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韩炳哲作品套装18册 韩炳哲著 倦怠社会 仪式的消失等 在令人疲惫不堪的信息时代里 重建一个闲适空间 中信出版社图书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韩炳哲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韩炳哲著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装帧:套装
    • ISBN:9787521704693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书名: 人文社科套装(套装18册)

    定价: 856.0

    作者: 韩炳哲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倦怠社会(韩炳哲作品05)》

    1.这本书讲什么?
    我们的竞争性的、效绩主导的社会正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较之于提高生命质量,多任务处理、用户界面友好的技术正在制造混乱,从抑郁症,到注意力分散,到人格分裂,社会中蔓延着一种普遍的不安情绪。韩炳哲诉诸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发掘一种可能,在令人疲惫不堪的信息时代里开辟自我的一隅风景。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各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边缘性人格障碍或疲劳综合征主导了21世纪初的疾病形态。这都指向一种过度的肯定性,即自我在过度狂热中燃尽了自身。
    (2)功绩社会中的人,虽然摆脱了福柯意义上的规训社会,却又陷入了新的精神规训社会,比起他人的剥削,自我剥削更加严重地导致了自我崩溃。
    (3)“积极生活”的态度导致焦虑和歇斯底里,人们不仅没能实现自由,反而丧失了沉思的幸福。
    (4)作者主张从面对世界的倦怠回归面向自我的倦怠,在孤独和精神寻求中,为自我重建一个闲适空间。在其中人们相互关注,组成亲密的友邻社会。
    (5)作者呼吁重建节日和假日的神圣意义,在其中人们能够感受自我的超越性存在和闲暇,而不只是物质性存在和消费的层面。只有逃离百货商店式的世界,重建节日庆典般的场所,生命才能获得应有的意义。
    3.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1)在人人备感生存艰难和生活压力的世界里,努力做得更好是不是一的目标和出路?面对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疾病,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能否与幸福划上等号?韩炳哲提示我们,短视的和功利的思维方式,须让位于全局性的和通向未来的智慧。
    (2)思想面对当代社会现状,将会说些什么?思想者应该怎样思想,写作?韩炳哲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样本。
    4.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1)韩炳哲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西班牙《国家报》)。他回归哲学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在学院化的哲学研究之外,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社会情况和人类心灵,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杨小刚)“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思郁)。
    (2)兼具韩国人的浪漫气质和德国哲学传统的理性批判精神。韩炳哲对当代社会的洞察深刻,剖判犀利,而其内在的精神诉求却是宁静沉思的、美学意义的生命存在,具有“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夏可君)。
    (3)哲学小品式的文字风格,长于思辨,而又胜在言传。韩炳哲的作品简洁、明快,“充满灵性,锋芒毕现”(贾克防)。诸位中译者的认真细致和精敏才思也为中文版增色颇多。
    (4)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为其《爱欲之死》作序。韩炳哲在欧美已产生较大影响,作品被译成近20种文字,包括巴迪欧在内的诸多学者对韩炳哲做出了回应和评赞。
    阅读韩炳哲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法国哲学家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5.中文版作品及其评价
    (1)韩炳哲作品系列图书共9种,包括了作者主要和有代表性的作品,计划于2019年7月份出齐。
    (2)在国内学界迅速觅得知音。来自哲学界、艺术界、文学界、传播学界、IT界的诸位大咖分别对韩炳哲及其作品做出了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敏锐、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几本小书,大题小做、举重若轻,触及现代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是东西方人文精神碰撞的结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何道宽,资深翻译家,深圳大学
    韩炳哲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痴迷于数字媒体从而被重新编程,然而对于后果如何却陷入了盲目和麻木。在群里,每个人都是个人,但每个人又都不是他自己。
    ——张志伟,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哲学家与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韩炳哲,这位德国哲学训练、韩国文化浸润的思想性学者,激活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爱欲能力。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大数据的应用,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精准……在这样的时代,个体的空间与自由需要重新被思考,重新被定义。
    ——郑悦,《IT经理世界》杂志
    对新自由主义与数字化阶级社会的分析,不仅仅是一项哲学知识考古学的工作,它在根本上是政治性的,其答案就在于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等哲学家对主体的超越性之中。
    ——毛竹,《世界哲学》杂志
    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贾克防,西北师大哲学系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在他精确、冷静的诊断之下,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种种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新自由主义秩序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面宰制。……用短小精悍的文字,与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阿甘本进行思想碰撞,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小刚,中山大学哲学系
    如果你想入哲学之门,你就看这位韩裔德国籍大叔的作品,你可以在阅读中认识众多哲学家,然后选择你喜欢的逐个进一步了解,他将大咖们的哲学思想与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话题糅合在一起,让你明白,这个世界原来如此啊!
    ——关玉红,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精神政治学(韩炳哲作品01)》
    《爱欲之死(韩炳哲作品02)》
    《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韩炳哲作品03)》
    《他者的消失(韩炳哲作品04)》
    《娱乐何为(韩炳哲作品06)》
    《暴力拓扑学(韩炳哲作品07)》
    《透明社会(韩炳哲作品08)》
    《美的救赎(韩炳哲作品09)》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
    《山寨:中国式解构》
    《什么是权力》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
    《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
    《禅宗哲学》
    《精神政治学(韩炳哲作品01)》
    继《燃尽的社会》之后,韩炳哲继续对新自由主义社会展开激烈的批判。他灵巧地剖析了新自由主义社会的政府和权力运作机制。不同于福柯的生命政治学,韩炳哲认为技术正在能动地控制人的心理世界。本书带我们充分认识到,新自由主义的方方面面,将会导致人类自由的危机。
    作者在本书中对大数据和情感现象学提出了新的理论,由此建立了与新自由主义精神政治学不同的另一种模式。富有洞见,充满惊奇。

    《爱欲之死(韩炳哲作品02)》
    爱欲是勇于否定自我,肯定他者。
    爱欲与他者密切相关,是个体在自我的王国里无法征服的疆土。
    爱欲以超验性、彻底的一二性为前提。当今社会越来越像一个同质化的地狱,而爱欲的经验不在其中。
    个体的内在危机在于,一切事物均成为被消费的对象,从而毁掉了爱欲的渴望。吸引自我的、被自我所渴望的他者,无处可栖。
    这是一个没有了爱欲的社会。
    爱欲之死,是自我反思之死。

    《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韩炳哲作品03)》
    数字化信息交流和社会化媒介平台占领了我们的生活,韩炳哲反对这种被数字化了的生命。“推特革命”,“脸书主义”,这些时髦玩意儿甚嚣尘上,实际上它们导致了社群、公共空间的坍塌,也慢慢地侵蚀了政治行动的可能,以及有意义的政治议程。在前数字时代,写一封表达愤怒的信,发送出去并被收到,一种直接的冲动和骚乱就被避免了。如今,数字化交流激发了瞬间的冲动性反应,人们感到义愤时即刻爆发。“所谓狗屎风暴(shitstorm,英语俚语,2013年被收入德语词典),代表了数字化交流的一种典型现象。”
    如是,发送和接收这种信息的民众,变成了一个数字化的马蜂窝,这不是大众,不是人群,甚至不是集群,只不过是一些被相互隔离的个体,他们不足以称为“我们”,他们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主导性力量,他们不能筹谋未来,因为他们深陷当下。数字蜂窝是一个破碎的整体,足以使任何个体身陷丑闻/谣言。
    一个社会,如果信息胜过思想,一切按照脸书、股市和情报机构的法则进行运作,民主将会受到威胁,因为数字化交流是自由与控制难以区分。

    《他者的消失(韩炳哲作品04)》
    在没有他者(朋友、爱欲,甚至是地狱)的世界里,彻底自恋的自我只会身陷沮丧,迷失方向,无意义感,终导致自我伤害或者伤害他人。本书中深入揭示了“同质化的恐惧”,有人、有事同化到丧失了边界;作者对同质化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在信息化交流(信息时代)的基础上展开;并努力从哲学的传统和典中,发掘自我与他者“共在”的历史空间。

    《倦怠社会(韩炳哲作品05)》
    否定性的社会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充溢着积极性的社会。
    从这一范式转移出发,韩炳哲展示了当今社会的病理形态,其中包括抑郁症、注意力缺乏症、过劳症等精神疾病。它们不是传染病,而是梗阻症;不是由否定性的、免疫学上的他者导致,而是源于过量的肯定性。
    因此,一切免疫学式预防和抵抗措施都失效了。作者的论述终以一个社会愿景结束,他有意赋予其一个含有歧义的名称“倦怠社会”。其中,生命变成了生存,生存导向对健康的狂热崇拜,健康带来了疾病和僵死。
    失去了死亡的否定性,生命自身僵化成为死亡。
    一部为当下全球化时代做出诊断的重要作品。

    《娱乐何为(韩炳哲作品06)》
    娱乐充满当今世界每个角落,从桌游到电视节目,这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交流方式。该怎么来理解这个现象?哲学转向娱乐又是如何发生的?从电影《基督的激情》讲起,韩炳哲分析了不同的娱乐形式,并讨论了康德、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阿多诺和劳森博格等人的相关理论。

    《暴力拓扑学(韩炳哲作品07)》
    有些事物从来没有消失,比如暴力。暴力无所不在,绵延不绝,而又变化多端,根据社会星象而具有不同的外在形式。韩炳哲考察了暴力从外显到隐形,从正面袭击到内部感染,从残暴罪行到斡旋调停,从真实到虚拟存在的转变过程。他认为,暴力正在从一种消极、反面的形式——爆炸性的、大规模的、诉诸武力的,变成正面、主动的手段——在没有敌意的情况下,不受限制的运用。这给人造成了暴力已经消失的假象,然而,匿名的、去主体性的、系统化的暴力之所以能够隐蔽不见,正是因为它已融入了社会当中,与之合一。
    韩炳哲首先考察了暴力的宏观物理表现,它采取了消极的形式,源于自我与他者、内在与外在、敌人与朋友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包括:牺牲和流血的古典暴力形式,神话中因嫉妒和报复而发生的战争,君主的生杀大权,毫无悲悯之情的酷刑,毒气室中不见血的屠杀,恐怖分子的病毒袭击,还有伤人之话的语言暴力,等等。
    然后考察了暴力的积极形式——积极过度的一种表现——它总宣称自己是超额完成的,超量生产的,超级沟通的,高度关注的,积极活跃的,等等。积极暴力将比消极暴力导致更大的灾难和损失,它的感染、侵入、渗透,将导致人类社会心肌梗死。

    《透明社会(韩炳哲作品08)》
    透明是今日社会的规则。这是一个术语,也是一个口号,主导着关于官僚腐败和信息公开的公众议题。它触及政治、经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民主进程尤其意义非凡。每个人都可以获取每个方面的信息;每件事,每个人都变为透明,从后资本主义世界用来实行控制的各种手段和机器中摆脱了出来。但是,讽刺的是,透明也有其自身的阴暗面:没有神秘感,没有阴影,没有细节。透明意味着隐私消失,同质化,信任感也将崩溃。收集更多信息的焦虑,并不然产生知识和信仰。信息技术造成了一种幻象,人们可以掌握全部信息并实现持续的控制,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恰当的理解和解释。本书中,韩炳哲宣称透明是一个伪概念,是当代迷思中强有力而有害的一个。

    《美的救赎(韩炳哲作品09)》
    美如今正处于一种矛盾的处境。
    一方面,它如通货膨胀般蔓延四溢: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美的狂热崇拜。另一方面,美失去了一切超越性,屈服于消费的内在性:它塑造了资本的美学的一面。美以及崇高或震撼所带来的对消极性的体验,完全被纯粹的快乐即点赞所取代。美终被色情化。
    本书既为我们展示了那些以真理、灾难或诱惑表现出来的美的形式,也阐明了那些建立美的伦理或政治的美的维度。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但是他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杂志》(Das Magazin)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
    西方文化遵循的是本质,而本书为您介绍的是一种“陌生的文化”,一种“非本质/不在场的文化”。

    在西方,陌生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被全力排除或强制利用的对象,它未曾现身于本己的内在之中。那么如今呢?如今还有陌生者吗?现在人们乐于相信,大家基本上都一样。如此一来,陌生者就再次从本己的内在之中消失了。

    东亚思想完全朝向内在。道则完全与世界的内在,与事物的“就是如此”,与此地此时融合在一起。在东亚的想象世界里,没有任何事物存在于世界的内在之外。如果说道避开了确定与指称,那并不是它太高,而是因为它在流动,因为它像河流一样曲折蜿蜒。它描绘着事物的不断转化,描绘着世界的过程性。

    与世界的关系并不是由作为与行动的决断、意识与反思的高光所决定。相反,人们通过退避到不在场,通过忘掉或清空自己而让它发生,就好像那明亮的房间,正是因为它的空,才有能力接收很多的光。人们追求的不是果断的行动,而是随意与轻松。这大概就是与西方自由观念相对应的东亚自由观念。


    《禅宗哲学》
    “虽非佛,然老松,忘我而立。”
    禅宗重冥思,为大乘佛教流传于中国的一支宗派。神妙传奇的初祖菩提达摩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揭出禅宗的特质。禅宗对语言的怀疑,尤其对概念性思维的不信任,使其用词神秘而凝练。无言中折射着言说。
    本书得益于对禅宗的哲思,以及由禅宗而来的哲思,通过概念将禅宗蕴含的哲学力量阐发出来。禅宗致力于表述的存在体验或意识体验,难以完全用概念式的语言表达出来。文字或可描述禅之静谧,禅之静谧却无须囿于文字。
    本书采用比较的研究进路,让柏拉图、莱布尼茨、费希特、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与禅宗思想的不同面向之间进行碰撞。行文中多有俳句穿插其间。俳句呼应哲思,铺垫相应文段的语境氛围,读者诸君不妨将它看作衬托画作的画框。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
    因新技术而加速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去远”文化空间,由此产生的“切近”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实践和表达形式。全球化进程起到了积累和集聚的作用,异质的文化内容簇拥到一起。不同文化空间相互叠加,相互渗透。时间同样失去边界。簇拥起来的林林总总,不仅让不同地域,也让不同时段失去了遥远性。更准确地反映当今文化之空间性的,不是感知上的跨、间、多,而是超。文化发生了内爆,也就是说,文化被去除了遥远性,成为超文化。

    超文化性产生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旅行者。超文化旅行者去往的不是反世界,也不是彼处,实际上,他居住在此处与彼处成对称关系的空间里,他就在这儿,“内在空间就是他的家”。在景观的超空间里冲浪或浏览,与朝圣者以及浪漫主义的旅行者的行进方式都截然不同。超文化旅行者从一个此处去往另一个此处,超文化因而是一种关于此在的文化。

    超文化旅行者在向文化观光敞开大门的事件的超空间中旅行,因此,超文化旅行者对文化(Kultur)的体验就是文化—旅行(Kul-Tour)。


    《山寨:中国式解构》
    中国思想从一开始就是解构的,因为它与存在和本质从根本上决裂开来。“道”(字面意思:道路)本身即是存在和本质的对立面。道是顺应变化的,而本质却是抗拒变化的。在无始也无终的过程中,或者说在道路上,“去—创造”和“非—实体”中的消极性使得存在变“空”。

    对于中国思想来说,至关重要的不是有着绝对开始的创造,而是既无始也无终、既无生也无死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东亚思想中既没有出现海德格尔那种对死亡的强调,也没有出现阿伦特那种对出生的强调。

    过程和变化也主宰着中国的艺术史。那些不断改变着师作品集,并使其不断适应新环境的再造或续作,本身就是师的作品。在中国,不断的转化即是一种创造和创新的方法。山寨运动将创新解构为“从虚无中创造”(“无中生有”),那么山寨就是“去—创造”。它把同一性与变化的差异,即把同一性与主动的、积极的差异化对立起来,把存在与过程对立起来,把本质与道路对立起来。以这种方式,山寨体现着真正的中国精神。


    《什么是权力?》
    关于权力概念,仍然存在理论上的混乱。这一现象如此不言而喻,概念本身却如此晦暗不明,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一些人来说,权力意味着压制。对另一些人来说,权力是一种建构性的交往要素。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权力概念不可调和地相互对立。权力有时关乎自由,有时与胁迫相连。有人认为,权力建立在集体行动之上。其他人认为,它与斗争相结合。有人把权力和暴力截然分开。对其他人来说,暴力仅仅是一种强化的权力形式。权力有时与法律相关,有时与专断相结合。

    鉴于这种理论上的混乱,应当寻找一个灵活的权力概念,能够把不同的权力观念统一起来。需要制定一种权力的基本形式,通过转变内部的结构要素,从而产生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预设。

    在对卢曼、卡内蒂、福柯、海德格尔、施米特、阿伦特、哈贝马斯等人逐一进行检阅和辨析后,作者提请我们注意尼采权力意志的另一面向:“它不为自己谋求任何东西,却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
    如今,随处可见一种痛苦恐惧症,一种普遍的对痛苦的恐惧。人们对痛苦的忍受度也在迅速下降。痛苦恐惧症导致一种长效麻醉。人们对有痛苦状况避之不及,甚至连爱情的痛苦也渐渐变得可疑起来。这种痛苦恐惧症也蔓延至社会性事物。冲突和分歧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因为它们很可能导致令人痛苦的争论。痛苦恐惧症也席卷政治领域。一致之强制和共识之压力与日俱增。政治安守在一个妥协区域,失去一切生机与活力。

    妥协社会与功绩社会相伴而生。痛苦被看作虚弱的象征,它是要被掩盖或优化的东西,无法与功绩和谐共存。苦难的被动性在“能”所支配的主动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如今,痛苦被剥夺了有表达的机会,它被判缄默。

    新自由主义的幸福预期物化了幸福。幸福绝不仅仅是众多能带来更高绩效的积极情感之总和,它对优化逻辑避之不及,不可用性是其特征。幸福中蕴含着否定性,真正的幸福绝不可能是美无缺的。使幸福免于被物化的恰恰是痛苦。痛苦承载着幸福,使幸福长久。“痛并快乐着”并非矛盾的修辞。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
    《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

    《倦怠社会(韩炳哲作品05)》
    前言 倦怠的普罗米修斯 1
    精神暴力 3
    超越规训社会 15
    深度无聊 21
    积极生活 27
    观看的教育 37
    抄写员巴托比 45
    倦怠社会 53
    外二篇
    倦怠社会 65
    神圣时间 89
    注 释 105

    《暴力拓扑学(韩炳哲作品07)》
    导 言 1
    一部 暴力的宏观物理学
    暴力的拓扑学 7
    暴力的考古学 15
    暴力的心理学 33
    暴力的政治学 57
    暴力的宏观逻辑 95
    第二部 暴力的微观物理学
    系统性的暴力 111
    权力的微观物理学 121
    扩张性的暴力 131
    透明性的暴力 143
    媒体是“群—时代” 153
    块茎暴力 165
    全球性的暴力 173
    自由人 183
    注 释 195

    《透明社会(韩炳哲作品08)》
    肯定社会 1
    展示社会 15
    证据社会 25
    色情社会 35
    加速社会 49
    亲密社会 57
    信息社会 63
    揭秘社会 71
    监控社会 77
    注 释 87

    《美的救赎(韩炳哲作品09)》
    论平滑 1
    平滑的身体 15
    平滑美学 21
    数字化之美 31
    遮蔽美学 37
    创伤美学 45
    灾难美学 55
    美的理想 63
    美即真理 69
    美的政治 77
    色情戏剧 85
    停留于美 89
    回忆之美 95
    在美中生育 101

    《他者的消失(韩炳哲作品04)》
    同质化的恐怖 1
    全球化与恐怖主义的暴力 15
    真实性的恐怖 29
    恐 惧 39
    门 槛 49
    异 化 53
    对抗体 59
    目 光 65
    声 音 75
    他者之语言 89
    他者之思考 101
    倾 听 107
    注 释 119

    《娱乐何为(韩炳哲作品06)》
    再版前言 1
    前 言 3
    甜蜜十字架 5
    蝶 梦 33
    关于奢侈 53
    解 悟 65
    道德的娱乐 81
    健康的娱乐 95
    存在作为受难 111
    饥饿艺术家 141
    泰然任之 153
    娱乐之元理论 163
    注 释 173

    《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韩炳哲作品03)》
    前 言 1
    毫无敬意 3
    愤怒社会 11
    在群中 15
    去媒体化 25
    聪明的汉斯 33
    遁入图片 41
    从经手到动指 47
    从农夫到猎人 55
    从主体到项目 65
    大地的诺莫斯 73
    数字幽灵 79
    信息倦怠 85
    代理危机 89
    从公民到消费者 95
    生活全记录 101
    精神政治 107
    注 释 113

    《精神政治学(韩炳哲作品01)》
    自由的危机 1
    精明的权力 19
    鼹鼠与蛇 23
    生物政治 27
    福柯的困境 31
    治愈即杀害 39
    休 克 43
    友爱的老大哥 49
    情绪资本主义 55
    游戏化 67
    大数据 75
    超越主体 105
    痴言痴语 109

    《爱欲之死(韩炳哲作品02)》
    序 重塑爱欲 阿兰·巴迪欧 1
    忧郁症 11
    承认“无能为力” 23
    徒劳的生命 35
    色 情 51
    想象力 57
    爱欲政治学 67
    理论之殇 73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
    前 言 1
    本质与非本质——无住 3
    封闭与开放——不在场的空间 31
    光与影——不在场的美学 45
    智与愚——在通往天堂的路上 65
    陆地与海洋——思维策略 79
    作为与发生——超越主动与被动 103
    问候与鞠躬——友善 125
    注 释 139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153

    《禅宗哲学》
    前 言 1
    无神的宗教 3
    空 33
    无 人 51
    无 住 71
    死 85
    友 善 103
    注 释 123
    附录一 人物、文献词典 139
    附录二 韩炳哲著作年谱 148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
    穿夏威夷衫的游客 1
    文化为家 3
    超文本和超文化 9
    联网的爱欲 15
    融合食物 19
    杂交文化 23
    文化的连字符化 31
    比照的时代 37
    文化的去光晕化 41
    朝圣者与旅行者 47
    窗口与单子 53
    奥德拉岱克 57
    超文化身份 61
    文化间性、多元文化性和跨文化性 65
    据为己有 71
    论长期和平 75
    友善的文化 81
    超日志 87
    漫游者 91
    门槛 93
    注释 101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113

    《山寨:中国式解构》
    权 1
    真迹 7
    闲章 33
    复制 47
    山寨 59
    注释 65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71

    《什么是权力?》
    前 言
    权力的逻辑学
    权力的语义学
    权力的形而上学
    权力的政治学
    权力的伦理学
    注 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
    痛苦恐惧症 1
    幸福强制 9
    生 存 17
    痛苦之无意义 23
    痛苦之狡计 31
    痛苦之为真理 37
    痛苦之诗学 41
    痛苦之辩证法 47
    痛苦之存在论 53
    痛苦之伦理学 63
    后之人 69
    注 释 77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85

    《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
    前 言 1
    生产强制 3
    本真性强制 19
    闭合的仪式 29
    节日与宗教 39
    生死游戏 51
    历史的终结 61
    符号帝国 67
    从决斗到无人机战争 77
    从神话到数据主义 85
    从诱惑到色情片 93
    注 释 99
    参考文献 109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113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 1
    为什么今天不可能发生革命? 19
    对人的全面剥削 27
    在数字化全景监狱里 35
    唯死亡之物才透明 43
    数据主义和虚无主义 51
    虚空之苦 55
    跳跃的人 63
    难民来自何处? 67
    野蛮人的国度 73
    谁是难民? 83
    美在陌生者之中 89
    万事皆匆促 97
    爱欲击败抑郁 103
    资本主义不喜欢安静 117
    注 释 135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139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
    无所事事的面向 1
    《庄子》旁注 29
    从行动到存在 33
    绝对的存在之缺失 53
    行动的激情 67
    来临中的社会 97
    注 释 113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129
    韩炳哲,著,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德国文学和天主教神学。他先后在弗莱堡和慕尼黑学习,并于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的博士学位。
    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起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18—20世纪伦理学、社会哲学、现象学、文化哲学、美学、宗教、媒体理论等。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这都让韩炳哲对于数字信息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分析批判,显得尤其重要而富于启发。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