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钱穆作品精选函套(十五种 十六册) 三联书店 钱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钱穆著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钱穆著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ISBN:9780461056494
    • 版权提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基本信息(以实物为准)
    商品名称:钱穆作品精选(15种共16册)(精)开本:32开
    作者:钱穆|责编:曾诚//冯金红//孙晓林//吴莘页数:
    定价:998出版时间:2018-08-01
    ISBN号:9787108071996 商品类型:图书
    出版社:三联书店版次:1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 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 。

    ......

    内容提要:
    集萃钱穆15种著述精华出经入史,谈古论今一代史家在中西交战、古今折冲的大时代回望和思考中国的传统与文明以一种温情与敬意守护我们的历史与文化钱穆不只是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学家,他 是传统意义上的“通儒”学涉四部,理达天人。
        自2001年推出《湖上闲思录》迄今,三联的“钱穆”出版不啻带动了一代读书人新一轮的“文化寻根”。

    ......

    目录:
    《钱穆作品精选(15种共16册)(精)》
    《黄帝(精)》
    《秦汉史(精)》
    《国史新论(精)》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精)》
    《中国史学名著(精)》
    《中国历史研究法(精)》
    《古史地理论丛(精)》
    《庄子纂笺(精)》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精)》
    《人生十论(精)》
    《湖上闲思录(精)》
    《文化与教育(精)》
    《新亚遗铎(精)》
    《晚学盲言(上下)(精)》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精)》

    ......

    精 彩 页:
    “历代政治得失”的微言隐义文 | 任锋原载《读书》杂志2020年10月刊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坊间 政治学阅读书目。二十本名著间,国人作品唯有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下简称《历代得失》)。余学也晚, 早是九十年代中期在南开大学读国史期间,闻导师 而知此书,同列者尚有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梁任公《中国历史研究法》。近年来,流连于先生著述,又以教研政治学之故,常常讲授此书。中年再读,时势转殊,视野心境大不同弱冠之期。庚子恰逢宾四先生逝世三十年,世运巨变,回首书中论列,微言隐义或可与读者分飨。
        一讲演《历代得失》之际,钱穆已离开内地三年,创办新亚于香港,为维续教育事业奔走于港台两地。玄黄再变, 在他警诫的崇美尚苏两条大路间陷入大分裂,现代共和立国的激进风潮尤未见证极点。他的故国之论,鹤鸣九皋,声闻于野,虽聚焦于传统政制检讨,也应当在远大的立国意识和宪制思维上把握其忧惧。政学、史学,不为两橛,阐新命于传统。
        政治传统包涵广袤,大体有理想、人物和政制三者。《历代得失》讲演,以政制为中心。这个优先排序,至其晚年《晚学盲言》讨论政治社会,仍一以贯之。为什么政治制度对于探讨传统得失如此重要?一九五一年三月钱穆的《主义与制度》一文已显示一年后讲演的关切取向。他指出,主义与制度相互配合,有主义无制度是落空,有制度无主义是盲目。二者各有特性,即主义不求人人信服理解,而制度需要人人去遵行,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分别针对制度和主义来说,孙中山“知易行难”犹如此。中国政治传统的一个杰出成就,在钱穆看来,是不奢谈主义,而能将主义落实在可行性的制度上,且行之久远。透过对比柏拉图《理想国》和《周官》《通典》,观察中西思想与政治制度的互动,可有体会。现代中国革命注重主义动员,若求政权稳定,出路在于政治的制度化。
        中国传统以政治制度为优长,这个论点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九六一)的“如何研究政治史”有系统深入的强调。钱穆认为,政治以制度为重,是一个 “立国的规模与其传世共守的制度”。国史发达,一类记载政事,可编年通贯,可断代划分;另一类专讲政治制度,重“通”,如“三通”“九通 ”,不囿于断代。其中缘由,就在于中国历 的政治制度有内在的一贯性,注重因革损益,行之久远。“此即中国历史传统一种不可推翻的力量与价值之具体表现。”中国人以政治活动尤其是创制立法为胜场,“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 ,我们得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 ,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为自信心跌落到谷底的现代国人重温传统传灯递引,此即讲授“历代得失”的宗旨。由此思考革命中国走向政治制度化的长治久安,也是共和再造时刻应有的远瞻。
        《历代得失》择取汉唐宋明清,聚焦各朝代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和军事国防,钩玄提要,以史驭论。在“前言”部分,作者专门就制度研究提出七点看法,说明史论宗旨。这“七条”,尤能帮助我们理解在现代中国重视政制的时代缘由。它们应对的是国人在巨变潮流中形成的制度崇拜。这个制度崇拜可称为“神圣政制论 ”。质言之,人们相信制度对于现代转型 为关键,制度解决是政治变迁的根本解决;世界上存在 的制度,其利远大于弊,甚或有利无弊,社会由此实现至治。对于现代中国人,解药是由西洋舶来的政体制度,尤其是民主政制。引进移植民主政制,意味着与专制传统一刀两断,意味着政治秩序由此有一新开端,这也是革命运动的理想方向。
        “七条”聚焦其所谓 “政制法理 ”,重彰中国政学传统精义,似可对称为 “历史政制论 ”概言之,强调制度的人事性、精神性、时地性与文化性:首先,注重制度与人事的关系( 、二、三条)。政治分人事和制度,制度又可归为人事活动中比较稳定的部分。要理解一代制度,必先精熟一代人事,否则制度理解易陷入成文法条论。“制度虽像勒定为成文,其实还是跟着人事随时有变动”,否则不能在历 有真实影响。人事所指,即人物、事件、个体群体的生命活动及其社会文化蕴涵。讲演中,制度关怀无疑是中心,人事无法展开讲。但细心的读者应留意作者具体论述中的处理。如论宋初君相关系,尊王是针对五代乱世元首和政府始终无法确立稳定 形成的纠治方法,相权也由此抑损。这部分取决于开国政治家的素质。当时大臣“是晚唐五代进士轻薄传下的一辈小家样的读书人”,如果是 “西汉初年一辈朴讷无文来自田间的人 ”或唐代 “由门第传统出头的人 ”处此局面,宰相站立不坐的制度未必形成。人事所关政治主体,传统所谓 “治人 ”者,是制度演变的基本要素。钱穆批评革命以来过于关注制度,轻视人物,尤其是政治家的作用,在《政学私言》中《政治家与政治风度》专论这一问题,聚焦治人主体来解释从风度到制度的政治演进逻辑。同样在论宋初君相时,作者称道赵普到底还有宰相

    ......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