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去四十天,太原城还屹立在那里。史思明站在一处土堆上,望着眼前城墙,慢慢地想出一个办法来。
这天下午,史思明召集将领开作战现场会。“我们要改变全面进攻的打法,改为重点进攻。我们进攻的重点,就是对方守城军队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薄弱点。从这些薄弱点撕开一两个缺口,我们大军就可以一拥而入。”看着将领们竖着耳朵在听,史思明喝下一口茶,继续说:“我们要做两项工作, 项工作是挑选。大家回去后,精心挑选部队里那些骁勇善战、善于爬城精兵,将这些精兵,组成尖刀部队、突破部队,专门攻城。第二项工作是攻城时,我们把佯攻与实攻相结合,让一部分军队佯攻,放大声喊,制造气势,吸引守军眼球;我们的实攻部队、尖刀部队,在敌军守卫部队调离的地方,在守军放松警惕的地段,不声不响地、悄悄地攻城。”四十多天时间过去,凭着战场上摸爬滚打的经验,李光弼有一个感觉,接下来的日子会越来越难熬。对手一次接一次失败,接下来,史思明一定会想出什么新招。
叛军极有可能寻找我们的薄弱点展开重点进攻。想到这一层,李光弼发出命令,“部队分段防守,各负其责;其他地段无论多么危急,负责守卫的部队, 不可擅自离开自己防守阵地, 危机严重的地段,由预备部队负责支援”。
李光弼向来以军令严厉著称,没有将领敢于违抗。
发出“分段防守”令,李光弼感觉还有些欠缺,想来想去, 想出一个办法——分片巡逻。
李光弼立即行动,组建八支巡逻分队,将全城划分为八个片区,不间断巡逻。他命令:“发现有防守部队麻痹大意,定斩不饶。” 史思明指挥大军向北城墙发起猛烈进攻,声势浩大,呐喊声震天动地。
北城守军感到强大压力,仍然顽强战斗。
此时,东、西、南城墙守军,紧紧看守自己阵地,没有前去增援。巡逻分队照常巡逻,防止守城部队松懈。
“没能找到太原城软肋,对手没有留下弱项给我们钻。”听到这个消息,望着眼前战斗景象,史思明再一次陷入沉思。
现在较量的是双方实力。接下来,双方拼的,必定是战斗技术。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墙外敌军,李光弼慢慢想着。
拼技术,一定要技术人才,必须把城中能工巧匠寻找出来。沿着这个思路,李光弼发出一道招募令:“军队公开招募各种能人,只要你有能耐,有技艺,无论技能大小、地位高低,都来报名。”吃过晚饭,坐在桌边,翻看“技术人才报名表”,李光弼发现了三个人。这三个人的职业是铸钱工匠, 能耐是挖掘地道,有全套 地下方位测准术,在地下,能精准地测定方位,指到哪儿,地道就能挖到哪儿,还有整套挖地道的专业工具和方法。
“好,很好。”李光弼拍着桌子,叫出声来,“立即为他们三位配备三百位‘学生’,先让他们教会士卒们挖地道,到时为作战出力。”太原城里,只有万把兵力,为何久攻不下呢?望着城墙,史思明突然发现了问题核心。是因为那堵城墙——我们十万大军一直跟城墙作战,对手缩在城墙后面不出来,每日里吃香喝辣。只要把唐军引出城墙,引到这空旷地面上来,问题不就解决了?史思明发出命令:“挑选嗓门大的士卒,组成挑战大队,每日里站在箭射不到的地方,狂骂唐军。把唐军引出城墙,挑战队就能胜利完成任务。”每天太阳升起来时候,挑战队就站在城前,对着城墙上的守军,按着策划小组提前编好的台词,张口狂骂。
各种恶毒语言实在不堪入耳,守城唐军听得气愤万分。骂声从早听到晚,从唐朝皇帝到唐朝官员,全都被骂个遍。
“我们应该出城,跟叛军实实在在地打上一仗,否则,叛军天天叫骂,实在让人气愤。”看到将领们请缨作战,李光弼给出四个大字:“严禁出城。”站在城楼上,看到那些挑战士卒,每天站在同一个地方狂骂,李光弼给地道队发出一条命令:“将地道挖到那些骂人的叛军脚下。” 三位挖地道高手立即指挥地道队作业,从城里向城外日夜抢挖,地道很快就挖到挑战队脚下。
挑战队队员们正在起劲地叫骂。突然,脚下土里,伸出一双双手来,把骂人者猛地拉进黑咕隆咚的地道。
骂人士卒吓晕了,稀里糊涂中,被弄到城内,稀里糊涂中, 被押到城墙上, ,那些士卒一个接一个在城墙上被杀掉, 尸体被扔到城墙外面。
没有人再敢前进到城墙下面去叫骂,谁也不知道,走着走着,脚下泥土里会不会突然伸出一双可怕的手来,把他们拉进黑咕隆咚的地道里去。
现在,就是走在地面上,叛军士卒们也忍不住要看看脚下, 人人担心,会不会冷不丁从哪里突然伸出一双可怕的黑手来。
看来挑战的招数不行。史思明望着蓝蓝天空,望着附近山头上翠绿的树林,突然有一个想法。既然攻城器具短时间内无法从远方搬运过来,为什么不可以现场制作呢?四周山头上有大树,而十万大军里必定有很多工匠。
史思明立即下令:“一部分军队,改成伐木工,到山里砍伐树木;一部分士卒改成搬运工,从山上往城边搬运木材;军队中,会木工活的,全部挑选出来。全军合力,制作攻城用的云梯。” 人多力量大,十天时间里,一大批攻城云梯打造出来。
站在城楼上,望着叛军们忙着搬动树木,制作云梯,李光弼陷入沉思之中。
叛军有攻城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