过,如果是这样,也有一种挽救办法。如果你的反应是恼怒或烦扰,这个反应可以被装饰成某种斯特劳森式的反应态度,也许成为某种对我的傲慢或者我浪费你时间的怨恨。如果这确实发生了,那么请你尝试退后一步考察这个想法或感受;你可能会发现,第二人称理由和权威的观念悄悄潜入了你的想法或感受。当然,如果你的反应是无聊或完全缺乏兴趣,这种挽救办法就不能起作用。

    在思考我在本书中发展的观点时,我已经受惠于很多人,也许太多了,以至于我不能够得体地把我清楚记得帮助过我的所有人的名字一一列出。过去数年中,我在各种论坛和会议报告了这些观点的各种版本,从中我得到了极有帮助的反馈。我非常感激那些邀请我做报告的哲学系、学会以及个人。特别有价值的是,我能够在两个研究生讨论班上完成本书手稿的初期草稿——一个是2003年在俄亥俄大学,另一个是2005年在密歇根大学。我也受惠于无可计数的其他方式的交流。除了很多其他人外,我感谢Kate Abramson、Donald Ainslie、Elizabeth Anderson、Brian Apicella、Nomy Arpaly、Carla Bagnoli、Marcia Baron、Jack Bender、Alyssa Bernstein、Lorraine Besser-Jones、Simon Blackburn、Michael Bratman、Aaron Bronfman、John Broome、Vivienne Brown、Allen Buchanan、Sarah Buss、Vanessa Carbonell、Jules Coleman、David Copp、Randall Curren、Jonathan Dancy、Justin D’Arms、Julian Darwall、Will Darwall、Steven Daskal、Remy Debes、Richard Dees、John Deigh、Robin Dillon、Chris Dodsworth、Jamie Dreier、Andrew Eshelman、Nir Eyal、William Fitzpatrick、Samuel Fleischacker、Robert Frank、Harry Frankfurt、Robyn Gaier、David Garvin、Gerald Gaus、Allan Gibbard、Peter Graham、Robert Gressis、Charles Griswold、Michael Hardimon、Christie Hartley、Sally Haslanger、Daniel Hausman、Susan Hawthorne、Barbara Herman、Pamela Hieronymi、Thomas E. Hill Jr.、Ted Hinchman、Paul Hoffman、Tom Hurka、Paul Hurley、Nadeem Hussain、P. J. Ivanhoe、Daniel Jacobson、Agnieszka Jaworska、Marie Jayasekera、Robert Johnson、Rachana Kamtekar、Rob Kar、Daniel Keen、Christine Korsgaard、Michelle Kosch、Richard Kraut、John Ku、Arthur Kuflik、Rahul Kumar、Joel Kupperman、Rae Langton、Mark LeBar、David Levy、Ira Lindsay、Erica Lucast、Eric Mack、Tito Magri、Douglas MacLean、Michelle Mason、Joe Mendola、Martha Nussbaum、Howard Nye、Derek Parfit、James Petrik、Philip Pettit、Sara Postasi、Jerry Postema、Luke Potter、Ryan Preston、Wlodek Rabinowicz、Peter Railton、Joseph Raz、Andrews Reath、Connie Rosati、Jacob Ross、Emma Rothschild、Geoff Sayre-McCord、T. M. Scanlon、Brian Schaefer、Tamar Schapiro、Eric Schliesser、Franklin Scott、Mark Schroeder、Nishi Shah、Nancy Sherman、Walter Sinnott-Armstrong、Anthony Skelton、Matthew Smith、Michael Smith、Jim Staihar、Jason Stanley、Michael Stocker、Sigrun Svavarsdottir、Julie Tannenbaum、Valerie Tiberius、Kevin Toh、Mark van Roojen、David Velleman、Peter Vranas、Kendall Walton、Gary Watson、Eric Weber、Marshall Weinberg、Andrea Westlund、Susan Wolf、David Wong、Allen Wood、Gabriel Zamosc-Regueros、Kate Zawidzki、Lei Zhong、和Arthur Zucker。

    我也接受了大量来自机构的支持,没有这些支持,这本书就不可能存在。国家资助的人文奖金在1998年至1999年资助了我一个别的项目,但是它使我思考了我在这里发展的观点。密歇根大学哲学系的詹姆斯·B.和格雷斯·J.纳尔逊奖金使我在2002年至2003年有一年时间离开教学岗位进行研究,在此期间我写作了本书的初稿。目前我在密歇根大学公休的支持下完成手稿。

    书中的某些部分借鉴了早先出版的内容。第五章的一部分基于《现代自然法中的自主性》,发表于New 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Autonomy,ed. Larry Krasnoff and Natalie Brend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经过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同意用于本书。第六章来自《尊重与第二人称观点》,发表于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78(2004):43—60;经过美国哲学学会的同意用于本书。第十章的某些内容立足于《费希特与第二人称观点》,发表于International Yearbook for German Idealism3(2005):91—113;经过沃尔特·德·格鲁伊特出版集团同意用于本书。

    我也要为我从哈佛大学出版社以及他们的工作人员和审稿人员那里获得的帮助表示感谢。林赛·沃特斯是给予我激励和智慧的一个源泉。出版社的两位审稿人员提供了很多非常有用的建议。

    一如往常,我最感激的是我在密歇根大学哲学系的同事、学生和其他教职人员,特别是伊丽莎白·安德森、艾伦·吉伯德和彼得·雷尔顿,以及在我写作本书期间在该系的戴维·费林曼,他们使安娜堡成为研究道德哲学的理想之地。

    最后,我将本书献给我的连个儿子朱利安·达尔沃和威尔·达尔沃。在我写作本书时,没有什么比我和他们谈论本书观点时,他们表现出的鼓励和理解给予我更大的支持。我在这方面和其他很多方面都深受他们的帮助。


    第一章 主要观念(一)


    人是自我产生的主张的来源。

    ——约翰·罗尔斯,《道德理论中的康德式建构主义》


    当我们向彼此的行为和意志提出要求和认可这些要求时,你我采取的视角被称作第二人称观点。这个观点可以明确表现于言语中,比如J.L.奥斯丁细致研究过的以言行事(performatives)——要求、非难、道歉等等——也可以只是隐含于思想中,比如怨恨和内疚这类斯特劳森式的反应情感(Austin 1975;Strawson 1968)。但不论是明确说出的——“你是在和我说话吗?”——还是像在怨恨的沉默中那样,仅仅是隐含的和感受到的,对等传达具有的我—你—我结构都以第二人称观点的角度贯穿于思想和语言中。

    奥斯丁告诉我们,向他人传达的言语行为具有一些“恰当条件”。为了使言语行为得以准确实现,或者实际上仅仅是得以实现,这些条件必须得到满足(Austin 1975)。举例来说,为了使一句话成为一个命令,必须有某些约定俗成的权威关系作为背景,并且这种关系必须成为说话者和被传达者的共同知识。不过,奥斯丁关注的不是伦理学。他关心的是社会和语言问题:为了使言语行为在习俗上成功,必须满足何种条件?说话者在事实上具有相关权威就足以使一句话等同于一个命令;她不需要在法理上具有这个权威。

    然而我们的问题是规范性的。命令是声称为一个人提供特殊类型的(规范性)行动理由的一种传达形式,我称这种理由为第二人称理由。一个理由之所以成为第二人称的,是由于这个理由建立于传达者认为他与被传达者之间具有的(法理的)权威关系之上。因此,与其他类型的实践理由不同的是,第二人称理由必须能够在这些关系之内被传达。并且正如我所表明的,第二人称理由的独特性也体现于它们向意志提出的那种主张。

    为了使一个言语行为成为习俗所定义的那种行为——比如一个命令——或者为了使一个行为不沦为奥斯丁所说的“滥用”——即一个真正属于某种类型,但却违背了该类行为某些惯例的行为,比如不真诚的承诺——奥斯丁式的恰当条件必须得到满足(Austin 1975:16)。然而,我们感兴趣的是我们可以称为“规范性的恰当条件”的那些恰当条件:即为了使第二人称理由实际存在和通过第二人称交谈成功传达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当一个人试图为另一个人提供一个第二人称的理由时,她就声称与她的被传达者处于一个相关的权威关系中。我会说她的传达预设了这个权威。我这个说法只是想说,具备权威是她试图传达的理由的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因而是向她的被传达者成功提出理由的一个规范性恰当条件。因此,作为向她的对话者提出理由的尝试,她必须假设这个权威,正如她必须假设提出理由的所有规范性恰当条件都得到满足一样。

    除了传达的不同具体形式所要求的具体预设之外,本书的一个主要论断是,第二人称传达一般地包含某些嵌入其中的预设。我认为,为了可理解地进入第二人称立场,并且向彼此提出主张和要求,你我都必须预设我们单纯作为自由和理性的行动者所分享的共同的第二人称的权威、能力和责任。


    第二人称理由


    为了对我尝试提出的那种观点有所了解,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你在试图向某人提出一个停止引起你痛苦——比如将他的脚从你的脚上挪开——的理由时可能采取的两种不同方式。

    一种方式是让他对你的困境感同身受,因而导致他想要使你免于痛苦。假如他有这个欲求,他便会将你的痛苦看作一件坏事,一个他(或事实上任何有能力的人)有理由去改变的世界状态。而且最自然的是,他不会将他希望你免于痛苦的欲求当作这个理由的来源,而是把这个欲求当作了解本来已经存在的理由的一种形式。当他希望你摆脱痛苦时,他将会把这个可能状态视为世界存在的更好方式,视为一种如摩尔所说的“应当为其自身而存在”(Moore 1993:34)的结果或状态。

    这种情形在结构上与纯粹认知的例子完全类似,比如你给他一个理由相信你实际上处于痛苦之中。如果他认可事情从他的欲求的视角看起来的样子,他就会接受一个挪开他的脚的关于世界状态的和行动者中立的理由。这个理由本质上并非是针对他作为一个导致另一个人痛苦的行动者的。从最根本上来说,对于任何可以解除你痛苦的人,这个理由都存在,所以对于他也存在,因为他完全能够做到这点。最终,通过这种方式“给予”他理由时,你不会像让他看到理由无论如何都存在那样将理由传达给他,不论你是否让他看到这个理由,或者甚至你是否有能力做到这点。这里有两个要点。首先,在指出那个理由时,你将会是在认知上而非实践上指引他,即便问题是关于实践理性的。作为这种给出理由的形式,你将会要求他同意,他在某种程度上有理由做些事情,而不是要求他同意去做这件事。因此,你可以提出的任何主张都会是针对他关于实践理由的信念,而不是直接针对他的意志的。其次,你向他提供理由的能力,绝不依赖于他认为你在尝试向他提出理由,或者认为你有能力或权威这么做。任何你可以用来使他看到那个理由的事情都能满足需要。事实上,如果他真的认为你是像小孩那样没有自卫能力,容易受到伤害,以致不能与他理论,事情反而变得最为有效。

    第二种方式是,你可以提出一个主张或者一个声称有效的要求。你可以说一些话来断言或暗示,你有权威主张或要求他移开他的脚,并且同时传达这个要求。你可以作为被他踩到的人,也可以作为道德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成员认为自己可以要求人们不要踩彼此的脚——的一名成员,或者同时作为这两种身份,提出这个要求。不管以哪个身份,你传达的理由都是行动者相对而非行动者中立的。这个理由从最根本上将会与在他与他人(以及他自己)的关系中从他的角度看到的那些关系有关。在这个例子里,这些关系就是他踩到你的脚,因而使你痛苦,给你带来不方便,等等。这个理由传达给他时,他不是单纯作为某个能够改变某人痛苦,或某个引起另一个人痛苦这些糟糕状态的人。比方说,假如他能通过狂踩你的脚这种令人咋舌的古怪方式而阻止另外两个人制造巨大的痛苦,第二种理由,即基于要求的(因而是第二人称)的理由不会建议他这么做。相反,作为一个引起他人剧烈痛苦的人,他会被传达我们通常假设自己有权威要求人们不要如此对待彼此的那种要求。

    就我们的目的而言,重要的是,只有当一个人接受你具有(第二人称地)向他提出要求的权威时,他才可能合理地接受包含在你的主张或要求之内的,第二种挪开他的脚的理由。接受一个有效的主张或要求正是如此。如果他接受你可以要求他挪开脚,他也必须接受你在他不这么做时有理由抱怨,或者作出某些其他形式的寻求责任的回应。与第一个基于状态或后果的理由不同,第二个理由是第二人称的,因为第一个理由在概念上独立于提出要求或认为某人负有责任时进行的第二人称传达,第二个理由并不独立于此。一个第二人称的理由,它的有效性依赖于预设的权威和人们之间的责任关系,因此也依赖于理由在人与人间传达的可能性。在指令、请求、主张、非难、抱怨、要求、承诺、契约、同意、命令等等之中传达或预设的理由,在这个意义上都是第二人称的。若非它们在第二人称交谈中的作用,这些理由根本不会存在。它们的第二人称特性解释了它们的行动者相对的性质。由于第二人称理由总是根源于行动者彼此之间的关系,它们在根本上总是行动者相对的。

    可能很明显的是,依赖于命令或请求的理由在这个意义上是第二人称的,但是我认为道德义务和要求一般而言也是第二人称的。(这一点在我前面的评论中有所暗示,我说你不仅仅可以作为受害者,也可以作为道德共同体的一员,来要求某人停止引起你的痛苦。)我认为,为了以通常的方式将道德义务理解为与道德责任相关的,我们必须认为道德义务涉及从道德观点——也就是从(第一人称复数)道德共同体的视角——看来“具有力量”的要求。然而,正如我即将阐明的,这并不减少它们的第二人称特性,因为这关乎它们“传达要求”的品质。

    当然,有一些限制我们对待彼此的行为的行动者相对的规范和理由,可能不是第二人称的。我们可以认为人的脚是类似圣地一样的东西,所有人都有理由避免踩踏它们,而不需要假设这个理由与任何人甚至上帝提出要求的权威有关。然而,一旦我们认为,基于我们能够或者可以合理向彼此提出要求这个事实,我们就有一个理由禁止踩踏别人的脚,或者一旦我们知道我们对禁止这种行为负有责任,我们就具有了一个第二人称理由的观念——若非因为包含在主张或要求中的第二人称传达的可能性,这种理由根本不会存在。

    由于第二人称理由在根本上总是行动者相对的,第二人称立场是第一人称立场(不论单数或复数)的一个版本。这个视角是我们(不论是作为一个“我”或是作为一个“我们”的部分)在传达实际的想法或语言,或者认可来自他人的传达时所预设的视角,与此同时我们也提出或认可了一个针对意志的主张或要求。它涉及实践导向的和指导实践的思想,这个思想针对一个自由和理性的行动者并向他提出一个主张。第二人立场所排除的是第三人称视角,即为了实践的目的,不从与自己的关系中看待他人(和自己),而是将他们(或自己)看作“客观的”或“行动者中立的”(包括看作与那个人自己相关的)。第二人称立场也排除缺少传达的、第二人称要素的第一人称思考。

    因此,尽管第二人称传达总是第一人称的,但它从来不单纯是第一人称的。我们可以采取不论单数或复数的第一人称视角,而不需要明确地向某人传达。即使所有言语(可能还有思想)都涉及某种形式的隐含的传达,这本书的一个中心主题是,在针对意志提出的特殊主张这方面,第二人称实践理由的传达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理由提出(比如建议)。

    ``````

    ``````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