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采蜜就不要招惹蜂巢 一九三一年五月七日,一场震惊纽约的全城追捕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数周搜捕后,“双 ”克罗利走投无路,被围困在西区大街的情人寓所。
一百五十名警察将克罗利藏身的顶楼团团包围。
他们爆破屋顶,试图用催泪弹把这个“弑警杀人犯”熏出来。与此同时,四周的建筑上架起了机关 ,目标直指克罗利。双方的对峙持续了一个小时之久,手 和机关 的密集交火声响彻这个纽约 宁静的小区。克罗利蜷缩在厚沙发后面,不停地向警察开 。上万名百姓目睹了这场 战,群情激奋。这种场面在纽约历 。
克罗利被捕后,警察局长穆鲁尼发表声明,称这个双 暴徒是纽约有史以来 危险的罪犯之一。“他杀人眼都不眨一下。”这是警察局长的原话。
那“双 ”克罗利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呢?警察向公寓开火的时候,他写了一封信“致相关人士”。写信时他的伤口正汩汩流血,信纸上留下一道暗红的血迹。信中克罗利写道:“我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疲惫的心。疲惫,但是善良,不会伤害任何人。” 时间倒退回不久前,克罗利和女友把车停在长岛的乡间小路上。两人正在车里亲热时,一位警官走过去,对他说:“请出示驾照。” 克罗利一言不发,突然连开数 ,警官中弹倒在血泊之中。克罗利跳下车,拔出对方身上的配 ,又向垂死的警官补了一 。这就是那个声称自己“疲惫,但是善良,不会伤害任何人”的杀人犯。克罗利被判处电椅死刑。被押送至兴格监狱的那一刻,他是否曾悔过说:“这就是我杀人的下场?”不,他仍在为自己开脱:“这就是我自卫的下场。” 整个事件的重点是,“双 ”克罗利竟对自己的暴行毫无愧疚之心。
你觉得这只是歹徒中的个例?那好,再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我将人生中 的时光奉献给了人们,让他们生活无忧,而我得到的回报只有骂名,终日在被追捕中逃命。” 这话是阿尔·卡彭说的。没错,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全民公敌,在芝加哥横行霸道的黑帮头目。他不仅毫不羞愧,还认为自己造福大众,觉得人人都误解他、亏欠他。
无 偶,达奇·舒尔茨命丧纽瓦克的黑帮火并之前也是这么评价自己的。这个纽约的“过街老鼠”,在一次报纸采访时称自己为社会恩人。他心底里竟真的这么认为。
我和兴格监狱的典狱长路易斯·劳斯就此通信讨论过。他在信中说:“兴格监狱很少会有罪犯承认自己是坏人。他们和你我一样,有共通的人性,所以他们给自己找借口,向你解释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为什么会扣动扳机。他们试图为这些反社会的行为寻求一个恰当的理由,不管这理由是否站得住脚,他们都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不应该被关进监狱。” 如果连阿尔·卡彭、“双 ”克罗利、达奇·舒尔茨,以及监狱里关押的那些无法无天的罪犯都认为自己什么都没做错,那么你我身边的人是否 是如此? 连锁百货商场的创始人约翰·沃纳梅克曾经承认:“三十年前,我就懂得抱怨是愚蠢的行为。克服自己的种种缺点就已经够我忙的了,哪还有精力去抱怨上帝为何不把天赋平分给每个人。” 沃纳梅克很早就参透的道理,我却摸索了几十年才认识到——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不管犯下多严重的错误,人们都不会责备自己。
批评是无用的,它激起抵触,让人急于辩白;批评是危险的,它伤害自尊,甚至让人萌生恨意。
心理学家B.F.斯金纳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奖励比惩罚 有效——得到奖励的动物比受到惩罚的动物学习 快,学习效果也 加显著。此后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人类。批评带来的并不是改变,而是怨恨。
另一位心理学家汉斯·塞利也曾说过:“我们对他人的肯定有多渴望,对责备就有多恐惧。” 责备所引发的怨恨不仅于事无益, 会打击家人、朋友和员的积极性。
乔治·约翰斯顿是俄克拉荷马州伊尼德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管理者。他的职责之一是确保员工在工地上佩戴安全帽。每次看到不戴安全帽的员工,乔治都会搬出有关规定,命令他们服从。员工虽然不情愿地妥协了,但等他一走,就会立即把帽子摘掉。
于是约翰斯顿决定换一种方式。他再看到没戴安全帽的员工时,设身处地地询问他们是否帽子尺寸不合适,或是戴起来不舒服。之后他和颜悦色地提醒员工安全帽是用来保护他们的,建议他们戴上帽子,保障自己的安全。这样一来,员工的抵触情绪大大减少,违规的概率也显著降低。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次次地向我们证明批评的徒劳无益。让我们重温一下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之间那次 的争论吧,正是那次争论导致共和党内部分裂,伍德罗·威尔逊趁机入主白宫,并在 次世界大战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一九〇八年,在西奥多·罗斯福的支持下,塔夫脱当选美国总统。老罗斯福随后前往非洲猎狮。当他回来时,对塔夫脱执政方式累积的种种不满一起爆发。他公开抨击塔夫脱的保守主义,亲自角逐第三任总统,并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