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源自东汉,相比西汉,东汉的存在感并不强,给人的感觉是天生柔弱,兴于豪强也亡于豪强。
西汉与东汉的兴亡可以在开国之君的身上找到答案。
一个好汉三个帮,打江山也是如此。
刘邦能取天下,因为他有一群合伙人,韩信、英布、彭越。当然,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刘邦将这些合伙人全部干掉了,原因在于,这些合伙人的存在严重威胁帝国的安全。
刘秀能实现光武中兴,靠的则是地方豪强的鼎力相助,但与刘邦对功臣的血腥屠戮不同,刘秀对开国功臣特别温和,可以算是 早“杯酒释兵权”的皇帝,功臣们大都回到自己的家乡,坐享富贵。
刘邦之所以敢动手,是因为他有实力。刘秀之所以温情,是因为他缺乏实力。
“杯酒释兵权”是有条件的,东汉朝廷将当时 钱的盐铁之利出让作为元勋们的封赏,不然他们是不会自愿放弃在中央当官的权益的!但东汉的 终覆灭也源自于此。
盐铁之利,是帝国的主要财政收入,当年,汉武帝反击匈奴,军费激增,几十年征战,靠的就是盐铁收入。而东汉在将盐铁之利让出去后,就只能靠农业税,但土地税收十分有限,只能保证 限度的运作。一旦遇上战争灾荒这种烧钱的项目,很快就会入不敷出。朝廷为解决财政危机,只能加大农业税盘剥农民,农民本来就穷,却被加重盘剥,而真正获利丰厚的盐铁税收却收不上来,因为它们属于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于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恶性循环,矛盾激化,直至崩盘。
地方豪强出身的开国元勋们回到自己的地盘,成为当地 粗的大腿,他们把控当地的仕途,在地方势力极大,相应的,东汉对地方的控制力远远不如西汉。
东汉的孱弱是从它诞生时便开始了,直到它的结束。
西汉豪族着重于通过隐匿土地人口壮大势力。
东汉士族主要靠把控地方仕途、盐铁收入做到累世门阀。
地方强,中央自然就弱。
雪上加霜的是,东汉的外戚干政 甚于西汉。
本来中央就弱,对地方的控制力就不强,中央本身又出了问题。
问题首先出在皇帝身上,自汉武帝有意削弱相权,皇权始终居于 地位。到了东汉,惩于王莽篡汉,成功实现中兴的刘秀在权力架构的设计上颇为用心,将权力牢牢抓在手里,丝毫不敢放松。权力很大,相应的责任也重,这对皇帝的执政能力要求很高。
开国皇帝的素质自不必说,刘秀本人 是劳模级的,每天从早干到晚,太子见他如此辛苦,就劝他注意身体,要劳逸结合。刘秀却说:“我乐在此,不疲也。”由此也产生了一个成语,乐此不疲。
刘秀有能力,也很勤奋,但他不能保证他的子孙都像他这么能干。
一个看似普通却很要命的问题是,东汉皇帝的寿命一个比一个短。汉光武帝刘秀活了六十三岁,寿命并不算长,然而可能刘秀本人也没想到,这竟然是高峰,他的子孙再未能超过他。他的儿子只活了四十八岁,在东汉的皇帝中却已经算“高寿”了。后面的一个比一个短,能挺过三十岁的已经很不错了,超过四十岁的都很少见,除了刘秀父子以及 负责收尾的汉献帝,基本上未超过四十岁。
皇帝死得早,接班的太子自然不会大,太后不得不出面主政。然而太后平日深居后宫,也不接触外事,对朝政不熟悉却要负责拍板,显得力不从心。太后需要帮手,但环顾左右,熟悉的,可以信任的,只有娘家人,于是,外戚干政便开始了。
外戚把持朝政,小皇帝成了傀儡。可是,小皇帝终究有长大的 。这个世上不会有谁愿意当傀儡任人摆布,普通人尚且如此, 不用说皇帝,皇帝不满大权旁落,想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却发现外朝早已是外戚的天下,能依靠的只有内朝的宦官,当夺权成功,皇帝还要下放部分权力给宦官,依靠宦官与外朝的士族官员抗衡。
外戚与宦官轮番掌权,几乎每次权力交接都伴随着血腥的杀戮。
汉灵帝刘宏也是一个被外戚迎立的皇帝。皇位本轮不到他,只是前任汉桓帝只有女儿没儿子,而汉桓帝的老婆窦太后与其父外戚窦武为长久把持朝政,便自作主张将只有十二岁的刘宏接入宫中立为天子。
后来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提及这位仁兄。刘备与诸葛亮君臣每每谈起前朝往事,说到汉灵帝刘宏只有摇头叹气。“未曾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种叹息痛恨是有理由的,东汉即亡于桓灵。
但转折是从汉和帝开始的,东汉自和帝终于摆平困扰两汉数百年的匈奴寇边,其后虽有小乱,但已不关大局。
但按下葫芦瓢又起,北边刚刚安定,西北又乱了。东汉陷入长达六十多年的羌乱,花费数百亿。
前面说过,东汉将盐铁之利让给了地方豪强,中央财政收入只有土地税,拿的是“死工资”,干的却是烧钱的活,挣得很少,花得却越来越多。
汉桓帝接班时不得不给百官降工资,又从王侯手中借田租,接着开口子开始卖官,卖关内侯、虎贲、羽林之类。
“桓灵二帝”是历 的败家组合,汉桓帝虽然昏庸,好女色,但这也不算多严重的问题,皇帝,自然要享受享受, 也是很正常的。
他不用太监就不能从梁冀那里抢回权力,他卖官加税弄来的钱大半都用在了国事上,六十年羌乱也在他死后不久就 剿平,也算是他的业绩。
但汉灵帝上台后,党锢之祸扩大化。士族与皇权的平衡被打破。
东汉的危机进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