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简帛研究论集 广濑薰雄著 史学理论 历史研究 分楚简研究 秦汉律令研究 秦汉简牍研究 马王堆帛书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
产品展示 |
基本信息 |
图书名称: | 简帛研究论集 |
作 者: | [日]广濑薰雄 著 |
定价: | 128.00 |
ISBN号: | 9787532593255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出版日期: | 2019年09月 |
编辑推荐 |
《日下题襟集》保存了大量清代中期中国文人与朝鲜文人之间唱和交流诗文与书信,能够反映当时中外交流情况,为研治中外交流史、东亚文化史者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 |
内容介绍 |
本書收録廣瀨薰雄先生簡帛研究方面的論文共計32篇,分“楚簡研究”、“秦漢簡牘研究”、“馬王堆帛書研究”、“秦漢律令研究”、“簡帛醫書究”五大部分,集中體現了廣瀨先生在簡帛研究方面的成果。作者不但長期活躍在國內研究前沿,對日本學者關於出土簡牘律令、制度的研究也非常熟悉,身兼中日之長,眼界開闊,嚴謹縝密,其論著在相關領域皆有较大影响,此次結集出版便於相關研究人員和愛好者查檢。 |
作者介绍 |
广濑薰雄,1975年10月生于日本大阪。1994年4月至1999年3月在东京大学法学部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2008年9月起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讲师;2010年10月起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法制史、出土文献的研究。出版译著《〈史记〉战国史料研究》、《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殷周青铜器综览》(第一卷)等。 |
目录 |
楚簡研究 秦漢律令研究 秦漢簡牘研究 馬王堆帛書研究 31.《談老官山漢簡醫書中所見的診損至脈論》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前言 本書收録的是我過去所寫的有關簡帛研究的論文,共32篇。本書所收論文都曾經通過刊物、學術會議、網站等渠道發表過。此次收録基本保持原貌,但每篇論文在文章格式、中文表達上或多或少都作了修改。如果論文中有必須補充說明的地方,文末加“編校追記”。其他的“附記”“補記”等是發表原論文時所加。 我根據簡帛文獻的性質和研究內容,把本書分爲五部:楚簡研究、秦漢簡牘研究、馬王堆帛書研究、秦漢律令研究、簡帛醫書研究。前三部是根據簡帛文獻的性質分類,後兩部是根據研究內容分類。由於采用了兩種不同的分類標準,前三部和後兩部之間有交叉的地方。這樣劃分雖然不夠嚴謹,但我覺得比較忠實地反映了我簡帛研究的經歷和框架。 “楚簡研究”收録9篇文章。這個部分有一半是碩博期間寫的習作。現在看來,無論是內容還是中文表達,這些論文都有不少問題。尤其開頭兩篇原來是我碩士論文(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2001年3月)的一部分,文中引用的出土文獻釋文幾乎每一條都有問題。但這些論文是我簡帛研究的出發點,要介紹我過去的研究,不得不收録這些論文。 “秦漢簡牘”收録9篇文章。第一~第四篇是官文書研究,第五、第六篇是書信研究,第七~第九篇是遣策研究。第九篇是我和古橋紀宏師兄共同研究的成果,雖然文中涉及簡牘考釋的地方很少,但我認爲這篇文章對漢魏時期遣策的研究有所幫助,因此取得古橋師兄的同意,把這篇論文收進本書。 “馬王堆帛書研究”收録4篇文章。我曾參加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湖南省博物館、中華書局的《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編纂出版工作,此次收録的4篇論文是通過這個項目得到的一些心得,主要是討論帛書的復原。其中關於《陰陽五行》甲篇的論文是我和名和敏光先生共同研究的成果。我是這篇論文的第二作者,但名和先生慷概地同意我把這篇論文收進本書。 “秦漢律令研究”收録7篇文章。我曾發表過以“秦漢律令研究”爲名的小書(汲古書院,2010年3月),這部分的大部分內容與此書重複(只有《秦漢墓葬出土律令的資料性質試論(之一)》《青川郝家坪秦墓木牘補論》兩篇是完全在小書發表後撰寫的)。但《秦漢律令研究》是用日文寫的,對不以日語爲母語的學者不方便利用,因此我決定此次收録我過去用中文發表的秦漢律令研究論文。 “簡帛醫書研究”收録3篇文章。自從在《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編纂出版項目中負責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和《導引圖》的整理工作,我對簡帛醫書有了濃厚的興趣。現在參加裘錫圭先生主持的“中國古典學的重建”項目(復旦大學“人文社會學科傳世之作學術精品研究項目”),負責“從出土文獻看方技著作”的任務。此次收録的3篇文章算是這些研究項目的初步成果。 各部分的論文排序主要是考慮研究內容而定的,內容相關的論文儘量連續排列。例如楚簡研究,第一~第三篇是包山楚簡文書類的研究,第四、第五篇是楚簡典籍的研究,第六篇是楚簡喪葬文書的研究,最後3篇是利用楚簡進行的器物名研究。至於內容相關的論文,按照我思考的順序排列。因此,排在前面的文章往往很不成熟,後面的文章大都是爲糾正和補充前面的文章寫的。可以說,本書的論文排序基本反映了我思考的過程,與論文的發表時間順序不一定相應。 感謝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劉釗教授和中心同仁的支持,慨允將小書列入中心及“2011計劃”出版資助項目。我的研究能持續到今天,以及本書能夠出版,全靠周圍的師友、家人等很多人的支持。本該一一列舉他們的名字,寫一些感謝的話。但我覺得,寫出大家(尤其是名氣很大的老師們)的名字,只給自己貼金。大恩不言謝,我把感謝銘記在心,請大家諒解。 廣瀨薰雄 2019年2月18日寫於復旦大學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