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唐诗三体家法汇注汇评 全2册 古代文学名著汇评丛刊 陈斐辑著 唐诗选本中晚唐诗中国古诗词正版书籍 凤凰出版社店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陈斐著
    •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斐著
    •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841476143
    • 版权提供: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书名:唐诗三体家法汇注汇评(古代文学名著汇评丛刊)

    辑著:陈斐 

    字体:汉文繁体

    开本:32开

    字数(千字):946千字

    页码数:1300

    装帧:精装

    册数:2

    ISBN号:978-7-5506-3906-5

    定价:320元

    出版时间:202306

    才才情双绝抵清新,中晚唐诗最可人

    《唐诗三体家法》是南宋周弼以“诗法”为中心编辑的一部唐诗选本,选诗偏重中晚唐诗。该选本产生后,在中国乃至日本、朝鲜、韩国等汉文化圈影响极大。《唐诗三体家法汇注汇 评》是《唐诗三体家法》的第一次点校、考证和汇评,以台湾藏元刊本为底本,参校众本,精心校勘,考证诗作,全面汇辑流传过程中出现的众多评注,并增加了详实的补注,集注集 评,从而为学界提供一个完善、全面、精审的“定本”,为从文学批评史角度研究唐诗的传承与接受,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斐,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文艺研究》编辑,专著《南宋唐诗选本与诗学考论》,辑校整理《莎斋诗剩》,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献》《文史哲》等 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總序


    黄霖

    評點是一種富有中國特色的文學批評樣式 ,其主要特徵是在正文邊或天頭上有評语或點圈。其評之源可上溯到秦漢的經史之學。如《易》之有繫辭、説卦 ,《詩》之有《毛傳》《鄭箋》,乃至司馬遷的 “太史公曰 ”,《楚辭章句》每篇前的小序 ,等等 ,均可視爲其濫觴。後加上看書時隨手 “點煩 ”“點抹 ”“鈎識 ”“朱墨别異 ”等,就形成了一套有圈點、有批語、有總論的評點模式 ,並逐步完善。宋中葉以後 ,始有刻本①。宋元間曾産生過吕祖謙、真德秀、方回、劉辰翁等著名的文學評點家。至明代 ,刊刻評點之風大盛 ,整個清代也久盛不衰 ,以至到當代 ,一些評本的出版還絡繹不斷 ,致使若干小説作家也按捺不住 ,紛紛伸紙弄筆 ,批點起一些古典文學名著來了。
    文學評點的走紅 ,恐怕與宋代吕祖謙《古文關鍵》的一炮打響頗有關係。俞樾曾評此書曰 :“先生論文極細 ,凡文中精神、命脉 ,悉用 
    ①葉德輝 :“刻本書之有圈點 ,始於宋中葉以後。”耿素麗點校《書林清話》卷二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09年版 ,第23頁。
    筆抹出 ;其用字得力處 ,則或以點識之 ;而段落所在 ,則鈎乙其旁 ,以醒讀者之目。學者循是以求 ,古文關鍵可坐而得矣。”①《古文關鍵》的評點 ,不僅使一些經典選文精神全出 ,而且其卷首的 “總論 ”也十分精闢 ,如《論作文法》云:
    文字一篇之中須有數行齊整處 ,須有數行不齊整處。
    或緩 ,或急 ,或顯 ,或晦。緩急顯晦相間 ,使人不知其爲緩
    急顯晦。
    常使經緯相通 ,有一脉過接乎其間 ,然後可。蓋有形者綱
    目,無形者血脉也。
    有用文字 ,議論文字是也。爲文之妙 ,在叙事狀情。
    筆健而不粗 ,意深而不晦 ,句新而不怪 ,語新而不狂。
    常中有變 ,正中有奇。
    題常則意新 ,意常則語新。
    辭源浩渺而不失之冗 ,意思新轉處多則不緩。②
    諸如此類 ,都是創作經驗的總結 ,具有高度的概括意義。
    其後 ,樓昉《崇古文訣》、謝枋得《文章軌範》、周應龍《文髓》、真德秀《文章正宗》等相繼致力於選文評點 ,揭示 “文法 ”,“抽其關鍵 ,以惠後學 ”③,捲起了第一陣文學評點的旋風。這一代評家 ,多深得文章奥秘 ,下筆淵雅得體 ,故其書能風行 ,其人亦足傳世。明人隨其後,文學的評點擴而大之 ,推向詩詞稗曲各體 ,乃至對儒家的經典也敢用文學的眼光、評點的手法去重新解讀 ,真可謂是百花競放。到明末清初 ,終於出現了如金聖歎這樣天才的評點大家 ,將文學評點 
    ①俞樾《東萊先生古文關鍵後跋》,清光緒廿四年江蘇書局本《東萊先生古文關鍵》卷末。


    ②吕祖謙《論作文法》,清光緒廿四年江蘇書局印本《東萊先生古文關鍵》卷上 ,第3頁。


    ③樓昉《崇古文訣》卷首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商務印書館 1986年版 ,第 1354册,第2頁。




    推向了高峰 ,爲中國古代的文學理論特别是叙事文學理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 ,凡事如一窩蜂式地争上之時 ,必然是泥沙俱下,並招致一些嗜利之徒蠅營蟻附而拼命跟風炮製 ,幾使部部名著有評點 ,家家書肆出評本 ,其粗劣、惡俗、拼凑、抄襲之作也就層見疊出,這就必然使評點遭致一片詬病 ,乃至詈駡之聲。
    當然 ,假如對於評點的否定僅僅是針對一些粗劣惡俗之作而發,當天經地義 ,無可厚非。然在歷史上蔑視與否定評點的緣由並非這麽簡單 ,主要還是有相當一批有影響的文人學士在思想認識上並不認可這種批評樣式。
    第一類是封建社會中的儒學衛道者。他們將儒家經典奉爲神明,就將用非傳統的儒家觀點與方法來評點《詩經》《尚書》之類視爲旁門左道 ,甚至是洪水猛獸。如錢謙益、顧炎武等看到孫鑛、鍾惺等評點《詩》《書》而被世人 “奉爲金科玉律 ,遞相師述 ”,“天下之士 ,靡然從之 ”之時 ,就起而痛批 ,甚至上綱到 “非聖無法 ”的地步 ,説:
    古之學者 ,九經以爲經 ,三史以爲緯 ……敬之如神明 ,尊之如師保 ……越僭而加評騭焉 ,其誰敢 ? ……妄而肆論議焉 ,其誰敢 ?評騭之滋多也 ,論議之繁興也 ,自近代始也。而尤莫甚於越之孫氏,楚之鍾氏。孫之評《書》也,於《大禹謨》則譏其 “漸排矣 ”;其評《詩》也,於《車攻》則譏其 “選徒囂囂 ”,背於有聞無聲矣。尼父之删述 ,彼將操金椎以穀之 ,又何怪乎孟堅之《史》、昭明之《選》,詆訶如蒙僮 ,而揮斥如徒隸乎 ! ……是之謂非聖無法 ,是之謂侮聖人之言 ……學術日頗 ,而人心日壞 ,其禍有不可勝言者 !①後來 ,顧炎武在《日知録》中談及鍾惺時 ,照抄了錢謙益的話 ,在 
    ①錢謙益《葛端調編次諸家文集序》,《牧齋初學集》卷二十九 ,《四部叢刊初編》本,第 269册,第6頁。
    指責鍾氏評點 “好行小慧 ,自立新説 ”的同時 ,更説他是 “文人無行 ”,甚至是 “病狂喪心 ”①。
    第二類是將評點同 “八股 ”簡單等同者。評點流行過程中 ,確與時文八股關係密切。八股文本身也是古代的文章之一 ,其“文法 ”自然與 “古文之法 ”息息相通 ,所以 ,《古文關鍵》一類書所揭示的 “作文之法 ”,對於應試者來説也是枕中秘寶。而評點這些 “作文之法 ”者也往往是爲了給應試學子提供方便。比如《文章軌範》一書 ,王陽明在爲其作序時就指出 ,謝枋得的選評是 “有資於場屋者 ”,他所標揭的“篇章句字之法 ”,“獨爲舉業者設耳 ”②。萬青銓在《文章軌範跋》中進一步引申説 ,編選者 “蓋欲學者由舉業以達於伊、傅、周、召,不能不教之 ,用韓、柳、歐、蘇之筆 ,發周、程、張、朱之理 ,以期有當於孔、曾、思、孟之心 ,有當於千百世上下人之心 ”③。事實上 ,大量的評點之作爲當時的應試學子提供了仕途進取的實用門徑。所以 ,明清兩代 ,特别是科舉廢除之後 ,學界往往給評點戴上 “八股 ”的帽子而加以否定。如胡適、魯迅等在否定金聖歎的評點時 ,都用上了這頂帽子。胡適在《水滸傳考證》中説金聖歎評《水滸》曰:“這種機械的文評正是八股選家的流毒 ,讀了不但没有益處 ,並且養成一種八股式的文學觀念 ,是很有害的。”④魯迅在《談金聖歎》一文中全面否定金聖歎時也説《水滸》經他一批 ,“布局行文 ,也都被硬拖到八股的作 
    ①顧炎武《日知録》“鍾惺 ”條注 ,《日知録集釋 (外七種 )》影印本中册卷十八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版 ,第1428頁。


    ②王守仁《文章軌範序》,謝枋得《文章軌範》卷首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 1359册,第 543頁。


    ③萬青銓《文章軌範跋》,謝枋得《文章軌範》卷首 ,光緒二十一年冬湖北官書處重刻本 ,第 1頁。


    ④胡適《<水滸傳 >考證》,《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第745頁。




    法上 ”①。胡適、魯迅等人的看法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影響很大。
    第三類是將評點視爲 “純藝術論 ”而加以抛棄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 ,我們的文學理論的指導思想是重内容而輕形式 ,甚至簡單地將注重形式美判定爲 “形式主義 ”“純藝術論 ”。在這樣的潮流中 ,評點也就被看作是表現 “形式主義 ”“純藝術論 ”的糟粕。郭紹虞在 1979年版的《中國文學批評史》之“六二 ”《評點之學的理論》中就説 :“明代文壇也可説是熱鬧喧天了。然而結果怎樣呢 ?最後的結穴却成爲評點之學。我們從這一個歷史的教訓看來 ,也就可以知道唯心的觀點和純藝術的論調之爲害於文學與文學批評是没法估計的。”他説 “評點之學 ”的“眼光只局限於形式技巧 ,那就所得有限。然而他們沉溺其中 ,迷不知返 ,還自以爲走的是正路呢 ”②。
    從明代以來的這些蔑視、否定文學評點的看法實際上都是不能成立的。古代的文學評點不是壞在 “非聖無法 ”,恰恰相反 ,好的評點作品往往就在於能離經叛道 ,特立獨行 ,有創新意識。凡是不成功的評點之作 ,大都壞在不能衝破一套封建教條與僵化的批評方法,只知一味順應封建統治者所好 ,而背離了百姓 ,背離了時代。不要説像《詩經》那樣本身是屬於 “經”的作品要擺脱 “尊聖 ”“宗經 ”的觀念十分困難 ,就是小説、戲曲類的作品 ,大量枯燥無味的評點就是用一套封建的標準來臧否人物 ,評價是非 ,而對作品的藝術性則置若罔聞。這樣的評點作品 ,理所當然地要被讀者所拋棄 ,被歷史所淘汰。只有像金聖歎那樣有膽有識 ,用獨特的思想、文學的觀點和精美的語言來評點的 ,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文學批評 ,值得我們去發 
    ①魯迅《談金聖歎》,《文學》第一卷第一號 ,1933年7月1日。


    ②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 ,第446、452頁。




    掘與研究。至於評點受八股的影響 ,並不全是壞事 ,甚至可以説在總體上看是好事。因爲八股恰恰是引導中國文學批評走進追求文學形式美大門的重要使者。八股作爲一種考試形式 ,要求代聖人立言,束縛人們的思想 ,當然要拋棄 ,但八股是建築在中國文字特點上的一種形式美的總結。應該承認它作爲一種表現形式 ,確實是美的。壞的不在於八股這一形式的本身 ,壞是壞在將這一種、僅僅是一種美的形式僵化 ,一元化 ,逼着文人們都去走這華山一條路。正像肉是美味的 ,但假如要你天天吃、頓頓吃 ,那就味不美了。金聖歎等總結的種種 “文法 ”,即明顯地帶有八股味 ,但正是在這裏他們很好地總結了一些小説、戲曲、詩文表現的藝術特點與表現技巧 ,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與創作的發展是大有貢獻的。實際上 ,好的評點 ,就是當時的 “新批評 ”,就是將文學當作文學來讀。它們既講藝術 ,也有思想 ,如金聖歎評《水滸》,既將《水滸》的藝術奥秘條分縷析 ,也充分地暴露了貪官污吏的醜惡嘴臉 ,揭示了《水滸》英雄的人性之美。他的評點根本就不是 “純藝術 ”或“形式主義 ”的。因此 ,如今要將評點的研究引向康莊大道 ,首先要徹底拋棄以上所説的三道 “緊箍咒 ”,特别是後兩道 ,因爲這已經深深地印在現當代一些人的頭腦中,恐怕不時還會有人拿出來念念有詞。
    ... ...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