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 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顾朝林 城市规划模型建筑区域规划
¥ ×1
书名: | 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第2版)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0 |
ISBN号: | 9787302496403 |
本书进行了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常用的模型归纳总结,并对这些模型进行软件集成,为城市与区域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操作简单、功能齐备的软件工具。主要内容有:城市与区域定量研究进展,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基础,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的设计,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的实现,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本书附有软件光盘、用户使用说明书及应用实例等。 |
顾朝林:1998年开始(1989-98在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研究所工作)在南京大学从事本科生《城市社会学》和《人文地理学》、硕士生《规划理论与实践》、博士生《人文地理学进展》教学工作,2006年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从事研究生《规划理论与实践》、《规划研究方法》教学工作。建筑学院计划近期开设《城市社会学》课程。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完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一次,民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一次。科学研究成果为教材编写提供了丰富素材。编写教材包括:1、《城市社会学》,2002年开始出版,东南大学出版社,全国数十所规划院校采用,已经重印6次。曾作为全国“两会”调拨用书。2、《人文地理学流派》,2008年6月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南京大学博士生《人文地理学进展》课程教材,部分高校地理学研究生参考教材用书。3、《人文地理学》,科学出版社教材出版分社编辑中,计划2012年8月出版。 |
|
|
|
目录
第1章城市与区域定量研究
1.1数理模型和模拟方法
1.1.1时间序列回归分析
1.1.2逻辑斯谛方程
1.2元胞自动机与智能体模型
1.2.1基于自组织的分形城市模型
1.2.2元胞自动机模型
1.2.3智能体模型
1.2.4多智能体系统模型
1.3数量经济模型研究
1.3.1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1.3.2宏观经济模型
1.3.3空间一般均衡模型
1.4系统动力学模型
1.4.1城市单要素研究
1.4.2城市土地扩张研究
1.4.3可持续城市研究
1.4.4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
1.4.5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研究
1.5多模型复合/集成系统研究
1.5.1SD+CA复合模型系统
1.5.2SD+GIS集成模型系统
第2章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
2.1模型
2.2数学模型
2.3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概述
2.4一般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过程
2.5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的构思
2.6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的类别
2.7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研究趋势
2.7.1建模方法的转变
2.7.2多区域模型的建立
2.7.3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和GIS的集成
2.7.4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3章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基础
3.1计算机基础
3.1.1硬件
3.1.2操作系统
3.1.3编程语言和软件技术
3.1.4数据库
3.1.5Internet技术
3.1.6地理信息系统
3.2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基础
3.2.1规划的含义
3.2.2规划理论
3.3数学基础
3.3.1概率论和统计学
3.3.2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
3.3.3运筹学
第4章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设计
4.1功能设计
4.1.1系统功能定位
4.1.2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和GIS的关系
4.1.3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提供的模型
4.2软件设计
4.2.1面向对象的设计和编程
4.2.2系统的体系结构
4.2.3数据格式和数据库的支持
4.2.4系统的对象设计
第5章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实现
5.1数据格式和数据类型
5.1.1电子表格(矩阵)数据
5.1.2参数
5.2数据输入功能
5.2.1外部文件输入
5.2.2数据库文件导入
5.2.3电子表格输入和剪切板复制
5.3编辑功能
5.3.1普通编辑功能
5.3.2行列编辑
5.3.3标题编辑
5.3.4数据类型编辑
5.4输出功能
5.4.1模型计算结果输出
5.4.2电子表格数据输出
5.4.3图形输出
5.5数据可视化功能
5.5.1数据可视化功能实现
5.5.2图表种类和设置
5.5.3图表打印输出
5.6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实现
5.7GIS功能实现
5.7.1GIS基本图形对象实现
5.7.2GIS基本功能
第6章城市与区域规划数学模型
6.1数据预处理模型
6.1.1标准差标准化
6.1.2极差正规化
6.1.3数据中心化
6.1.4自然对数变换
6.1.5数据百分化
6.1.6均值比
6.1.7行列转置
6.1.8基本统计量
6.1.9自定义函数
6.1.10针对行列的操作
6.2数据统计分析模型
6.2.1空间数据分析模型分类
6.2.2回归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
6.2.3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
6.2.4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6.3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模型
6.3.1区域经济模型
6.3.2区位配置模型
6.3.3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6.3.4预测模型
6.3.5评价模型
6.3.6人口预测模型
6.3.7社会区分析模型
6.3.8城镇体系模型
6.3.9线性规划模型
6.3.10多目标规划模型
第7章数理模型应用案例
7.1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
7.1.1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
7.1.2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预测
7.1.3中国城镇总人口预测对幂函数分布模型的检验
7.2城市空间分布引力模型
7.2.1城市空间分布引力模型构建
7.2.2中国城镇空间分布的实证研究
7.3基于重力模型的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7.3.1基于重力模型的城市体系空间联系
7.3.2城市空间联系和节点解析
7.3.3城市体系的层域划分
7.4旅游景区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7.4.1TACSI概念模型
7.4.2TACSI数学模型
7.4.3TACSI实证研究
第8章流分析案例
8.1省际经济社会要素流动分析
8.1.1模型数据库建立
8.1.2要素流空间分布
8.1.3要素流空间模式
8.2基于航空流视角的城市体系格局演变
8.2.1航空流量、流向视角的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与变迁
8.2.2中国主要城市枢纽度分析
8.3城市交通方式可达性差异分析
8.3.1可达性测度
8.3.2可达性总体比较
8.3.3可达性指标值的空间分布
8.3.4交通方式空间可达性差异及空间分布
第9章区域划分案例
9.1基于功能区的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9.1.1基于功能区的城市行政区调整研究框架
9.1.2功能区划分方法
9.1.3要素功能区划分
9.1.4城市功能区划分
9.1.5从城市功能区到城市行政区划调整
9.2城市化空间过程分析
9.2.1数据采集和处理
9.2.2城市分布空间的类型及其变化
9.2.3Kernel城市空间密度分析
9.3城市经济区划分模型
9.3.1Rd链城市经济区划分的理论与方法
9.3.2城市实力评价及不同层次d系的划分
9.3.3中国的dΔ系和Rd链
9.4城市群蔓延区划分
9.4.1分形维数
9.4.2空间蔓延测度
9.4.3空间自相关分析
9.4.4空间蔓延分析
9.4.5蔓延空间分析
9.5城市增长边界划定
9.5.1刚性增长边界划定
9.5.2弹性增长单元划定
9.5.3城市增长区划定
第10章评价模型应用案例
10.1乌兰浩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定量评估
10.1.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概况
10.1.2城市发展目标实施评价
10.1.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评价
10.1.4中心城区规划实施评价
10.1.5保障总规实施的配套措施评估
10.1.6《08版总规》实施评估结果分析
10.2旅游者感知研究中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
10.2.1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
10.2.2桂林旅游者感知的多层次灰色评价实证研究
10.3老子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多层次灰色方法
10.3.1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10.3.2老子山风景区概况
10.3.3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
10.4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
10.4.1统计区划分
10.4.2影响因子的选择
10.4.3主成分的确定
10.4.4北京城市社会区成因分析
10.4.5北京城市社会区的划分
第11章多智能体模型应用案例
11.1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的研究进展
11.1.1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的发展状况
11.1.2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技术发展
11.1.3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模拟技术及其不足
11.2多智能体系统和模型构建
11.2.1多智能体模型
11.2.2应急响应多智能体建模
11.2.3多智能体建模仿真平台的构建
11.2.4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模拟平台框架
11.2.5空间多智能体的实现
11.3北京应急系统动态地理模拟
11.3.1应急环境模型设计
11.3.2应急智能体模型设计
11.3.3模拟环境变量
11.3.4其他模拟条件假设
11.3.5应急响应模拟结果
11.4智能体的GIS表达和计算
11.4.1Repast S中GIS的表达
11.4.2智能体沿GIS路线行进的算法
11.5城市应急响应多智能体模型系统
11.5.1系统启动
11.5.2数据准备
11.5.3参数设置
11.5.4显示配置
11.5.5模型控制
11.5.6动态过程显示控制
11.5.7结果输出
第12章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案例
12.1中国城镇化SD模型
12.1.1中国城镇化SD模型的构建
12.1.2中国城镇化SD模型系统验证
12.2中国城镇化SD模型模拟
12.2.1数据及其来源
12.2.2数据特征与类型
12.2.3模型系统参数设置
12.2.4情景模拟
12.2.5模拟结果
第13章基于碳排放清单的低碳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13.1哈尔滨2030年预规划方案及碳排放量估算
13.1.1哈尔滨2030年预规划方案
13.1.22030年预规划方案的碳排放量估算
13.2低碳导向方案的指标体系设计
13.2.1基于GDP目标和减排目标碳排放总量测算
13.2.22030年分部门碳排放量结构规划
13.2.3低碳导向的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13.3低碳情景的总体规划方案研究
13.3.1推进低碳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13.3.2拓展低碳型城市产业和职能
13.3.3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
13.3.4调整城镇体系规划方案
13.3.5构筑紧凑多中心的空间结构
13.3.6构建低碳交通体系
13.3.7培植低碳城市产业体系及用地模式
13.3.8健全低碳城市能源系统
13.3.9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增加碳汇
13.3.10低碳情景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第14章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案例
14.1评价技术路线和数据
14.1.1技术路线
14.1.2数据获取
14.2城镇建成区划定
14.3生态空间评价和划定
14.3.1生态网络与生态安全空间构建
14.3.2生态网络评价方法
14.3.3斑块和廊道划分
14.3.4基于生态网络的生态空间评价
14.3.5上层次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14.3.6重要生态空间划定
14.4优势农业地区保护评价
14.4.1理论框架和技术路线
14.4.2评价方法
14.4.3数据平台
14.4.4评价模型
14.4.5农业生产区评价
14.4.6永久农业空间划定
14.5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14.5.1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区
14.5.2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
14.6城镇化适宜区评价
14.6.1城市增长边界的定义
14.6.2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
14.6.3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14.6.4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的指标体系
14.6.5城市增长边界的定性划定
14.6.6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14.7可利用海域评价
14.7.1可利用海域定义
14.7.2海洋资源调查
14.7.3海洋功能区划
14.7.4海洋生态保护区划定
14.7.5海洋空间开发利用
14.7.6可利用海域经济适用性评价
附录A生态空间评价模型及其改进
附录B优势农业空间评价模型
附录软件使用说明
A.1统计分析模型
A.2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
A.3数据预处理
A.4基本参数设置
A.5工具栏图标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
前言
传统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受建筑学“形象思维法”、地理学“经验归纳法”和经济学“理论演绎法”的影响较大,实际工作中比较注重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应用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在我国规划界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提出了对规划模型软件的需求。这本书的第1版是基于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model system,URMS)》(1991—1995)及软件(1.0版)开发,在2000年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国内开发的第一套拥有自主版权的面向城市与区域规划的软件。本次再版进行了软件系统的更新(3.0版),并增加了相关的研究案例,希望推进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定量化、科学化和理性规划研究。 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和数学方法。计算机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 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 数学方法为从概念化的规划模型到数学模型的转化提供了得力工具,同时也为从数学模型到模型软件系统的演进提供了计算方法。三者是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的基础。 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是将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统计分析模型和GIS功能紧密集成的一次尝试。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的实现以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功能为中心(包括数据预处理功能和统计分析功能),同时包括输入、编辑、输出和GIS功能。数据输入功能即文件和数据库的导入以及数据的录入; 输出功能包括计算结果的输出、绘图和图表; GIS功能包括常用的查询、拾取、图层管理和专题图的编制。统计分析模型、规划模型和GIS之间不仅可以方便地交换数据和处理结果,同时也可以和其他GIS软件、数据库软件、统计分析软件等外部软件交换数据。 模型是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统的核心。本系统实现的模型有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统计分析模型和数据预处理模型,可细分为数据预处理模型、广义线性模型、判别和聚类分析模型、因子分析模型(包括主成分和对应分析)、区域经济模型、人口模型、预测模型、区位模型、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社区分析模型、规划模型、综合评价模型和城镇体系模型。本系统当前实现的模型包括13个数据预处理模型、19个统计分析模型和22个规划模型。 本书附录给出了软件使用说明。 鉴于本书中的矩阵和向量有时是一维的,为避免引起读者困惑,本书不再特意用黑斜体标识矩阵或向量,而统一用白斜体表示。
2020年4月于清华大学 |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