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8月新书 山坳里飞出的鹞鹰 光启文库 陈村富 著 商务印书馆
¥ ×1
一部质朴诚恳之书:对学问孜孜以求的“鹞鹰式学者”的人生小传
读者对象:一般读者、高校学生
编辑推荐:
“光启文库”中“光启口述”之新作——这本《山坳里飞出的鹞鹰》,是著名学者陈村富教授对自己人生之路和学术历程的叙述和回顾。虽以“山坳里的鹞鹰”为题,但并非指作者以鹞鹰自比,而是寄寓作者对家乡这一性格独特的鸟类之向往。鹞鹰生命顽强,性情倔强勇猛,而作者也是凭着相似的执着不懈追求着自己的学术人生。
陈村富教授深耕哲学与宗教研究数十载,认为一个时代的学术研究史是该时代众多个体共同书写的总汇,而撰写自身学术经历的目的,是为后人后世留下个体经历的客观如实的陈述,是引发人们总结、思考若干问题解决之道的参考和借鉴。这份拳拳之心体现了老一辈学者的情怀和信念,值得今天的我们感佩和学习。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村富的人生小传。作者以序言中的三条书虫寄语和自我解读为纲,以亲身经历和文字材料来诠释。上编历时叙述一生重要经历,下编为上编所述所论的史料补充。全书围绕人文学者“三不”“三言”这一轴心,本着与人为善、维护“他者”和“一切向前看”的精神陈述真实情节。作者认为,一个时代的学术研究史是这一时代众多个体一起书写的总汇,撰写个人的学术经历可为今人后世留下个体经历的客观陈述,进而引发人们总结、思考人生和学术之路所遇共性问题的解决之道。
作者简介:
陈村富,1937年生,福建龙岩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从事外国哲学翻译和研究工作。1976年起在杭州大学及浙江大学哲学系任教三十余年。主要从事外国哲学与基督教的研究,重点研究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的跨文化传播。著有《希腊哲学史》(全四卷,合著)、《转型期的中国基督教——浙江基督教个案研究》、《希腊原创文化研究》等,在海内外发表相关领域论文近百篇。
目录:
上编(足迹编)
一 闽西龙岩:“红区”与侨乡
二 农家五兄弟、三姐妹
三 北京大学的九年半(1955年9月至1965年3月)
四 学部哲学研究所的十年半(1965年4月至1975年12月)
五 挥之不去的杭州大学情结(1976年1月至1998年8月)
六 四校合并:通向“天堂”的崎岖路(1998年9月至2009年3月)
七 我的家庭作坊:深秋季节过后的收割(2010年至今)
下编(佐证编)
一 闽西龙岩县东肖镇史料
二 农家五兄弟、三姐妹史料
三 难忘的师兄梁志学(存秀)
四 贺麟与汪子嵩、严群的几件事
五 “China”“china”溯源
六 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古希腊哲学
七 《希腊原创文化研究》一书简介
八 《希腊哲学史(修订本)》编写组之魂汪子嵩老师
九 净化学术生态环境的先行者——纪念汪子嵩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十 《〈希腊哲学史(修订本)〉获奖感言》解读
附 录 论文目录(1980年至2020年)
后记
试读:
鹞鹰是生长在老家龙岩山坳里似鹰非鹰、似鹫非鹫的鸟。龙岩方言叫“嘎鹰仔”,有一股“嘎”性,比老家的鸟鹰(山鹰)小,速度快,灵性高,性凶猛,长有山鹰式的利爪。鸟鹰常盘旋在山区农村的上空,甚至停在树上,专门捕抓农家小鸡。山民恨之,却无可奈何。鹞鹰以山间小动物为食,极少闯到农舍来。它有本事攻击鸟鹰。小时遇有空中“嘎鹰仔”与鸟鹰格斗,大姐总会叫弟弟们快看,山民为之叫好。山民中,似此性格者甚多。本书叙述的对象不是鹞鹰,是一条虫,是一条崇尚鹞鹰性格的“蛀书虫”在地上“爬行的痕迹”,诗性语言称为“山坳里飞出的鹞鹰”,哲理性语言称为“山坳里爬出的蛀书虫”。
——题 解
我1937年10月出生于闽西龙岩县(现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原名白土镇)龙泉村,龙泉村又称龙聚村。闽西包括原龙岩、长汀、上杭、永定、漳平、连城、武平等七个县。清朝时知府在长汀,这一片属汀州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心转至龙岩县,称龙岩专区。设市后称龙岩市,原龙岩县成为直属区,因“新罗泉”之名,取名新罗区。
闽西处于武夷山南段余脉东侧与南岑东段北侧交界处。两大山脉的交汇形成地区七县,山脉东西南北走向犬牙交错。交通不便,闭塞、贫穷,却又是天然的“避风港”。历代中原战乱,以客家为代表,纷纷逃往这里避难。地处亚热带,历来台风因层层群山阻隔影响不大的山区,外来移民靠山吃山,都活得比中原自在。我们白土镇就有陈、张、邓、黄、罗、邱、沈、林、连等众多姓氏村落,其中张姓和陈姓来自几个地方。我们龙泉村陈氏是十六代祖从湖南迁来,按族谱早先又是从河南迁至湖南。十八代祖又有一支从我们龙聚村迁往上杭。传至我们“山”字辈是第三十代。受历代战乱和抽壮丁的影响,“下南洋”成了潮流。走汕头海路颇容易就从这里漂泊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我伯父长
子及同曾祖二房(我们为长房)七个儿子,其中三个都去了马来西亚的滨城,如今都成了该国公民。侨民的特点就是热心于家乡办学。20世纪20年代就有白土中心小学(当时叫桐岗小学)和溪兜华侨办初中和小学,至30年代我们龙泉村也有“完小”(含六年制初小与高小,即“龙泉小学”)。五兄弟都是本镇溪兜初中毕业的。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山区建制的“镇”就有一所初中,三所完小,各村还有初小,这在全国是少有的。农家们都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子女上学,至少读个初小。这是当地的风气。
纵横交错的山区又是晚清至民国初年管控薄弱的地方,从1928年起就成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小时就听长辈们说书似的谈论1928年闽西起义,第一把火就是我们白土镇邓厝村邓子恢领导的后田暴动。父亲说,当年他就拿了一根扁担到白土圩“后排仔”集中后去围攻县城。我们白土镇(即东肖镇)就有四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邓子恢故居,后田红军暴动纪念馆,我们龙泉村仕峰厝新四军二支队驻地,以及龙泉村官宝厝陈明故居。陈明(1902—1941),字少微,学名若星,是我同曾祖二房长子,属“玉”字辈,原名陈玉明,与邓子恢、章笃奇一起在本镇桐岗小学任教时创办进步团体奇山书社,出版宣传革命的《岩声报》,1925年秋赴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读书,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北伐东路军张贞部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四一二”后派往闽南,重建闽南、闽北两个特委,任福建省临时省委书记。1928年12月被派遣苏联,就读于莫斯科中国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1931年8月回到上海,转赴厦门。1932年4月红军攻占漳州后与部队一起回到瑞金,先后任红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红军大学政治理论教员。1934年10月随同中央纵队干部团参加长征。长征前,他父亲和二弟前往长汀探望,这也是最后的一次会面。他匆忙给父亲和二弟两块银圆,说是“队伍马上要开拔,你们赶快回去,这里有危险”。到了延安国共合作抗日时给四弟去过一信,后来就杳无音信。1949年9月家乡解放后,龙岩县政府询问邓子恢。他复电说,1941年底日本鬼子扫荡时陈明牺牲于沂蒙山区(见下编中的陈明照片)。由于陈明一生的活动都不在老家,家中也无直属亲属,二弟早逝,三弟、五弟、七弟去了马来西亚,四弟长期任白土桐岗小学校长,曾被集体登记为国民党员,还强加给他半年镇长,1953年“民主革命补课”时被错划为“历史反革命”(1978年后平反),六弟跛子,小学毕业后在家做过保长(其实是两面政权保长),所以新中国成立后连烈属待遇也享受不到。我们虽是同曾祖父,但不是至亲关系,自然更沾不上光。直至20世纪80年代陈明弟弟平反之后,侄子们到山东找到蒙山地区大青山牺牲处,在临沂见到本书下编迟浩田题词的“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碑”及“陈明、辛锐烈士之墓”和塑像。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