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西方美学史 美学大师朱光潜代表作
¥ ×1
◎ 卖点/编辑推荐
l 《西方美学史》作为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开中国学者撰写西方美学史之先河,系统梳理西方美学发展历程。
l 以哲学、文学、艺术的综合视角立体解读美学史上的代表人物、著作及美学流派,长期作为高校文科教材使用。
◎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笔名孟实、盟石,中国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主要著作包括《谈美》《谈文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诗论》《西方美学史》《文艺心理学》等。
◎ 内容简介
《西方美学史》作为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
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了西方美学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西方美学流派、美学家及美学论著,着重介绍西方主要美学流派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家和美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本书同时关注了美学同哲学、文艺学等相关学科的交互影响,并对这种学科间的紧密关联性做出了说明和阐释。
在写作上,朱先生忠实于原著,运用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建设提供了西方美学知识参照系,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明确了中国新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具有着超越时代的学术价值。
◎ 名家推荐
美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学美学不能不学美学史,正如植物学家研究一棵树的形态,不能不研究它的发生和进化的过程一样,也正如社会科学家研究当前的社会,不能不研究过去社会发展史一样。
——朱光潜
我对于我这一位业师,一向怀有深深的敬意。我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念书时,选了孟实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实际上就是美学。我觉得,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在学术上诚实的人,他不哗众取宠,他不用连自己都不懂的“洋玩意儿”去欺骗、吓唬年轻的中国学生。
——季羡林
朱光潜是真学者。
——冰心
◎ 目录
第一编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柏拉图
第三章 亚理斯多德
第四章 亚历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第五章 中世纪: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和但丁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代:薄伽丘、达·芬奇和卡斯特尔维特罗等
第二编17世纪到启蒙运动
第七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笛卡儿和布瓦洛
第八章 英国经验主义:培根、霍布斯、洛克、夏夫兹博理、哈奇生、休谟和博克
第九章 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
第十章 德国启蒙运动:戈特舍德、鲍姆嘉通、温克尔曼和莱辛
第十一章 意大利历史哲学派:维柯
第三编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
甲 德国古典美学
第十二章 康 德
第十三章 歌 德
第十四章 席 勒
第十五章 黑格尔
乙 其他流派
第十六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上):别林斯基
第十七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下):车尔尼雪夫斯基
第十八章 “审美的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浮龙·李和巴希
第十九章 克罗齐
丙 结束语
第二十章 关于四个关键性问题的历史小结
◎ 精彩书摘
初版序论
美学史的对象、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美学史的对象。美学史的研究是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的美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过去美学思想积累的批判、继承和发扬,这就是说,美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学美学不能不学美学史,正如植物学家研究一棵树的形态,不能不研究它的发生和进化的过程一样,也正如社会科学家研究当前的社会,不能不研究过去社会发展史一样。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研究一门社会科学,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名称虽是从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才开始,但是有关美学的许多问题,从人类社会形成有了艺术活动以来,就一直是人们所关心和探讨的对象。在西方,美学的研究从古希腊就已开始,柏拉图和亚理斯多德就已写过一些重要的美学和诗学的专著。从此以后,美学的发展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尽管到近代美学才由哲学的附庸和文艺批评的附庸一跃而为一个独立的大国。
从历史发展看,美学的主要对象一直是侧重文艺理论。它根据文艺实践作出总结,又转过来指导文艺实践;它也服从认识论的总的规律:从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正是由于美学必然要结合到实践,它的研究对象就必然要侧重社会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文艺问题。另外,艺术美是美的最高度集中的表现。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文艺也应该是美学的主要对象,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体解剖有助于猴体解剖的理解,研究了最高级的发达完备的形式,就不难理解较低级的发达较不完备的形式。这个观点并不排除对自然美或现实美的研究。过去一些主要从文艺观点去看美学问题的思想家,从柏拉图和亚理斯多德一直到狄德罗、康德、歌德和黑格尔等人,都涉及自然美,但是也都从文艺角度去看自然美,这就是说,他们并不把自然美当作艺术美的一种不可统一的对立面。
明确了美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明确了美学史的研究对象。美学史所研究的是过去美学思想的发展,主要是文艺方面美学思想的发展。美学史与美学只有一点不同:美学更多地面对现在,美学史更多地面对过去。但是这个分别也只是相对的:美学固然不能割断历史的联系,美学史也必须从现实出发。我们研究美学,是要解决当前文艺和审美教育中一些重要问题,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为着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才有必要去追溯过去人类对类似问题的看法,作为借鉴。所以研究美学史,首先就要注意我们当前文艺创作欣赏和审美教育中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时把这些问题谨记在心里,去看过去美学家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哪些摸索,得到了哪些看法。从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自己进行摸索和解决问题,这才是有的放矢地研究美学史。这就牵涉到下一个问题。
二、美学史的认识意义和实践意义。就认识意义来说,美学史至少有两层功用。第一,美学史是一般思想史中的一个部门,对美学史的理解有助于对一般文化学术思想发展以及其社会根源的理解,例如不理解启蒙运动中的美学思想,就很难透彻理解启蒙运动中的哲学思想以及启蒙运动本身的政治任务;不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就很难透彻理解康德的三大批判、德国古典哲学、浪漫运动以至于当时社会现实。第二,美学思想既然是文艺创作欣赏实践的总结和指导,对一个时代美学史的理解就必然有助于对那个时代的文艺作品的理解;例如对布瓦洛的《论诗艺》的理解有助于对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艺的理解,对别林斯基的批评论著的理解也有助于对普希金、果戈理以及当时俄国一般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解。
认识的意义总是与实践的意义不可分割的。我们学习美学史,并不是为知识而知识,为理论而理论,而是要借理论知识的帮助,来解决我们自己的文艺实践和审美教育实践方面的问题,像上文已经提到的。美学里有许多基本问题——例如文艺对现实的关系,文艺对社会的功用,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内容与形式,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真善美的关系,美丑的标准乃至媒介、技巧、风格等——都是带有普遍性的,尽管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情境各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各时代的美学家们都逃不开这些基本问题,他们对这些问题都进行过钻研和讨论,都提出过各自的看法。这些看法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更多的是有正确部分也有错误部分的;有些只有历史意义,有些在现在还能起启发作用。这中间就需要辨别;辨别就是分析,也就是批判。经过这种批判工作,就可以披沙拣金,去伪存真,结合我们的需要和条件,加以综合,来建立我们自己的美学,这就是对美学遗产的批判继承。在美学思想发展中,我们好比是长途接力赛跑中的接班人,把前人已经跑过的一长段路程的终点作为出发点,既不走回头路,也不走已经证实了的弯路和错路,我们就可以跑得更快更远。这就是研究美学史的用处。
三、研究美学史的观点和方法。无论是研究美学还是研究美学史,我们都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原则。按照这个指导原则,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并且为这个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美学本身也还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想也都有它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只要社会还是有阶级之分)。把美学或美学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研究,我们就须经常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即关于反映论的三个互相密切联系的大原则:
1.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反转过来影响社会存在;
3.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互相影响。
一切美学和美学史的重大问题都是隶属于这三大原则的。第一个原则所涉及的是最基本的问题,即文艺实践和理论对现实社会基础的关系,其中包括内容与形式,世界观和创作方法,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包括历史的真实),典型化之类问题。因此,要研究一个时代的美学思想,首先就要基本掌握那个时代的社会基础和历史背景;学习西方美学史的人就不能不要求掌握西方社会发展的概况。
第二个原则所涉及的是文艺对社会的功用,即文艺怎样为基础服务的问题,其中包括审美教育,文艺标准,文艺与群众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美与善的关系之类问题。因此,要研究一个时代的美学思想,就必须了解那个时代的阶级关系,社会对文艺的要求,以及文艺创作和审美理想对社会生活所起的作用。一般地说,统治阶级拿文艺作为武器,来巩固它的统治;革命的阶级也拿文艺作为武器,来推动政治革命。例如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就突出地说明了这个事实,在18世纪欧洲盛行的新古典主义主要还是为封建残余服务的,因此,启蒙运动就反对新古典主义,为浪漫运动作准备,使文艺更适合上升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
第三个原则,即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互相影响的原则,是比较次要的,但是在发挥作用时,也是比较复杂和比较曲折的。就美学史来说,它涉及下列三个方面的问题:
a.文艺实践与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交互影响;
b.美学与哲学、宗教、伦理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交互影响;
c.美学从过去传统所承受的影响以及对后来所发生的影响。
这里第一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美学理论与文艺实践的密切关系说明了西方美学何以在很长的时期里一直是文艺批评的另一名目,从古希腊到19世纪,美学观点往往是在以《诗学》为名的著作里阐述出来的。因此,研究美学史就必须基本掌握文学史和一般艺术史。其中文学史尤其重要,因为在西方和在中国一样,美学一直侧重要求解决诗和一般文学方面的问题。在这方面所需要的不仅是关于文学史的系统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对于文学名著的感性认识,要尝到其中的滋味。例如没有读过希腊史诗和悲剧,就不可能理解亚理斯多德的《诗学》,没有读过歌德、拜伦、雪莱、雨果和海涅等诗人的作品,就不可能理解什么叫作浪漫主义,尽管你记得住许多浪漫主义的定义和理论。在文学作品之外,艺术作品当然也应得到适当的注意。
第二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西方美学在很长的时期内也一直是哲学中一个部门。柏拉图、亚理斯多德、普洛丁、笛卡儿、鲍姆嘉通、维柯、休谟、康德、黑格尔这一系列的影响深远的美学家都首先是哲学家。在他们的著作里美学往往是作为一种认识论来看待的。因此,研究西方美学史,就必须基本掌握西方哲学史。例如就近代来说,如果不理解笛卡儿以后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在哲学上的基本分歧以及康德、席勒、黑格尔等人对这两派的分歧所做的调解或统一的努力,就不可能理解近代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线索。就个别的思想家来说,如果没有基本掌握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读起《判断力批判》和《美学讲义》就会到处都碰到困难。
第三方面的问题就是美学思想发展本身的问题,也就是美学遗产在各时代的批判继承问题。历史是发展的,而发展必然是有线索的;没有掌握住发展线索,就不能算掌握了历史。发展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所以发展的线索必然是复杂的、曲折的。在许多线索之中应分出主次。最基本的当然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一条大线索。美学发展史在大体轮廓上归根到底,总是跟着社会发展史走的。就欧洲来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三大阶段中的美学观点各有明显的区别,都带着社会经济基础的烙印。这是必须首先牢牢掌握的一条线索。
但是单凭这一条线索并不一定就能在一切场合下充分说明个别具体的历史发展现象。例如替奴隶社会制造美学方面意识形态的柏拉图和亚理斯多德在后来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一直不断地在发生深刻的影响。希腊文艺的高度发展以及他两人在哲学上的权威在西方美学史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后来许多重要的美学家,从传统继承的角度来看,都大致可以分列在他们两人的旗帜之下,当然也有些人徘徊于二者之间,兼收并蓄。这样,他们两人在西方美学史中就形成两种性质不同的对立的线索:他们所代表的一方面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线索;另一方面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线索。这两种对立线索又是错综复杂的:我们不能庸俗化地在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以及唯物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画出等号,尽管在历史上消极的浪漫主义曾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而现实主义大半曾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
研究这两种对立线索的传统继承,我们可以得出一条规律:每个时代对过去传统都“各取所需”,所取的往往并不恰恰就是传统原来所给的,都多少经过一番革新乃至于歪曲。继承总是经过批判的,这种批判在过去往往不只是理论性的,更重要的是实践方面的需要。凭实际需要的取舍就已经是批判。例如法国新古典主义者从亚理斯多德的《诗学》里采取了足以辩护法国古典戏剧的理论,制造了亚理斯多德所不曾明白规定的三一律;而德国启蒙运动领袖莱辛又从这同一部《诗学》里采取了足以攻击法国古典戏剧的理论,为他所主张建立的市民剧辩护,其实亚理斯多德从来也没有梦想到市民剧。
从此可见,传统的线索有相对的独立性,因为在一种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学理论并不随这种基础的变革而丧失它的作用;同时,传统的线索归根到底还是依存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那一条基本线索,因为传统的继承都必须适应新社会的需要。研究美学史,就必须把这两种性质的线索— —上层建筑对社会基础的依存是一种,上层建筑本身的历史持续性又是一种——都掌握住;如果忽视前一种线索,那就会失去历史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如果忽视后一种线索,那就会失去美学这一特殊部门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而且会割断历史本身。
以上所云,主旨只有一条: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美学史,就决不能把美学史看作一门孤立的科学,而是要把它看作全部文化发展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并且看作过去经验与现实需要密切相联系的统一体。它需要社会发展史,文艺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基础,还需要对当前文艺和审美教育中一些活的问题的亲切认识和关注。这种工作的艰巨是一个严峻的事实。我们把它指出来,用意并不在使初学者望洋兴叹,而是要使他们在制订长期研究计划时心中有数,按照自己的具体条件,把必须掌握的知识有计划地逐渐积累起来。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也不是任何个人所能单独胜任的工作,它还有待于全体美学界的长期不懈的有计划的通力协作。作为大学本科的一种基础理论课程,美学史的任务就在于使有志参加这种通力协作的人们获得一种必不可少的准备阶段的训练。
就基础训练的阶段来说,学者所应要求的是:(1)掌握美学思想发展的概况,包括各时代主要流派主要代表的主要观点,以及(2)就美学史进行独立思考和研究的初步技能。这部或另一部美学史只能是一种导游书。读导游书有助于亲自游历,但是不能代替亲自游历。要理解亚理斯多德或是黑格尔,只凭旁人介绍,都难免捕风捉影,必须尽可能亲自读一读他们的原著。就西方美学史来说,真正值得仔细揣摩的经典著作也不过十来种,而在初学阶段,本编的资料附编已提供足够的原著摘要。学者须学会认识到道听途说的危险性以及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即使在初学阶段,他也应学会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在进行这种独立工作中,经常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是有益的:这部分资料(姑举亚理斯多德《诗学》第九章论诗的真实性一节为例)所要解决的是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何以发生?作者对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他何以要这样解决?这种解决的历史根源何在?其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只有历史意义,哪些还有现实意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才算掌握了这部分资料。如果用简明的语言把所想到的写出来,这已经就是研究论文了。这种结合阅读的思考和写作的训练是任何理论工作者所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自己的主动钻研和独立思考,所获得的知识才比较牢固;也只有通过这种训练,进一步较深入的研究工作才可望顺利进行,获得成果。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