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技术哲学经典文本 吴国盛 清华大学出版社 科学技术哲学人文社科
¥ ×1
书名: | 技术哲学经典文本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 |
ISBN号: | 9787302604907 |
《技术哲学经典文本》绘制了当代技术哲学的比较完备的知识地图,按照“社会-政治批判传统”、“现象学-哲学批判传统”、“工程-分析传统”和“人类学-文化批判传统”四个谱系,选取技术哲学经典名作25篇。置于开头的长篇文字“技术哲学历史概述”,则是一部全面系统的技术哲学学科导论。读者对象包括科技哲学界师生、对技术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
吴国盛,男,1964年9月生于湖北广济。现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科学思想史、现象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科学传播与科学博物馆学。 |
|
�8�5 本书是科学哲学入门的必备阶梯。本书所选文字包括了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的技术哲学名家名作,经典是它的主要特色 �8�5 绘制了当代技术哲学的比较完备的知识地图 �8�5新版对12篇文章重新做了翻译 �8�5189个思考题供读者进一步思考 �8�5装帧精良、经典收藏 �8�5精装、16开大开本、纯质纸张 |
|
第一编历史概述
米切姆
技术哲学
第二编社会—政治批判传统
马克思
劳动过程
机器的发展
马尔库塞
技术合理性和统治的逻辑
阿伦特
制作的本质
埃吕尔
技术秩序
哈贝马斯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纪念H.马尔库塞
诞辰七十周年
芬伯格
技术代码
温纳
人造物有政治吗?
第三编哲学—现象学批判传统
杜威
逃避危险
舍勒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现象学
敖德嘉
关于技术的思考
海德格尔
周围世界的周围性与此在的空间性
技术的追问
约那斯
走向技术哲学
德雷弗斯
计算机不能做什么
伊德
技术现象学
鲍尔格曼
设备范式与焦点物
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第四编工程—分析传统
卡普
蒸汽机与铁路
德绍尔
技术的恰当领域
邦格
作为应用科学的技术
第五编人类学—文化批判传统
芒福德
技术与人的本性
盖伦
人与技术
麦克卢汉
媒介即是讯息 |
者前言 我们正在由一个发展中国家迅速走进技术时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的事实,充分显示了我们进入技术时代的深度。为了应对技术时代的迅猛来临,我们迫切需要有足够的思想储备与文化资源。正因为此,作为对技术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兴学科,技术哲学越来越引起学界和读书界的关注。
但是目前我们还几乎无书可读。大部分技术哲学的专业文献尚未翻译出来,西方先行的技术思想家的文字散布各处。还没有一本供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使用的“技术哲学读本”。本书就是想填补这个空白。 一、 技术哲学的兴起 1. 什么是技术哲学
技术哲学向来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作为部门哲学、哲学的分支学科、哲学关注的特殊领域,另一个是作为一种新的哲学传统、哲学视角、哲学眼光。前者从属于一种或几种哲学传统和哲学纲领,后者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纲领。作为哲学纲领的技术哲学往往具有原创性和革命性,作为部门哲学的技术哲学则相对比较平庸,往往从属于某种既有的哲学传统,在这个哲学纲领指导下做具体工作,拓展领域、解决难题,属于科学哲学家库恩所谓的“常规活动”。 作为部门哲学和作为哲学纲领的区分不仅适合技术哲学,也适合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通常,作为部门哲学的繁荣依赖于其开端处哲学纲领的强有力——科学哲学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维也纳学派之逻辑经验主义哲学的强有力。科学哲学的历史是先有scientific philosophy,后有philosophy of science。自然哲学的历史也是先有natural philosophy,后有philosophy of nature。科学哲学的历史比较简单,在20世纪初期兴起,此后成为强有力的哲学分支部门。自然哲学因为古老,所以两起两落,目前正处在第三次复兴的历史时期。参见吴国盛: “第二种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的复兴”,均载于吴国盛《由史入思》,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版。 技术哲学非常奇特。第一,它的兴起最晚,直到20世纪后半叶。第二,它在20 世纪兴起的主要标志,不是任何意义上的technological philosophy,相反,是某种antitechnological philosophy。也就是说,20世纪后半叶的技术哲学从一开始就是以它对“技术”的反思和批判而引人注目的。而科学哲学一开始是以对科学的弘扬、辩护而宣告自己诞生的。 如果不着眼于作为第一哲学的技术哲学的建设,那么作为部门哲学的技术哲学就会是平庸的,就会是学者们为自己划定的一块自留地。划定自留地,是学术职业化时代的通病,也是中国学术界的通病。热衷于对新学科的划分和命名,曾经是中国学术大跃进的重要标志。因此,当代中国的技术哲学家应该始终扣住“技术何以能够成为哲学的核心问题”这个基本问题,否则,无非是把业已出现的相关话题和相关领域,一厢情愿地划到自己的领地上。甚至还有可能与相邻学科之间扯皮打架,比如与STS(Science,Technology,and Society)争领地,与应用伦理学(通常与高技术有关),与环境问题研究、与全球化问题研究、与媒介研究争夺地盘。现代社会是一个技术社会,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并不是任何关于技术的研究都可以列入技术哲学的范围。要搞清楚什么是技术哲学,就应该从这个学科的内在历史发展中寻找根据。 2. 技术哲学的历史性缺席 技术与人类相伴而生,异常古老,人类漫长的史前时期是由它来标识的(新石器、旧石器、青铜黑铁等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近代科学只有差不多四百多年历史,相对于技术而言,近代科学犹如汪洋中的孤岛。然而,技术尽管古老而重要,但向来没有进入哲学思考的核心。翻开西方哲学史,常见的讨论主题有理性、真理、自由、实在、上帝、灵魂、信仰、德性、正义、知识、逻辑、艺术、美、政治、法律、自然、科学,但就是没有技术。 技术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不曾有一席之地,这不是偶然的。这种历史性的缺席与西方哲学的基本走向有关。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就被规定为一种理性的事业,而所谓理性即是内在性的根据。正是根据这个内在性的原则,“自然”被开辟出来。所谓“自然”,就是在自身中具有运动根源的那些事物(自然物)的运动根源。哲学—形而上学(metaphysics)作为后(meta)物理学(physics,自然学),追随(after)的就是“自然”这种内在的根据。 也是从苏格拉底开始,技术被规定成一个缺乏内在性的东西,并且因此受到贬低。智者们以高超的言辞技巧而引人注目,但苏格拉底、柏拉图师徒瞧不上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把戏。“理性主义兴起于希腊民主政治热烈论辩的土壤之中。讨论、辩论、争论是否没完没了?是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苏格拉底一反智者们为辩论而辩论的风气,要把辩论引向一个崇高的目标,在那里道理显明而又有约束的力量,并且这种力量并不来自你的能言善辩,而来自道理‘自身’。道理显明地拥有‘自身’,因而‘自足’‘自主’‘自律’。这就是本质世界的‘内在性’原则, 而满足内在性原则的‘自身’就有规约性的力量。”吴国盛: “自然的发现”,《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技术因为缺乏自身固有的目的而受到轻视。在《理想国》里,柏拉图把理念放在本体论的最高位置,工匠的制作物其次,艺术家的作品作为对制作物的模仿最次。亚里士多德把全部学术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或神学)、自然哲学、数学; 第二等级是实践科学,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家政学; 第三等级是创制科学,包括手工制作、艺术创作等。技术的存在论位置一直不高。 亚里士多德明确区分了自然物与制作物。前者是自己由自己的种子、靠着自己的力量而生长出来的,而后者没有自己的种子,也不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生长出自己来。一个木头做的床不可能成为一张床的种子,自动再生长出一张新床来,尽管种下一张床有可能长出一棵树来。使床成为床的那个东西,不在床的自身内部,而在床的外部。而树相反,在自身内部拥有使自己如此这般的“根据”。自然物的本质是内在的,制作物的本质是外在的。作为自然物的本质的“自然”,体现的是“自主性原则”“内在性原则”。而作为制作物之本质的“技艺”(techne),体现的是“他律性原则”“外在性原则”。形而上学作为对物理学(自然哲学)的追随,错失技术就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我们也许可以说,技术哲学与自然哲学的历史性际遇必须结合在一起思考,不理解自然哲学为何处于西方哲学的主流地位,就不能理解技术哲学何以处于被遗忘的边缘。 3. 技术哲学作为哲学分支学科的兴起 技术进入哲学,是在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走的是一条隐蔽的路线和一条显明的路线。隐蔽的路线孕育了作为哲学纲领的技术哲学,显明的路线成就了作为哲学分支学科的技术哲学。 隐蔽的路线指的是,在科学革命中诞生的现代科学,实际上使自己走上了一条有别于希腊理性科学的技术性科学的道路。对世界的认识与对世界的改造结合在一起,数学与实验结合在一起。自然物与人工物之间在希腊时代曾经是不可逾越的界限被消除。在“自然物”某种意义上成了“制作物”之后,“技术”的原则就开始支配了“自然”的科学。观察结果的可重复性、实验程序的可操作性,处处体现了技术的有效性原则。然后,近代科学的这种技术性特征本身并没有立即成为一个被关注的主题而受到哲学的关注,相反,“技术”作为近代科学的隐蔽的主题,直到20世纪才被揭示出来。技术哲学的真正兴起,依靠的正是这个隐蔽的主题的明朗化。这个明朗化过程,我们放到下一节去展开。 显明的路线指的是,在为理论科学奠定形而上学基础之外,始终有其他思想家关注技术活动及其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作为科学革命的吹鼓手,弗兰西斯·培根呼吁重视手工操作,重视技术发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思想家重视工艺成就,在 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里有很大的分量来叙述工艺过程。狄德罗把技术与科学、艺术并列为三大知识的类别,在《百科全书》中为工艺和发明留下了大量的篇幅。这些条目往往加上精美的插图,实际上在公众中传播了技术知识,确立了技术的地位,为法国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准备。到了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正向纵深发展,由蒸汽动力革命向电力革命转移,技术的社会影响有如昭昭白日,对技术的研究于是提上了日程。 与此同时,黑格尔之后的哲学一时告别宏大体系,似乎进入了一个“部门哲学”的时代。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历史哲学、艺术哲学纷纷登场。科学哲学大约也在这时候出现(休厄尔《归纳科学的哲学》,1840)。1877年,一位德国的新黑格尔派哲学家卡普(Ernst Kapp,1808—1896)在书名中使用“技术哲学”一词,可以看作是让“技术哲学”作为部门哲学登上哲学史舞台的首次努力。此后,以工程师为主体的业余哲学爱好者,力图将“技术哲学”打造成一个真正的部门哲学。1894—1911年间,俄国工程师恩格尔麦尔(Englemeier,P.K.,1855—1941)用德文发表了以“技术哲学”(Philosophie der Technik)为标题的系列文章。1913年,第二本以“技术哲学”为书名的著作问世,作者是德国工程师齐墨尔(Eberhard Zschimmer,1873—1940)。第三本以“技术哲学”为书名的著作,是德国另一位工程师、X射线专家德绍尔(Friedrich Dessauer,1881—1963)于1927年出版的。1956年,德国工程师学会成立了专门的“人与技术”研究小组,小组又分成教育、宗教、语言、社会学和哲学等工作委员会,使“技术哲学”的发展有了一个体制上的依靠。1966年,美国技术史学会(成立于1958年)所属的《技术与文化》杂志出版“走向技术哲学”(Toward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专辑,是技术史这个兄弟学科对于技术哲学的一次重要的提携。1978年,美国“哲学与技术学会”(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简称SPT)正式成立,首任主席是卡尔·米切姆(Carl Mitcham)。同年出版了学会的会刊《哲学与技术研究》(Research in Philosophy & Technology),同年举行的第16届世界哲学大会确认技术哲学为一门新的哲学分支学科。从这一年起,技术哲学的学科建制慢慢开始在北美乃至全世界建立起来。 从卡普以来100多年过去了,与科学哲学相比,技术哲学作为学科的地位并不见突出。作为部门哲学的技术哲学,目前的论题高度发散(这一点与中国的自然辩证法非常相似),其作为哲学的合法性始终是一个问题。美国的SPT目前仍然是“哲学与技术学会”,而不是“技术哲学学会”。 主要原因是,那些致力于技术哲学分支学科建设的人们,虽然意识到现代技术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意识到对技术的社会研究和文化研究迫在眉睫,因而急于把这个学科开创出来,但往往缺乏哲学背景方面的革新动力,或者准确说,未能开辟出作为哲学纲领的技术哲学。因此,一方面,技术哲学家身陷于日益增多的由于当代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比如在德国)之中,技术哲学与技术伦理学、 技术社会学等混在一起,身份非常模糊; 另一方面,技术哲学家则面临着传统分析哲学家对他们身份的质疑: 技术能不能(像科学那样)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论和推理逻辑问题?在美国,在强大的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传统下,技术哲学家甚至还在为自己作为“哲学”的合法性苦恼。 二、 技术哲学的四个思想来源 技术哲学的真正问世,有赖于哲学本身的彻底变革,有赖于建立自己独特的哲学纲领。对于中国技术哲学界而言,目前最要紧的,一是掌握和消化来自西方的技术哲学思想资源,二是挖掘中国本土的技术哲学思想宝藏。本书试图追溯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的思想源流,想在前一方面做一些努力。 本书由五编共25篇文章组成。第一编是“历史概述”,收入一篇文章。米切姆发表于1980年的这篇文章,相对于我们时代的快速变迁以及技术哲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来说,显然有一些过时,但对技术哲学的来龙去脉,以及当代技术哲学面对的理论问题(技术的概念辨析)和实践问题(技术的伦理和政治问题),均做了条理清晰的叙述,特别对中国读者而言,仍然是一篇很好的“技术哲学导论”。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也十分有用。 此后的四编概括整理了“社会—政治批判传统”“哲学—现象学批判传统”“工程—分析传统”和“人类学—文化批判传统”四个思想谱系。米切姆把技术哲学分成工程派技术哲学(Engineering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和人文派技术哲学(Humanities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许多人把它译成“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大谬不然。人文学者不一定是人文主义者。海德格尔是明确反对人文主义(Humanism)的。两大类,前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卡普、恩格尔麦尔和德绍尔,后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芒福德、敖德嘉、海德格尔和埃吕尔。参见Carl Mitcham,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这个分类大约对应于我所谓的作为分支学科的技术哲学与作为哲学纲领的技术哲学。在本书中,第一类技术哲学只选了卡普、德绍尔和邦格的著作片断,归入第四编“工程—分析传统”,而对第二类技术哲学则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收录,并且进一步分成了三大“批判传统”。当然,“社会—政治批判传统”“哲学—现象学批判传统”和“人类学—文化批判传统”,并没有穷尽来自西方的所有思想资源。比如,来自宗教(主要是基督教)的技术批判就没有纳入。这首先是考虑到这本书要尽量汇聚哲学性较强的文章,其次是考虑到引进基督教的思想资源对中国技术哲学界还不是当务之急。还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传统的划分也并不是严格的。特别是归入“社会—政治批判传统”和“哲学—现象学批判传统”的大部分思想家,他们的思想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加之他们背景复杂、视野宏阔、思想主题涉猎广泛,如此划分也只 是权宜之计。 我把全书的大部分篇幅留给了“批判”传统,这表达了我对当前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希望: 要着眼于建立作为哲学纲领的技术哲学。唯有着力建设作为哲学纲领的技术哲学,技术哲学作为学科才可能是“一个有着伟大未来的学科”参见吴国盛: “技术哲学,一个有着伟大未来的学科”,《中华读书报》1999年11月17日。。下面结合选文对四个传统略作陈述。 1. 社会—政治批判传统 作为哲学纲领的技术哲学,要求哲学中的实践取向压倒理论取向,要求意识到技术在存在论上高于科学(而不只是科学的应用),要求意识到技术比科学有更漫长的历史和更深刻的人性根源。正是基于这种看法,我们把马克思放在技术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位置中: 他是技术哲学中社会—政治批判传统的开创者。 马克思对于技术哲学的意义有三: 第一,他是实践哲学的创始者; 第二,他认为正是技术这种物质力量决定了物质生产的方式,而物质生产又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基本、最本质的活动; 第三,他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对工业发展给人性带来的反作用有十分深刻的认识。马克思最早涉及“理性与权力”“压抑与解放”等现代性话题,对技术的革命性力量有深刻的理解。“手推磨给人们以封建领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给人们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名言至今仍然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由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开辟了20世纪技术哲学的一个很大的流派: 技术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个流派的第一代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是海德格尔的学生,但他走上了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激进道路。他强调现代技术社会的单向度化,无所不在的技术控制使得这个社会丧失批判性。作为压抑和奴役的技术之网密不透风,使人绝望。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则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成为了今日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它并不是过去那种政治的、从上取得的意识形态,而是经济的、从下取得的意识形态,因而并不具有压抑和奴役的功能。技术对哈贝马斯而言是某种具有中性的工具手段。对他来说,现代问题的要害不是否定技术,打碎机器,而是引入交往理性,以平衡现代科技这种工具理性。作为马尔库塞的学生,芬伯格重新强调技术的政治负载,但是与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不同的是,他认为技术本身并不是僵硬不可更改的,也不是铁板一块的,相反,技术一直在与多种社会文化特别是政治因素的互动之中变动不已。因此,他试图在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之外走出第三条道路。他通过深入技术结构的内部,解构技术的细节处所包含的政治诉求,而完成对技术的政治学批判和重建。 阿伦特是“二战”之后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她近接马克思、海德格尔,远承亚里士 多德的思想资源,通过对当代人类处境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指出了在公共空间中恢复人的存在的可能性条件。她在《人的条件》一书中对人的三种生活方式(劳动、制作、公共活动)做了极为独特的阐释,从而把“技术”纳入到人的存在方式的高度进行思辨。 埃吕尔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的《技术社会》(法文原名“技术——世纪之赌”)译成英文发表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英译者称这本书可以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相比,因为它建立了一种“心灵之技术状态的现象学”。埃吕尔本人则自认是马克思方法的继承人: “我确信……如果马克思在1940年还活着的话,他不会再研究经济学或资本主义结构,而是研究技术。因此我开始使用一种与马克思100年前用于研究资本主义的方法尽可能相似的方法来研究技术。”转引自Carl Mitcham,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pp.5758.埃吕尔提出的技术自主论,成为20世纪后半期以来对技术进行专题反思的一个醒目的标志,之后的人们都不能绕过他。非常遗憾的是,埃吕尔的著作尚未有中译本问世。本书选译的他的这篇文章,似乎也是他第一篇被译成汉语的文字。埃吕尔的追随者、荷兰的舒尔曼(Ebgert Schuurman)的《技术与未来》(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1980)已经被译成中文,中译本改名为《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出版)。 温纳是目前仍很活跃的美国技术政治学家—哲学家,将埃吕尔的技术自主论进一步发挥,提出了“自主技术”(autonomous technology)的概念。由于加入了更多细节性的研究,相比马克思和埃吕尔,温纳的技术决定论更加温和。 在技术的社会学批判和政治学批判路线上,人们或多或少地认识到: 技术是一种在现代社会渗透一切的、起支配性作用的“现象”; 技术不是属人的工具,不是人用来追求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不是简单的改造世界,而是意识形态,是对世界的构造,是具有相当自主性的不以人之意志为转变的东西。实际上,有更多的社会学家(如马克斯·韦伯)、经济学家(如E.F.舒马赫)、历史学家(如施本格勒、汤因比)和哲学家(如米歇尔·傅科、桑德拉·哈丁、唐娜·哈拉维、卡罗琳·麦茜特)属于这条路线,因为这条路线是20世纪反思技术的主流,吸引了最多的学者加入。但是作为选读,我们难免挂一漏万。 2. 哲学—现象学批判传统 由于哲学本身的变革而导致用全新的眼光去打量技术的那些哲学家,被我归入“哲学—现象学批判传统”。这个传统主要包括杜威的实用主义,以及舍勒敖德嘉海德格尔的现象学。 杜威的实用主义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他颠倒了几千年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优先关系,变“知先行后”为“行先知后”,填平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为重新 看待技术的地位打下了独特的基础,因而受到当代美国技术哲学家的高度重视。 正如分析哲学为科学哲学提供了背景和动力一样,现象学作为20世纪欧洲大陆最有影响的哲学传统,为技术哲学的浮现提供了绝好的背景和强劲的哲学动力。现象学往往与胡塞尔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但并不总是、必然地与之相联。现象学是多元的。除了胡塞尔本人的强调意识意向性分析、最后走向先验主体的超验现象学之外,还有舍勒的人类学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现象学和解释学现象学,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不同的人通过研讨不同现象学大师的著作,结合各自的兴趣和背景,会获得不完全一样的走向现象学的道路。比如,从胡塞尔出发的,比较重视逻辑; 从海德格尔出发的,比较重视历史。 相比于科学思维的客观性、现成性,现象学研究注重意向性和构成性,而意向构成分析是现象学研究的基本进路。 对于现象学家来说,成为分析对象的并不仅仅是映入眼帘的这些事物,始终有更多的东西与之关联纠结。如果你的分析对象是意识,那么意识的意向性就把意向行为、意向对象、意向内容等一并带了出来。如果你的分析对象是一个物体,那么这个物体之为这个物体,依赖于它的在场方式、它的场域、它的世界,一言以蔽之,依赖那些不在场的东西。该物体的在场与不在场处在动态的关联之中,而且让这个物体显现的世界始终先行。如果你的分析对象是人的存在,那么人的“在世界之中”始终是第一位的现象。由于“在世”就不能不“牵挂”“操心”,因此对人的研究就绝无可能把“人”当成一个现成的东西、独立不依的东西。一旦持有这样的现成性思想态度,就必定错失人的研究的可能性。敖德嘉说“我就是我加上我的环境”,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意思。在现象学家的眼中,充满了“相互牵引”的势场。那些表面看来独立不依的对象,实际上处在一个隐蔽的势场之中,唯有把握住这个势场,这个“预先被给予者”,才有可能理解这个对象(被给予者)的所是。 正因为一切被给予者始终携带着一个“预先被给予者”,现象学的使命就是去寻找这个预先被给予者,从而发掘事情的真相或曰实事本身。由于现象学思想的路径是对“预先”的发掘,因而是一种逆向运思,故似可称之为“逆思”。但凡本质直观、知识考古、追溯先定结构和意义构成,研究“可能性条件”,都属此种“逆思”。由于意向构成的无所不在,预先的结构(比如背景、动机、语境等)也无所不在,是故“逆思”的任务无穷无尽。在这种“逆思”中,现象学如同逻辑分析和经验概括一样可以提供新知,而且,很显然,现象学所提供的新知严格意义上并非“新”知,相反倒是“旧”知,但这个内在固有的“旧”知始终处于隐蔽状态,发现它并非易事。柏拉图早就认识到,一切真知识都只能是通过“回忆”才能得到。所谓“回忆”,无非指知识事先以某种方式为我们所知但我们又不自知(即遗忘)。所谓回忆,也就是把预先给予的但又处在隐蔽状态的东西,明示出来。因此,作为逆思的现象学其实一开始就是哲学的真正任务。真正的哲学都是现象学。 现象学首先要突破自然主义思维、现成性思维,而这常常是我们科学技术哲学界同行不自觉坚持的思维定式。自然主义思维、现成性思维把许多东西视为“理所当然”,不予置评。现象学却要通过“悬搁”的方式,打破这种“理所当然”,对原本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进行本质还原,找出它之中预先被给予的东西、意义结构、世界构成、不在场者的牵引等等。如果说我们的经验构成了一个地平面的话,那么,自然科学就是在这个土壤之上长成的一棵大树,这棵树从土壤中吸取营养,进一步往高处攀升、四面延伸新的枝杈。但人们往往忘记了,这株大树之所以能够长这么大,是因为它的根扎得深。这个扎根过程是隐蔽的,但却是作为先决条件“预先给予的”。现象学就好比是一种寻根工作: 也是从经验这个地平面出发,往地下深处开掘,追寻这棵大树的扎根过程。现象学经常被比喻成考古工作,原因也在于此。 现象学运用于对技术的透视中,展开了一大堆过去完全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技术不再只是单纯的、赤裸裸的工具,而是生活方式,是世界构成的主要环节。从身体的技能到文化礼仪,从手工制作到自动化机器,从流水线生产到社会制度,无不散发出人性和时代的光辉。 舍勒被认为是现象学运动中的第二号人物,是一位像谢林一样的哲学天才,具有把现象学运用到人类文化各个领域的能力。因此,他最早从现象学的角度去看待技术问题。他明确指出技术的根基在于种种无目的的欲望,欲望的内容是关注“不变性”“规则性”“稳定性”和“一致性”。随着预见和预测的被验证,就出现了控制的欲望。有目的的技术起源于无目的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舍勒揭示了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现代经济的共同基础和并行关系。 敖德嘉(通常译为“奥尔特加”,但译者高源厚有意为他起一个雅致的名字)是20世纪最著名的西班牙语哲学家和散文作家,他的著作还不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他的“关于技术的思考”一文是一篇存在主义技术哲学的典范之作,写得生动有趣而又发人深省。他把技术置于人的生存境况之中考虑,把技术看成是人类“必需的多余”。 20世纪对技术哲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恐怕要属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第一,海德格尔无疑是以实践取向取代理论取向的哲学家,他在《存在与时间》中很详细地描述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如何首先是一种操作的关系,其次才是认识观照的关系。在人的在世存在中,技术实践优先于科学理论。第二,海德格尔充分认识到技术是现代最突出的一种现象,即一种起支配和揭示作用的本质。他提出技术的本质不是技术的东西,技术是真理的开显方式,现代科学的本质在于现代技术。第三,海德格尔是第一个把技术提到哲学最重要位置的哲学家,他说现代技术是形而上学的完成形态。技术成为“座架”,成为现代人的命运。 海德格尔因其哲学上的影响力而成为研究技术的人们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之后的现象学技术哲学家,或扩展其论题,或深入细节,或反其道而行之。约那斯 指出技术塑造人类的生活世界,从而呼唤一种基于责任的技术伦理学; 德雷弗斯用现象学透视人工智能的路线缺陷,指出缺乏意向性的无机的机器绝无可能实现人类智能,因为人类智能充满了意向性,总是超出形式化、程序化之外; 伊德通过意向分析,提出人与技术的四种关系(具身关系、解释学关系、它异关系和背景关系); 鲍尔格曼提出焦点物的概念,扩展海德格尔的“汇聚”概念,并且借此强调,技术装备总是会体现或实现各种各样隐蔽的文化诉求,必须通过确定火炉、桥梁、教堂这样的焦点物,来规约我们的技术实践; 斯蒂格勒认为,技术作为身外之物恰恰是人自我构建的内在之物,技术先于此在,从而试图把技术置于时间性的核心来考虑。 3. 工程—分析传统 所谓工程—分析传统,首先指的是工程师和技术专家为澄清自己行业的性质所做的概念辨析工作,因此可以称为“工程派技术哲学”或“工程师的技术哲学”。正像“科学家的科学史”代表了科学史学科发展的早期形态,“科学史家的科学史”才标志了科学史学科成熟的形态一样,“工程师的技术哲学”也只代表了技术哲学学科的早期形态,而“技术哲学家的技术哲学”才标志着技术哲学的成熟形态。但由于目前技术哲学的学科还不成熟,工程派的技术哲学仍然是有待整合的重要思想资源。 这些辨析通常会借助某些既有的哲学理论,并试图做些引申和发挥,虽然这些工作往往并不被职业哲学家所重视。第一个使用“技术哲学”作为书名的卡普是一位新黑格尔主义者,他提出的技术的器官延伸理论,显示了对技术之内在结构进行考察的细致程度。第二本技术哲学著作的作者齐墨尔继续用黑格尔主义来阐释技术,把技术看成是物化的自由。第三本技术哲学著作的作者德绍尔则试图扩展康德的批判哲学,在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之外引入第四种批判,即技术制造批判。德绍尔相信,通过技术发明可以触及科学认识所不能触及的自在之物。 20世纪50年代之后,工程派技术哲学更多的受分析哲学的影响,把目光转向技术的定义问题、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与划界问题、技术发明与工程设计的逻辑结构和方法程序问题,以及技术的社会后果和社会责任的明确界定问题。许多英美分析哲学阵营里的哲学家也从这个角度切入对技术的哲学思考。典型的如德国技术哲学家拉普(Friedrich Rapp)于1974年编辑出版的《技术哲学文集——对技术科学的思维结构的研究》(Contributions to a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inking in the Technological Sciences)该书于1988年译成中文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版改名为《技术科学的思维结构》(刘武等译)。,以及于1978年出版的《分析的技术哲学》(Analytical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该书于1981年译成英文纳入《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丛书》中出版,1986年译成中文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文版改名为《技术哲学导论》(刘武等译)。。本书只选了其中邦格 的文章作为代表国内的科学哲学家张华夏、张志林的《技术解释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代表了技术哲学的分析传统,可供读者参考。。 4. 人类学—文化批判传统 在美国,实用主义传统一度式微,杜威的哲学并没有真的被用于锻造独特的技术哲学。新大陆对技术哲学产生最深刻最持久影响的反而是一位全才作家,被誉为“公众知识分子”的刘易斯·芒福德(L.Mumford,1895—1990)。他的技术哲学或许可以被称为人类学的,因为他把对技术的理解建立在他对人性的重新理解之上。“对人性的独到理解以及与之相关的对技术的广义理解,以‘巨机器’、概念为标志的对现代技术之本质的揭示以及对现代技术之起源的独特历史阐释,是芒福德对当代技术哲学最重要的两大贡献。”吴国盛: “芒福德的技术哲学”,《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德国哲学家盖伦的理论也被称为哲学人类学,是一种试图把人类生物学(Human Biology)上的成就运用于对人性的哲学反思的努力。盖伦把人类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能的缺乏”的特征,转化为“人以世界的开放性为其标志”的哲学洞察。由于世界的开放性所代表的极大不稳定性根本不能满足生物学上维持生存的需要,因此,人类就通过“制度化”这种活动方式,来为自己建造出稳定的结构。运用“制度化”概念,盖伦对技术特别是现代技术的本质做了深刻的透视。 把麦克卢汉纳入技术哲学家的范围,是因为他对于当代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大众媒介有深刻的洞察和入木三分的批判。他的“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等命题,以及“地球村”“冷媒体和热媒体”等概念,在传媒理论和传媒批评界广为人知,影响极大。他提出“分割是机械工业的本质”; 认为现代技术对人的奴役已经使人成为技术的生殖机器,有如蜜蜂之于花朵。所有这些观点,使他实际上成了一位在传媒文化界对技术进行哲学批判的思想家。追随麦克卢汉之后的还有美国的媒体理论家和批评家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1931—2003),他的脍炙人口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均已译成中文: 《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技术垄断: 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完全可以当成技术哲学著作来读。 三、 思考题 本书收录了自马克思以来的重要技术哲学家或技术思想家的代表文章25篇。作为编者,我不能代替读者来消化这些思想和理论。我只想通过开列出若干思考题,来对各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做一个提示,也供读者进一步思考。有些选文来自一本书的一章或一节,因此,为了深入理解这部分内容,往往还需要阅读该书的其他章节甚至全书。 1. 米切姆技术哲学 (1) 在米切姆看来,技术哲学的史前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技术思想家? (2) 米切姆把当代技术哲学分成西欧、英美和苏联—东欧三个学派,你认为这 种分法是否合理。如果合理的话,请分别给出三个学派的基本特征; 如果不合理的 话,请给出你自己的划分。 (3) 米切姆把技术的定义分成四大类: 作为客体、作为过程、作为知识、作为意 志,你认为这种分法是否合理。如果合理的话,请分别给出四种类似的典型定义。 如果不合理的话,请给出你自己的划分。 (4) 古代技术与现代技术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5) 米切姆把技术哲学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什么是技术” 的概念问题(他称之为形而上学问题),一个是伦理和政治问题。你认为除此之外, 技术哲学的合法研究领域还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6) 米切姆把技术哲学的未来发展定位于对技术人性化问题的阐明,你是否同 意这一看法? 2. 马克思劳动过程 (1) 马克思把生产劳动看成是首要的和基本的人类活动,试评价它在西方思想 史上的革命性地位? (2) 劳动作为人类的身体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3) 在什么意义上,自然物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无机的器官? (4) 为什么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 么劳动资料生产”? (5) 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本身会接着成为劳动对象(原料)和劳动资料(工 具)”,试据此分析人类劳动的历史性和条件依赖性。 3. 马克思机器的发展 (1) 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使用并不会减轻工人的辛劳? (2) 工具与机器的区别是什么? (3) 为什么说工具机是18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 (4) 工业手工业生产和机器生产之间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5) 试举例说明,现代机器工业是一个有机整体,仿佛具有自组织能力一样,一 个部门的技术发明和革新,必然带来另一个部门的技术革新。 (6) 为什么说“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 的技术上的必要了”? 4. 马尔库塞技术合理性和统治的逻辑 (1) “思想和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同既定现实相符合,它们就在多大程度上表达 着一种对维护事实虚假程序的任务作为响应和贡献的虚假意识。这种虚假意识已 经具体化在反过来再生产它的流行技术装置之中。”以这段话为契机,阐明批判理 论之“批判”意味着什么,“技术批判理论”何以可能? (2) 如何理解“在纯科学中仍然存在着科学应用固有的一般方向”? (3) 作为观察、测量和计算中心的主体,与作为伦理、审美或政治的行为主体有 什么区别? (4) 在马尔库塞看来,善和美、和平和正义,为何在当今科技时代丧失了它们的 普遍有效性? (5) 为什么马尔库塞认为,工具主义、功能主义、操作主义的科学哲学,体现的 正是技术理性和技术的本质?“科学”在什么意义上就是“技术”? (6) 马尔库塞反对什么样的“实在”概念,又推崇什么样的“实在”概念? (7) 为什么说工具理性将会为极权主义社会提供合理性辩护? (8) 马尔库塞认为,胡塞尔在《危机》中对伽利略物理学的解析,意味着对某种 “定性物理学”和目的论哲学的诉求。你如何评价这个论断?马尔库塞为什么又把 这种诉求称为蒙昧主义观点,不予肯定? 5. 阿伦特制作的本质 (1) 工作(work)与劳动(labor)以及工匠人与劳动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阿伦 特为什么要建立并强调这些区别? (2) 为什么说,“劳动的动物,虽然可能是一切生物的统治者和主宰,但他仍然 是自然和地球的仆人”? (3) 为什么说“唯有工匠人才表现为整个地球的统治者和主宰”? (4) 为什么阿伦特会说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基于创制或制造活动中的经验? (5) 为什么说“工匠人发明的用以帮助劳动的工具,一旦为劳动的动物所使用, 就会丧失其工具特性”? (6) 在阿伦特看来,机器与工具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即使是最精密 的工具也不过是人的奴仆,它无法操纵或取代人手; 然而,即使是最原始的机器,也 主导着人体的劳动,并最终取而代之”? (7) 为什么说“现代技术已经改变了人工制品的物性”? (8) 在阿伦特看来,自然物与制作物的区别是什么? (9)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工作与劳动的界限消失了,这种消失带来了哪些后果呢? (10) 为什么说“建立在意义基础上的实用性产生了无意义”? (11) 在阿伦特看来,现代技术以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如何使世界彻底无意 义化的? 6. 埃吕尔技术秩序
(1) 什么是埃吕尔的“技术”? (2) 在通常关于技术问题的讨论中,哪些被埃吕尔认为是伪问题?为什么他认 为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伪问题? (3) 埃吕尔认为在工具世界里人并不能保证成为主人,人类实际上并不能控制 技术,为什么? (4) 有哪些人认为“技术的发展会自动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埃吕尔是 如何批判这种观点的? (5) 有哪些人认为“技术进步使人陷于危险之中,唯有人类警醒起来、调整自己 才有可能避免危险”?埃吕尔是如何批判这种观点的? (6) 什么是“技术神话”,人类已经构造了哪些“技术神话”? (7) 为什么说,简单的评判技术进步是好或坏,都是不可能的? (8) 埃吕尔“技术后果的不可预测性”理论与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有什么 关联? 7.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1) 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是什么? (2) 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是什么? (3) 哈贝马斯是如何用劳动和交互这对范畴,代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范 畴的? (4) 合理性与合法化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5) 为什么哈贝马斯要恢复某种意义上的“技术中性论”? (6) 为什么哈贝马斯认为,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之后,马克思的劳动价 值学说不再有效? 8. 芬伯格技术代码 (1) 什么是芬伯格的“第三条道路”? (2) 什么是双面理论? (3) 什么是“技术代码”? (4) 技术代码理论如何与技术中性论区别开来? (5) 技术代码理论如何与技术自主论区别开来? (6) 什么是“形式偏见”?建立这个概念的意义何在? (7) 芬伯格提供了何种方案,以供在技术社会中争取自由? 9. 温纳人造物有政治吗? (1) 什么是技术的社会决定论?它与技术决定论的区别是什么? (2) 纽约长岛的公园大道上的天桥被温纳认为是典型的带有政治意图的技术 制品,请注意寻找一下你周围的带有明显政治意涵的人工物。 (3) 为什么说“技术革新”并不总是价值中立的,而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利益 偏向? (4) 你是否同意技术可以分成独裁技术和民主技术两大类?如果不同意,说明 理由; 如果同意,举出几个典型的独裁技术和民主技术的例子来。 (5) 为什么说原子武器必定要求被置于一种权威主义的社会系统之中?为什 么越大型、越精密的技术系统要求越集中化、越等级化的管理体系? 10. 杜威逃避危险 (1) 在杜威看来,为什么会有理论与实践的截然二分? (2) 为什么西方思想史上纯理智活动一直被置于实际事务之上?为什么人们 喜爱认知甚于喜爱运作? (3) 杜威认为,“希腊哲学乃是以一种理性的形式把希腊宗教和艺术信仰加以 系统化罢了”,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4) 如何理解“确定性的寻求已经支配着我们的根本的形而上学”? (5) 杜威是如何破除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传统二分的? 11. 舍勒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现象学 (1) 什么是“内驱力结构”? (2) 什么是哲学与实证科学之间的本质差异? (3) 为什么技术不能看成是科学的应用?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什么? (4) 在舍勒看来,为什么古代希腊和罗马并没有出现近代的大工业? (5) 为什么舍勒认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并不依赖古典希腊文化的复兴? (6) 在舍勒看来,在宗教改革与科学革命之间的共同精神态度是什么? (7) 在近代科学革命的背景下如何理解舍勒所谓的“爱对于知识的优先性”? (8) 现代科学表现了“控制意志”的一种什么样的新发展方向?舍勒所说的“控 制意志”与培根提出的“控制自然”理论有何异同之处? (9) 为什么现代以来量的范畴高于质的范畴,关系范畴高于实体范畴? (10) 什么是施本格勒所谓的“浮士德式的文明”和舍勒所谓的“浮士德式的 人”? (11) 为什么说机械论是二元论之根源? (12) 为什么说“正是科学在自己特有的纯粹逻辑上的、不断自我合法化的进步 过程中,发展出永远是崭新的、技术方面的各种可能性”,在这之后,这些技术方面 的可能性才受到来自技术专家和企业家的影响? (13)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植根于进行不受任何限制的获取过程的意志,而 不是植根于追求获取物的意志”?这种意志在现代科学上的表现是什么? (14) 舍勒认为技术发展有哪四个历史时期?分别对应了哪些自然观? 12. 敖德嘉关于技术的思考 (1) 什么是人特有的“技术行为”? (2) 为什么敖德嘉说不是“活着”而是“活好”才是人的基本需求?你是否同意 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3) 如何理解“技术是生产多余的东西”的论断? (4) 为什么说“要想成为工程师的话,仅做个工程师是不够的”? (5) 人与自然存在哪三种可能的关系?使人成为天地间独一无二的东西的,是 哪一样特征? (6) 为什么说“人的生存似乎在本质上是成问题的”? (7) 为什么说“认为动物可以通过神奇地被赋予技术天赋而转变成人,这是一 个根本性的错误”? (8) 在敖德嘉看来,为什么工匠艺人技师的社会地位不高? (9) 敖德嘉认为,不同的人生方案会发展出不同的技术类型,试举例说明。 (10) 敖德嘉划分的技术演化的三个阶段是什么?各有什么特征? (11) 为什么说我们这个最技术化的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空虚的时代? (12) 为什么敖德嘉指望西方技术与亚洲技术有一个交会? 13. 海德格尔周围世界的周围性与此在的空间性 (1) “在之中”与“在之内”的区别是什么? (2) “上手事物”与“在手事物”的区别是什么?用具如何通过“上手状态”得以 规定? (3) 为什么说上手事物的“切近”不能由衡量距离来确定,而要由“寻视”来 规定? (4) 为什么太阳运动在空间方位的划定方面具有优先性? (5) 为什么说“此在本身就其在世看来是具有空间性的”? (6) 如何理解“通常以为最近的东西根本不是离我们距离最短的东西”?举例 说明。 (7) 什么是“去远”和“定向”? (8) 根据海德格尔的思路,试讨论“技术”在“空间”构成中的作用。 14. 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1) 如何理解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不同于技术的本质”“技术的本质完全不 是什么技术因素”? (2) 什么是工具论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 (3) 如何理解“单纯正确的东西还不是真实的东西”? (4) 为什么讨论技术的本质却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5) 如何理解techne是一种去蔽? (6) 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7) 如何理解“不是水电站建在莱茵河上,而是莱茵河建在水电站上”? (8) 什么是“座架”?座架概念如何表达了一种悲观主义的技术哲学? (9) 既然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技术后于现代科学出现,为什么海德格尔还要 说现代数理科学奠定在现代技术的本质之上? (10) 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危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说“危险的并非技术”? 如何理解“座架是最高意义上的危险”? (11) 如何理解“在技术的本质之中蕴含着救渡的生长”? (12) 请思考,艺术是否能够作为技术的根本性的沉思之地和决定性的解析 之地? 15. 约那斯走向技术哲学 (1) 什么是“技术的形式动力学”和“技术的实质内容”? (2) 在约那斯看来,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3) 现代技术为何能够无休止的进步? (4) 古今交通工具、古今人类居所具有哪些实质的不同? (5) 自动化作为人类技术的最高成就却将人类自身驱逐到了一边,试借此评价 技术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6) 分子生物技术是技术革命的最后阶段吗? (7) 如何由现代技术的危机和危险,引导出约那斯的责任伦理学? 16. 德雷弗斯计算机不能做什么 (1) 为什么说“技艺”不只是对规则的遵循?为什么说“师傅们真正掌握的东西 并没有写在师傅们的教科书里”? (2) “上下文环境”(context,语境)在智能表达中起什么作用?人类下棋与计 算机下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 德雷弗斯以椅子为例说明,任何一件技术产品事实上都很有可能是无限多 的预设,这些预设有些被我们意识到,有些并不被意识到,请用另一个例子,进行 类似的预设分析。 (4) 为什么说“情态、重要性及躯体化的技能不能够用信念的形式网来捕捉”? (5) 实践背景、语境能否被处理成另一种事物,从而用表达任何日常事物的那 种结构描述来表达它?海德格尔为什么对此持否定态度? (6) 德雷弗斯所批判的人工智能界流行的观点是什么?他的批判基于一种什 么样的哲学立场? 17. 伊德技术现象学 (1) 试举例说明,什么是“具身”,什么是“技术的具身化”,什么是“具身关系”? (2) 照伊德的看法,技术的哪些特征构成了乌托邦和敌托邦的根源? (3) 试举例说明,具身技术在将知觉扩展方面有哪些积极的方面,有哪些消极 的方面? (4) 为什么说“具身关系仍然揭示了我在此的优先性”? (5) 举例说明什么是人与技术的解释学关系,为什么在技术的具身关系之外还 要引入解释学关系? (6) 如何理解具身技术表达了工具意向性的水平方向,而解释学技术表达了垂 直方向? (7) 乐器在音乐实践中的使用与技术在科学实践中的使用有何不同的后果? (8) 举例说明什么是它异关系,为什么在技术的具身关系和解释学关系之外还 要引入它异关系? (9) 在伊德看来,人类为什么会迷恋自动机? (10) 试用它异关系理论,解释电影电视等影像技术对于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11) 举例说明什么是背景关系,为什么在技术的具身关系、解释学关系和它异 关系之外还要引入背景关系? 18. 鲍尔格曼设备范式与焦点物 (1) “物”与“设备”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设备”的隐蔽性? (2) 如何理解设备中手段的彻底可变性与目的的相对稳定性,以及手段的隐蔽 性和目的的显著可用性? (3) 什么是鲍尔格曼所谓的“焦点物”?“焦点”一词在西方语言中经历了什么 样的变化? (4) 鲍尔格曼如何从两个方面超越海德格尔关于“物”的理论? (5) 在鲍尔格曼看来,宴会与快餐有哪些本质的不同? (6) 什么是焦点实践?为什么说技术不是一种焦点实践? (7) 试举例说明,焦点实践如何限制某些技术的发展,又鼓励某些技术的发展。 19. 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 (1) 按照斯蒂格勒的观点,技术为什么一开始就没有受到哲学的重视? (2) 如何理解“技术化就是丧失记忆”? (3) 如何理解“历史性也就是一种实际性”? (4) 如何理解“技术的装饰使得存在本身在向我们显现的同时又自行隐退”? (5) 在斯蒂格勒看来,海德格尔和哈贝马斯有哪些异同之处? (6) 如何理解技术与时间的关系? (7) 什么是普罗米修斯原则和爱比米修斯原则?为什么说这两个原则构成了 时间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0. 卡普蒸汽机与铁路 (1) 在卡普看来,蒸汽机的意义何在? (2) 按照卡普的观点,动物与机器之间有没有根本的区别?如果没有,说明理 由; 如果有,区别何在? (3) 试举例说明,机械的完善符合有机生命的发展理论。 (4) 什么是器官投射说? (5) 用器官投射说如何解释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 (6) 在思考技术问题时,如何理解费尔巴哈的话“人类的对象不是别的,而正是 他的对象性本质自身”? 21. 德绍尔技术的恰当领域 (1) 为什么德绍尔认为,在考虑技术问题时,我们仍然需要批判的形而上学? (2) 如何理解技术发明是由“人类目的”“自然律”和“内在实现”三部分构 成的? (3) 什么是德绍尔所谓的第四王国?为什么在科学知识、道德经验和审美判断 的王国之外还有必要引入第四王国? (4) 为什么说在第四王国中,物自体不再缺席? (5) 如何理解“技术是凡人在尘世中最伟大的体验”? (6) 为什么德绍尔说“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一种悲观得无法形容的世界观”?他 认为什么东西可以纠正这种悲观? (7) 通过技术来研究观念,是德绍尔对技术哲学之可能性和合法性的辩护方 案。你认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 22. 邦格作为应用科学的技术 (1) 你是否同意把“技术”等同于“应用科学”?为什么? (2) 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划分是否合理?是否必要?为什么? (3) 什么是技术的实体性理论和操作性理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4) 为什么错误的理论有时在实践上却能取得成功,而正确的理论却不能?你 是否同意邦格的“实践不能证实理论”的观点? (5) 什么是“技术规则”?为什么邦格说对技术规则的研究是技术哲学的中心 问题? (6) 什么是“技术预测”?科学预见与技术预测有哪些区别? (7) 什么是“专家预测”?技术预测与专家预测有哪些区别? 23. 芒福德技术与人的本性 (1) 什么是“巨技术”? (2) 为什么芒福德认为,把人定义为使用工具的动物是错误的?为什么说把人 视为制造工具的动物就错失了人类史前史的重要篇章? (3) 在他看来,什么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准?为什么他重视人的身体、大 脑和语言对于人类进化的意义? (4) 为什么说早期技术的主要形态不是进攻性的工具,而是守成性的器具? (5) 什么是“巨机器”?为什么说古埃及的金字塔是由巨机器建立起来的? (6) 生命技术与权力技术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7) 如何才能解除对巨机器的盲目依赖? 24. 盖伦人与技术 (1) 如何理解“人是一种先天不足的物种”? (2) 如何理解人类技术的进步植根于如下的神秘法则: “无机自然要比有机自 然更加为人所知”? (3) 为什么说巫术是一种超自然的技术?巫术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4) 技术背后的无意识动机(或非理性冲动)是什么?技术与巫术有何异同? (5) 什么是施密特的技术发展三阶段论?为什么说“行动循环”和“省力化”是 一切技术发展的最后决定因素? (6) 在盖伦看来,技术活动与生命过程之间有何内在的相通之处? 25. 麦克卢汉媒介即是讯息 (1) 为什么说“媒介即是讯息”?这一论断将把技术置处何种本体论地位上? (2) 麦克卢汉举了哪些例证以批判“技术中性论”? (3) 试举例说明,不同的媒介塑造了不同的历史。 (4) 如何理解“媒介成为囚禁其使用者的无墙的监狱”? (5) 如何理解“一切媒介均是人的感觉的延伸”? 本书第一版于2008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是《技术哲学经典读本》。北大刘华杰教授和交大出版社时任社长韩建民先生当时建议 我编一本科学哲学读本。我考虑到目前国内出版的中英文科学哲学读本已有好几 种,而技术哲学作为我所谓的“一个有着伟大未来的学科”,还没有自己的读本,遂 提出了本书的编写计划。本书25篇文章,其中13篇采用了已有的中译本,余下的 总字数更多的12篇文章是新译的。原有译文的文章尊重原译者,各类人名、 名词术语原样保留,不做统一: 新译文则尽量做了统一。14年过去了,这个《读本》仍然受到学界欢迎,但坊间早已售罄。本次应出版社之邀更名为《技术哲学经典文本》纳入《清华科史哲教材系列》出版,以应读者之需。本版选文基本不变,只订正了个别字句,刷新了作者信息。欢迎专家同仁继续提出批评意见。
吴国盛 2022年4月5日于清华荷清苑 |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