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书籍]潘鹤艺术人生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潘鹤著
    •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潘鹤著
    •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 开本:8开
    • ISBN:9781582840848
    • 版权提供:中山大学出版社
    潘鹤的思想和艺术,承载和记录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的壮丽足迹,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努力奋进的莘莘学子。通过采访潘鹤的学生、家人以及对其本人,整理潘鹤日记及有关潘鹤的文献资料、新闻稿,到雕塑实景地进行拍摄,《潘鹤全集》尽可能详实地记录了潘鹤的艺术作品、思想、人生轨迹,可供后来的研究者们参考;与此同时,三本书共辑录逾千张图照资料,可引领读者更好地走入潘鹤的艺术世界,去了解和感受潘鹤艺术的魅力。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潘鹤艺术人生 开本: 8开
    作者: 潘鹤 定价: 368.00
    ISBN号: 9787306050854 出版时间: 2015-05-01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15-05-01
    版次: 1 印次: 1

    艺术·人生

     

    003  横空一鹤

    005  走难香港

    009  步入艺术殿堂

    013  为雕塑而生

    016  师生情

    019  拜师黄少强

    023  偷渡澳门

    031  多情自古伤离别

    034  投奔革命

    037  爱情悄然而来

    042  《艰苦岁月》带来“光辉岁月”

    048  骑自行车的艺术

    057  幽默的气度

    065  雕我心中事 谁明其中意

    072  从“牛棚”到《开荒牛》

    078  “我对落难英雄更敬仰”

    086  生不逢时?千载难逢!

    091  自我完善永无休止

    095  重逢

    101  笑我云鹤迷雕塑

    107  年少有预言 如今皆成真

    114  寄艺术传达思想

    120  在华南文联文艺整风千人大会上的检查/潘鹤

    127  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潘鹤

    135  社会主义国家是城市雕塑的土壤——全国城市雕塑领导小组成立大会上的发言/潘鹤

    142  民族风格的时代性与现代风格的民族性——城市雕塑创作漫谈/潘鹤

    145  雕塑进入新时期/潘鹤

    148  潘鹤少年日记(节选·艺术思考部分)/潘鹤

     

    艺术·传承

     

    170  潘鹤雕塑漫谈/钱绍武

    174  潘鹤的人格力量/黄渭渔

    180  历史风雷中的心灵叙曲——潘鹤的水彩画世界/胡斌

    186  我人生与艺术的领路人/钱海源

    190  感悟/潘放

    194  父亲的一个眼神/潘雷

    195  我与父亲潘鹤/潘奋

    200  我心灵深处的偶像——潘鹤/潘丽萍

    203  大师的心愿/范旭

     

    潘鹤艺术年表

     

    208  艺术年表

     

    218  附:编者手记

     

    1、横空一鹤

     

      1925年12月的一天,广州一户人家,高空鹤鸣,一个孩子诞生于世。饱读诗书的父亲被这高亢嘹亮的鹤鸣声所吸引,闭目沉思片刻,拍掌道:“真是横空一鹤也,好,就让他名叫潘鹤吧!”就这样,潘鹤来到了人间。

      潘鹤祖籍佛山,爷爷是位颇有名气的中医,望闻问切、悬壶济世。然而潘鹤的父亲潘铁却并没有继承爷爷的衣钵,潘铁早年毕业于广东公立监狱学校,1916年外派做监狱官,1925年毕业于广东法官学校高等研究部,成为在当时赫赫有名的律师。后又办报社、办通讯社,以笔为刀,直刺反动军阀要害。爷爷和父亲,一个悬壶济世,救人之命;一个以笔为刀,救人之心。虽不是同行,却一样地关心国家命运,忧心百姓疾苦,也算是殊途同归吧!

      潘鹤的母亲杨秀瑛所住的杨家祠堂,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据点,许多早期共产党人,如陈独秀、周恩来、谭平山、林伯渠、胡志明以及当年有名的“三杨”——杨章甫、杨匏安、杨殷等,都经常出入于此,党的许多重要会议,便是在这杨家祠堂里召开的。

      这“三杨”均是潘鹤母亲杨秀瑛的亲戚。杨秀瑛的大哥杨章甫,也就是潘鹤的大舅父,是广东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杨秀瑛的侄子、潘鹤的表兄杨匏安,是建党初期著名的共产党人;烈士杨殷也是杨章甫介绍入党的。

      生活在这样一个激进的家庭,杨秀瑛自然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束缚,早早进入新兴学堂,而且毅然剪掉长辫子,留着非常精神又颇时髦的齐耳短发。那时,短发女子,被称为“剪辫唛”,被叫做“自由女”。

      潘鹤出生的家庭不同于普通平凡、任人摆布的小市民家庭,也不是可以任由潘鹤奢侈生活的大富大贵之家,而是伫立在大风大雨浪潮中的革命之家。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一开始便注定了他的命运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随波逐流、浑浑噩噩终此一生,他必然要在风雨中接受风浪的搏击。

     

    2、走难香港

     

      大屿山的学生时代

      “南天王”陈济棠偏安一隅给广州带来了短暂的和平与繁荣,1936年6月,“两广事变”失败,陈济棠逃离广州。一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又过了一个多月,日寇空袭广州,而与广州近在咫尺的香港自然成为了逃难者的避难所。潘鹤的一家也正是从那个时期,开始了以流亡为主题的生活。

      1937年,11岁的潘鹤随父母来到香港,就读于香港大屿山东涌华英中学。华英中学本在佛山,因战事的缘故才迁至香港大屿山。校舍在山间,由废弃的警察局改造而成,上山基本无路,只有靠寻着前人的足迹披荆斩棘而行。关于在华英中学的经历,三年后,潘鹤所写下的一篇题为《大屿山东涌初中一寄宿生活》的“六朝骈文”可见其端详:

     

      香港之西,有大屿山东涌者,群山兀立,高耸云霄,使人望之畏然;海滨之东,有华英中学在焉,相传校址为昔之差馆,故外有城墙围绕,内有牢房数间,今则为学子宿舍矣。此地人迹稀疏,瘴气弥漫,悬崖绝壁,茫乎大海,旷乎天沼。纵有巨舟,泛若轻萍。每有狂风,声若雷霆。波涛汹涌,摇山撼城。风扫树间,锐声啸鸣。学子回舍,有若囚徒。稍有风雨,壮声凌凌。瀑布飞奔,如马怒腾。言语失其灵,魂魄夺其外。师生对语,有若哑聋。暴雨不止,山泉下泻。宿舍为浸,衣物为湿。岂自然之锻炼学子耶?

      每于熙和之清晨,登彼城楼,向天而啸。睹苍海而无极,盼高峰而低吟。野花香而陶醉,浪蝶翩而娱人。松清秀而傲骨,泉声悠而忘忧。风澹荡而至性,景依依以将人。此天性之启发也。

      又或课余之暇,披荆棘以登山,涉急流以强渡。寻幽谷以探玄,登高峰以抒啸。颢清流以悠游,弄鱼竿以忘饥。履乱石以涉险,探岩穴以窥奇。临海潮以弄潮。此自然界之嘉惠也。

      劳作课者,非形式之劳动,实用真切之劳作也。幼者以拔草辟径为务,壮者以运石建筑为职。兴工数日,藉天然之助力,收美满之效果。于是泳场也,球场也,渡涧之桥也,各有幽幽之草径通焉。此开垦之雏形也。惜此岛之离群孤立耳,爰为之歌曰,山险岭峻兮,难登。气候恶劣兮,熏熏吾宁久居兮。又赋归欤之歌声。

      初学六朝,未知通顺否?

     

      华英中学伫立于大屿山海滨之东,人迹罕至,瘴气弥漫,每逢狂风大雨,衣物被褥尽皆浸湿;面对面说话,都难以听清对方的话语……寄宿环境确实堪忧。但少年潘鹤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在寻找灵魂与自然界的默契,他登山、观海、游泳、钓鱼、寻找洞穴……俨然将这艰辛的环境转化成了充满未知宝藏的秘密山谷,兴致十足地玩乐开来。潘鹤的这种性格特征在以后的岁月里曾多次清晰无比地展现出来——每当身边的人开始抱怨生活,嗟叹命运时,他却极少抱怨,反而极力从苦难的生活中去寻找改变的契机,有时候改变生活本身,有时候改变周围的人,再不济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弱者抱怨命运,强者改变命运,而潘鹤无疑属于后者。

      虽然在大屿山的生活并不孤单,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住着一个孤独的灵魂。这种孤独感来源于国难当头、生活环境匆匆改变后的角色认同缺失,来源于少年对生存的思索。前者是在这山河破碎、瞬息万变的特殊年代里所有中华同胞共同的刻骨印记,后者则是属于一个少年所特有的人生感受。这种孤独感一直伴随着潘鹤走过了整个少年时期,并深刻地在他少年时期的画作中体现出来。

      而如今,他一方面想诉求人们对他的内心世界进行了解,另一方面又不知该如何将心中汹涌澎湃的感情表达出来,这或许也是后来他将所有的感情诉诸于绘画、雕塑的原因吧!他常觉得自己像《鲁滨逊漂流记》里那个被世俗社会所遗忘的鲁滨逊,或是像《汤姆索亚历险记》里那个不被大人们理解的“顽童”汤姆。于是,他一个人登高楼,看惊涛拍岸、云卷云舒,纵声长啸;他伫立溪间,闻花香,看彩蝶嬉戏,陶醉其中。只有当他一个人时,自我才会如此清晰地显露出来;只有当他一个人时,才能敞开心房,和心中那个孤独的灵魂畅诉心声。

     

    与表妹相遇

      1938年11月,潘鹤转学至香港德明中学,并投奔香港的亲戚家躲避战乱。这亲戚正是母亲杨秀瑛同父异母的姐姐,姐姐的丈夫是一位银行家,家道殷实。

      假期里,潘鹤回到亲戚家,并在那里遇到了刚从国外回来的可爱表妹。表妹名叫李惠仪,小名阿咩,比潘鹤小一岁,年方十二。那时的阿咩裙角微扬,清秀的脸庞上始终带着永不褪色的微笑,俨然一个活泼可爱的公主,周围的人无论是谁见了都喜爱至极。阿咩不懂中文,潘鹤不懂英语,他们之间用手势、用意会,时间一长,竟也互相学习了很多。潘鹤自从遇到了表妹,眼神再也无法从她身上移开半步。他听她唱歌,与她一同翩翩起舞,那欢快的银铃般的笑声驱走了他心中种种烦闷,解开了他陈郁已久的心结。

      一日,阿咩的学校举行绘画大赛,她不假思索就将这个绘画的“使命”抛给了周末回家的表哥。少女的央求,青春懵懂的脸上绽放的美丽笑颜,那嘟着小嘴使着“小心机”的可爱表情——潘鹤笑了,潘鹤的整颗心都酥了,他呆呆地望着眼前的女孩,只求望一眼,再多望一眼!

      在潘鹤的笔下,蔚蓝的大海,蔚蓝的天空,无边无际的蔚蓝……一只小船在这无边的海域中摇曳着驶向远方。这无疑是潘鹤命运的写照,也是20世纪30年代这个波涛汹涌的历史格局下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写照。谁也不知道,彼岸何处!谁也不知道,在下一秒钟将会迎来的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崭新世界,还是风卷云涌、吞噬一切的惊涛骇浪!

      潘鹤的这幅画,让表妹在学校里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好评。公主嘴角上翘,一边彬彬有礼地答谢老师、同学们的溢美之词,一边不忘念想着表哥,那个才华横溢的表哥,那个甘为自己赴汤蹈火的表哥,那个像王子一样温暖着自己心窝的表哥。是的,他是个王子,他就是她的王子。

      情愫在少男少女之间迅速蔓延,如野火般一发不可收拾。然而那时候的他们,却并不知道这就是爱情。直到一年后,两人分隔两地,痛苦的相思折磨得他们两人死去活来,那时候的他们才明白,原来爱情这颗种子早已深深地埋藏在了他俩的心底。

      1939年8月,日军占领深圳,包围香港,香港的局势紧跟着动荡起来。小乱居城,大乱居乡。潘鹤的父亲决意带领家人回佛山老家躲避战乱。11月,潘鹤离开了表妹家。巧合的是,从1938年11月26日认识表妹,到1939年11月26日从表妹家离开,刚好一年。

     

    《潘鹤艺术人生》
      本书是对潘鹤艺术生平、艺术思想的详实介绍,分为“艺术人生”及“艺术传承”两部分,辑录其不同时期艺术作品图照、生活照近四百张。

      潘鹤,1925年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40年开始从事艺术创作,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及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汕头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全国美协常务理事。

      1980年被国务院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优秀雕塑家”称号;200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造型艺术终身成就奖”及“广东省文艺领军人物”称号;200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文联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颁发的“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国家画院授予文艺界首批“院士”;2010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建设部共同颁发的“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中国文联授予“国宝级艺术家”称号。

      其艺术成就载入前苏联国家科学院、美术院编撰出版的《世界美术史》及中国出版的《中国美术史》。1956年创作的《艰苦岁月》于20世纪50年代收入全国小学课本,延用至今。1997年广东省政府为其建立“广东美术馆潘鹤雕塑园”;2008年广州市政府为其在海珠区建立占地40亩的“潘鹤雕塑艺术园”;2012年建立3000平方米的“潘鹤艺术馆”;2014年底广州美术学院潘鹤艺术馆建成开放。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