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青年与学问》所辑,均是有关青年人读书治学及为人的短文。唐君毅迫切希望青年人发愤读书,一来成就自己,二来开拓中国文化。其中所讲道理并不算复杂,但融入了唐君毅的个人体会与经验,所以很有新鲜的意味。他提倡人的精神归向朴厚,并对现代文明生活的“弊害”作了提醒,可以说,现下流量时代中出现的许多现象、弊病和困惑,唐君毅在60年前早有预见,并且说得明明白白。
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青年与学问 唐君毅 新亚学院创建人之一、新儒家代表、一代大儒唐君毅先生经典之作 关于青年人如何读书 天地
¥ ×1
青年与学问
☉ 新亚学院创建人之一、新儒家代表、一代大儒唐君毅先生经典之作。☉ 关于青年人如何读书,如何审视自身,如何立志,如何开拓自己的精神空间的短文集结,告诉年轻人如何守护内心,与世界和谐相处。☉ 所讲治学为人道理并不复杂,但融入唐君毅的个人体会与经验,说理形象且有条理,兼有具体指导方法,很好实用。☉ 对现代文明生活的“弊害”作了提醒,可以说,现下流量时代中出现的许多现象、弊病和困惑,唐君毅在60年前早有预见,并提出解决方法。☉ 唐君毅思想承接儒释道,又兼容西方哲学,其迫切希望青年人发愤读书,一来成就自......
内容简介
《青年与学问》所辑,均是有关青年人读书治学及为人的短文。唐君毅迫切希望青年人发愤读书,一来成就自己,二来开拓中国文化。其中所讲道理并不算复杂,但融入了唐君毅的个人体会与经验,所以很有新鲜的意味。他提倡人的精神归向朴厚,并对现代文明生活的“弊害”作了提醒,可以说,现下流量时代中出现的许多现象、弊病和困惑,唐君毅在60年前早有预见,并且说得明明白白。
唐君毅 著
唐君毅(1909-1978) 中国有名思想家、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毕业于中央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江南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与钱穆、张丕介等联合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后,受聘为为首任文学院院长和哲学讲座教授。主要代表作有《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中国哲学原论》《哲学概论》等。
序
本书所辑,大均有关青年之读书治学及为人的一些短文。这些文章,除在《人生》一刊发表者外,有的是在新亚书院学生所办之刊物上发表过的,有的是在港九所办之《中国学生周报》发表过的,这些文章,因为要尽量适应读者,所以不能畅所欲言。有的地方,并不免用时下刊物笔调来行文,这在我个人是并不愿意的。有许多地方,亦写得不真切,这是我所引为愧疚的。但是我在每写一文时,我总是在迫切希望青年们能发愤读书造学问,成就他自己,以开拓中国文化之前途。我并未以敷衍塞责的态度来写文。所以这些文章所讲的道理虽很普通,但我想青年看了,仍可有些好处。加以重印,亦就不算浪费纸墨了。
方才我说,这些文章所讲的道理,都很普通。同类的道理在古今大学者的口中,恐都是说过的。我这一些文,亦未尝想把一切古今人所讲之读书治学之方法态度,加以一综合的说明。所以青年朋友们千万不要以为看了此书,便知一切读书治学之方法态度了。应当由此再去看古今大学者是如何读书、如何治学才是。但是我这些文,亦有一好处,即这都是为此时代的中国青年写的,而且亦都有我个人之体会与经验为背景。所以尽管古今人多有同类的话,然而我相信,这些文仍多少有一种新鲜的意味。而我所希望于青年朋友的,亦只在其能由是而读书治学,皆与其个人之体会、经验连起来,而处处感到一新鲜的意味而已。
这些文之所以如此编排,亦略有一理由。第一文《说青年之人生》,可作一篇导言看。这篇文章之主要意思,是说青年之天德并不足贵,只有继天德以成人德才足贵。故后天的学问功夫绝不可忽。后天的学问功夫中,最重要的,毕竟仍是读书听讲。故有第二文《说读书之重要》、第三文《说阅读与听讲》。读书是以古人及远处人为师,听讲则是以眼前接近的人为师。学问之第一步在有师。此义在昔人时常说到。但现代青年多忽此,不屑读书听讲与求师,乃终于自误,最要不得。第四文《说读书之难与易》,是略说人在读书历程中之甘苦。此甘苦是有层级之不同的,故此文仿《庄子》及《礼记》之二段文之笔调来写。依此笔调,一直写下去,便似太流走,亦有类游戏。但我之本意实非喜流走与游戏者。故望读者读此文时,勿一直滑下去看,要随处顿住来看。否则,我之罪大矣。
第五文《说学问之阶段》,第六文《说学问之生死关》,是泛就人读书造学问而逐渐有心得时所经历之阶段与关隘上看。此二文各分五段,皆可一一互相照映来看。
第七文《精神的空间之开拓》,及第八文《新春与青年谈立志》,则是从胸襟志愿之扩大提高上讲学问之道。此是讲的做人之学问与纯求知识之学问之交界处。
第九文《学问之方法》,是说明许多人孤立地讲学问方法之误,而说明学问方法之了解,实与学问同时进步。第十文《学问之内容》,是指出一般人只以求知识为学问之误,而说明学问之内容乃与吾人之整个生活同其广大。因我是学哲学者,所以对于哲学所说者稍多。然我却无丝毫轻忽其他学问之意。
第十一文《与青年谈中国文化》,是讲青年对中国文化应有之最简单的认识。我们今日之讲一切学问之目标,一面在成就自己,一面即在谋中国文化之发展。故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都应念念不忘一些中国文化之长处。……此书是希望每一公民阅读的。所以我写此文亦尽量求浅易明白。我想中学学生亦能看的。所以附载于此。
第十二文《说人生在世之意义》,是提供青年一最简单的人生观。第十三文《薛维澈论:现代文明生活之弊端》,初是介绍西哲薛维澈之思想之一段。此一段文之所以附于此,是要现代青年知道现代社会之文明生活包含许多问题,可使人之精神堕落,青年朋友们应于此警惕。薛维澈是现代一知行合一的哲人,他一生的时间多费在非洲南部为土著人治病。他的思想是要人回到对于一切生命的尊重。而在我们所要建立的中国未来之社会,亦应能去掉现代都市文明的毛病。人的精神应归向于朴厚,现代青年之治学做人,亦应有点乡土气。只有乡土气而有朴厚的精神之青年,才能真正造学问,使自己成一真正人物。所以在乡村中的青年,不要气馁,在都市中的青年,应当时常警惕着现代文明生活的弊害之侵入自己。此即我之所以附入此短文之理由。
依此次序来编辑此诸文,其中亦有一线索,而略成一系统。其中重复的地方与缺漏的地方,自然很多。但是读者如依此序所说之根本义去看,亦可以把重复的地方去掉,把缺漏的地方补足,而自己形成一个对于读书治学做人之道的一整个的初步认识。
此书文皆我在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七年所写,但内容与时间无关。原由人生出版社出版。今人生出版社,将此书让归三民书局出版,除增加附录二篇外,仅校改若干字句,亦不另作序了。
唐君毅
一九七○年六月于九龙
说读书之重要
一
学问之道,本不限于读书。德性的修养,内心的开悟,是一种学问。这并非必须要读书。所以,不识字的武训,可以成圣成贤;不识字的慧能,亦能悟道。艺术的创造、诗歌的写作,亦是一种学问。然天才的艺术家与诗人,亦可不必读许多书,识许多字。如八指头陀作诗中有酒壶,写不出壶字,即画上一酒壶,仍不碍其为一绝代的诗人。此外,办事才能的训练,人情世务的洞达,亦并非必须多读书。科学上的观察实验,为求科学真理之要道,此亦不是读书。听人演讲,与人讨论学术,亦是造学问,而非读书。而且,我们还可说,一切对自然宇宙、对人生社会的知识,最初都是由人之仰观俯察,思想反省而得。所谓:“尧舜以前,更读何书?”当初原只有自然宇宙人生社会一部大书。我们所谓书,乃人类思想文化已发展至某阶段才有的后起之物,则“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呢?
二
但是,我们须知,我们不是生活在尧舜以前。我们是生于已有书的时代之后。我们既生于有书的时代之后,我们就必须要由读书以了解人类文化,通过人造的书之了解,去进一步求更了解自然宇宙人生社会那部大书。武训、慧能、八指头陀,固不识字或未读多少书,但是我们今日仍只可由书上以知武训、慧能与八指头陀。已往的人,如何训练其办事才能,如何洞达人情世务,与科学的观察,实验之报告,哲学思想之纪录,亦大多皆载在书中。如果你有特殊办事才能,或对自然宇宙人生社会有特殊的观察实验及思想,你亦必将希望写成文字,著成书,以行远而垂久。由此便知,书籍虽是后于人类文化而有,然而却是整个人类文化之镜子。人必须要从此镜子中,才能了解整个人类文化之大体,而由自然世界走入人文之世界。这不是很明白的吗?
三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我们不读书,只凭我们之天赋的聪明智慧或思想能力,真可直接去读自然宇宙人生社会这部大书,而自己读出其深微广大的意义来。这部大书,似易懂而实难。其所以似易懂,是因为我们自己心灵的聪明智慧、思想能力,亦可说是一面镜子,因而对此大书之内容,总能照见一些。其所以实难,是因这本大书,早经无数古往今来的有更高聪明智慧、思想能力之人读过了,经无数更好的心灵之镜子照过了,还未照清楚而读懂哩。
四
然而书籍之为一镜子,却是一大镜子。从此大镜子中,可以了解整个人类之文化之大体,亦即可以了解古往今来无数有聪明智慧思想能力的人,其心灵之镜中,所照见的世界中之事物与真理。读书,即是把我们的小镜子,面对书籍之大镜子,而重去反映古往今来无数聪明智慧的心灵,所已照见之世界中之事物与真理,于我们之小镜子中。
一个心灵之镜子,照不见的事物与真理,另一心灵之镜子,可以照见。如果我们能透过书籍,而将无数的心灵之镜子,所照见者重加反映,我们不是更能了解自然宇宙人生社会这部大书,而把我们之小镜子亦变成大镜子一般大了吗?这是从读书以增加思想之广度上说。但是更重要的是:只有读书才可以增加我们思想之深度。
五
读书之可以增加我们思想之深度,这可以读者与著者之心灵之镜之光明,互相渗透,则光之强度增加,来作比喻。但最好是以不同凹凸之度的镜子互相反映,则可看见我们原看不见之事物作比喻。我们都知道,显微镜与望远镜之所以能使人看见更细微更深远之事物,乃由于利用凹凸镜之互相重叠,乃能使光线深入事物内部,将事物内部之情形,清楚地反映出来,为我们所见。但是我们常不知,读书正是使我们心灵自身化为重叠凹凸镜之一,而使我们之聪明智慧的光辉,能照察到更细微更深远的自然宇宙人生社会之事物与真理者,由此才培养出我们思想之深度。
直接单纯的一个思想,从来不会深的。只有对一个思想再加思想,才能使思想深。读书即是在思想古往今来的他人的思想。人只有走过他人所已走过的,才走得远。人亦只有思想过前人所思想的,才能思想得深。我思想前人的思想,而前人的思想,又是思想更前之人的思想来的。人类的文化史与思想史,是无尽的后代人,对于以前人之思想再加思想之成果。当人思想前人所思时,其心灵是凹镜。凹镜聚合一切来的光线。当人表出其思想,留给后人交与他人时,其心灵是凸镜,而分散出光线。重重叠叠的心灵之凹凸镜之互相反映,形成人类之思想史与文化史,人乃对自然宇宙人生社会中之真理,一步一步,更能达微显幽,而极深知远。人不经显微镜与望远镜,只凭肉眼,莫有人能了解细胞之构造,亦莫有人能看清天上的星云。人不多读书,只凭自己一点聪明智慧,去判断自然宇宙人生社会,又如何能达于细微深远之事物与真理?所以不多读人所著的书,而以直接读大书自许,这只是学人的懒惰,必将误人误己。
好多年来,因中国社会急遽变化,许多人主张读书不是学问中最重要的。所谓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这诚然有毛病。但是不读书,而只自恃聪明智慧以思想一切,判断一切,亦恒不免肤浅。这样虽未必死,但亦是不能真活的。必须要以自己之活的聪明智慧,与书中人聪明智慧合起来。书活了,我自己亦才真活了。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