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激情、技艺与方法:比较政治访谈录 当代世界出版社 雅理译丛 赫拉尔多·L. 芒克,理查德·斯奈德著 理查德·斯奈德译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赫拉尔多·L.著
    •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赫拉尔多·L.著
    •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
    • 开本:16开
    • ISBN:9781918437488
    • 版权提供:当代世界出版社

    基本信息(以实物为准)
    商品名称:激情、技艺与方法:比较政治访谈录开本:16开
    作者:赫拉尔多·L. 芒克(Gerardo L. Munck) 理查德·斯奈德(Richard Snyder)页数:
    定价:198出版时间:2021-11-01
    ISBN号:9787509016138 商品类型:图书
    出版社:当代世界版次:1
    作者简介:
    赫拉尔多·L. 芒克(Gerardo L. Munck),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关系学院教授,著有《威权主义与民主化:阿根廷的军人与工人,1976—1983》。
        理查德·斯奈德(Richard Snyder),布朗大学政治学教授,著有《新自由主义后的政治:墨西哥的再规制化》。
        译者简介汪卫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 关系学院副教授、比较政治学专业主任,北京大学陈翰笙世界政治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比较政治、中国政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内容提要:
    本书由两位政治学者精心设计、共同编撰,采访了声望卓著的十五位当代比较政治研究大家:阿尔蒙德、摩尔、达尔、林茨、亨廷顿、李帕特、奥唐纳尔、施密特、斯科特、斯捷潘、普沃斯基、贝茨、科利尔、莱廷、斯考切波。
        全书共十七章,由两篇作者概述和十五篇访谈组成。在作者概述中,两位作者对十五位访谈对象的共通特质进行了总结,对比较政治学术流变进行了详细梳理,可以让读者从若干关键问题入手, 好地领略当代比较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在十五篇访谈录中,两位作者围绕“知识构建与学术训练、主要研究和理论思想、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学术合作者与学生、对比较政治研究领域的基本看法”等主题,与访谈对象进行了深入交流,展现了这些政治学大家的学思历程与研究心得。对于立志从事学术研究的读者来说,如何 好地认识学科现状、调整研究期望、规划职业生涯,如何平衡生活、研究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本书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路径,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

    ......

    目录:
    序 / 潘维
    前言
    章比较研究中人之向度/ 理查德·斯奈德
    第二章比较政治学的过去和现在/ 赫拉尔多·L. 芒克
    第三章结构功能主义与政治发展——加布里埃尔·A. 阿尔蒙德访谈录
    第四章批判精神与比较历史分析——巴林顿·摩尔访谈录
    第五章规范理论、经验研究与民主——罗伯特·A. 达尔访谈录
    第六章政体与求知胡安·J. 林茨访谈录
    第七章 视角中的秩序与冲突——塞缪尔·P. 亨廷顿访谈录
    第八章政治制度、分裂社会与协合式民主——阿伦·李帕特访谈录
    第九章民主化、政治参与和议程设置研究——吉列尔莫·奥唐纳尔访谈录
    第十章法团主义、民主与概念迁移—— ·C. 施密特访谈录
    第十一章农民、权力与反抗的艺术——詹姆斯·C. 斯科特访谈录
    第十二章民主治理与基于个案的研究技艺——阿尔弗雷德·斯捷潘访谈录
    第十三章资本主义、民主与科学——亚当·普沃斯基访谈录
    第十四章市场、政治与选择——罗伯特·H. 贝茨访谈录
    第十五章紧要关头、概念与方法——大卫·科利尔访谈录
    第十六章文化、理性与学科追求——大卫·D. 莱廷访谈录
    第十七章 、革命与比较历史的想象力——西达·斯考切波访谈录
    附录访谈时间与地点
    参考文献
    姓名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

    精 彩 页:
    序——潘维汪卫华教授翻译了本奇特的书。奇特之处在于,作者向十五位本世纪初还活着的美国 政治学学者提出了同样问题:什么让他们出色?这些学者在美国从事比较政治学研究,在美国比较政治学兴起和繁荣鼎盛时期成名。这个鼎盛时期延续了50年,大体与20世纪后半期重合。自21世纪始,走捷径,用数据库和数据处理软件取代对他国语言和历史文化亲身实地的艰苦学习,大概代表美国的比较政治学走向“科学”、走向堕落。计算机不是学问的救世主;若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
        对政治学同行而言,阅读这本书如同读名人自传那样轻松、有吸引力。对我而言,这书 有亲切感。我见过书中大部分访谈对象,当年靠苦读他们的英文著述才修满了学分和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那个时期在班上做读书报告,是从陌生到熟悉的痛苦经历。有多痛苦?在三个专业的博士资格考试里,只有比较政治学我考了第二次才通过,却是我后来从事的专业。在毕业典礼上,当我从这十五人之一的手上接过博士证书的瞬间——照片至今挂在我家墙壁上,我在咧嘴大笑。
        借卫华教授这本译著,我谈一点个人体会。
        这十五位学者研究什么?这十五位学者是政治学家,是“比较政治学”专业的学者,是美国研究外国政治并做出理论贡献的学者。美国的政治学分六个专业:本国政治、比较政治、 政治、政治学方法论、政治哲学、行政管理。以跨时空实证比较的方法研究世界上的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就是“比较政治学”。换句话说,比较方法是“比较政治”名称的来源。“政治学方法论”就是研究比较方法的。
        “行政管理”日渐脱离政治学,几乎可归于管理学范畴。管理学总结出的规律很少,讲很多案例让学生去比较,感受其实践意义;行政管理学院类似艺术性很强的商学院和法学院。除了“实力对比”这个简单规律,比较外国政治和本国政治也是“ 政治学”的基础。没有具体的比较几乎说不清任何 关系。新西兰与澳大利亚比邻,同属原英国殖民地,同属“五眼联盟”,但两国对华政策相当不同。 关系有很强的艺术性, 、外交官、情报界,作用 明显,所以会有 关系学院。而今,“政治哲学”研究也不兴纯粹的逻辑思辨了,转而要求比较不同政治理论的缘由。
        几乎所有 大学的政治学系都以讲授“本国政治”的教员人数 多,次多的是讲授比较政治学的教员。讲述本国政治是学问,也是政治,承担在公众中为本国体制辩护的责任。在美国,“美国政治”专业的内容和功能有点类似我国大学里的公共政治课。但“美国政治”专业还有注重美式选票政治的特色,时髦用民调结果和仿真模型去“预测”输赢。
        比较政治不包括“本国政治”是挺奇怪的事。不与外国比较怎么可能说明本国“特色”?美国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不包含美国。但在其他 的大学政治系里,美国政治是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正如中国政治在外国大学政治系里是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集中研究外国政治是美国的发明。分区域研究外国政治是美国比较政治学的发明。比较政治学在美国出现的原因不是什么高深“学问”, 简单。二战后美国与苏联进行激烈的对抗和争夺,势力遍布 ,所以需要认真研究共产党的谱系以及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文化。美帝国与英帝国性质不同,英帝国主要关心英国人的商业利益。
        但中国特殊,中国研究在美国比较政治学内自成一体。美国比较政治学的 学者里鲜有美国的中国事务专家,美国的中国事务专家对比较政治学的影响也 有限。本书作者访谈的十五位比较政治 学者里无一有中国研究背景。这是个引人深思的重要特点。
        以比较方法命名的“比较政治学”,处境其实挺尴尬。一方面,强调实证比较方法让政治学进化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脱离了强调哲学思辨和历史描述的人文学科。另一方面,政治学里不使用实证比较方法的学者越来越少。于是,政治学就是比较政治学;比较政治学作为政治学独立学科的正当性越来越小。倘若比较政治学的重点是研究外国政治,那就该称为“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或者“后现代”一点,称为“ 政治”(global politics)。“世界”由人组成,而且有政府。“ ”则包含了非政府组织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有“后现代”味道。我在北大开的课原先称为“世界政治”,后来因为与美国“接轨”,方便学生去美国留学,改称“比较政治学”。
        这十五位学者何以出色?这十五位学者都有理论贡献,至少美国政治学界 他们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这本访谈书的重点不在于概括他们的理论贡献,而在探索他们何以杰出。本书作者在标题里已经给出了答案:“ 、技艺、方法”。然而,读了这十五位学者的访谈录,我对答案的体会或表述有些不同。
        首先是这些学者对改善政治现实的强烈渴望。他们生活经历丰富,要么来自比美国落后得多的 ,要么从战乱和被迫害之地进入和平繁荣之国,要么身为美国人经历了“美国世纪”,从西方文明边缘跻身西方文明核心甚至成为世界中心。他们都渴望找到减少贫穷、不受政府压迫、没有战火的

    ......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