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茶器典(越窑青瓷)/宁波茶通典 施珍 著,宁波茶文化促进会 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9787109312142
¥ ×1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312142
版次:1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23-09
页数:171
定价:88.00
本书主要内容以茶具为中心,着重写越窑青瓷茶具,尤其是上林湖制作的秘色瓷,它是越窑作品中的杰出代表,茶具又为其中精品。文字紧扣茶具主题,又从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地域背景上广为涉略。青瓷茶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传承与创新中,推动着中国乃至世界的陶瓷研究,越窑青瓷为人类文明史谱写了华丽篇章。
总序
序
第一章 越窑青瓷与上林湖
一、河姆渡陶瓷溯源
二、越窑窑址地域辽阔
三、天造地设上林湖
第二章 青瓷兴起时期茶具
一、初期成熟的青瓷茶具
二、青瓷茶具的发展时期
三、青瓷茶具的停滞时期
第三章 青瓷鼎盛时期茶具
一、茶文化的兴盛与茶具
二、登峰造极的青瓷茶具
三、秘色瓷中心产地上林湖
四、秘色瓷与青瓷茶具
五、青瓷茶具的历史价值
第四章 青瓷茶具的兴盛与衰落
一、北宋茶具持续繁荣
二、茶具衰落与演化
三、文化瑰宝绵延不绝
第五章 青瓷茶具在海外
一、在亚太地区输入青瓷
二、融合世界贸易的见证
三、提升人类文明的地位
第六章 青瓷茶具精美源在工艺
一、青瓷茶具的传统工艺
二、秘色瓷工艺揭秘
三、“月染秋水”与美学
第七章 崛起的越窑青瓷与茶具
一、恢复秘色瓷异彩纷呈
二、秘色瓷都辉映未来
三、青瓷的当代魅力
参考文献
附录 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大事记(2003-2021年)
后记
施珍女士撰写《茶器典? 越窑青瓷》一书,给我发来 本书电子文档,并希望我为 之写点文字。她矢志陶瓷艺 术的研究和创作事业,尤其 在越窑青瓷的传承与创新结 合上积极践行,多有建树, 其社会影响力在延伸、在扩 大。余秋雨评价:“感谢施 珍,唤醒千古秘色瓷。”冯 骥才珍赏她的青瓷作品,亲 笔题词认定有“古韵静雅”特 色。 青瓷茶具的价值又不局 限在茶具,“瓷通四海,器 以载道”,为2019年第五届 青瓷文化节主题,是由浙江 省文化和旅游厅、慈溪市人 民政府主办的节日,以内容 丰富的活动,提升青瓷的社 会效应。联想到本书,有异 曲同工之妙。与节日活动轰 动效应相比,本书短时间内 反响有限,但以古鉴今,则 可遗存后人,开人心扉。青 瓷器皿中彰显茶具。青瓷茶 具佐证越窑青瓷名品的历史 地位,越窑青瓷的历史地位 通过茶具深化茶文化,两者 共为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交相辉映,凸显地域文化 个性,从而名扬中外,提升 国家乃至世界文化遗产。 全书主要的内容以茶具 为中心,着重写越窑青瓷茶 具,尤其是上林湖制作的秘 色瓷,它是越窑作品中的杰 出代表,茶具又为其中精品 。文字紧扣茶具主题,又从 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地域背 景上广为涉略。青瓷茶具是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 一,在传承与创新中,推动 着中国乃至世界的陶瓷研究 ,越窑青瓷为人类文明史谱 写了华丽篇章。 纵观全书内容,具有以 下特色。 首先,彰显中国母亲瓷 的地位。越窑青瓷早有中国 母亲瓷之称,书中详述其发 展前期始于东汉,又以茶文 化的元素,追溯源头到河姆 渡文化和田螺山遗址,新石 器时代晚期的茶和器皿,佐 证了越窑青瓷起源之早、时 间之久,直到南宋终止。书 中又记叙了后来的五大名窑 ,“越窑”之名,一般认为出 自唐代越州,以上林湖为代 表的越窑地带是越王勾践发 迹之地,历经八代霸主,称 霸200余年。越国疆土辽阔 ,越窑广为分布,包括安徽 、江苏等地,更映衬出上林 湖青瓷奇葩。 其次,坚定越窑青瓷的 文化自信。越窑青瓷在东汉 初期成熟,发展的演化历程 绵延到唐朝茶文化繁荣时, 形成青瓷茶具的鼎盛局面。 茶圣陆羽著就的世界上第一 部茶书《茶经,四之器》中 ,高度评价青瓷茶具为全国 之冠,称“碗,越州上…… 瓯,越州上……”而陆羽称 道的还不包括皇宫所用的越 窑青瓷,当时称瓷秘色,历 经晚唐、五代到北宋200余 年后,北宋才称为秘色瓷。 尤其是上林湖青瓷,那精致 的工艺、精美的图案、精巧 的造型,展现着高超的审美 意趣,依托宁波当时已是古 代海上丝路的大港优势,传 播到亚太地区和世界上其他 国家,其釉色之美、文化内 涵之丰富,成为境外许多地 方的***文物。对越窑青 瓷典范,我们有干般理由坚 持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 ,挖掘其文化价值和潜在的 经济价值,促进宁波名城名 都建设,推动世界文明互鉴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 挥越窑青瓷的独特魅力。 其三,揭示传承与创新 的科学之路。越窑青瓷作为 优秀的传统文化载体,这份 历史文化遗产进入世界文化 宝库,新时代正在重铸青瓷 辉煌。全书在传承和创新结 合上以具体的事例作了正确 诠释。传统是创新发展的根 本,如果去掉了、放弃了传 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命脉 ,最好的作品也会成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文 化内涵。当然继承传统也不 能圈于成见、抱残守缺,传 承的目的在于前进、在于发 展。历史长河中秘色瓷的颜 色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 更应坚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 新,多年来,从展示越窑青 瓷的反响看,凡是赢得中外 人士广泛赞誉的,无不是在 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践行创 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 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生活用 品,创新才有出路,传承与 创新结合为科学之路。 《茶器典,越窑青瓷》 内容分为七章二十三节,前 四章以朝代先后为序,内容 上纵排横写,后三章以内容 分类,横排纵写。在纵横摔 阖的安排上,大事不漏,条 理清晰,并对青瓷茶具史料 作了研究和筛选,多有正确 的界定,对秘色瓷的分析颇 有见地。自秘色瓷见诸文献 以来,其所指范围多有争议 。目前的主流观点为三种: 第一种范围较大,秘色瓷等 同越窑青瓷;第二种范围较 小,专指法门寺地宫出土的 瓷秘色;第三种范围折中, 将烧造难度较大的艾草色, 视为秘色瓷。施珍则认为秘 色瓷的重要标准为,它的釉 色应是像法门寺出土的“青 绿色”,五代和北宋在这青 绿色基础上,釉色更加光亮 、青翠,如同高档绿茶第二 次冲泡的汤色,绿中浅显嫩 黄。而本书内容生动又表现 在点面结合,文字有详有略 。描叙上林湖越窑遗址的古 今风情,引用了大量的唐诗 宋词,对出土青瓷鸡头壶、 蟾蜍等更是描写得细腻形象 、栩栩如生,还把中华民族 崇尚青色的历史和青瓷联系 起来,全书的正确性、知识 性和生动性融合得怡到好处 。 出版越窑青瓷的相关书 籍多多,而这本《茶器典· 越窑青瓷》从特色内涵来看 ,可谓自古以来第一本。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