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库尔斯克会战》指文图书东线文库 戴维•M.格兰茨 军事历史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其他作者著
    •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其他作者著
    •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7615591684
    • 版权提供:外文出版社

     

    书名:《库尔斯克会战》
    作者:[美] 戴维?M. 格兰茨[美] 乔纳森?M. 豪斯
    译者:孙渤 赵国星 张峻鸣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平装定价:149.80元
    页码:576页
    开本:16开
    内页用纸:80克胶版纸
    封面用纸:250克铜版纸
    印张:36
    版次:2019年3月1版

     

     

    关于本书:
    ?本书完整地叙述了库尔斯克会战,包括*阶段的防御战役、奥廖尔进攻战役和别尔戈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介绍了长期以来为人所忽视的“库图佐夫”行动和“鲁缅采夫”行动始末。
    ?本书在附录中以诸多大型图表展示了参战双方序列、兵力、装备的具体情况,展示了苏德双方在会战前和会展期间发布的重要训令、命令。
    ?本书由苏德战争学者,《斯大林格勒三部曲》《列宁格勒会战1941—1945》《泥足巨人:苏德战争前夕的苏联军队》的作者戴维?格兰茨执笔,条理分明,深入浅出。
    ?系统剖析“1300/1500辆坦克在普罗霍罗夫卡交战”的神话,明确“堡垒”行动失败的主要责任。

    关于库尔斯克会战:
    ?是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较大的坦克战之一,单是在会战防御阶段,双方就投入兵力180余万人,坦克近7000辆。
    ?双方均付出惨重代价,苏联方面在整个会战中伤亡超过86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6064辆;德国方面也损失坦克2439辆。
    ?此役意味着闪击战在战略和战役层面的穷途末路,德国的进攻*次被制止在战术纵深或浅近战役纵深。也在战术层面敲响了德国闪击战的丧钟,即便德军保持着坦克和反坦克武器方面的明显技术优势,也无法在库尔斯克达成自己想要的战果。
    ?根据库尔斯克的经验教训,苏联人同样开始把自己新学到的诸兵种合成技巧用于进攻,这种装甲兵在得到合理支援的情况下梯次进入交战的作战方式,后来成为苏联实现战役和战略推进的有效手段。

    内容简介

    库尔斯克会战意味着闪击战在战略和战役层面的穷途末路。在这场战争中,德国的进攻*次被制止在战术纵深或浅近战役纵深。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场意外,*终也是一场灾难,因为他们军队过去取得的战略成功,有赖于成功实现深远纵深的战役突破,并从军事和心理两方面使其敌人陷入瘫痪。库尔斯克会战证明,德国以高速歼击机的护航为掩护,大规模集中使用装甲兵的战法,已经不能再像1941年和1942年那样肆无忌惮地突入苏联的后方。


    编辑推荐

    我们现在能够为这场会战脱掉神话的外衣,还原当时实际发生过什么,原因又是什么。这就是本书的目的——戴维?格兰茨

    很少有哪场战役或会战像库尔斯克会战这样,如此紧密地与“坦克”联系起来,后人了解这段史实时,脑海中浮现的是德国坦克排成楔形队列,驶过片片金黄的麦浪;浮现的是苏联坦克旅发起集群冲击,成群越过铁路路堤;浮现的是德国“虎”式坦克厚重的装甲,弹飞苏联坦克和反坦克炮的穿甲弹;浮现的是苏联的条条堑壕,片片筑垒,层峦叠嶂,**。很难说是坦克赋予了库尔斯克会战话题性,还是库尔斯克会战令坦克之间的搏斗更加引人瞩目。

    库尔斯克会战的坦克碰撞擦除两个耀眼的火花,普罗霍罗夫卡的神话在军迷中早已是家喻户晓,波内里的激战今年来也渐为人知,然而,在时间和诸多严谨或不那么严谨的各种读物的掩盖下,包括这两场坦克战在内的整段历史反而愈发缥缈。今天,新出现的苏联资料和德国资料,使得戴维?格兰茨有机会重新评价库尔斯克会战的方方面面,这部《库尔斯克会战》综合采用现存于新解密的苏联档案材料和准档案材料中关于这场会战的大量细节,为已经载入史册的细节又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新内容,可能有助于回答一些广大军迷关心的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参加过这场激烈会战的德国将军们撰写回忆录时,主要致力于评价德国这场空前失败中的政治责任和军事责任,苏联的将军们则认为这场会战是苏联势不可挡的胜利征程的组成部分。那么,希特勒真的应该为“堡垒”行动的失败“背锅”吗?如果其他人也应当为此负责,那么又包括那些人呢?对苏联红军来说,库尔斯克会战防御阶段的胜利意味着什么,两场反攻战役又怎样丰富了苏联战役学说呢?

    2. 长期以来,部分西方著作采用德国人关于这场会战的定义和基本框架,认为它只发生在1943年7月5日至23日,这样也就忽略了苏联制订的基本框架,即认为库尔斯克突出部的防御交战,是长达两个月之久的苏联库尔斯克战略性进攻战役的合理组成部分。那么,这场战略性进攻战役结果如何,苏联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初设想?

    3. 部分参战的德国将领断言,如果库尔斯克会战按原计划在 5 月实施,就可能以德国的胜利告终,这是真的吗?如若不然,又是出于何种原因呢?

    4. 过去的著作常常认为,库尔斯克会战主要是一场坦克战,发生在普罗霍罗夫卡的坦克交战是历史上*规模的坦克战,也决定了德国的战争命运。历史学家不断夸大普罗霍罗夫卡交战的规模和重要性,这似乎不难理解,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普罗霍罗夫卡坦克战”究竟是怎样一番图景呢?

    希望读者读完这部《库尔斯克会战》后,能就上述问题得到新的认识。


    作者简介

    戴维?M. 格兰茨:1942年1月11日生于美国纽约州,美国陆军退役上校,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陆军指挥和总参学院以及国防语言学院等。1993年以美国陆军外国军事研究办公室主任身份退役,并继续担任《斯拉夫军事研究杂志》的编辑和俄罗斯联邦自然科学院成员。

    乔纳森?M. 豪斯:中校,在佐治亚州巴恩斯维尔的高登学院担任教授。毕业于汉米尔顿学院,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了历史学博士学位,服现役时曾在美国境内及韩国担任指挥和参谋岗位,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做过政治军事分析,也曾在美国陆军各军校中协助指导工作。


    译者简介

    孙渤,1973年生,山东人,1994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工程系。家用电器高级工程师,现居广东。军事历史爱好者,业余时间长期研究苏德战争史等领域的文章和书籍,译有《泥足巨人:苏德战争前夕的苏联军队》。

    赵国星,1985年出生于北京,现从事出版工作,对军事历史研究与翻译有*涉猎,主要方向为战役史、装备史和士兵回忆录。译有《勒热夫绞肉机:一个红军士兵的战争1942-1945》《装甲司令:艾哈德?劳斯大将东线回忆录》,合译有《巨人的碰撞:苏德战争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合编著有《意大利空战1943-1945:欧洲软肋上空的殊死争夺》,曾在《兵器》等军事杂志上发表过《战斗在巴格拉季昂》等文章。
    张峻鸣,1996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现就读于海南大学。业余军事历史爱好者。


    目录

    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前言
    编者说明
    序幕  慕尼黑 1943年5月3日 
    主要出场人物 

    *部:背景 
    *章  从“巴巴罗萨”到顿巴斯:
    1941—1943年苏德战场的德国陆军 
    “巴巴罗萨”,1941年 
    冲向斯大林格勒,1942 
    进攻与反攻 
    重建德国陆军 
    “虎”式、“豹”式和“象”式 
    为什么选择库尔斯克 

    第二章  1943年的红军 
    斯大林、朱可夫和苏联军事战略            
    苏联的军队结构 
    红军的装甲车辆、卡车与反坦克武器 
    红色空军 
    谋士与斗士 
    第二部:德军突击 

    第三章  准备工作 
    德军集结 
    德国空军 
    一拖再拖 
    红军集结 
    苏联防御计划 
    苏联防御一瞥 
    伪装、侦察与训练 
    几场虚惊 

    第四章  正面强攻 7月5日—9日 
    战场
    初步行动 
    第九集团军的进攻,7月5日—6日 
    南线进攻,7月5日—6日 
    北线危机,7月7日—10日 
    南线危机7月7日—8日 
    第三装甲军的推进 
    重大决策,7月9日 

    第三部:阻击闪击战 
    第五章  普罗霍罗夫卡 7月10日至15日 
    坦克*集团军与第四十八装甲军的交战(7月10日至11日) 
    第三装甲军与近卫第7集团军的交战(7月10日至11日) 
    普罗霍罗夫卡,7月10日至11日 
    普罗霍罗夫卡,7月12日      
    第六章  德军止步 
    两翼的交战,7月12日
    僵局,7月13日 
    决策 
    结局,7月14日—17日 

    第四部:反攻和结论 
    第七章  苏联反攻 
    “库图佐夫”行动:强攻奥廖尔突出部 
    德军撤出奥廖尔 
    “鲁缅采夫行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 
    博戈杜霍夫遭遇战 
    哈尔科夫 

    第八章  结论 
    德国的期望和现实 
    苏联的期望和现实 
    “堡垒”行动
    反攻  
    代价 
    后果 

    附录A  德军作战序列 1943年7月1日 
    附录B  苏联红军作战序列 1943年7月1日 
    附录C  库尔斯克会战期间双方兵力和损失的对比 
    附录D  库尔斯克战场的装甲兵力对比 
    附录E  德国的主要命令 
    附录F  苏联的主要文献 
    资料来源  
    专有名词列表 


    前言
     
    五十多年来,充满传奇色彩的库尔斯克会战一直令历史学家和普通读者既心驰神往,又眼花缭乱。对于英语读者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相对默默无闻。埋藏在这段历史中的库尔斯克会战,以其波及范围之广、战况之激烈、影响之深远,以及人力和物力损失之惊人,为自己赢得了历史上“*规模”的坦克战和苏德战争“转折点”这样的溢美之词。然而,无论人们带着怎样的感情色彩看待这场*的会战,由于没有可靠的苏联资料,它的许多细节都一直模糊不清。正如在战后一大批历史学家的笔下,关于这场会战的叙述基本上只是单方面的,是有血有肉的德国陆军正在与一位体量巨大但面孔模糊的苏联主体进行殊死搏斗。仅仅这一事实,便足以使库尔斯克常常成为充满神话和误解的话题。

    尽管已有一些*的书籍在描绘这场会战的过程和结果,但由于只有德国资料唾手可得,这些书籍大多只能表达德国单方面的细节和德国人的观点。许多全面讲述苏德战争的作品,例如厄尔?齐姆克的学术性记述和阿尔伯特?西顿的开创性研究,保罗?卡雷尔的激动人心、情感丰富、*个人色彩的报道,都包含有关这场大会战的章节。在上述作品以德国视角观察这场会战的同时,马尔科姆?麦金托什和约翰?埃里克森等人已开始向世人披露我们从苏联方面得到的资料。

    参加过这场激烈会战的德国将军们撰写回忆录时,主要致力于评价德国这场空前失败中的政治责任和军事责任,而苏联的将军们则认为这场会战是苏联势不可挡的胜利征程的组成部分。同样,单卷本书籍也承担着详细描述这场大会战的责任。杰弗里?朱克斯和马丁?凯丁绘声绘色地记录下这场规模空前的坦克战中的戏剧性场面,亚努斯?皮耶卡尔凯维茨在描绘会战全景时大量采用各种新出现的苏联资料,马克?希利的简明会战综述则足以令人手不释卷。

    然而,库尔斯克会战极富戏剧性,再加上可以使用的苏联资料极为有限,于是围绕这场会战的某种神话应运而生。这种神话采纳德国人关于这场会战的定义和基本框架,认为它只发生在1943年7月5日至23日,这样也就忽略了苏联制订的基本框架,即认为库尔斯克突出部的防御交战,是长达两个月之久的苏联库尔斯克战略性进攻战役的合理组成部分。

    另外,这个神话断言,如果库尔斯克会战按原计划在5月实施,就可能会以德国的胜利告终。它还认为,库尔斯克会战主要是一场坦克战,发生在普罗霍罗夫卡的坦克交战是历史上*规模的坦克战,普罗霍罗夫卡战场也决定了德国的战争命运。历史学家不断夸大普罗霍罗夫卡交战的规模和重要性。于是,西顿写道:普罗霍罗夫卡交战共使用“近1300辆坦克、突击炮和自行火炮”,而卡雷尔更是绘声绘色地描述道:“大约1500辆坦克和突击炮正在普罗霍罗夫卡周围的群山丘陵和山谷间奔驰、射击、爆炸、燃烧、咆哮和冒烟”。尽管这些描述既有戏剧效果又引人注目,可是与笼罩着库尔斯克会战的神话相比,它们不过是九牛一毛。作为获胜一方的苏联人,也没有任何动机在他们的无数作品中戳穿这些神话,因为这样会贬低本方胜利的规模和辉煌程度。

    今天,新出现的苏联资料和德国资料,使我们有机会重新评价库尔斯克会战的方方面面,事实上,同样可以重新评价整场苏德战争。我们现在能够为这场会战脱掉神话的外衣,还原当时实际发生过什么,原因又是什么。这就是本书的目的。

    这部研究作品综合采用现存于新解密的苏联档案材料和准档案材料中关于这场会战的大量细节,为已经载入史册的细节又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新内容,并将库尔斯克会战还原到整场战争当中它应有的战略和战役背景当中。本书试图准确地再现战斗的复杂程度,也将*的普罗霍罗夫卡坦克交战还原到它应有的背景当中,作为一场极其复杂的殊死搏斗中的一个激动人心的篇章。*,在确定这场会战造成的双方损失和惊人后果的同时,本书也通过分析会战中的军事细节,讲述闪击战是怎样在库尔斯克*终结的。这样,它也就揭穿了与库尔斯克会战有关的神话,并使这场会战回归到苏德战场波澜壮阔的作战全景中的应有位置。


    致谢

    两位作者要特别感谢苏联(俄罗斯)当局解密有关资料,如果没有这些资料,就不可能编写这部研究作品。具体来讲,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政府开始揭开笼罩在苏联官方作品和档案文献上的神秘面纱。1991年后的俄罗斯政府也在某种程度上继续推进这项积极的政策。这些材料现在可以用来验证或者驳斥苏联历史学家原先编写的许多作品,这些作品过去也常常无法接触得到。

    还要特别提及并感谢另一些为这部研究作品做出贡献的人。史蒂文?J. 扎洛加作为苏德双方战时武器领域的杰出*,用他的专长为本书做出审核和修订,并提供极有价值的照片作为本书的插图。小乔治?M. 尼佩和尼可拉斯?泽特林分享了他们对于这场会战中坦克损失和人员损失的独特见解。玛丽?安?格兰茨一如既往地分担她的丈夫在创作这部研究作品时的艰辛劳作,并娴熟而认真仔细地编辑整理手稿。通过我们和他们的努力,这部作品得以付梓,成为关于库尔斯克会战的大批现有文学作品中新的一员。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