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 生而不称意 追慕与练笔 哲学家齐奥朗的随笔集以格言式写作体悟生而为人的困境与解脱以拈花微笑的姿态重获自由与幸福书籍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法〕齐奥朗著 | | 刘楠祺译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5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法〕齐奥朗著| 刘楠祺译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5
    • 开本:32开
    • ISBN:9787020185863
    • 版权提供: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名称: 生而不称意 开本: 32开
    作者: 〔法〕齐奥朗 定价: 79.00
    ISBN号: 9787020185863 出版时间: 2024-05-0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24-05-01
    版次: 1 印次: 1

     
     
    9787020185870 追慕与练笔 59.00


    自由、幸福、空间——这些术语定义了我们不幸出生之前的状况。死亡是某种灾难;这一真实的灾难并非在我们出生之前,而是在我们出生之后。我们甫一出生,便丧失了一切。虽然不适,虽然沮丧,可恰恰正是这些不堪忍受的完满时刻让我们彻悟了生之灾难。 ——齐奥朗 齐奥朗的《生而不称意》分为十二章,以格言式的写作阐述了作者对“生而为人”的哲学反思。齐奥朗认为,我们降生在这个世界上,须清醒地面对所有的沮丧和不幸,当所有的决心皆被弃绝,便可轻而易举达至某种莫名的狂喜。这种纯粹的状态,即涅槃之境、解脱之境。齐奥朗引用拈花微笑的典故,说明对人生的提问不能超越限度,而微笑,就是对无意义的问题优选的回答。



    齐奥朗(1911-1995),罗马尼亚裔旅法哲学家。他在读中学时就深受失眠之苦,常以阅读德语和法语作家的书籍来减缓痛苦。十七岁时,他到布加勒斯特大学攻读哲学,喜读康德、叔本华,尤其是尼采,同时深受斯宾格勒的影响。二十二岁时,他获奖学金入读柏林大学,同年出版**著作《在绝望之巅》。两年后回到罗马尼亚,出版《诱饵之书》和《眼泪与圣徒》。1937年秋前往法国,1941年起永久定居法国,直到1995年去世。


    1949年,他用法语写作的**本书《解体概要》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获里瓦罗尔奖,该奖评委会由安德烈·纪德、儒勒·罗曼等大作家组成。在巴黎,他与欧仁·尤内斯库、米尔恰·埃利亚德、保罗·策兰、塞缪尔·贝克特、亨利·米肖等人都有交往。他以法文写作的格言式作品不断问世,反讽意味十足,尤以《生而不称意》和《苦涩三段论》为人称道。



    DY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凌晨三点。我意识到了这一秒,然后是下一秒,我盘点每分每秒。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出生了。


    质疑出生,源自某种特殊类型的失眠。


    “自从我来到这个世上”——在我看来,这个自从充满了可怖如斯的意象,乃至不忍卒睹。


    有一种认知,将我们所行之事的分量和范围悉数剥离:对它而言,除其自身,万事皆无来由。这一纯粹到连客体概念都深恶痛绝的观念反映出一种极端的认知,即行事与否一般无二,皆伴随同等的极度满足:满足于每次相见都能历数没有任何行动值得参与,没有任何事物会被实质性的留痕所增强,“现实”实乃疯子的领地。这种认知大可被视为后知后觉:似乎那认知者既生且死、既存在又已化作存在的记忆。在论及所有成绩时他会说“俱往矣”,其结果是,已然实现的行为顿失当下。


    我们并未奔向死亡,而是在逃避出生的厄运,我们是狼狈逃窜的幸存者,希图忘却出生。恐惧死亡,只是对未来某种恐惧的投射,此恐惧可回溯到我们初生的时刻。


    当然,不宜视出生为灾难:难道没有人教诲我们说,“生”乃至善,我们一生中*坏的时刻是在其终结而非开端?我们身后的那个“恶”,是真恶,而非眼前。它被基督所遗漏,却被佛陀所理解:“诸弟子啊,若尘世无此三物,又何以成佛……”佛陀是将“生”置于“老”和“死”之前的,足证“生”是一切疾患与灾难之源。


    任何真理,无论毁灭性多大,皆可忍受,只要它能取代万物,并像被它取代的“希望”一样生机勃勃。


    的确,我什么都没做。但我看到了时光流逝——胜过试图填满时光多矣。


    不必苦心孤诣著书立说,只须在醉汉或垂死者耳畔咕哝几句即可。


    难得有什么民族、部落会为“生”呼天抢地,这也足证人类是何等堕落。


    对抗遗传,意味着与数十亿年对抗,与*细胞对抗。


    每一份欢喜,或始或终,必有神在。


    当下绝无自在,只有前我、远我、无我的那些不可计量的时刻才吸引我:非出生之时。


    对肉体上的耻辱抱有欲求。渴望自己是刽子手之子。


    你们有何权利为我祈祷?我无需任何人代我求告,我会独自应对。那祈祷若来自可怜人,我或可接受,若来自其他人,即便来自圣徒,我也不领情。我容不得任何人为我的救赎枉费心神。若我恐惧或逃避我之救赎,那尔等之祈祷该是多么草率!总之,你们的祈祷还是用到别处去吧,我们所求的绝非同一神祗。若我的神帮不上忙,我就有充分理由认为你们的神也无能为力。即便它们真如尔等想象的那样神通广大,对治愈比我的记忆还要古老的恐惧恐亦力有不逮。


    感觉,是何等悲惨之事!或许,陶醉本身亦相去无几。


    一切都表明,如果人渴望有别于造物主,其能为自身设定的*任务便是毁弃,便是不创造。


    我知道自己的出生纯属偶然,是一次可笑的意外,可当我忘乎所以时,却把它表现得像是一桩重大事件,似乎对世界的平衡运转至为关键。


    除却未为人父,犯过所有的罪。


    一般说来,人人都在期待失望:他们知道自己不应该沉不住气,因为失望是迟早的事,但会留给他们必要的时间以专注眼前的事业。而对醒悟者,情形则有所不同:对他来说,行为发生的同时,失望也会猝不及防地造访;他无须期待失望,因其就在现场。为摆脱这种持续的局面,他挥霍掉一切可能,让未来变得多余。“在你们的未来中,我见不到你们了,”他对其他人说,“我们并不拥有任何一个共同的时刻。”对他而言,整个未来早就摆在这儿了。


    一旦在开端便看到结局,我们会比时间走得还快。感悟,那闪电般的失望,提供了一种确定,将幻灭转化为解脱。


    我欲摆脱表象,却身陷其中。更确切地说,我置身于这些表象和令表象毫无意义的那个东西之间,它无名无实、一无是处,却又涵盖万物。我永远做不到在表象外迈出关键的一步。我的天性让我踌躇不决,让我永远模棱两可,如果我试图从某方面或另一方面实现切割,我会因自己的救赎而消亡。


    我失望的本能超出了理解的范畴。它让我理解了佛陀,但也让我不要随其而去。


    不再为之难过之物便不再重要,也不再存在。藉此可以发现我们的过去缘何如此迅捷地不再归属我们而呈现出历史的样貌,从而不再与任何人有关。


    在内心深处渴望像上帝那样被剥夺,如上帝那般可悲。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