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 大学化学 第2版 普通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系列教材 钟福新 余彩莉 刘峥 清华大学出版社
¥ ×1
| |||||||
| |||||||
书名: | 大学化学(第2版)(普通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系列教材)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7 |
ISBN号: | 9787302481263 |
本书将原分属于高等工科院校不同专业的无机化学(含普通化学)、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取舍。全书分为15章,第1~4章介绍物质聚集态、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等化学基本原理;第5~7章介绍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电化学平衡和相平衡;第8章为界面现象和胶体分散系的介绍;第9~12章为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固体结构、配合物结构的理论介绍;第13~15章为元素化学部分,主要介绍s区元素、p区元素和d区元素。每章内容均分为基础内容和拓展知识两层次,使之既有利于实施教学要求,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书后附有习题答案和附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无机化学、大学化学、普通化学课程教材,也可供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 |
根据最新国家及行业标准改版 |
目 录 第1章气体 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 1.2气体混合物3 1.2.1道尔顿分压定理3 1.2.2阿马格分体积定律4 1.2.3气体混合物的摩尔质量5 1.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6 1.3.1液体的饱和蒸气压6 1.3.2临界参数6 1.3.3真实气体的pVm图与气体的液化8 1.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8 拓展知识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华人10 思考题11 习题12 第2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13 2.1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13 2.1.1系统和环境13 2.1.2状态和状态函数14 2.1.3过程和途径14 2.1.4相15 2.2热力学第一定律15 2.2.1热和功15 2.2.2热力学能16 2.2.3热力学第一定律17 2.3热化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17 2.3.1反应进度18 2.3.2反应热18 2.3.3标准状态20 2.3.4热化学方程式21 2.3.5盖斯定律21〖1〗〖3〗大学化学(第2版)目录〖3〗〖3〗2.4热化学基本数据与反应焓变的计算22 2.4.1标准摩尔生成焓22 2.4.2标准摩尔燃烧焓23 2.4.3反应焓变的计算23 拓展知识能源24 思考题27 习题28 第3章化学动力学基础30 3.1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30 3.2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31 3.3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33 3.3.1质量作用定律34 3.3.2反应级数和反应的速率常数35 3.4温度和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7 3.4.1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7 3.4.2活化能Ea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9 3.5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和反应机理简介39 3.5.1碰撞理论39 3.5.2过渡态理论40 3.5.3反应机理与基元反应41 *3.6催化反应动力学42 3.6.1催化反应的特点42 3.6.2均相催化反应44 3.6.3气固相催化反应45 拓展知识化学动力学在考古学中的应用45 思考题46 习题46 第4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与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48 4.1热力学第二定律48 4.2熵热力学第三定律49 4.2.1混乱度、熵与微观状态数50 4.2.2热力学第三定律和标准熵52 4.2.3化学反应熵变52 4.3吉布斯函数54 4.3.1吉布斯函数的定义及吉布斯函数\[变\]判据54 4.3.2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55 4.3.3化学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计算56 4.3.4ΔG与ΔG的关系57 4.4吉布斯函数与化学平衡58 4.4.1化学平衡的基本特征58 4.4.2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59 4.4.3标准平衡常数的应用62 4.4.4化学平衡移动64 拓展知识氧血红蛋白的平衡67 思考题68 习题70 第5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72 5.1酸碱质子理论概述72 5.1.1质子酸、质子碱的定义72 5.1.2共轭酸碱概念及其相对强弱73 5.1.3酸碱反应的实质74 5.2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75 5.2.1水的解离平衡75 5.2.2溶液的pH75 5.3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76 5.3.1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76 5.3.2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77 5.3.3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78 5.4盐溶液的解离平衡79 5.4.1强酸弱碱盐79 5.4.2弱酸强碱盐80 5.4.3酸式盐81 5.4.4弱酸弱碱盐82 5.4.5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应用83 5.5缓冲溶液83 5.5.1同离子效应83 5.5.2缓冲溶液84 5.5.3缓冲溶液的pH计算85 5.5.4缓冲溶液的配制86 5.6酸碱指示剂87 5.7酸碱电子理论88 5.8沉淀溶解平衡89 5.8.1溶解度89 5.8.2溶度积90 5.8.3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90 5.8.4溶度积规则91 5.8.5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92 5.8.6溶液的pH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94 5.8.7分步沉淀95 5.8.8沉淀的转化96 拓展知识水的净化与废水处理96 思考题99 习题100 第6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102 6.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03 6.1.1氧化剂、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103 6.1.2氧化值和氧化态103 6.1.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104 6.2电化学电池107 6.2.1原电池的构造107 6.2.2原电池符号和电极的分类107 6.2.3原电池的热力学109 6.3电极电势110 6.3.1电极电势的产生110 6.3.2标准电极电势110 6.3.3能斯特方程式112 6.3.4能斯特方程式的应用113 6.4电解119 拓展知识化学电源123 思考题125 习题126 第7章相平衡129 7.1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129 7.2相律131 7.2.1相、组分、自由度和自由度数131 7.2.2相律133 7.2.3相律的推导133 7.3单组分体系的相平衡135 7.3.1水的相图135 7.3.2其他单组分相图137 7.4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138 7.4.1二组分体系的气液相平衡138 7.4.2二组分体系的液固相平衡147 *7.5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150 拓展知识相图在现代高科技中的应用151 思考题154 习题154 第8章界面现象和胶体分散体系157 8.1表面张力和表面能157 8.1.1净吸力和表面张力的概念157 8.1.2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159 8.2纯液体的表面现象160 8.2.1弯曲界面的一些现象161 8.2.2润湿现象161 8.3固体表面的吸附163 8.3.1固体表面的特点163 8.3.2吸附作用164 8.3.3吸附曲线165 8.4溶液表面层吸附与表面活性剂167 8.4.1溶液表面层吸附167 8.4.2表面活性剂167 8.5分散系统的分类及溶胶的特性169 8.5.1分散系统169 8.5.2溶胶的特性170 8.6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173 8.7乳浊液173 拓展知识免疫胶体金技术174 思考题176 习题176 第9章原子结构178 9.1原子结构的早期模型178 9.1.1早期原子模型178 9.1.2有核原子模型180 9.2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181 9.2.1物质波181 9.2.2测不准原理183 9.3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描述184 9.3.1薛定谔方程184 9.3.2波函数与原子轨道184 9.3.3四个量子数185 9.3.4概率密度和电子云186 9.3.5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像187 9.4多电子原子结构190 9.4.1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190 9.4.2鲍林近似能级图192 9.4.3核外电子排布规则193 9.5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96 9.5.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96 9.5.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97 拓展知识物质的组成基元201 思考题202 习题203 第10章分子结构和分子间力205 10.1路易斯理论205 10.2价键理论206 10.2.1共价键的形成及其本质206 10.2.2价键理论207 10.3杂化轨道理论210 10.3.1杂化轨道的概念210 10.3.2杂化轨道的类型212 10.4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15 10.4.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215 10.4.2分子几何构型的预测217 10.4.3判断分子(离子)几何构型的实例219 10.5分子轨道理论219 10.5.1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219 10.5.2应用实例223 10.6键参数224 10.6.1键长224 10.6.2键能225 10.6.3键角226 10.6.4键级226 10.6.5键矩与部分电荷226 10.7分子间力和氢键227 10.7.1分子的极性227 10.7.2分子间作用力229 10.7.3氢键231 拓展知识荧光和磷光233 思考题236 习题237 第11章固体结构242 11.1晶体的类型和特征242 11.1.1晶体的特征242 11.1.2晶格理论的基本概念243 11.1.3晶体的基本类型244 11.2金属键和金属晶体245 11.2.1金属晶格245 11.2.2金属键246 11.3离子晶体246 11.3.1离子键的形成及离子的电子层结构246 11.3.2离子晶体247 11.3.3晶格能249 11.4离子极化250 11.4.1离子的极化力和变形性250 11.4.2离子极化对晶体结构和性质的影响251 11.5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252 11.5.1共价型原子晶体和混合键型晶体252 11.5.2分子型晶体254 拓展知识晶体材料255 思考题257 习题257 第12章配位化合物260 12.1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260 12.1.1配合物的组成261 12.1.2配合物的命名262 12.1.3配合物的分类263 12.2配合物的结构265 12.2.1配合物的空间构型265 12.2.2配合物同分异构现象266 12.3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268 12.4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271 12.5配位反应与配位平衡276 12.5.1配合物的解离常数和稳定常数276 12.5.2配体取代反应和电子转移反应278 12.6配合物的应用280 拓展知识被骂出来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克多·格林尼亚281 思考题282 习题282 第13章s区元素285 13.1s区元素概述285 13.2s区元素的单质286 13.2.1s区元素单质的存在和制备286 13.2.2s区元素单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87 13.3s区元素的化合物289 13.3.1氢化物289 13.3.2氧化物290 13.3.3氢氧化物293 13.3.4配合物294 13.3.5盐类295 13.4锂、铍的特殊性对角线规则296 13.4.1锂的特殊性296 13.4.2铍的特殊性297 13.4.3对角线规则297 拓展知识硬水及其软化298 思考题299 习题300 第14章p区元素301 14.1p区元素概述301 14.2硼族元素302 14.2.1硼族元素概述302 14.2.2硼族元素的单质303 14.2.3硼的化合物304 14.2.4铝的化合物308 14.3碳族元素310 14.3.1碳族元素概述310 14.3.2碳族元素的单质311 14.3.3碳的化合物312 14.3.4硅的化合物315 14.3.5锡、铅的化合物316 14.4氮族元素318 14.4.1氮族元素概述318 14.4.2氮族元素的单质320 14.4.3氮的化合物321 14.4.4磷的化合物325 14.4.5砷、锑、铋的化合物330 14.5氧族元素332 14.5.1氧族元素概述332 14.5.2氧及其化合物333 14.5.3硫及其化合物335 14.6卤素340 14.6.1卤素概述340 14.6.2卤素单质341 14.6.3卤化氢和氢卤酸342 14.6.4卤化物、多卤化物343 14.6.5卤素的含氧化合物344 14.7稀有气体347 14.7.1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347 14.7.2稀有气体的化合物348 拓展知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350 思考题352 习题353 第15章d区元素357 15.1d区元素概述357 15.1.1d区元素的电子构型357 15.1.2d区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电离能357 15.1.3d区元素的物理性质358 15.1.4d区元素的化学性质358 15.2钛、钒360 15.2.1钛及其化合物360 15.2.2钒及其化合物361 15.3铬、钼、钨多酸型配合物361 15.3.1铬361 15.3.2钼、钨363 15.3.3多酸型配合物364 15.4锰364 15.4.1锰的单质364 15.4.2锰的化合物365 15.5铁、钴、镍366 15.5.1铁、钴、镍的单质366 15.5.2铁、钴、镍的化合物366 *15.6铂系元素简介369 15.6.1铂系元素的单质369 15.6.2铂和钯的重要化合物370 *15.7金属有机化合物370 15.7.1金属羰基配合物370 15.7.2不饱和烃金属有机配合物372 15.7.3夹心型配合物372 15.8铜族元素373 15.8.1铜族元素的单质373 15.8.2铜族元素的化合物374 15.9锌族元素377 15.9.1锌族元素的单质377 15.9.2锌族元素的化合物377 拓展知识锌的生物作用和含镉、汞废水的处理380 思考题381 习题382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385 附录A一些物质在298.15K下的标准热力学数据390 附录B一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298.15K)412 附录C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413 附录D一些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416 附录E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418 附录F标准电极电势表422 附录G一些物质的摩尔质量427 参考文献432 第14章p区元素301 14.1p区元素概述301 14.2硼族元素297 14.2.1硼族元素概述297 14.2.2硼族元素的单质298 14.2.3硼的化合物299 14.2.4铝的化合物303 14.3碳族元素305 14.3.1碳族元素概述305 14.3.2碳族元素的单质306 14.3.3碳的化合物307 14.3.4硅的化合物310 14.3.5锡、铅的化合物311 14.4氮族元素313 14.4.1氮族元素概述313 14.4.2氮族元素的单质315 14.4.3氮的化合物316 14.4.4磷的化合物320 14.4.5砷、锑、铋的化合物325 14.5氧族元素327 14.5.1氧族元素概述327 14.5.2氧及其化合物328 14.5.3硫及其化合物330 14.6卤素335 14.6.1卤素概述335 14.6.2卤素单质336 14.6.3卤化氢和氢卤酸337 14.6.4卤化物、多卤化物338 14.6.5卤素的含氧化合物339 14.7稀有气体342 14.7.1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342 14.7.2稀有气体的化合物343 拓展知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345 思考题347 习题348 第15章d区元素352 15.1d区元素概述352 15.1.1d区元素的电子构型352 15.1.2d区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电离能352 15.1.3d区元素的物理性质353 15.1.4d区元素的化学性质353 15.2钛、钒355 15.2.1钛及其化合物355 15.2.2钒及其化合物356 15.3铬、钼、钨多酸型配合物356 15.3.1铬356 15.3.2钼、钨358 15.3.3多酸型配合物359 15.4锰359 15.4.1锰的单质359 15.4.2锰的化合物360 15.5铁、钴、镍361 15.5.1铁、钴、镍的单质361 15.5.2铁、钴、镍的化合物361 *15.6铂系元素简介364 15.6.1铂系元素的单质364 15.6.2铂和钯的重要化合物365 *15.7金属有机化合物365 15.7.1金属羰基配合物365 15.7.2不饱和烃金属有机配合物367 15.7.3夹心型配合物367 15.8铜族元素368 15.8.1铜族元素的单质368 15.8.2铜族元素的化合物369 15.9锌族元素372 15.9.1锌族元素的单质372 15.9.2锌族元素的化合物372 拓展知识锌的生物作用和含镉、汞废水的处理375 思考题376 习题377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380 附录A一些物质在298.15K下的标准热力学数据385 附录B一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298.15K)407 附录C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408 附录D一些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411 附录E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413 附录F标准电极电势表417 附录G一些物质的摩尔质量422 参考文献427 元素周期表插页 |
“大学化学”课程是化工及非化学化工类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化学基本原理和化学技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在更广泛、更深入地展开,因而也给大学化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有限的学时数条件下掌握精通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更宽广的知识面,以适应学科融合、交叉和渗透背景下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要。为此,我们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为先、育人为本的原则下,从培养21世纪高素质工科人才的总体需要出发,针对工科本科专业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的需求和学时分配,对原有的工科相关专业的基础化学、普通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的部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编写了这本《大学化学》教材,以物质聚集态、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物质结构、表面化学、胶体化学、配位化学、元素化学、有机化学为基础构建了新的工科专业基础化学教学体系。力求让学生在较少的学时内对化学知识体系和化学的近代进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为了适应新世纪对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达到内容的先进性、基础性、科学性及针对性等各方面的统一,在介绍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注意化学与各相关学科和技术的紧密联系,讨论化学在这些学科中的应用。在内容的选择上,注意与中学化学的衔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在材料组织上,力求概念阐述准确严密,内容安排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并注意各章内容的相互依托与交叉,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勘查、宝石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四年制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教师的参考资料。在使用本书作教材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保证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内容进行取舍,也可对相关知识的讲授顺序进行调整。书中带“*”的内容为选学内容。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桂林理工大学的钟福新(第4、7章)、余彩莉(第3、5、15章)、刘峥(第6、10、11、16章)、张淑华(第1、12章)、肖顺华(第2、8章)、黄红霞(第13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莫德清(第14章)和广西工学院的张倩(第9章)。最后由钟福新、余彩莉、刘峥定稿。 本书编写中参考了国内外出版的一些教材和著作,从中得到许多启发和教益,在此向这些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教材的出版得到了“桂林理工大学教材建设基金”的资助。 由于水平有限,教材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恳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深表感谢。 编者 2011年4月 |
本书将原分属于高等工科院校不同专业的无机化学(含普通化学)、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取舍。全书分为15章,第1~4章介绍物质聚集态、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等化学基本原理;第5~7章介绍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电化学平衡和相平衡;第8章为界面现象和胶体分散系的介绍;第9~12章为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固体结构、配合物结构的理论介绍;第13~15章为元素化学部分,主要介绍s区元素、p区元素和d区元素。每章内容均分为基础内容和拓展知识两层次,使之既有利于实施教学要求,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书后附有习题答案和附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无机化学、大学化学、普通化学课程教材,也可供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