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王阳明心学系列 王阳明全集五百年来王阳明重读阳明心学传习录全本全注全译王阳明年谱长编
¥ ×1
产品展示 |
基本信息 |
图书名称: | 五百年来王阳明 |
作 者: | 郦波 |
ISBN号: | 978-7-208-14679-2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软精装 |
编辑推荐 |
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五百年来无数风云人物为之痴迷。本书之所以称作阳明心学的入门佳作,是因为郦波教授通过王阳明苦难辉煌的一生,展现心学的强大力量,揭示心学的精华——“心外无物”,成就事业,格局始于立志;“知行合一”,思想要转化为行动,实干兴邦;“致良知”,人生要有大境界。本书值得当代中国人用心阅读,以心学智慧告别心浮气躁,实现人生价值。当每个人都能奋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本书亮点 1. 用故事的方式分享心学智慧,涵养人的精神。用通俗的故事和晓畅的文字,在不大的篇幅内,快速了解王阳明,了解心学。 2. 王阳明是阳明心学的创立者,也是的实践者。本书以王阳明苦难辉煌的一生,展现心学的强大力量,揭示心学的精华,发人深省,可以指导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向善、向光明,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去努力奋斗。 3. 书中随处可以见王阳明警句、郦波金句,阅读过程中,随处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
内容介绍 |
杜维明曾断言,21世纪一定是王阳明的世纪。许嘉璐认为,阳明心学的意义就在于它是治疗当今社会癌症的一剂良药。当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的逻辑已经处处碰壁,世界各国陷入精神困顿的时候,王阳明的心学智慧就成为照亮人类文明未来的一盏明灯。 人类历史上,每当出现重大的精神危机或文明发展的困局时,总需要从某些伟人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和解药,才能继续前行,重新走回正道。孔子的思想、佛陀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基督的思想都是如此。而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智慧,则是解决当今社会人心浮躁、道德松弛、信仰缺失问题的精神药方。 王阳明与至圣先师孔夫子、曾国藩并称中国历史上三大完人,是真正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范。他在艰难困苦中积累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他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他将学问付诸实行、在艰难时势中建功立业的功夫,他不畏权贵、拒绝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他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他经过修炼而获得的强大内心,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效仿的。 阳明心学创建500年来,无数有志青年、风云人物为之痴迷。钱穆认为,天下之学,尽在阳明心学。冯友兰认为,王阳明不只是杰出的哲学家,而且是有名的实际政治家,堪称五百年来第一人。许嘉璐以一场讲座《我心中的王阳明》庆祝自己的八秩寿辰,他说:“王阳明是我的榜样,畏其人,敬其事,每一思及,感慨系之。”他说:“我为了更好地理解王阳明,曾经反复看王阳明年谱和传。当我看到‘良知’二字是从百死千难中来时,以及王阳明在龙场驿所受的苦和危险,以及群小嗷嗷,口水差点把他淹死,或者皇帝的斩刀差点把他砍死,他仍然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悄悄流下眼泪。我也是从诸多苦难中悟出的王阳明的价值。” 的确,懂得阳明心学,真正领悟“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就能掌握自己的内心,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与这个世界达成彻底的和解,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王阳明由普通人到“超人”的超越,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范。 |
目录 |
第一章 完人之问与心学之问 传奇开始的地方 完人之问 心学之问 第二章 父亲那座山 叛逆少年 习惯了杰出的父亲 碰撞和较量 第三章 理学那道坎 失踪的新郎 竹林中的感悟 另辟蹊径 第四章 宦官那个坑 初涉官场 刘瑾乱政 只身斗八虎 第五章 生死那道关 诏狱里的蜕变 千里逃亡 赴任龙场 第六章 龙场悟道 观悟生死 岩中花树公案 心外无物 第七章 心学的价值担当 心学不是禅悟之学 拿起而非放下 犀利而非圆融 第八章 伟大的知行合一 席书拜师 徐爱的问题 知行如何合一 第九章 事上练 工作即修行 洞悉全局的智慧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第十章 致良知 事上见良知 为政以开导人心为本 人人皆是圣人 第十一章 最爱是讲学 栽培灌溉之功 朱陆之辩 心学南迁 第十二章 心学也是心理学 临危受命 声威退敌 无间道 第十三章 破山中贼易 心学的精髓 文人治军的智慧 舍近求远见奇功 第十四章 破心中贼难 破贼与长治久安 政绩观 檄文胜情书 第十五章 秋风扫落叶 分而治之 除恶务尽 百战自知非旧学 第十六章 三个“七零后” 两位才子的交集 宁王的野心 三人好做事 第十七章 两个余姚人 王阳明的周旋 孙燧的死磕 朱宸濠的疏忽 第十八章 心智的较量 心理战 赌徒与守财奴 鄱阳湖大捷 第十九章 艰难时世 命运与抉择 体制之贼 自作孽不可活 第二十章 心学归于致良知 大礼议事件 此心安处是吾乡 意外的收获 第二十一章 天泉证道四句教 第三次悟道 四句彻上彻下语 光不止在烛上 第二十二章 战或不战屈人之兵 不战屈人兵 来之不易的和平 意外之战 第二十三章 此心光明 听从内心的声音 漫漫归途 历史的回响 |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图书名称: | 五百年来王阳明(精精编插图版) |
作 者: | 郦波 |
ISBN号: | 9787548616436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开本: | 32开 |
装帧: | 精装 |
编辑推荐 |
适读人群 :历史爱好者、大众读者 王阳明与至圣先师孔夫子、曾国藩并称中国历史上三大完人,是真正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范。他在艰难困苦中积累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他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他将学问付诸实行、在艰难时势中建功立业的功夫,他不畏权贵、拒绝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他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他经过修炼而获得的强大内心,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效仿的。本书为《五百年来王阳明》的精编本,更加简洁、精炼的呈现出王阳明的大智慧。书中另配彩色插图和书签、备忘卡。 |
内容介绍 |
本书结合两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史,生动讲述了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讲述了王阳明在千磨万击的人生困厄中创建心学的历程,系统梳理了知行合一大智慧,并展开了卓有见地的阐发。 |
目录 |
第一章? 传奇开始的地方 石洞里的顿悟 1 完人之问 9 心学之问 13 第二章? 父亲那座山 叛逆少年 17 习惯了杰出的父亲 23 碰撞和较量 30 第三章? 理学那道坎 踪的新郎 37 竹林中的感悟 43 另辟蹊径 50 第四章? 宦官那个坑 初涉官场 59 刘瑾乱政 70 只身斗八虎 79 第五章? 生死那道关 诏狱里的蜕变 84 千里逃亡 90 赴任龙场 97 第六章? 龙场悟道 观悟生死 102 岩中花树公案 107 心外无物 114 第七章? 心学的价值担当 心学不是禅悟之学 117 拿起而非放下 120 犀利而非圆融 124 第八章? 伟大的知行合一 席书拜师 134 徐爱的问题 139 知行如何合一 145 第九章? 事上练 工作即修行 154 洞悉全局的智慧 160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69 第十章? 致良知 事上见良知 176 为政以开导人心为本 181 人人皆是圣人 189 第十一章? 平生最爱是讲学 栽培灌溉之功 197 朱陆之辩 202 心学南迁 208 第十二章? 心学也是心理学 临危受命 213 声威退敌 218 无间道 224 第十三章? 破山中贼易 1 心学的精髓 229 2 文人治军的智慧 237 3 舍近求远见奇功 241 第十四章? 破心中贼难 1 破贼与长治久安 249 2 政绩观 252 3 檄文胜情书 260 第十五章? 三个“七零后” 1 两位才子的交集 265 2 宁王的野心 270 3 三人好做事 279 第十六章? 两个余姚人 1 王阳明的周旋 284 2 孙燧的死磕 288 3 朱宸濠的疏忽 298 第十七章? 心智的较量 1 心理战 302 2 赌徒与守财奴 311 3 鄱阳湖大捷 319 第十八章? 心学的归宿 1 大礼议事件 328 2 百死千难中得来 339 3 意外的收获 第十九章? 天泉证道 1 第三次悟道 350 2 四句彻上彻下语 354 3 光不止在烛上 365 第二十章? 为和平而战 1 不战屈人兵 369 2 来之不易的和平 378 3 自作主张的行动 381 第二十一章? 此心光明 1 听从内心的声音 389 2 漫漫归途 392 3 历史的回响 400 |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图书名称: |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 |
作 者: | 郦波 |
ISBN号: | 9787548616122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开本: | 32开 |
装帧: | 平装 |
编辑推荐 |
适读人群 :大众 曾国藩,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是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他外能领军做实业,内能修身齐家,与至圣先师孔夫子、王阳明并称中国历史上三大完人。曾国藩传奇的一生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研究他的书层出不穷。郦波老师独辟蹊径,不讲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将其对曾国藩修身之法的研究,用平实中有趣味、严正处有亲切、浅显而能精警的话语讲解出来,不仅是解读“完人”曾国藩的成功法则,更有郦波老师个人的修身之道。以期读者可以从曾国藩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寻找深刻的价值,创造出更伟大的智慧。 |
内容介绍 |
五百年来两大完人,前有王阳明,后有曾国藩。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但曾国藩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笨人”。他不够聪明,三十岁之前,还好色、好烟、懒惰不进取。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成为后来彪炳史册的曾国藩的呢?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从曾国藩的修身之法——《日课十二条》开始。 围绕《日课十二条》,郦波逐一分析曾国藩修身的诸多心得,通过“主敬”“静坐”“早起”“精读”“读史”“日记”“月无忘所能”“谨言”“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12个关键词,解读《日课十二条》缘何成为曾国藩改头换面、脱胎换骨、每日修身、终生精进的不二法门。 |
目录 |
一 主敬背后的玄机·001 二 静坐的奥妙·023 三 早起为何如此重要·035 四 精读是读书的不二法门·053 五 读史的重要性·077 六 用日记面对自我内心·093 七 永远不要丢掉看家本领·111 八 谨言益处多·129 九 气何其重要·143 十 爱惜自己请从保身开始·157 十一 为什么要作字·171 十二 夜不出门是良性循环的开始·185 |
产品展示 |
基本信息 |
图书名称: | 重读阳明心学 |
作 者: | 黄明同,黄时华 著 |
ISBN号: | 9787532657810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开本: | 32开 |
装帧: | 平装 |
编辑推荐 |
适读人群 :大众 500年前的阳明心学,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振聋发聩的理论,这些观念到如今仍为大众所提倡和学习。《重读阳明心学》从哲学的各个维度考察了阳明心学,既发掘了阳明心学的理论亮点,弘扬其弥足珍贵的现代价值,张扬其当代意义;又正视其理论偏颇,分析其不足。阳明心学在具备深刻的思想性的同时,也存在时代的局限性。今人学习阳明心学,应对其进行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使之实现现代转换,而走进当今社会,成为新时代的心学。 |
内容介绍 |
《重读阳明心学》是在现代视域下,以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对阳明心学进行解读,对其理论进行历史地、全面地审视与剖析的哲学类专著。本书的语言平实质朴,没有许多高深艰涩的专业语汇,是一本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理解的介绍阳明学说的“轻专业”读本。全书分八章,分别从本体论、实践论、道德观、平等观、一体观、启蒙性等方面剖析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与我们当下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相结合,讨论并探索阳明心学的现代性。 |
作者介绍 |
黄明同,1940年生,广西合浦人。1961年华南师院中文系毕业,1980-1982年于中山大学、复旦大学进修,专攻中国哲学史,先后师从李锦全、潘富恩二位教授。现任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和岭南文化研究,在陈献章与孙中山以及心学研究方面多有建树。著有《岭南心学——从陈献章到湛若水》《孙中山建设哲学——中国现代系统思维的开启及运用》等。 黄时华,1980年生,广西合浦人。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理事。近年来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进行梳理、挖掘与开发。著有《白沙精言》《白沙心学与当代社会》等。 |
目录 |
引言 (1) 第一章 阳明心学的特色与基本内涵 一、别具一格的特色(5 ) 二、心学“三乐章”(10) 第二章 “心即理”:心外无物论 一、“心即理”,心生万物论(18) 二、“心即理”论与西方哲学(23) 三、“心外无物”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29) 第三章 “知行合一”:德行统一论 一、“知行合一”论的创立(36) 二、“知行合一”论的宗旨与内涵(39) 三、“知行合一”论的社会意义(43) 第四章 “致良知”:道德觉醒论 一、“致良知”论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点(53) 二、“致良知”论,对“人欲横流”社会的救赎(57) 三、“致良知”论的当代价值(61) 第五章 “人皆可以为尧舜”:朴素平等观 一、“良知”与“致良知”,人性与涵养的平等(67) 二、平等,时代的呼声(69) 三、平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71) 第六章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命运共同的整体论 一、“一体”论,揭示宇宙为一体、天下犹一家(75) 二、“一体之仁”,启示维系一体乃须道德(78) 三、“万物一体”与“一体之仁”论的形而上意义(81) 四、“天地一体”与“一体之仁”论的社会价值(84) 第七章 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 一、阳明心学,明代心学之一流派(88) 二、阳明心学与白沙心学之异同(92) 三、阳明心学与甘泉心学之异同(102) 四、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之关系(109) 第八章 阳明心学,中国早期启蒙思潮 一、改革,催化商品经济发展(115) 二、阳明对社会现实的双重回应(121) 三、阳明心学之启蒙性(124) 四、阳明心学启蒙性之影响及验证(134) 余言 阳明心学,走进当代社会(141) 后记(149) |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