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大脑的情绪生活/吃掉情绪:和食物做斗争 大众心理学读物格致出版社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茱莉亚·巴克罗伊著 | 理查德·戴维森,沙伦·贝格利等著编 | 王巍霓译
    •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茱莉亚·巴克罗伊著| 理查德·戴维森,沙伦·贝格利等著编| 王巍霓译
    •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 页数:若干
    • 开本:32开
    • ISBN:9787543231214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格致出版社

    产品展示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大脑的情绪生活
    作 者:
     理查德·戴维森,沙伦·贝格利,三喵 著
    定价:
     59.00
    ISBN号:
     9787543229952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开本:
     32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9-05-01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高校心理学、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或学者,心理学或神经科学研究机构,普通大众。
    脑科学向来被大众和学界视为一项严谨而又艰深的学问,而对人类大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脑部结构、作用的理性分析,与生物学的关系似乎更加紧密。而本书作者开创性地将大脑结构与情绪风格联系起来,可以说,《大脑的情绪生活》作者的研究为脑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从前无法解决的一些医学难题(如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等)提供了新的思索方向和可能的突破口。《大脑的情绪生活》作者将此书定位为一本“自助书”,但与普通市面上的自助书不同,本书融入了神经科学方面的理论,因而具有了一定的学术性和深度。《大脑的情绪生活》主要围绕作者所提出的六种情感类型进行分析,这个分类法与心理学或大脑科学的其他很多分类法相比较,更清晰、更简易。因此,本书比普通的“自助书”更进了一步,因为能将神经科学理论与心理学相结合,一起分析情感问题的图书并不多见,正是因为这种创新路径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此外,作者并非专注于理论说明,而是将其运用于实例分析中,说明了极端情绪类型可能造成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强迫症、多动症和社交障碍等),其中不乏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
    因此,《大脑的情绪生活》不仅具有可读性(作为理解个人情绪问题的“自助书”),而且具有一定的学术高度,能够引起相关研究人士的讨论。因此,它不仅适合大众阅读,也可以促使心理学、神经科学、病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进行思考。
    内容介绍
      《大脑的情绪生活》开创性地将大脑结构与情绪风格联系起来,认为情绪并非大脑中一些琐屑的现象,对于情绪的控制也并非大脑边缘系统的专有职责,相反,高度进化的前额皮质对情绪有决定性影响,而前额皮质恰恰是传统研究所认为的理性所在之地。作者甚至指出,大脑的活动模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禅修等一系列以前被科学家所不齿的活动,人们可增强同理心、慈悲心、乐观态度和幸福感。
     
    作者介绍
      理查德·戴维森,获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教授,2000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沙伦·贝格利,美国《新闻周刊》杂志编辑兼科学专栏作家,《华尔街日报》科学专栏作家。
    目录
      代序 认识我们的大脑
    序 科学的探索


    第1章 大脑因人而异
    第2章 情绪风格的发现
    第3章 找出自己的情绪风格
    第4章 情绪风格的大脑机制
    第5章 情绪风格的发展
    第6章 身、心、脑之间的联系:情绪风格对健康的影响
    第7章 正常与异常:“特别”何时会成为病态
    第8章 大脑可塑性
    第9章 出柜
    第10章 仪器监测下的僧侣
    第11章 重新布线:改变情绪风格的神经刺激练习


    致谢
    注释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脑岛位于颞叶与额叶之间,脑岛之中含有身体的内脏地图。也就是说,人体的内脏器官,包括心、肝、结肠、性器官、肺、胃、肾等等,都各自映射到脑岛中的一个特定的点。所谓“映射”(mapping)指的是,这种对应关系就跟皮肤上的每一个点都能够映射到躯体感觉皮质上一样。我们身体表面从头到脚的每一个点所发出的神经信号,在躯体感觉皮质中由各簇不同的神经元来负责接收。皮肤表面的每一个区域所发出的信号最终只会送到躯体感觉皮质上的一个点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身体表面“映射”到了躯体感觉皮质上。以类似的方式,脑岛会收到来自我们身体内脏的信号,通过这些信号,脑岛与内脏会形成一种映射关系——来自特定器官的信号将由脑岛中的特定区域接收。所以,脑岛可以说是大脑的监控站,密切追踪脖子以下身体内部的动向。脑岛也会向器官发送信号,比方说,它会给心脏发送信号,让心跳得更快,或者给肺发送信号,让肺呼吸加速。最近的研究表明,除了脑岛,躯体感觉皮质也能觉察到身体内部的感觉。下次不管你是因为害怕而心跳加速,还是在盛怒之下脸红脖子粗,脑岛和躯体感觉皮质都应该进入你的答谢清单。
    因此,毫不奇怪,当收到来自大脑其他区域的信号,要求其监测心率的时候,脑岛会立刻被激活。一旦脑岛变得更加活跃——可以是通过调动更多的神经元来接收心脏发出的信号,也可以是通过获取更多的神经元来将这些数据传输到大脑的其他区域,由后者来负责心率计数——人们就会对自己的心率更加敏感。英国的研究人员已经通过神经成像技术发现,对自己的心率估计更准确的人,他们的脑岛也较大——脑岛越大,估计就越准确。
    有意思的是,脑岛活跃的人不仅对生理感觉的觉察能力较强,他们也有较强的情绪觉察能力。2010年,英国科学家又进行了一项研究,要求实验参与者回答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经过了精心设计,用来评估回答者是否具有不同程度的述情障碍(alexithymia,无法判断和描述自己的感受)。实验参与者需要指出不同的陈述是否与他们的情况符合。这些陈述包括:“当别人受到伤害或者感到不快时,你难以想象他们当时的感受”;“当别人问你情绪如何的时候,你经常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有时候你对自己的感受有模糊的感觉,但又说不出具体是什么”;等等。之后,科学家们测量了实验参与者的脑岛活动水平。根据实验参与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研究者得出结论:述情障碍越严重,脑岛活动水平就越低。
    产品展示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吃掉情绪?——和食物的斗争
    作 者:
     [英] 茱莉亚·巴克罗伊 著 著,王巍霓 译
    定价:
     48.00
    ISBN号:
     9787543231214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开本:
     32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0-07-01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对情绪有思考的普通读者,尤以女性为主
    为什么会食不下咽?为什么焦虑的时候嘴巴反而常常更停不下来?
    人们似乎习惯于将食物与一切场合相联系,开心的聚会要有酒,难过的时候来份甜点,聚会的时候来一些食物的点缀必不可少。人们通过食物来表达情绪,分享喜怒哀乐。与此同时,食物正在成为很多人情绪的唯*出口。
    那么,问题来了。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物变得越来越唾手可得,“瘦”“苗条”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捧的流行文化,人们与食物的关系变得越发复杂。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女性,开始陷入与食物的缠斗。然而,为什么一些人相比其他人似乎更容易纠结于进食问题呢?我们又该如何与食物建立更棒的联结?只要你因为吃感到困扰、焦虑,你就可以在这本书里看到这些答案。
    内容介绍
      我们中的很多人从未停止过与食物的斗争。
    罗伯塔:我只是坐在电视前,完全意识不到我往嘴里塞了多少东西。
    丹妮丝:我怎么会因为那么可爱的宝宝感到抑郁?我只是因为孕期长的肉太难减下来了!
    莫拉格:要是,要是瘦一点,我就不会感觉这么糟糕了。我就不会介意出门,因为我就不会感觉到每一个人都在看着我,想着“老天,她真胖”。
    费丽丝蒂:当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有一点可以给我一些安慰,至少我能够控制放入自己嘴里的东西。
    “我希望的是,你最终可以理解自己的进食习惯,在尝试用食物来自我抚慰时,你能意识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们中的很多人从未停止过与食物的斗争。如果你因自己使用食物的方式而感到苦恼,你感觉到失控,那么这本书可能会有帮助。这也正是茱莉亚·巴克罗伊使用“失调的进食行为”而非“进食障碍”一词的原因,只要你因为食物感到忧虑、痛苦,你就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逃离这个问题的线索。
    本书将帮助你澄清对食物的感受,理解你的情绪性进食行为,并一起探索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这样你就可以找到更好、更合适的应对方式来代替食物武器,过好每一天。
     
    作者介绍
      注册心理治疗师,曾受训于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关注依恋理论、神经科学、身体治疗方法的发展,以及创伤心理辅导和认知疗法;并将这些心理学理论和咨询方法应用于进食障碍的研究。1984—1989年间任伦敦当代舞蹈学院(London Contemporary Dance School,LCDS)学生心理咨询师,并自此开始研究进食障碍。1990—1994年间全职供职于一家私人诊所。1994—2008年供职于赫特福德大学;2002年起担任心理咨询教授,2008年起任心理咨询名誉教授,并长期在英国举办讲座、开展工作坊。
    目录
      致谢
    前言
    引言
    1 失调性进食与食物的使用
    和食物有关的问题
    情绪性进食
    用进食来掌控自己的生活
    我们是如何学会应对生活的
    做得不够好的养育者
    过去糟糕的依恋关系带来的后果
    因此……
    2 关于食物的思考
    关于进食的早期经验
    食物作为早期权力斗争的一部分
    女性和食物——两难
    食物在家庭里的角色
    当下的进食模式
    3 作为危机应对方式的失调性进食
    菲奥纳的故事
    哀悼的时刻
    丹妮丝的故事
    食物与关系
    艾丽斯的故事
    对突如其来的创伤的反应
    吃掉你的忧虑
    4 关于成为女性
    莫拉格的故事
    瘦就是美?胖是个信息
    瓦莱丽的故事
    温迪的故事
    布朗太太
    5 成长过程中的难题
    父亲的女儿
    简的故事
    杰德的故事
    黛西的故事
    6 至少我可以控制放进自己嘴巴里的东西
    费丽丝蒂的故事
    伊丽莎白的故事
    沉默的信号
    7 母女们
    莫妮卡的故事
    卡罗琳的故事
    母女间的竞争
    愤怒的遗留问题
    分离的需求
    8 吃出你的心
    改变的信号
    安吉拉的故事
    9 作为性侵应对方式的进食障碍
    记得,但不再感受
    卡拉的故事
    记得与不记得
    菲丽帕的故事
    忘记
    贝弗利的故事
    性关系以及与男性的亲密关系
    信任和支配/控制
    自我认知和自尊
    10 我和我的身体
    身体意象
    自我概念
    无言的信使
    11 男性和失调性进食
    埃迪的故事
    男性的身体意象
    詹姆斯的故事
    马特的故事
    史蒂夫的故事
    12 资源
    寻找专业帮助
    非专业助人者的指南
    进食障碍的诊断
    失调性进食的治疗
    家庭治疗
    理解你的进食:针对情绪性进食者的课程
    注释
    延伸阅读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莫拉格最开始的问题并非是她与食物的关系,而是她的抑郁。当她开始倾诉自己过去的人生时,我们发现她得上抑郁并不是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她是一个20多岁、健康的年轻女性,但她的生活是那么单调无聊,以至于她完全有权利抑郁。莫拉格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她不仅被学习与学生社团,还被伦敦丰富多彩的文化与社交生活的诱惑和刺激所包围。
    在这样充满诱惑的环境中,莫拉格的生活刻板单一,有着从不打破的规律。她每天在同一时间起床、吃饭,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图书馆的同一个位置学习。周末让她无比焦虑,因为没有了讲座与课程,她生活不再有刻板的框架,所以她开始像上课那样规律地安排家务,例如在宿舍里洗衣服和打扫房间。在这样众多规则与条律背后似乎隐藏着另一个莫拉格,这个小线索就是她还是教堂唱诗班的成员。但就算是唱诗班的活动也严格地遵从了同她的生活一样的刻板规律。
    此外,莫拉格也超重得相当厉害,还常常穿着不符合她年纪的过时服装。可能她的着装风格遵从了她的母亲,但这也显示了她作为一个女性对自身身体吸引力的自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实际上,她看上去像一个无聊的古板女性。随着我们的交流,有关莫拉格的生活方式、忧伤和绝望的更多细节逐渐浮现。她在常去的教堂里有一些女性朋友,偶尔她会与她们一起外出。同样,她在宿舍也有一个女性朋友。她们曾经会在每一天的晚上10点一起在睡前喝杯热巧克力。莫拉格的内心有一部分顽固地坚守着这样的生活方式。她觉得学业困难,所以需要大量的时间学习。她每天都需要时间去处理自己的课堂笔记,这是她学习的方式。她不愿在晚上外出,因为这让她第二天很疲惫。她不想要参加派对,因为人群让她感到焦虑。除此之外,她有时会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
    但是,莫拉格的内心有一部分感觉到了孤独、不开心和不满足。她很担心自己的体重和身材。“要是,”她常说,“要是瘦一点,我就不会感觉这么糟糕了。我就不会介意出门,因为我就不会感觉到每一个人都看着我,想着‘老天,她真胖’。”渐渐地,她能够告诉我她与食物的斗争,有时候在周末她感觉自己就陷入了疯狂的挣扎。
    到底是发生了呢?她过去的依恋是如何形成的?不久后,莫拉格开始讲述她的家庭,这时她的故事才稍微清晰起来。她的父亲是一个酗酒的恶霸,常常威胁和恐吓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他会因暴怒而殴打家人,尤其当家里那些布置与安排的细节无法让他满意时。莫拉格的母亲承担了所有家务,她害怕自己的丈夫,并且常常受他虐待。他有许多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暴君地位,其中最简单的就是不为家庭提供任何经济支持。莫拉格的母亲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保护自己的女儿不受丈夫的伤害上。
    温迪结婚已经有好几年了,因为对工作与自身职业发展的兴趣,她一直没要孩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到了如果她想要拥有一个孩子就必须计划这件事的时刻。实际上,她和她的丈夫发现怎么也怀不上孩子。生理指标都没有问题,但是很多医生都告诉温迪她需要减重来降低血压,而她好像根本没法做到减肥。她严重超重好几年了。但温迪很清楚一件事——只要有了孩子,她就会马上辞职。然而事实是她找到了一份比梦想中可能的工作报酬更高、更受尊敬的工作。她还是没能减重。我们可以看到温迪对生孩子可能失去的东西十分焦虑,这种焦虑通过她的体形表达了出来。她一直以来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孕妇,就好像这能够满足她内心想要孩子的部分,但无形中似乎有一股更大的力量让她不愿意放弃现实中的权力以换取母亲的身份。她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理想的母亲身份,让她以自己的体形来表达内心无法言说的冲突。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