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书读完了系列全4册 作家金克木著精妙读书文集 少时读书/野味读书/书读完了/书太多了上海文艺出版社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金克木著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金克木著
    •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2163113
    • 版权提供:上海文艺出版社
    产品展示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书读完了
    作 者:
     金克木
    定价:
     75元
    ISBN号:
     9787532163113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开本:
     32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6-06-12
    印刷日期:
     2016-05-15
    编辑推荐
    一个说自己读书经验是少、懒、忘的人,如何从书的空白里读出字来,又如何有“书读完了”的自信,以及读人、读物如同读书呢?读完金克木先生的这本《书读完了》,或许可以明白其中一部分原因。
    内容介绍
    金克木先生一代大家,其读书与治学自有独到幽微之处。惜其著作出版广而且杂,况未经人整理,故今日学子,得片羽易 ,而欲窥其全面则难。本书编者爬梳剔抉,参互考寻,从金克木生前约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 50余篇,分“书读完了”——读什么书;“福尔摩斯与读书得间”——怎么读书;读书、读人、读物——读通书三辑,其文说理叙事,皆清秀流利,无晦涩难懂之处,普通读者循序渐进,或可一窥大家通人治学读书之堂奥。2017全新增订版,将金克木的读书心得完整呈现。
     
    作者介绍

    金克木(1912-2000),祖籍安徽寿县,1912年生于江西。1930年北平求学,1935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1938年去香港任《立报》国际新闻编辑,1939年在湖南省立桃源女子中学和湖南大学。1941年至印度加尔各答中文报纸《印度日报》任编辑,1943年于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1946年回国,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1948年起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

    著作有《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旧学新知集》《末班车》《探古新痕》《孔乙已外传》《风烛灰》等,译作有《通俗天文学》《三自性论》《伐致呵利三百咏》《印度古诗选》《摩诃婆罗多·初篇》等。

    目录

    有这样一个老头  黄德海 001

    “书读完了”

    “书读完了” 013

    谈读书和“格式塔” 021

    传统思想文献寻根 027

    “古文新选”随想 038

    世纪末读《书》 041

    上古御前会议 052

    谈《西伯戡黎》 055

    兵马俑作战 058

    《春秋》数学·线性思维 062

    《春秋》符号 067

    重读“崤之战” 076

    古书试新读 079

    《论语》“子曰”析 084

    公孙龙·名家·立体思维 095

    范蠡商鞅:两套速效经济软件 115

    ——读《史记·货殖列传》

    “道、理”·《列子》 131

    《四书》显“ 晦 ” 139

    读《大学》 159

    读徐译《五十奥义书》 173

    《心经》现代一解 180

    再阅《楞伽》 194

    孤独的磨镜片人 204

    福尔摩斯·读书得间

    《存在与虚无》·《逻辑哲学论》·《心经》 217

    读书得间 231

    九方皋读书 233

    读书法 235

    古今对话:读书 238

    与书对话:《礼记》 242

    读古诗 246

    与诗对话:《咏怀》 249

    与文对话:《送董邵南序》 253

    谈《千字文》 257

    秋菊·戴震 261

    谈谈汉译佛教文献 267

    怎样读汉译佛典 277

    ——略介鸠摩罗什兼谈文体

    甘地论 289

    谈外语课本 320

    奥卡姆剃刀 328

    约伯与浮士德 334

    读书·读人·读物

    读书·读人·读物 339

    读书——读语言世界 345

    闲话天文 349

    虚字·抽象画·六法 352

    文体四边形 360

    文化三型·中国四学 369

    显文化·隐文化 379

    “治”序·“乱”序 393

    从孔夫子到孔乙己 407

    台词·潜台词 420

    古“读书无用论” 429

    一梦三千年:周公 436

    荒诞颜回传 441

    试说武则天 445

    九方子(又名《古今对话录》) 450

    三访九方子 465

    孔乙己外传 469

    占卜术 478

    后记  金木婴 481

    增订本后记  黄德海 483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
    产品展示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少时读书(书读完了系列)
    作 者:
     废名 著
    定价:
     68.00
    ISBN号:
     9787532166831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开本:
     32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8-08-01
    编辑推荐
     

    废名是狂放、隐逸、唯美的北大国文系教授,

    也是乡村中小学讲台上循循善诱的普通书生。

    他追记自己小时阅读中国古书的心路历程,

    为往后的少年人揭示不可思议的文章妙处。

    内容介绍
     

    书分三辑,一是“中国文章”,关乎文章的写法以及读法,亦是心法。二是“灼灼其华”,关乎诗歌,名字取自诗经,而内容又不囿于此,甚至涉及杜甫的内容要更厚些。三是“格义致知”,更为远阔交融,主要是对于佛家的理解,儒与佛与新思想的相遇,等。

     

     
    作者介绍
     

    废名(1901-1967)本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学窥中西,文涉古今,于新诗、小说、散文均有独特造诣,著有《竹林的故事》《莫须有先生传》《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掐花》《妆台》《谈新诗》《阿赖耶识论》等。

    目录
     


    向空中画一枝花(代序) 木叶

    中国文章

    小时读书
    中国文章
    立志
    志学
    教训
    响应“打开一条生路”
    如切如磋
    读《论语》
    我怎样读《论语》
    读朱注
    孔门之文
    关于派别
    二十五年我的爱读书
    《水浒》第十三回
    百十五回本《水浒》替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
    无题
    金圣叹的恋爱观
    贬金圣叹
    女子故事
    神仙故事(一)
    神仙故事(二)
    三竿两竿

    灼灼其华

    《诗经》讲稿
    关雎
    桃夭
    汉广
    行露
    標有梅
    野有死麕
    匏有苦叶
    蝃蝀
    绸缪
    东山
    车舝


    孔子说诗
    陈亢
    偶感
    谈用典故
    再谈用典故
    罗袜生尘
    陶渊明爱树
    关于“夜半钟声到客船”
    讲一句诗
    赋得鸡
    莫字

    诗与词
    随笔
    杜甫论
    杜甫走的生活的道路
    杜甫的思想的特点
    杜甫的性格的特点
    杜甫的诗
    杜甫的律诗和他伟大的抒情诗
    秦州诗风格
    入蜀诗的变化
    夔州诗
    “听杨氏歌”解
    谈“语不惊人死不休”
    谈杜甫的“登楼”


    格物致知

    阿赖耶识论

    第一章 述作论之故
    第二章 论妄想
    第三章 有是事说是事
    第四章 向世人说唯心
    第五章 “致知在格物”
    第六章 说理智
    第七章 破生的观念
    第八章 种子义
    第九章 阿赖耶识
    第十章 真如
    说人欲与天理并说儒家道家治国之道
    孟子的性善和程子的格物
    佛教有宗说因果
    “佛教有宗说因果”书后
    体与用

    附录

    旧时代的教育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上回的事情没有讲完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读《论语》


    小时读熟的书,长大类能记得,《论语》读得最早,也最后不忘,懂得他一点却也是最后的事。这大约是生活上经验的响应,未必有心要了解圣人。日常之间,在我有所觉察,因而忆起《论语》的一章一句,再来翻开小时所读的书一看,儒者之徒讲的《论语》,每每不能同我一致,未免有点懊丧。我之读《论语》殆真是张宗子之所谓“遇”欤。闲时同平伯闲谈,我的意见同他又时常相合,斯则可喜。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愚按思无邪一言,对于了解文艺是一个很透澈的意见,其意若曰,做成诗歌的材料没有什么要不得的,只看作意如何。圣保罗的话,“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惟独人以为不洁净,在他就不洁净了,”是一个意思两样的说法,不过孔丘先生似乎更说得平淡耳。宋儒不能懂得这一点,对于一首恋歌钻到牛角湾里乱讲一阵,岂知这正是未能“思无邪”欤,宁不令人叹息。中国人的生活少情趣,也正是所谓“正墙面而立”,在《中庸》则谓“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愚前见吾乡熊十力先生在一篇文章里对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很发感慨,说他小时不懂,现在懂得,这个感慨我觉得很有意义。后来我同熊先生见面时也谈到这一点,我戏言,孔夫子这句话是向他儿子讲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位贤明的父亲。


    《中庸》言“诚”,孟子亦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论语》则曰“直”。我觉得这里很有意义。“直”较于“诚”然自平凡得多,却是气象宽大令人亲近,而“诚”之义固亦“直”之所可有也。大概学问之道最古为淳朴,到后来渐渐细密,升堂与入室在此正未易言其价值。子曰,“人之生也直,”又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又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从以直报怨句看,直大约有自然之义,便是率性而行,而直报与德报对言,直又不无正直之义。吾人日常行事,以直道而行,未必一定要同人下不去,但对于同我有嫌怨的人,亦不必矫揉造作,心里不能释然,亦人之情也。孔子比后来儒者高明,常在他承认过失,他说“直”,而后来标“诚”,其中消息便可寻思。曰“克己复礼为仁”,曰“观过斯知仁”,此一个“礼”与“过”认识不清,“克己”与“仁”俱讲不好,礼中应有生趣,过可以窥人之性情。愚欲引伸“直”之义,推而及此,觉得其中有一贯之处。


    陶渊明诗曰,“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愚昔闲居山野,又有慨于孔丘之言,“鸟兽不可与同群也,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此言真是说得大雅。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人之情总在人间。无论艺术与宗教,其范围可以超人,其命脉正是人之所以为人也。否则宇宙一冥顽耳。孔子栖栖皇皇,欲天下平治,因隐居志士而发感慨,对彼辈正怀无限之了解与同情,故其言亲切若此,岂责人之言哉。愚尝反复斯言,谓古来可以语此者未见其人。若政治家而具此艺术心境,更有意义。因此我又忆起“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之句,这句话到底怎么讲,我也不敢说,但我很有一个神秘的了悟,憧憬于这句话的意境。大约匏瓜之为物,系而不给人吃的,拿来做“壶卢”,孔子是热心世事的人,故以此为兴耳。朱注,“匏瓜系于一处,而不能饮食,人则不如是也,”未免索然。

     

     
     
    ....
    产品展示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野味读书
    作 者:
     孙犁 著
    定价:
     75.00
    ISBN号:
     9787532170401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开本:
     32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9-05-01
    编辑推荐
    一代名家访书、藏书、读书心得
    读书的兴趣,一半来自天性,一半来自养成
    笔法简要,议论率性,情味沉郁 
    内容介绍
      《野味读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书里书外”,“书里”收录孙犁自述的读书经过;“书外”则是可能影响孙犁精神成长的文化生活。如果我们把文化生活的内容也算作一种“读书”,则“书外”的部分也算该是孙犁读书生活的一部分。第二辑“书前书后”,部分是孙犁的读书笔记。因为爱书,孙犁常在书上施以封皮,而因书衣多在书前书后,我们就为本辑取了这个名字。“书前书后”里的文章乍看有些杂乱,但除去不多的孙犁对文学作品(及其作者)——古代多列入集部——的评论,这部分文字的大宗在古代属于史部。第三辑“书长书短”,是爱书人孙犁在买书、得书、藏书等方面长长短短的叙述,进而延伸至新的契机境界:“读中国历史,有时是令人心情沉重,很不愉快的。倒不如读圣贤的经书,虽然都是一些空洞的话,有时却是开人心胸,引导向上的。古人有此经验,所以劝人读史读经,两相结合。这是很有道理的。”
    作者介绍
      孙犁,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的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
    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苇荡》等短篇小说,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集》,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
    目录
      黄德海001
    书里书外
    我的读书生活003
    野味读书007
    我和古书010
    我中学时课外阅读的情况013
    第一个借给我《红楼梦》的人015
    书信018
    书的梦022
    谈读书028
    谈爱书030
    爱书续谈035
    与友人论传记038
    与友人论学习古文044
    题文集珍藏本049
    听说书051
    报纸的故事054
    拉洋片058
    看电视060
    画的梦063
    读画论记067
    戏的梦081
    戏的续梦090
    书前书后
    耕堂读书记(一)097
    耕堂读书记(二)115
    耕堂读书记(三)122
    耕堂读书记(四)133
    耕堂读书记(五)160
    读《吕氏春秋》176
    读《史记》记(上)179
    读《史记》记(中)186
    读《史记》记(下)194
    读《史记》记(跋)200
    读《前汉书卷六十四·朱买臣传》202
    读《前汉书卷五十七·司马相如传》204
    读《后汉书》小引207
    读《后汉书卷五十八·桓谭传》210
    (一个音乐家的悲剧)
    读《后汉书卷五十八·冯衍传》213
    (一个文过其实的人)
    读《后汉书卷七十·班固传》216
    (一个为政治服务的文人)
    读《后汉书卷五十四·马援传》220
    (一篇好传记)
    读《后汉书卷六十六·贾逵传》223
    (关于经术)
    读《后汉书卷七十三·朱穆传》226
    (关于交友)
    读《宋书·范晔传》229
    读《旧唐书》记235
    买《世说新语》记261
    读《李卫公会昌一品集》266
    读唐人传奇记269
    谈笔记小说276
    读《东坡先生谱》281
    读《船山全书》285
    读《清代文字狱档》记288
    关于纪昀的通信293
    读《求阙斋弟子记》298
    读《义门读书记》308
    读《胡适的日记》310
    读《刘半农研究》312
    书长书短
    我的书目书317
    我的经部书320
    我的史部书324
    我的子部书328
    我的集部书334
    我的《廿四史》340
    我的丛书零种343
    我的农桑畜牧花卉书347
    我的金石美术图画书356
    我的“珍贵二等”363
    谈读书记365
    买《太平广记》记371
    买章太炎遗书记373
    买《流沙坠简》记378
    买《宦海指南》记381
    买《汉魏六朝名家集》记384
    附录
    亡人轶事399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我一生买书的经验是:
    一、进大书店,不如进小书铺。进小书铺,不如逛书摊。逛书摊,不如偶然遇上。
    二、青年店员,不如老年店员。女店员,不如男店员。
    我曾寒酸地买过书:节省几个铜板,买一本旧书,少吃一碗烩饼。也曾阔气地买过书:面对书架,只看书名,不看价目,随手抽出,交给店员,然后结账。经验是:寒酸时买的书,都记得住。阔气时买的书,读得不认真。读书必须在寒窗前,坐冷板凳。
    解放战争时期,我在河间工作,每逢集日,在大街的尽头,有一片小树林,卖旧纸的小贩,把推着的独轮车,停靠在一棵大柳树上,坐在地上吸烟。纸堆里有些破旧书。有一次,我买到两本《孽海花》,是原版书,只花很少钱。也坐在树下读起来,直到现在,还感到其味无穷。
    另外,冀中邮局,不知为什么代存着一些土改时收来的旧书,我去翻了一下,找到好几种亚东图书馆印的白话小说,书都是新的,可惜配不上套,有的只有上册,有的只有下册。我也读了很久。
    我在大官亭做土改,有一天,到一家扫地出门的地主家里,在正房的满是灰尘的方桌上面,放着一本竹纸印的《金瓶梅》,我翻了翻,又放回原处。那时纪律很严,是不能随便动胜利果实的。现在想来,可能是明版书。贫农团也不知注意,一定糟蹋了。
    冀中导报社地上,堆着一些从纪晓岚老家弄来的旧书,其中有内府刻本《全唐诗》。我从里面拆出乐府部分,装订成四册。那时,我对民间文艺有兴趣,因此也喜欢古代乐府。这好像不能说是窃取,只能说是游击作风。那时也没有别的人爱好这些老古董。
    至于更早年代的回忆,例如在北平流浪时,在地摊上买一些旧杂志,在保定紫河套买一些旧书,也都有过记述,就不再多说了。
    前代学者,不知有多少人,记述在琉璃厂、海王村、隆福寺买书的盛事。其实,那也都是文章,真正的闲情、乐趣,也不见得就有那么多。只是文人无聊生活的一种点缀,自我陶醉而已。不过,读书与穷愁,总是有些相关的。书到难得时,也才对人有大用处。“文革”以后,我除红宝书外,一无所有,向一位朋友的孩子,借了两册大学语文课本,逐一抄录,用功甚勤。现在笔记本还在手下。计有:《论语》、《庄子》、《诗品》、《韩非子》、《扬子法言》、《汉书》、《文心雕龙》、《宋书》、《史通》等书的断片以及一些文章的全文。自拥书城时,是不肯下这种功夫的。读书也是穷而后工的。
    所以,我对野味的读书,印象特深,乐趣也最大。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一样,大富大贵,说穿了,意思并不大。山林高卧,一卷在手,只要惠风和畅,没有雷阵雨,那滋味倒是不错的。
    可怀念的游击年代!
    读书究竟有用无用,这是很难说清楚的。要看时势和时机。汉高祖在攻打天下的时候,主张读书无用论。他侮辱书生,在他们的帽子里撒尿。这是做给那些乌合之众,文盲战士们看的,讨得他们的欢心,帮他打天下。等到做了皇帝,又说“过去为非”,自己也读书也做文章了。这也是为了讨好那些儒生,帮他安定天下,才这样做的。
    总之,读书一直被看做一种功利手段,因此,读书人也就只能碰运气了。
    我和古书
    我的读书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从小学到初中,可以说是启蒙阶段,接受师长教育。高中到教书,可以说是追求探索阶段。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可以说是学以致用阶段。进城以后,可以说是广事购求,多方涉猎,想当藏书家的阶段。
    可以从第三阶段说起。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区,我们油印出版过一些小册子,其中包括苏联十月革命以后的文艺创作和新的文学理论。这些书,都是我在三十年代研究和学习过的。我所写的文艺方面的论文和初期的创作,明显地受这些理论和作品的影响。例如我的第一篇小说《一天的工作》和第一篇论文《现实主义文学论》。所以说,这是“学以致用”的阶段,我们在这一时期的工作,虽然幼稚,但今天看起来,它在根据地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我在三十年代初,所学习的文艺方面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都尽量应用在抗日工作中去,献出了我微薄的力量。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又得以充实自己,发展所学,增长了工作的能力。
    为什么进城以后,我又爱好起古书来呢?
    我小的时候,上的是“国民小学”,没有读过“四书五经”。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是一个缺陷。中学时,我想自学补课,跑到商务印书馆,买了一部《四书》,没有能读下去,就转向新兴的社会科学去了。直到现在,很多古籍,如不看注,还是读不好,就是因为没有打下基础。初进城时,薪俸微薄,我还是在冷摊上买些破旧书,也包括古籍,但是很零碎,没有系统。以后,收入多了一些,我才慢慢收集经、史、子、集四方面的书,但也很不完备。直到目前,我的二十四史,还缺《宋书》和《南齐书》两种,没有配全。认真读过的,也只有《史》、《汉》、《三国志》和《新五代史》几种。《资治通鉴》,读过一部分,《纲鉴易知录》通读过了。近人的历史著作,如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吕思勉的《隋唐五代史》、《清史纲要》等,也粗略读过。我还买一些非正史,即所谓载记一类的书:《十六国春秋》、《十国春秋》、《吴越备史》、《七家后汉书》等等。但对我来说,程度最适合的,莫过于司马光的《稽古录》。我买了不少的明末野史、宋人笔记、宋人轶事、明清笔记,都与历史有关。
    《世说新语》一类的书,买得很多,直至近人的《新世说》。我喜爱买书,不只买一种版本,而是多方购求。《世说新语》,我有四种本子,除去明刊影印本两种,还有唐写本的影印本,后来的思贤讲舍的刻本。《太平广记》也有四种版本:石印、小木版、明刊影印、近年排印。《红楼梦》、《水浒》,版本种类也有数种,包括有正本、贯华堂本。还有《续水浒》、《荡寇志》。
    各代文学总集,作家的文集,从汉魏到宋元,经过多年的搜集,可以说是略备。明清的总集别集,我没有多留心去买。我对这两朝的文章,抱有一点轻视的成见。但一些重要思想家、学术家和作家的书,还是买了几种。如黄梨洲、崔东璧、钱大昕、俞正燮、俞樾等。一些政治家,如徐光启、林则徐的文集,我也买了。钱谦益的两部集子也买了。
    近代学者梁启超、章太炎,我买了他们的全集。王国维,我买了他的主要著作。近人邓之诚、岑仲勉的关于历史和地理的书,我也买了几种。黄侃、陈垣、余嘉锡的著作,也有几种。
    我的藏书中,以小说类为最多,因为这有关本行。除去总集如《太平广记》、《说郛》、顾氏文房小说以外,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小说家类,共开列三十六种,我差不多买齐了。其次是杂史类掌故之属,《书目答问》共开列二十一种,我买了一半多。再其次是儒家考订之属,我有二十六种。
    刚进城时,新旧交替,书市上旧书很多,也很便宜。我们刚进来,两手空空,大部头的书,还是不敢问津。《四部丛刊》,我只是在小摊上,买一些零散的,陆续买了很多。以后手里有些钱,也就不便再买全部。因此,我的《四部丛刊》,无论初、二、三编,都是不全的,有黑纸的,也有白纸的,很不整齐。《廿四史》也同样,是先后零买的,木版、石印、铅印;大字、小字、方字、扁字,什么本子都有。其中以《四部备要》的本子为多。《四部备要》中其他方面的书,也占我所藏线装书的大部分。
    谱录方面的书,也有一些,特别是书目。
    我买书很杂,例如有一捆书(我的书自从抄家时捆上,就一直沿用这个办法)的书目为:《黄帝内经·素问》、《桑蚕粹编》、《司牧安骥集》、《考工记图》、《郑和航海图》、《营造法式》、《花镜》……这并非证明我无书不读,只是说有一个时期,我是无书不买的。我中学时课外阅读的情况我中学时课外阅读的情况
    从一九二六年起,我在保定育德中学读书六年(初中四年,高中二年)。回忆在那一时期的课外阅读,印象较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报纸:每天下午课毕,我到阅览室读报。所读报纸,主要为天津的《大公报》和上海的《申报》,也读天津《益世报》和北平的《世界日报》,主要是看副刊。《大公报》副刊有《文艺》,《申报》有《自由谈》,前者多登创作,沈从文主编;后者多登杂文,黎烈文主编。当时以鲁迅作品为主。
    二、读杂志:当时所读杂志有《小说月报》、《现代》、《北斗》、《文学月报》等,为文艺刊物,多左翼作家作品。《东方杂志》、《新中华》杂志、《读书杂志》、《中学生》杂志等,为综合杂志。当时《读书杂志》正讨论中国社会史问题,我很有兴趣。也读《申报月刊》和《国闻周报》(《大公报》出版)。
    三、读社会科学:读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费尔巴赫论》、《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等经典著作以及当时翻译过来的苏联及日本学者所著经济学教程。如布哈林和河上肇等人的著作。
    四、读自然科学:读《科学概论》、《生物学精义》,还读了一本通俗的人类发展史,书名叫《两条腿》,北新书局出版。
    五、读旧书:读《四书集注》、庄子、孟子选本,楚辞、宋词选本。以及近代人著文言小说如《浮生六记》、《断鸿零雁记》等。
    六、读文化史:先读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王冶秋《新文学小史》(载于《育德月刊》)、杨东莼《中国文化史》、胡适《白话文学史》、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欧洲文艺思潮》、《欧洲文学史》,日人盐谷温、青木正儿等人的有关中国文学著作。
    七、读小说散文:《独秀文存》、《胡适文存》,鲁迅、周作人等译作,冰心、朱自清、老舍、废名作品,英法小说、泰戈尔作品。后来即专读左翼作家及苏联作家小说。
    八、读文艺理论:读《文学概论》及当时文坛论战的文章,如鲁迅与创造社一些人的论战,后来的《文艺自由论辩》,及中外人写的唯物史观艺术论著。日本厨川白村、藏原惟人、秋田雨雀的著作,柯根《伟大的十年间文学》等。
    九、读文字语言学: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杨树达《词诠》、穆勒《名学纲要》,即逻辑学。
    十、读人生观、宇宙观方面的书:记有吴稚晖、梁漱溟著作,忘记书名。
    以上所记,主要是课外读物,多由教师介绍指导。中学生既无力多买书,也不大知道应该买哪些书,所以应该利用学校中的图书馆,并请教师指导。向同学师长借阅书籍,要按期归还,保持清洁。第一个借给我《红楼梦》的人第一个借给我《红楼梦》的人
    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十岁左右还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我先在西头刘家,借到一部《封神演义》,读完了,又到东头刘家借了这部书。东西头刘家都是以屠宰为业,是一姓一家。刘姓在我们村里是仅次于我们姓的大户,其实也不过七八家,因为这是一个很小的村庄。
    从我能记忆起,我们村里有书的人家,几乎没有。刘家能有一些书,是因为他们所经营的近似一种商业。农民读书的很少,更不愿花钱去买这些“闲书”。那时,我只能在庙会上看到书,书摊小贩支架上几块木板,摆上一些石印的,花纸或花布套的,字体非常细小,纸张非常粗黑的《三字经》、《玉匣记》,唱本、小说。这些书可以说是最普及的廉价本子,但要买一部小说,恐怕也要花费一两天的食用之需。因此,我的家境虽然富裕一些,也不能随便购买。我那时上学念的课本,有的还是母亲求人抄写的。
    东头刘家有兄弟四人,三个在少年时期就被生活所迫,下了关东。其中老二一直没有回过家,生死存亡不知。老三回过一次家,还是不能生活,只在家过了一个年,就又走了。听说他在关东,从事的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勾当。
    家里只留下老大,他娶了一房童养媳妇,算是成了家。他的女人,个儿不高,但长得颇为端正俊俏,又喜欢说笑,人缘很好,家里常年设着一个小牌局,抽些油头,补助家用。男的还是从事屠宰,但已经买不起大牲口,只能剥个山羊什么的。
    老四在将近中年时,从关东回来了,但什么也没有带回来。这人长得高高的个子,穿着黑布长衫,走起路来,“蛇摇担晃”。他这种走路的姿势,常常引起家长们对孩子的告诫,说这种走法没有根柢,所以他会吃不上饭。
    他叫四喜,论乡亲辈,我叫他四喜叔。我对他的印象很好。他从东头到西头,扬长地走在大街上,说句笑话儿,惹得他那些嫂子辈的人,骂他“贼兔子”,他就越发高兴起来。他对孩子们尤其和气。有时,坐在他家那旷荡的院子里,拉着板胡,唱一段清扬悦耳的梆子,我们听起来很是入迷。他知道我好看书,就把他的一部《金玉缘》借给了我。
    哥哥嫂子,当然对他并不欢迎,在家里,他已经无事可为,每逢集市,他就挟上他那把锋利明亮的切肉刀,去帮人家卖肉。他站在肉车子旁边,那把刀,在他手中熟练而敏捷地摇动着,那煮熟的牛肉、马肉或是驴肉,切出来是那样薄,就像木匠手下的刨花一样,飞起来并且有规律地落在那圆形的厚而又大的肉案边缘,这样,他在给顾客装进烧饼的时候,既出色又非常方便。他是远近知名的“飞刀刘四”。现在是英雄落魄,暂时又有用武之地。在他从事这种工作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他高大的身材,在一层层顾客的包围下,顾盼神飞,谈笑自若。可以想到,如果一个人,能永远在这样一种状态中存在,岂不是很有意义,也很光荣?
    等到集市散了,天也渐渐晚了,主人请他到饭铺吃一顿饱饭,还喝了一些酒。他就又挟着他那把刀回家去。集市离我们村只有三里路。在路上,他有些醉了,走起来,摇晃得更厉害了。
    对面来了一辆自行车。他忽然对着人家喊:
    “下来!”
    “下来干什么?”骑自行车的人,认得他。
    “把车子给我!”
    “给你干什么?”
    “不给,我砍了你!”他把刀一扬。
    骑车子的人回头就走,绕了一个圈子,到集市上的派出所报了案。
    他若无其事地回到家里,也许把路上的事忘记了。当晚睡得很香甜。第二天早晨,就被捉到县城里去了。
    那时正是冬季,农村很动乱,每天夜里,绑票的枪声,就像大年五更的鞭炮。专员正责成县长加强治安,县长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枪毙,作为成绩向上级报告了。他家里的人没有去营救,也不去收尸。一个人就这样完结了。
    他那部《金玉缘》,当然也就没有了下落。看起来,是生活决定着他的命运,而不是书。而在我的童年时代,是和小小的书本同时,痛苦地看到了严酷的生活本身。
     
    产品展示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书太多了(增订版)(艺文志文库)
    作 者:
     吕叔湘
    定价:
     68.00元
    ISBN号:
     9787532177639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开本:
     32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21/01/01
    编辑推荐

    ◎名家推荐
    读吕(叔湘)先生的文章,不只可以汲取知识,同时还可以欣赏文笔之美。专说学者之文,我一直推为最上乘。
    ——张中行

    我一直注意学习吕叔湘先生写文章的文风。他的文章,清晰、简练而口语化,完全摆脱了文言的束缚,最值得我学习。
    ——周有光

    吕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他翻译的民俗学著作,不仅在学问知识上对人有帮助,译文本身也是很好的汉语教材。
    ——叶兆言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文集
    ★学兼中西,读书人的经验传递
    ★疏通源流,学问家的文章示范
    ★读书如做事,宜节制,勿过度
    ★如何以从容不迫之心态阅读最伟大心灵的最伟大书籍,正是我们时代的求学者最需要的。
    ★立定脚跟处世  放开眼孔读书

    内容介绍
        吕叔湘先生学兼中西,文章一流。作为语言学家、老资格的教师和编辑,他对学文、作文与“咬文”之道卓有心得的。本书从其一生著述中精选出有关读书、作文、治学、处世的文章四十余篇,分“书太多了”“语文常谈”“论学忆往”三辑。文章覆盖他一生各时期,展现了他多姿多彩的思想谱系。杂文也好,咬嚼文字也好,回忆故人往事也好,这些文章都贯穿着吕叔湘文字不变的清淡风格,节制,却也有张有弛。“读书如做事,宜节制,勿过度”——这种宽容节制的人生哲学对于现在的人们不失为一味清凉剂。
     
    作者介绍
     吕叔湘 (1904—1998),江苏丹阳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在苏州中学任教时考取江苏省公费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回国后曾在云南大学、华西大学、金陵大学、清华大学、开明书店、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195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任研究员、副所长、所长。1980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汉语语法论文集》《语文常谈》《现代汉语八百词》等,译著有《初民社会》《文明与野蛮》《沙漠革命记》等。
    目录
     编者前言:节制的美德 i
    书太多了
    《未晚斋杂览》小引 003
    霭理斯论塔布及其他 006
    赫胥黎和救世军 018
    葛德文其人 033
    李尔和他的谐趣诗 040
    第二梦 052
    书太多了 065
    买书·卖书·搬书 074
    《文明与野蛮》译者序 081
    《文明与野蛮》重印后记 085
    编辑的修养 089
    关于中学生与文艺 099
    谈谈学理学文的问题 102

    语文常谈
    《语文常谈》序 107
    语言和文字 109
    意内言外 118
    从文言到白话 131
    文学和语言的关系 137
    文风问题杂感 141
    从改诗的笑话说起 167
    诗句的次序 169
    莫须有 171
    一不作,二不休 175
    绿帽子的来源与产地 178
    剪不断,理还乱——汉字汉文里糊涂账 181
    咬文嚼字 187
    学文杂感 191
    给一位青年同志的信 193
    说“达” 200
    翻译工作和“杂学” 204
    由“rose”译为“玫瑰”引起的感想 210
    中国人学英语——原理和方法 213

    论学忆往
    读书忆旧 229
    北京图书馆忆旧 233
    《汉语大词典》的回顾与前瞻 236
    记寓居牛津二三事 250
    回忆和佩弦先生的交往 253
    纪念浦江清先生 256
    悼念王力教授 263
    怀念圣陶先生 267
    忆刘北茂 275
    我的简单回忆——致外孙吕大年 279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编者前言:节制的美德
    1954 年新中国的宪法制订时,参与者不仅有众多的法学专家,还有几位语言学家,吕叔湘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吕叔湘与胡绳、叶圣陶一起为宪法修正文辞,在无形中充当了“立法者”的角色。 晚年吕叔湘先生在给外孙吕大年的信中说:“对于你当前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我以为只要守住两句话:一句是‘要尽其在我’,另一句是‘要能拿得起,放得下’。‘要尽其在我’这是当然之理,但很容易流于‘我非要!’这就要吃苦头了。所以不光是要能‘拿得起’,还要能‘放得下’。‘我非要’就是《论 语》所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里边的‘必’和‘固’。也就是佛教所谓‘执着’,是修行的大忌。什么事 情都应该恰到好处(做菜也要讲究火候),就是希腊人所说的 moderation,跟 moderation 相反的是 excess,凡是‘过火’的 东西都是不祥之物,是要触动 Zeus,给予惩罚的(这是希腊悲 剧的主导思想)。这个道理不但是你目前需要它,一辈子都需要它。很多非常聪明的人坏在‘我非要’上。”这大约是吕叔湘一生的经验之谈——“我为”而非“为我”,这就需要中和冲淡的精神。Moderation 也就是德尔菲的神谕:毋过度。东方的美 德、佛陀的教诲与希腊的神谕在这个中国人的身上的结合是如 此的和谐与自然。细读吕文,在“毋过度”的日神精神光环下,我们会发现一种昂扬多彩的酒神精神;在单调平缓的叙述中,蕴含着惊心动魄的波澜壮丽。这种节制而不呆板的特点就是礼乐精神的一种体现,并且贯穿于吕叔湘各时期的著作中,从一个侧面展现着他多姿多彩的思想谱系。有了这种节制的精神, 吕叔湘就具备了文辞之外的“立法者”的资格,而我们编选的这本书,正从各个侧面体现了他的这种精神。
    我们把选辑的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叫做“书太 多了”,收录的是吕叔湘先生的杂文。虽年事已高,事务繁杂, 吕老依然读书笔耕不辍,并用陆放翁诗自勉:“从今倘未死,一日亦当勤”。未晚斋大约也是取“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之意。 他自己说:“有些事情,像阿拉伯文或者迪斯科舞什么的,学起 来太晚了,至于读点有益的书,做点有益的事情,应该没有太晚的时候吧,于是题为未晚斋。”吕先生写文章特喜转述别人的著述,所以有人讥讽他的文章写得“不三不四”。但是选择、转引本身难道不是一种创造吗?
    晚年,他在给外孙的信中说:“1937 年中秋节的时候中日战争已经蔓延到上海,我们在国外过节很不是滋味。我那时身 边有一本我译的《文明与野蛮》,拿出来送给向达,在扉页上题了一首七绝:‘文野原来未易言,神州今夕是何年!敦煌卷子红 楼梦,一例逃禅剧可怜。’第三句指向达正在不列颠博物馆检阅 敦煌卷子,我正在研究《红楼梦》语法,觉得这些事情对抗战毫无用处。”欧风美雨的沐浴,仍旧洗不去心中古远的黍离之叹、鸡鸣之声,在这位语言学家看来,或许言辞之上的城邦还 是比言辞本身更为重要。
    因了上面的揣测,我们把吕叔湘先生的杂文放在了文集的前面,把其中对文明社会思考的文章放在了最前面。语言学家探讨人类学、社会学问题,在现代分工日益细密的时代里,总有些“思出其位”的嫌疑。但我们要知道,吕叔湘去牛津学的正是人类学,况且他们那一代人既接受了“子曰诗云”的熏陶、“民主科学”的劝化,又逢家国巨变和各种政治运动,诸如此类文明之种种成就,都不可能不使一个有理智的人重新审思我们 和我们以前时代“文明之真正历史”。
    文明瑕瑜互见、繁复多样,作为文明载体之一的书籍报章自然也是如此。吕先生对于书籍的态度绝对是别具一格的。一个勤奋的学者多有买书藏书的癖好,吕叔湘也不例外。但他的买书藏书却有些特别,藏书并不是很多,且多是 40 年代以前的外文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今不古,有西无中”。别人嫌书少,他却怨书太多了;别人努力买书、藏书,他却要毁书、卖书。千百年来出版了无数的书,现在每年还在大量增加,我 们该如何面对这浩如烟海的书籍呢?这对于知识爆炸时代的我 们更是一个难题。有人干脆不读,有人厚此薄彼,有人随大溜,有人来者不拒,但吕先生的态度很老实:能读多少读多少,想 读多少读多少,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也不要跟书过不去。就文学而言,文学有两大用处:主要的用处是引起并满足人们对生活更敏锐的感受;较肤浅的用处是在社交场所提供谈助。所以, 不要抱着一种竞赛的心理去读书,因为虽然竞争是做生意的命 根子,却也是破坏社交及其艺术的毒药。生活中的东西的繁荣,有赖于共享而不是垄断。
    在他看来,文明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多样性,但读书却更需要节制 , 未 必“开卷有益”、“多多益善”,“ 能读多少读多少,想读多少读多少”也不是随意乱读。正如列奥·施特劳斯所言,生命太短暂了,以至于我们只能与最伟大的书在一起, 聆听那些最伟大的灵魂的絮语。没有审慎的态度和节制的精神, 我们怎么保证不被信息的汪洋瞬间淹没呢?以从容不迫之心态阅读最伟大心灵的最伟大的书籍,也许正是我们时代的求学者最需要的。
    第二部分我们定名为“语文常谈”。海德格尔有句名言: “语言是存在的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都 有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这种语言风格反映时代的 风貌又反作用于时代。正是由于语言具有这样一种多样性和流 动性,反而使得很多人对于时时刻刻都在使用着的语言和文字 没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这就像吕叔湘在《语文常谈》的序里所言:“说起来也奇怪,越是人人熟悉的事情,越是容易认识不 清,吃饭睡觉是这样,语言文字也是这样。”有人认为文章与语言是平行的,谁也不依赖谁;还有人说“中国话”是就是没有 “文法”,历代文学家都不知道什么叫“文法”却写出好文章。
    对于上述诸种观点,作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仍然坚持以审慎节制的精神对待语言、思维与社会历史交织纠葛互动的流变,在保持语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以规范的语法格式和标 准构筑约束语言思维长河的堤岸,引导它安步而前。在他看来, 如果没有了这种克制与约束,语言的河流很快就会溃陷为芜草 丛生的泥淖水潦。
    作为一个老资格的教师、语言学家和编辑,吕叔湘对于学文、作文与“咬文”之道是很有心得的。他在《学文杂感》中 说:“主要是看好文章。不要囫囵吞枣,要细细咀嚼,自然会 嚼出道理来。”读好文章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一种节制,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则是耐心上的克制,学文没有了这种“单纯的执 着”,必然会陷入语言文字的五里雾中寻不出方向。他还提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晚改不如早改。这里面是没有什么技巧和捷 径的,只能多流汗、下苦工夫,否则“作者不流汗就要读者流 汗”。文章的修改编辑本身就是一种重新选择、重新阅读、重新 写作,所以对于文章的“第二作者”编辑,吕叔湘也有很高的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大下工夫,打好基本功,具备较高的学养, 以细致谨慎的态度,多动脑筋、善于质疑,以至于字字落实, 咬文嚼字。作为语言学家,咬文嚼字是吕叔湘先生的本行。学文是咬文的前提,学文之后,方能咬文。国有国法,文有文法,引导作者按照语言文字与修辞的规范中展现文学与生活的五彩缤纷可以说是语言学家的一大使命。一直以来就有人轻视语言的语法修辞和文字范式,认为是壮夫不为的雕虫小技,以致于 现在大街小巷、电视报刊错字连篇病句盈目。文学本是“经国之大业”,运用不当,一字之差就看能误国害命;从小处说也可能混淆题旨,贻笑大方。对于许多人不屑一顾的文辞句法,吕叔湘先生却发扬“能贱”的精神,遇到报刊书信和翻译中的语 句讹误、格式错误、假大空话非要一一列举出来,把糊涂账算 清楚。至于他做的有什么价值,只要我们读读他的几篇“叫汁儿”的文章就知道了。
    吕叔湘先生在改行研究汉语前,教授英语多年,他大学主 修西洋文学,毕业后教中学英语,后考江苏省公派留学往牛津学图书馆学,两年后回国赴云南大学,又是教英语。全集收译著就有四卷,叶圣陶先生诗赞:“并臻信达兼今雅,译事群钦夙 擅场”。这辑里我们也选了他谈翻译与学英语的文字,今天读来这些教示丝毫不减其效力。
    第三部分是“论学忆往”。吕叔湘先生的一生几乎与 20 世纪相始终,在他漫长的生命历程中自然会结识不少名人,但他的性格节制内向,自言从小胆小怕事,不爱与人交往,所以回忆故旧的文章自然就少,大多是八十岁以后所作。即使这一鳞半爪的文章他也惜墨如金,感觉刚刚开头就煞了尾。在这屈指可数的几篇文章中,也大多是铺叙式的文字,如记家常,绝少热烈的情绪显露。他是如此恪守太阳神“毋过度”的神谕,以 至吝啬到“忘情”的地步。但细读这些回忆,我们却会发现这并非圣人的“忘情”,更不是最下的“不及情”,而是“情之所 钟,正在我辈”。只不过这种情感被含蓄克制的美德所掩饰,非得反复咀嚼,否则绝不能从平静的海面体会到洋底的汹涌澎湃。 在《回忆和佩弦先生的交往》一文结尾,他说:“我于 1950 年 2 月到清华,住在北院,佩弦先生旧居近在咫尺,夫人和子女 还住在里面,两家常有往来,佩弦先生所用书桌书柜都保存原 状,见了不胜人琴之感。”一句“不胜人琴之感”看似轻巧,但其中所包含的非凡的克制和深沉的情致,却足以让人揣摩良久。
    甚至对自己的往事,吕叔湘先生也没有用专门的笔墨描述,如果不是有他给外孙吕大年的几封信,我们只能去“道听 途说”了。本来吕叔湘不愿意写回忆录,这倒不是出于老年人 的恐惧,而是因为自己“这一生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值得别人 知道的事情,何必浪费纸张笔墨”。1985 年,他的外孙吕大年到美国留学,在给吕叔湘的信中谈到,“我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要求他人为自己服务把自己认为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一 副图景强加在客观环境上”。这样的思想倾向在当今的青少年乃至成年人身上尤为普遍,这种自我的无限膨胀无疑引起了吕叔湘 的忧虑,他在回信中谈到前文所引的一段话:做人做事既要保持自我的个性,又要自我克制,毋执毋我,努力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老马识途,长寿老人的经验是家族的一种财富,“这一生是怎么走过来的,讲给家里的晚辈听,也还不是毫无意义”。所以吕叔湘的这几封信与其说是回忆录,不如说是以己为鉴对后代的谆谆教诲。他从自己的家世一直写到上世纪 40 年代,文笔依旧是波澜不惊,在轻缓的叙述中阐发着一位老者的人生哲学。
    杂文也好,咬嚼文字也好,回忆故人往事也好,这些文章都贯穿着吕文不变的清淡风格,节制,却也有张有弛。毋庸置疑,这种宽容节制的人生哲学对于现在的人们不失为一味清凉剂。而我们把这本小书取名为“书太多了”,不觉间暗合了这种让人心怡的“节制”精神。
     
     
    ............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