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 听古代考霸一声吼 急脚大师爆笑开讲中国考试史 40位古代考霸分享高分秘诀 随机赠金榜题名卡或逢考必过符
¥ ×1
书名 | 听古代考霸一声吼 | 页数 | 264 | ||
定价 | 56.00元 | 包装 | 平装 | 开本 | 32 |
正文语种 | 中文 | 出版者国别 | 中国 | 字数 | 190千字 |
作者 | 急脚大师 著 | 正文语种 | 中文 | ||
版别 | 2023年10月第1版 | 书号 | 978-7-5387-7237-1 |
编辑推荐
别人家的语文老师“急脚大师”爆笑开讲!《和古代学霸握个手》后热度再续,硬核解读中国考试史。
科举考试难不难?听古代考霸一声吼!40位古代考霸的励志故事,串联起中国古代千余年的人才选拔制度。
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满篇都是知识点!理解古代考霸,成为现代考霸!
古代学子学什么?考什么?他们是否也要刷“三年模拟”“五年高考”?何为“行卷”?何为“关试”?科举考试公平吗?有人作弊怎么办?一口气解答我们对考试史的所有好奇。
我们要上榜,我们要“上岸”!究竟是一战成名?还是一战到底?那些年,我们一起考过的试,都是青春!
漫画爆笑有梗,故事妙趣横生,让人迫不及待一口气读完。
随书附赠:金榜题名卡或逢考必过符1张,开运吉祥,祝福广大学子都能得偿所愿。
内容简介
科举考试制度从隋唐开始,到明清结束,历时1300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作者选择了几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他们或是通过科举考试一鸣惊人,或是在看不到尽头的科举考试中蹉跎了青春。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付出了多年的努力,创作出众多流传千古的
名篇佳作。
从他们的励志人生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科举考试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有着怎样深刻的影响。
作者简介
急脚大师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专注古代人才选拔考试制度、唐诗宋词、古文等历史与文学研究二十年,善于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文字严谨地讲述历史。
曾在浙江省一级重点高中担任语文老师,获得县教坛新秀称号。讲课风格幽默生动、明白易晓,所带班级语文高考成绩突出,深受学生喜爱。
已出版《和古代学霸握个手》《和唐朝诗人握个手》《和宋朝词人握个手》《古文其实可以笑着读》等畅销书籍,另有多部历史文学类作品正在陆续出版中。
目录
第一章 隋唐篇:激烈竞争背后的忙碌
考场顶级“三剑客”
咱不是魏徵,也能铁骨铮铮
我静静地看着你唾沫星子乱飞
只要不断气,考试不放弃
活到老,考到老,一辈子考不上该怎么搞
我们的“神仙友情”,是从“地狱刷题”开始的
不爽了,就去考试
状元那么多,书法我最火
大唐“司法考试”第一人
第二章 宋元篇:从天堂坠落到了地狱
出身卑微又怎样,我骄傲
谁跟我抢女婿,我跟谁急
虽然我的年纪小,可是我的功夫高
比状元还牛的顶级考霸
大宋最牛的艺考生们
临时聘用人员也能成为风云人物
录取率再低,我也能杀出一条血路
第三章 明清篇:这里面是甜蜜的忧愁
触摸着考试的天花板,歌唱着悲伤的“窦娥冤”
放完猪,我读书;上考场,状元郎
有点儿个性就那么难吗?
考试这条路,我走得太苦了
他编写的“八股满分作文选”,成了超级畅销书
专业的考生,“不专业”的科学家
我就是这么淡定
啃着馒头上考场
别人读书是为了做官,他做官是为了读书
最牛的复读生
最后一位考场“大牛”
科举制度简史
参考资料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隋文帝统一天下以后,废除了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他命令各地推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之士”,要求被举荐的人才们参加笔试,初步打破了门阀士族对官场的垄断。
到了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年),朝廷诏令“文武有职事者,五品已上,宜依令十科举人”。明确提出了十科举人的科目: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骁壮。不同科目录取不同的人才,所以叫“科举”。
大业五年(609 年),隋炀帝又将十科精减为四科。进士科乃是隋炀帝在位时新出现的科目,以考查策问为主,类似于让考生们写几篇议论文。随着时间的发展,最初的科举考试固定为秀才、进士、俊士、明经四科。可惜,隋朝还没有来得及完善考试制度,就一命呜呼了。
唐朝的皇帝们觉得考试是个“招聘”人才的好办法,于是将科举制度发扬光大。武德四年(621 年),唐高祖总结历朝历代尤其是隋朝的人才考试制度,颁发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秀才科、明经科和进士科开设,科举最低一级——乡试正式设立。武德五年(622 年)唐朝的诏书明确士人可以“投牒自应”,中下层寒门子弟不用像以前那样,必须被人举荐才能参加考试,自行到当地政府报名就行了。
不论等级,不论门第,不论背景,科举向全社会开放。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被压抑的寒门子弟在迷茫之中看到了翻身的希望。
这一年,朝廷录取了大唐科举第一榜,自此,考试基本上每年举行一次。
朝廷组织科举考试,逢进必考,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参加考试,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然而隋朝与唐朝初期虽然实行了科举考试制度,但是录取的人数并不多,门阀士族的影响力依旧很强。
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都是依赖贵族集团建立王朝的,不可能彻底打击门阀贵族。汉魏至南北朝时期,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地带长期盘踞着顶级门阀集团,他们内部之间相互通婚,文化上相互认同,始终把持着各个朝代的政权与军事,入则为相,出则为将。其中,既有鲜卑族人,也有汉族人。渐渐地,这一带就形成了有名的关陇集团,西魏、北周、隋、唐四代开国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
科举制度在唐太宗时期并未充分发挥作用,因为一起打天下的人才太多了,很多人都出自关陇集团等门阀贵族。李世民个人魅力超强,文武双全,跨上战马谁能阻挡,拿起毛笔又比谁差?
在他的万丈光芒之下,那些高傲的门阀贵族子弟谁也不敢放肆,尽心尽力、忠心不贰地跟着皇帝干事,推动着大唐前行。
但是到了李治当家呢?
在众多皇子之中,他原本是最不光鲜亮丽的一个,无论哪个兄弟的文武之才都比他出众,谁也没有想到他能当上太子。估计李治自己也没想到,因而他的内心或多或少有些自卑。虽然太宗皇帝手把手教他如何做一个好皇帝,可是捏软柿子乃是人的本性,老功臣们倚老卖老,门阀贵族子弟子承父业,大部分官员仍靠世袭的特权进入官场,谁来理你?
看似柔弱的李治根本没被大家放在眼里,一举一动都备受牵制,完全没有当皇帝的那种唯我独尊的感觉。李治不乐意了,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吗?
撂倒那些傲慢的门阀士族成了他的头等大事。
这个时候,武则天出现了。她的果敢与智谋震撼了李治,关键还挺性感妩媚呢!这不就是李治想要的帮手吗?两个人一起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大力改革。唐高宗永徽二年(651 年)朝廷废除了秀才科,从此以后,进士科(考查吟诗作赋、写作议论文、背诵儒家经典的能力)和明经科(考查背诵儒家经典及议论文写作的能力)成为科举考试的两大主要科目,而进士科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进士科一开始只考策问(相当于时事政治论述题),唐高宗永隆二年(681 年),这一科又增加了帖经(相当于填空题,考查考生对儒家经典的背诵理解能力)和杂文(指诗、赋、箴、铭、颂、表、议、论之类)。到了唐玄宗时期,杂文变成纯粹的诗赋题,诗赋写作题的分数越来越高,远超策问和帖经。尤其唐朝中期以后,第一场考试就是诗赋,第二场是帖经,第三场是策文,逐场定去留,第一场最重要,这场考试的成绩决定了考生是否会被录取。
一代女皇武则天上台之后,为了选拔底层那些有才华又对她忠心的人才,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了防止吏部铨选看人看背景,她命人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用纸糊封后,再交给阅卷官评定成绩,这是宋朝科举弥封制度的起源,让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她不仅大幅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录取率,还亲自在皇宫主持考试,采用“老板直聘”的方式选拔人才。天授元年(690 年),她创立了殿试制度,收归了吏部门阀大族的用人权,让底层人才能够与皇帝近距离接触。可惜,弥封和殿试制度只推行了一小段时间,武则天去世之后,科举制度又在门阀贵族的强烈要求下,恢复了以前的状态,依旧能从考卷上看到考生的名字。
唐朝的科举除因自然灾害或战乱暂停外,基本上每年举行一次,每次都是各个科目同时考试。截止到唐哀帝天祐四年(907 年),一共举行了两百多次。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