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图画与符号:良渚原始文字/良渚文明丛书/夏勇/朱雪菲/浙江大学出版社
¥ ×1
书名:图画与符号:良渚原始文字
作者:夏勇 朱雪菲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印张:7.125
字数:130千
开本:800mm*1230mm 1/32开
ISBN:978-7-308-19173-9
定价:58:00元
出版时间:2019年7月
装帧形式:平装双封,全彩印刷
中图分类:①图… Ⅱ.①夏… ②朱… Ⅲ.①良渚文化—器 物纹饰(考古)—研究 Ⅳ.①K879.04
上架建议:考古
封面文案:
一点二划譬如鸿爪踏雪泥,千头万绪难得仓颉释迷津。
细细玩味良渚人的表情达意,趣味之至。
内容简介:
良渚文化的刻纹工艺,在礼玉重器上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同时,以陶器为主要载体的“刻画符号”也极有趣味。其大量出现在陶器上,玉石器上也有少量发现。由于考古发现的偶然性,很多“刻画符号”出现在破碎的陶片上,导致许多符号信息的缺失。此类刻符的主体图案,也有表意功能,其图案较之具象的图画式图案,有更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良渚社会进入文明、建立王国,在统一的宇宙观支配下,建设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良渚古城,并作为中心辐射整个环太湖流域。在这如此震撼的超级工程中,如何协调、组织人力、物力资源,稳定社会发展,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一定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除了有统一的信仰作为精神支撑,必要的信息记录和传播也必不可少。纵然,这些内容尚未能够在“刻画符号”上有所体现,但我们相信,在本书介绍的这些现有的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中,一定存在着解读良渚世界精神密码的钥匙。
作者简介:
夏勇: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考古与博物馆专业,现任良渚博物院学术研究部副主任,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参与“杭州全书•良渚丛书”编辑工作,整理、撰写《良渚文化刻画符号》《良渚玉器》,参与编辑《玉魂国魄图录》《玉魂国魄系列论文集》等十余本图录和论文集。发表论文有《初窥良渚文化刻画符号》《礼仪从头开始——说玉玦》《简析良渚文化刻符玉璧》。
朱雪菲: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中山大学人类学考古专业,现任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表论文有《西阴文化的解体与仰韶晚期遗存的生成》《下海石墓地彩陶图案分类研究》《大河村遗址秦王寨文化彩陶再研究》《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第三期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等,著有《仰韶时代彩陶的考古学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关于符号的研究概述
一符号与文字
二良渚文化刻画符号的发现与研究回顾
第二章表意的刻画符号
一符号式图符
二图画式图符
第三章装饰性刻画纹饰
一戳点纹符号
二龙纹系统与鸟纹系统的装饰性刻纹
第四章经典图符赏析
一苏州澄湖遗址出土贯耳壶
二余杭安溪百亩山刻符玉璧
三几件刻纹石器的简介
结语
样章:
前言
文字的起源,始终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们长期执着关 注的热点。因为文字的出现,象征着文明的开端,倒推文字发展的轨迹, 我们似乎离文明之源越来越近。可惜,囿于没有发现比商代甲骨文更早的 文字,我们连夏代的种种都看不太真切,更何况更早的史前。这就把良渚 文明带向被质疑的边缘:没有文字的加持,文明何以为证?
在中国的古史传说里,文字是一个叫仓颉的上古大神所作。相传,仓 颉是个重瞳的智者,辅佐著名的轩辕黄帝,他根据鸟兽行迹、天象变化等 进行指事状物的描摹,创立了书写系统,也就是文字。这一举措成功地打 破了蒙昧,引起天地间巨大的振动,惹得天降粟雨,而再也无法藏匿行迹 的鬼怪惊怕得彻夜哭泣。
可传说毕竟是传说,但传说又不只是传说。传说是观念的一种反映, 仓颉未必真有其人,但文字的创造与运用是为统治阶级所掌握的,这一点 就未必不属实。另外,传说中还有几个方面也颇为可信。一方面,文字的 创造是一种高等级的劳动,它很有可能不是日常生活生产中一些图案、符 号自由演变的结果,而是需要一定的人员去进行综合归纳并赋予特定的意 义,若非如此,文字的通行能力与规范作用就难以体现。另一方面,文字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传说里“祥瑞”的出现也正是对这一意义的渲染, 当语言能被记录,智慧得以最大程度地积累,其对原始社会的文明化进程 无疑是巨大的推动。
那么,良渚到底有没有文字?读完这一册书,大概我们心里就有答案了。
结语
其实,啰啰嗦嗦了这么多,良渚时期是否存在文字这个问题,实在 很难用“有”或者“没有”来回答。确切来说,暂时还未发现良渚时期可 以为殷商甲骨文所接续的成熟的文字系统,但是,良渚时期未必没有文字 的替代物,即能够发挥类似于文字功能的图符。当然,寻找这类图符是有 难度的。因为我们很难通过目前掌握的材料,去判断这些图符具体表达 的意义。即便是看着明明白白的图画形象,背后还有令人难以琢磨的创作 动机。
除了想象与比附,从形式上对图符进行分析才应该是考古人的基本 功。与所有的考古材料一样,图符的研究存在天然的局限性。首要原因是 器物的残碎,这就造成了我们获得的许多图符形象不完整。倘若一些残底 片上见到刻符,没准儿原先是个符号组,而我们只能见到残存的一个、半 个。而如果是那些刻于器物肩部、腹部这些位置的图符,直到我们所见, 更有可能只是一组别有深意的符号之一角。另外,见于器底或是盖钮部位 的符号,通常由于处在圆周之内,无法确定其正置的方向,更不用说刻画 上的个性导致的符号变形、笔画的紧凑或疏松。
比较这些表意的图符与装饰性的刻画纹饰,我们不难发现,后者的程 式化程度更高;比较陶器上的刻符与玉器上的刻符,玉器上的刻符程式化程度更高。而我们对于程式化程度更高的图符,有着更强的阐释能力。这 是因为,特定的程式反映出良渚人思维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一旦为我们 所掌握,便有了解锁良渚人某些观念的钥匙。其实,囊括了绝大多数表 意图符的陶器刻符,也有许多固定的程式,我们仍然缺少综合研究与更为 合理的分析归纳。固定的程式,可以代表一个成熟的观念。可以是单独的 图符,也可以是图符的组合。而固定不等于毫无变化的重复,恰恰要在固 定中出现变化,才能使得一种观念通过图符的形态得以巩固。如庄桥坟T101②:10石钺(见第四章图4-64)的A面“甘”“丄”形图符的组合, 即是这样的一个观念形态。至于观念的内涵,虽然很重要,但也不可操之 过急。为何古文字学、民族学资料在研究原始符号上并没有太大的建树, 原因之一还是考古材料的准备问题。考古人是最熟悉这些一手材料的,相 信考古人对这些图符形象的感知最为深刻。如何准备材料,即如何做好图 符的类型学,是个值得思考也值得期待的考古学问题。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