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新书] 水库影响下长江干流水沙环境变化 孙健、张帆一、袁冰 清华大学出版社 长江流域-含沙水流-研究
¥ ×1
书名: | 水库影响下长江干流水沙环境变化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3 |
ISBN号: | 9787302623427 |
随着长江流域大型水库及水库群的相继建成和运行,河流干流尤其是中下游水沙条件和动力特征已经或正在发生显著改变,并将对河流河口水沙系统的主要功能产生影响。本书基于长序列水沙实测数据,结合数学模型计算与理论分析等手段,对三峡工程及上游梯级水库运行引起的河流水体输运时间、干流悬沙浓度时空分布,以及感潮河段水沙动力地貌等关键水沙环境因子及物理过程的调整与改变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河流河口水沙系统的动力响应机制,预测了长江三峡水库与中下游水沙过程及其发展趋势。 |
孙健,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副研究员。长期从事计算水动力学、环境水动力学、河流动力学、河口近海水动力学等方向的数学模型研究。2007年获天津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2010-2011年在英国卡迪夫大学访问学习;2012年至今在清华大学水利系工作。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创新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70余篇,曾获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Robert Alfred Carr奖。研究内容包括:长江口、珠江口和渤海湾的环境水动力学特性及污染物输移过程,三峡等大型水库对长江干流水热和悬沙浓度的影响,雅鲁藏布江辫状河流演变特征,以及城市洪涝灾害模拟等。 |
|
为长江大保护、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
|
目录
第1章绪论
1.1水库建设与河流水沙环境变化概况
1.2长江流域及水库修建概况
1.2.1长江流域概况
1.2.2流域大型水库群运行概况
1.2.3长江口与感潮河段概况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水库修建对河流水体输运时间的影响
1.3.2水库影响河流悬沙输运特征的研究
1.3.3感潮河段的水沙运动对水库运行响应的研究
1.3.4水库作用下感潮河段地貌演变研究
1.4本书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三峡水库运行对长江干流水体输运时间的影响
2.1长江干流水动力水龄模型
2.1.1长江干流水动力模型
2.1.2长江干流水龄模型
2.1.3滞留时间
2.2水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水库运行的响应
2.3水龄纵向分布特征及其对水库运行的响应
2.4三峡库区动态滞留时间和水力滞留时间对比
2.5不同子河段的滞留时间
2.6理想河道型水库的水龄和滞留时间分析
2.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水库影响下长江干流悬沙浓度变化分析
3.1干流悬沙浓度沿程分布的重构方法
3.2长江干流悬沙浓度的时空分布格局
3.2.1长江干流径流量时空变化
3.2.2长江干支流悬沙浓度的时间变化分析
3.2.3长江干流悬沙浓度的沿程分布
3.3人类活动对长江干支流悬沙浓度变化的影响
3.3.1双累积曲线法评估人类活动的影响
3.3.2人类活动对长江悬沙浓度的影响评价
3.4流域主要沙源因子对干流悬沙浓度相对贡献率的变化
3.4.1沙源因子相对贡献率的定义
3.4.2水库运行前后主要沙源因子对干流悬沙浓度贡献率分析
3.5长江中下游两湖相对贡献率和入海悬沙浓度变化预测分析
3.5.1水库下游宜昌—城陵矶河段悬沙浓度沿程恢复模型
3.5.2上游水库淤积和城陵矶—大通河段悬沙浓度变化经验 模型
3.5.3两湖对干流悬沙浓度相对贡献率的变化趋势分析
3.5.4大通站的年平均悬沙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3.6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干支流悬沙中值粒径变化
3.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长江感潮河段水动力过程及其对水库运行的响应
4.1长江口潮汐水流数学模型
4.2长江感潮河段分潮传播过程
4.2.1近岸海域8个主要分潮的数值模拟
4.2.2感潮河段水位的年内时空变化
4.2.3洪季感潮河段各分潮振幅的沿程分布
4.2.4洪季和枯季感潮河段各分潮传播过程的比较
4.3感潮河段流速转向点的时空分布
4.3.1感潮河段断面流量的沿程分布
4.3.2流速转向点的随潮移动规律
4.3.3流速转向点的季节性变化过程
4.3.4转向点位置和数量的理论分析
4.3.5长江感潮河段潮流界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分析
4.4感潮河段水动力过程对水库运行的响应
4.4.1水库蓄水影响下的分潮振幅变化
4.4.2水库运行影响下的流速转向过程变化
4.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长江感潮河段泥沙输运特征与地貌演变
5.1数据资料与基本方法
5.1.1长江感潮河段泥沙数学模型
5.1.2长江感潮河段数字高程模型建立及分析方法
5.1.3感潮河段地貌演变概化数学模型
5.2感潮河段年内悬沙浓度分布对水库运行的响应
5.2.1感潮河段年内悬沙浓度随潮变化分析
5.2.2水库运行前后大通站入海水沙条件变化情况
5.2.3水库运行前后感潮河段悬沙浓度变化
5.3感潮河段年代际泥沙收支平衡与地形演变
5.3.1长江感潮河段年代际泥沙收支平衡计算
5.3.2河道地貌年代际变化综合分析
5.3.3长江感潮河段年代际地貌变化原因分析
5.3.4全球感潮河段对比分析
5.4来沙减少和海平面上升作用下感潮河段长期地形演变
5.4.1来沙减少对感潮河段地貌的长期影响
5.4.2海平面上升对感潮河段地貌的长期影响
5.4.3潮汐幅值、径流、粒径及输沙公式敏感性分析
5.4.4一维感潮河段的平衡态过渡机理
5.4.5长江口实际地貌演变模拟与分析
5.4.6模型局限分析
5.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结语
6.1主要结论
6.2启示与展望
|
|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