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是苏格拉底的门徒,一生狂热地崇拜苏格拉底。柏拉图因记录苏格拉底那几乎无所不包的对话内容而闻名于世。他的两部 为有名的著作是《理想国》(The Republic)与《法律篇》(Laws)。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创办了学园(Academy),在那里,学生和教师平等地探讨学问。
柏拉图认为,人应该追求真理。真理是 、永恒不变的,而物质世界存在缺憾,居于不断变化之中,所以人们无法从物质世界中获得真理。数学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的 例证。“2 + 2 = 4”“圆周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这些概念以前是真的(即便在未被人们发现之前亦是如此),现在是真的,并且永远是真的。数学表明,人人都认可的普遍真理是可以被找到的,但是数学仅是永恒真理的一个知识领域,所以柏拉图认为我们必须去探寻其他领域的永恒真理,诸如政治、社会、教育,这也是真正的哲学家应为之奋斗之事。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理念世界与物质世界区分开来。理念世界或型相(form)是一切真知的本原,是 的善。而来自物质世界变动不居的感观信息是不可信的。人们应该通过对话(或反讽)尽可能地将自己从物质世界中解放出来,借此而抵达善。辩证法(dialetic,或批判性讨论)之所以能够使人们从物质世界中解放出来,是因为它能够使人们 实在而获得纯粹的真知。
辩证法可以被描述为所有的思考都始于一个命题(thesis,正题)或观点,如“战争是罪恶的”。这种看法能够通过指出战争产生的不良后果而获得支持,如战争造成死亡、家庭破碎、城市毁灭以及道德沦丧等。如果我们只是面对信念相似的人,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改变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正好遇到反题(antithesis)或对立的观点,如“战争是善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重新检视自己的看法,为自己的立场辩护。为支持“战争是善的”这一观点而提出的论点可能包括这样一种信念,即战争促进勇敢,有助于消除邪恶的政治体系,以及通过战争的研究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等。简而言之,辩证法是从正反两面来看问题。如果我们的反对者是对战争善恶这一真理性问题 感兴趣的哲学家,那么他们将参与关于战争问题的对话,在对话中,战争可能带来的进步和倒退都会被提及。
柏拉图认为,如果论辩双方为各自立场进行辩护的时间充足的话,他们将 接近于一致或综合,从而 接近真理(真理也许是战争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果人们争辩的目的是获胜,或者争辩的人不具有批判的视野,那么他们就无法完成这种辩证法。因此,柏拉图认为,运用辩证法的必要准备就是从学习数学开始,接受长期的教育。也正因为如此,柏拉图特别反对没有实践经验的人使用辩证法,他认为只有超过30岁的学生才能够达到辩证法训练所需要的成熟程度。
柏拉图将辩证法视作工具,它促使人们从关注物质世界转向关注理念世界。大致上可以说,辩证法打破了物质和理念的“界线”(divided line)。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过程始于大脑、舌头、手势等的运用,而止于理念对真理的发现。在“洞穴隐喻”(allegory of the cave)中,柏拉图对被锁在黑暗世界中的囚徒作了这样的描述:他们只能看见投在洞穴远处墙上的影子,并将它们看作实在。我们可以设想其中一个囚徒从锁链中挣脱出来,他穿过一段陡峭的斜坡走到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他看见了太阳,这才认识到太阳是热和光真正的来源。他因发现了真实的知识而高兴,他甚至希望能够进一步沉思。但是,他忘不了仍在洞穴中的朋友,因此他重返洞穴,告诉他们外面真实的世界。然而,因为他现在已经不能用关于影子的知识与囚徒朋友进行辩论,所以没有人听得进去他说的话。如果这个幸运的囚徒坚持要解放他的囚徒朋友,那么他的朋友们可能会杀了他。
这个隐喻的含义是,我们生活在影子和幻想的洞穴中,被无知和冷漠束缚着。当我们试着去打开身上的锁链时,教育便开始了;陡峭的斜坡代表把我们从物质世界带入理念世界——甚至把我们带入关于由太阳代表的善的沉思——的辩证法。需要注意的是,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告诫人们,那个进入真实知识领域的人必须返回洞穴把开悟带给其他人。这表明,柏拉图坚信,哲学活动不仅是一项智力活动,而且哲学家必须和他人分享他的学问,尽管这样做可能要面临厄运,甚或死亡。
柏拉图认为,人并不能创造知识, 多只是发现知识。在另外一个饶有趣味的神秘领域,柏拉图推测,人的灵魂中原本就有真正的知识,但在将灵魂装进肉体的时候,真正的知识因被扭曲或污染而丢失。因此,人的一项艰辛的任务就是,努力回忆自己曾经知道的东西。苏格拉底证明了这一“回忆说”(doctrine of reminiscence),他说人生而有知,但知识本身并没有随人的出生一起出现,而他就是知识的“接生婆”。在与他人的讨论中,苏格拉底通过告诉一些他人从不知道的事实来帮助他人的思想“出生”。在《美诺篇》(Meno)中,柏拉图描述了苏格拉底与一个做苦工的男孩对话的情况,通过娴熟的追问,苏格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