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考古文集(第5集)》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研究者,尤其是沈阳地域性考古学文化和沈阳地方史研究者,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 沈阳考古文集(第5集) | 开本: | 16开 |
作者: | 姜万里 | 定价: | 220.00 |
ISBN号: | 9787030465245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印刷时间: | |
版次: | 1 | 印次: | 1 |
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1)
沈阳市郭七遗址沈阳工程学院地点2013 年发掘简报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0)
沈阳市五爱墓群发掘报告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9)
沈阳辽中偏堡子汉墓群2014 年发掘报告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03)
沈阳青桩子汉魏墓群2013 年发掘简报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09)
沈抚公路二号线建设工程文物勘探及墓葬清理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41)
河北省元氏县殷村遗址考古发掘简报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49)
沈阳市辽金城址调查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76)
沈阳市惠工街辽代墓葬考古发掘报告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6)
沈阳康平县大付家窝堡辽墓的发掘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10)
沈阳市北四台子辽金遗址2012 年发掘简报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16)
康平官宝窝堡遗址的考古调查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康平县文物管理所(230)
沈阳盛京城内北通天街南段考古调查报告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45)
沈阳小南山清代墓园发掘报告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58)
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清盛京城德盛门瓮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69)
沈阳青年大街清代水井发掘报告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75)
新乐遗址发现的一座清墓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沈阳市新乐遗址博物馆(288)
沈阳大馆墓葬发掘报告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97)
关于偏堡子文化的几点思考 张翠敏(309)
康平马莲屯两座墓葬的年代与族属考 周向永(318)
试论辽代墓葬的排水系统 林栋(328)
沈阳近代公益慈善事业的开拓者——左宝贵 李鑫(337)
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考古发掘收获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2011年3月起,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沈阳早期古人类探源课题,在沈阳地区全境范围内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通过3年的野外调查,在辽河及其支流秀水河、浑河、蒲河流域的河流阶地上发现旧石器地点共25处,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即为其中之一。该遗址于2012年4月调查时发现。2013年6月,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被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沈阳市第4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旧石器联合考古队,于2012年8~11月、2013年5~8月、2014年4~8月、2015年4~8月先后对该遗址进行连续4次考古发掘,其成果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新乐文化的7200年,提前至距今11万年左右。现将该遗址考古发掘收获报告如下。
一、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位于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的沈阳农业大学院内后山果园处(图一),地处长白山系哈达岭余脉天柱山支脉南麓,浑河故道右岸Ⅲ级基座阶地上,海拔约82.6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3′49″,北纬41°49′35″(图二)。该阶地顶部地势较平坦,平面呈扇形,遗址位于整个阶地的南部前缘,面积约8万平方米(图版一)。
二、地层堆积、年代及成因
(一)地层堆积
根据土质土色的变化,目前可将该遗址的地层堆积划分为9层(图三),其中第2~6层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层,依次介绍如下。第1层:耕土层。呈灰黑色。包含物有打制石器、夹砂陶片、鬲足、红烧土块及瓷片等。石器原料主要为硅质泥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砂岩角岩、石英,还有少量板岩、辉长岩。厚4~20厘米。
图一 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地理位置图
图二 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地形图
图三 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地层堆积
第2层:黄褐色黏土。土质较致密。包含物有打制石器,石器原料包括石英砂岩、石英岩、硅质泥岩、石英。深4~20、厚55~90厘米。
第3层:黄色黏土。土质较松散,含少量铁锰结核。包含物有打制石器,石器原料主要为石英、石英岩、石英砂岩、角岩,还有少量砂岩、硅质泥岩。深70~110、厚70~90厘米。
第4层:棕褐色黏土。质地较硬、致密,含小团块结构的铁锰结核。包含物有打制石器,石器原料主要为石英、石英岩,还有少量硅质泥岩、砂岩、石英砂岩、板岩。深150~170、厚95~110厘米。在该层下发现10处坑状遗迹。
第5层:深黄色黏土。质地坚硬,含较大的铁锰结核。包含物有打制石器,石器原料主要为石英、石英岩,还有少量石英砂岩、硅质泥岩。深260~270、厚50~85厘米。在该层下发现1处坑状遗迹。
第6层:灰黄色粉砂土。质地较为坚硬、致密。包含物有少量打制石器,石器原料
有石英、石英岩、硅质泥岩。深310~350、厚30~80厘米。
第7层:浅灰褐色团块状黏土。质地很坚硬,柱状节理明显,节理状土块颗粒度较小,节理面之间有大量铁锰质沉积物。深370~400、厚40~50厘米。未见石器出土。
第8层:黄褐色团块状黏土,土色微泛红。质地很坚硬,柱状节理明显,节理状土块颗粒度较大,节理面之间的铁锰质沉积物较第7层少。深410~450、厚60~74厘米。未见石器出土。
第9层:灰黄褐色黏土。质地非常坚硬,水平层理明显,铁锰质沉积物较少。深500~506、厚44~52厘米。未见石器出土。该层下未及基岩。
(二)地层年代
为确定地层堆积的准确年代,了解古环境方面的相关信息,在发掘过程中邀请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年代学实验室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对发掘地层进行光释光、古地磁测年,沉积学、孢粉采样分析。综合各方数据,对其中几个文化层的年代有了具体认识,依次介绍如下。
第1层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以后至近现代;第2层中部光释光测年数据为24800BP±1400BP,结合沉积速率推测该层年代为距今1.5万~3万年;第3层光释光测年采样样品晒退不完全,结合沉积速率推测该层年代为距今5万~3万年;第4层上部光释光测年数据为50600BP±2900BP,下部为70300BP±4200BP,结合沉积速率推测该层年代为距今7万~5万年;第5层上部光释光测年数据为73000BP±4400BP,中部为86600BP±5700BP,结合沉积速率推测该层年代为距今10万~7万年;第6层上部光释光测年数据为101000BP±9000BP,中部为110200BP±7000BP,结合沉积速率推测该层年代为距今11万~10万年;第7~9层土色泛红,据相关专家推测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年代距今在12万年以前。
(三)地层堆积成因
对该遗址地层堆积成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沉积学分析粒度和磁化率分析测试手段来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
1)该遗址堆积粒度特征与风尘沉积基本相似,表明其可能主要为风力搬运,少数为河流水动力搬运。遗址磁化率值位于(19~110)×10-6cm3 kg–1,各发掘点无显著差异。
2)遗址表层沉积物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风化较为强烈,具有磁化率较高和粒度较粗的特征,下部各层整体相对较低,且下部各层岩性变化与粒度、磁化率的变化界限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和区域局部地下水位高低的影响有关。根据野外观察,遗址区基底地形变化显著,且潜育化程度明显不同(根据铁锰结核含量变化判断)。遗址地层的磁化率和粒度具有同相变化的特征,与典型第四纪黄土并不一致,表明其中磁性矿物可能受到后期潜育化作用影响显著,无明显风化成壤作用,磁化率主要受控于磁性颗粒的大小。
3)遗址的粒度和磁化率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旋回变化,包含了两个沉积旋回,其粒度特征与风尘堆积相似,因此其粒度变化可能主要受控于冬季风的变化。测试结果可能指示着遗址中包含了两个冰期—间冰期的旋回变化,根据这一结果我们推测遗址地层底部年龄应不老于300ka。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推测的前提是遗址地层比较连续,不存在较大的沉积间断。
三、遗迹与遗物
2012年8月~2015年8月,考古队先后4次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图四~图七),共布1米×1米探方309个,分为8个发掘区,发掘深度距地表4.2~6.7米,完成发掘面积309平方米,发现旧石器时代坑状遗迹11处,出土各类石制品1000余件。具体介绍如下。
图四 2012年试掘西区第1层清理结束后的现场照片
图五 2013年发掘第2层清理结束后的现场照片
图六 2012年试掘西区第3层发掘的现场照片
图七 2013年发掘第6层清理结束后的现场照片
《沈阳考古文集(第5集)》共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简报等资料性文章18 篇,学术论文4篇,反映了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两年来配合城市基本建设、主动性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等工作取得的成果。文章作者主要是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在职业务人员,还有曾参加过工作的省内同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