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朱熹《中庸》学阐释 乐爱国 著 9787303187096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正版书籍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乐爱国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乐爱国著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5422912729
    • 版权提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朱熹<中庸>学阐释》将朱熹的《中庸》学作为选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把“诚”看作是《中庸》全篇的枢纽,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诚”的境界,从而构成了以《大学章句》的格物致知为出发点、以《中庸章句》的“诚”为归宿的学术体系。《朱熹<中庸>学阐释》有助于朱子学研究的深化,是当代朱子学研究的一本添砖加瓦之作,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理论价值,对中国哲学的学科建设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乐爱国,浙江宁波人,现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朱子学。出版著作《朱熹的自然研究》、《朱子格物致知论研究》、《宋代的儒学与科学》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中庸章句》的形成

    第一节 学术背景

    第二节 学思历程

    第三节 成就新篇

    第二章 子思作《中庸》

    第一节 《中庸》为子思所作

    第二节 《中庸》旨在道学之传

    第三节 《中庸》的篇章结构

    第三章 何谓“中庸”

    第一节 二程及其门人论“中庸”

    第二节 “中”:兼中和之义

    第三节 “庸”:平常则恒常

    第四节 “极高明而道中庸”

    第四章 《中庸》之体要

    第一节 论“性”“道”“教”

    第二节 “戒慎恐惧乎其不睹不闻”

    第三节 “君子慎其独”

    第四节 “未发”“已发”与“敬”

    第五节 “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

    第五章 “中庸”与德行

    第一节 “中庸”与君子小人

    第二节 “中庸”与知行

    第三节 “中庸”与“知仁勇”

    第六章 “道不可离”

    第一节 道之体用

    第二节 “道不远人”

    第三节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第七章 “诚”之道

    第一节 “诚”之界定

    第二节 “诚”与天道人道

    第三节 “诚”与“三达德”“五达道”

    第四节 “诚”与“成己”“成物”

    第八章 “尊德性而道问学”

    第一节 “尊德性”与“道问学”

    第二节 朱陆“鹅湖之会”

    第三节 如何“尊德性而道问学”

    第九章 “至诚”与“至圣”

    第一节 “诚”为圣人之德

    第二节 “至诚”与“尽性”

    第三节 “赞天地之化育”

    第四节 “与天地参”与“至圣”

    第十章 “不显之德”

    第一节 “不显之德”幽深玄远

    第二节 “不显之德”的成德之序

    第三节 “不显之德”与“反身以谨独”

    第十一章 “诚”为《中庸》之枢纽

    第一节 《中庸》之枢纽

    第二节 《中庸》与“诚”

    第三节 由“诚”而“中庸”

    结语:“诚”是朱熹学术的最高境界

    主要参考文献


    文摘

    《朱熹<中庸>学阐释》:

    第七章 “诚”之道

    先秦儒家经典讲“诚”,莫过于《中庸》。《中庸》明确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然而,在汉唐时期儒家经典的诠释中,“诚”多被释为“信”,所谓“诚信”,故多就人道而言。与此不同,朱熹《中庸章句》把“诚”界定为“真实无妄”,赋予了新的含义,尤其是从天道与人道合一的层面讲“诚”,并把“诚”看成是“三达德”、“五达道”之根本,视为“成己”、“成物”的必要基础。

    第一节 “诚”之界定

    在《中庸》中,“诚”最初出现于第十六章。该章引孔子日:“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对于所谓“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郑玄注日:“言神无形而著,不言而诚。”孔颖达疏日:“‘夫微之显’者,言鬼神之状,微昧不见,而精灵与人为吉凶,是从‘微之显’也。‘诚之不可拚’者,言鬼神诚信,不可揜蔽。善者,必降之以福;恶者,必降之以祸。”①这里把鬼神之无形与人之吉凶相联系,以说明鬼神之“诚”,而其中的“诚”被解说为“诚信”。

    与郑玄、孔颖达不同,朱熹《中庸章句》以阴阳二气言鬼神,指出:“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还说:“鬼神无形与声,然物之终始,莫非阴阳合散之所为,是其为物之体,而物所不能遗也。”对于所谓“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朱熹注日:“诚者,真实无妄之谓。阴阳合散,无非实者。故其发见之不可揜如此。”②朱熹《中庸或问》还说:“日‘诚之不可揜如此,,则是以为鬼神之德所以盛者,盖以其诚耳。”③在朱熹看来,鬼神之无形与物之终始一样,都是阴阳合散之所为,而阴阳合散本身是“诚”而不可拚的。此外,《朱子语类》载朱熹说:“诚是实然之理,鬼神亦只是实理。若无这理,则便无鬼神,无万物,都无所该载了。‘鬼神之为德’者,诚也。”①重要的是,其中的“诚”被解说为“真实无妄”。

    《中庸》第二十章日:“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孔颖达疏日:“此明为臣为人,皆须诚信于身,然后可得之事。”②事实上,孔颖达疏《礼记·中庸》,大都把“诚”解说为“诚信”。再比如,孔颖达疏《中庸》所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日:“天性至诚,圣人之道也。‘唯天下至诚’者,谓一天下之内,至极诚信为圣人也。‘为能尽其性’者,以其至极诚信,与天地合,故能‘尽其性’。”③

    与此不同,朱熹注《中庸》第=十章所言“反诸身不诚”日:“‘反诸身不诚’,谓反求诸身而所存、所发,未能真实而无妄也。”同时还注该章“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日:“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④事实上,在朱熹《中庸章句》中,“诚”均被诠释为“真实无妄”。所以,《中庸或问》回答“诚之为义,其详可得而闻乎?”日:“难言也。姑以其名义言之,则真实无妄之云也。若事理之得此名,则亦随其所指之大小,而皆有取乎真实无妄之意耳。”⑤

    关于“诚”的界定,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明确说:“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可见在当时,“诚”与“信”是相通的。事实上,汉唐时期的儒家大都把“诚”释为“信”。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