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巴尔扎克全集(30卷) (法)巴尔扎克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 正版图书!品质保证!默认发最新版本!收藏店铺可享优先发货!
    • 作者: (法)巴尔扎克著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法)巴尔扎克著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9897820123
    • 版权提供:人民文学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巴尔扎克全集》是目前我社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套外国作家的全集!1999年,巴尔扎克诞辰二百周年之际,我社推出了一套完整全集,是当时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时过二十年,时值作家诞辰二百二十周年之际,我们又推出这个全新的版本。封面设计来自美编室主任刘静老师的手笔,主调仍沿用了装帧设计大师张守义先生的风格,以此向大师致敬!

     

     

     

    巴尔扎克(1799—1850),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1819年4月从法律学校毕业,却决心要改行从事文学创作。他曾为自己立下目标:“拿破仑用剑未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完成!”

    二十年创作生涯,一共写了九十一部作品,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几乎涵盖了法国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阶层,堪称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巴尔扎克倾其一生创作的巨著总名《人间喜剧》,在小说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从不同侧面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反映出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历史趋势,再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风貌,其中的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百余年来,巴尔扎克的作品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巴尔扎克全集》(30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出版的卷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外国作家的作品全集,收录了作者创作的所有定评的作品,其中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戏剧、杂著、评论等。这部全集在编著方式上,做到了体例简洁,编排得当,十分便于普通读者的学习和借鉴。在巴尔扎克的中译本中,本全集的优势十分突出,因为它集中了一批国内法语界一流的译者,如傅雷、梁均、资中筠、袁树仁、王文融、张冠尧、张英伦、施康强、罗芃等,这套《全集》的翻译原则:追求信而美,摆脱翻译腔,只求忠实、传神,不拘泥于保持原文的语式和句型;在文字上,力求典雅凝练,不同译者之间在文风上相互靠拢,尽可能达到统一。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越,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雨果

     

    他是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的洞察入微的历史家。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度。从塑造形象和深度来说,没有人能比得上巴尔扎克。

    ——法朗士

     

    《人间喜剧》是神书,是巴尔扎克人物之林的条条大道。

    ——莫里亚克

     

     

     

     

     

     

     

    总目次

     

     

    第一卷

    《人间喜剧》前言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Ⅰ〕

    猫打球商店

    苏镇舞会

    钱袋

    莫黛斯特·米尼翁

     

    第二卷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Ⅱ〕

    两个新嫁娘

    入世之初

    阿尔贝·萨瓦吕斯

    家族复仇

     

    第三卷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Ⅲ〕

    双重家庭

    家庭的和睦

    菲尔米亚尼夫人

    妇女研究

    假情妇

    夏娃的女儿

    信使

    石榴园

    被遗弃的女人

    奥诺丽纳

    高布赛克

     

    第四卷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Ⅳ〕

    贝阿特丽克丝

    三十岁的女人

     

    第五卷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Ⅴ〕

    高老头

    夏倍上校

    无神论者望弥撒

    禁治产

    婚约

    妇女再研究

     

    第六卷

    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Ⅰ〕

    欧也妮·葛朗台

    于絮尔·弥罗埃

     

    第七卷

    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Ⅱ〕

    独身者故事

    比哀兰特

    图尔的本堂神甫

    搅水女人

     

    第八卷

    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Ⅲ〕

    巴黎人在外省

    大名鼎鼎的戈迪萨尔

    外省的诗神

    竞争

    老姑娘

    古物陈列室

     

    第九卷

    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Ⅳ〕

    幻灭

     

    第十卷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Ⅰ〕

    十三人故事

    行会头子费拉居斯

    朗热公爵夫人

    金眼女郎

     

    第十一卷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Ⅱ〕

    赛查·皮罗托盛衰记

    纽沁根银行

    卡迪央王妃的秘密

    法西诺·卡讷

    萨拉金

    皮埃尔·格拉苏

     

    第十二卷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Ⅲ〕

    烟花女荣辱记

     

    第十三卷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Ⅳ〕

    穷亲戚

    贝姨 

     

    第十四卷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Ⅴ〕

    邦斯舅舅

    经纪人

    浪荡王孙

    戈迪萨尔第二

    公务员

     

    第十五卷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Ⅵ〕

    不自知的喜剧演员

    小市民

    现代史拾遗

     

    第十六卷

    风俗研究·政治生活场景

    恐怖时期的一段插曲

    一桩神秘案件

    阿尔西的议员

    泽·马尔卡斯

     

    第十七卷

    风俗研究·军旅生活场景

    舒昂党人

    沙漠里的爱情

     

    第十八卷

    风俗研究·乡村生活场景〔Ⅰ〕

    农民

    乡村医生

     

    第十九卷

    风俗研究·乡村生活场景〔Ⅱ〕

    乡村教士

    幽谷百合

     

    第二十卷

    哲理研究〔Ⅰ〕

    驴皮记

    耶稣降临佛兰德斯

    改邪归正的梅莫特

    玄妙的杰作

    玛西米拉·多尼

     

    第二十一卷

    哲理研究〔Ⅱ〕

    冈巴拉

    绝对之探求

    被诅咒的孩子

    永别

    玛拉娜母女

    新兵

    刽子手

    海滨惨剧

    柯内留斯老板

    红房子旅馆

     

    第二十二卷

    哲理研究〔Ⅲ〕

    卡特琳娜·德·梅迪契

    长寿药水

    逐客还乡

    路易·朗贝尔

    塞拉菲塔

     

    第二十三卷

    分析研究〔Ⅰ〕

    婚姻生理学

    夫妻生活的烦恼

     

    第二十四卷

    分析研究〔Ⅱ〕

    社会生活病理学

    风雅生活论

    步态论

    论现代兴奋剂

     

    《人间喜剧》:序、跋

     

    第二十五卷

    都兰趣话(施康强译)

     

    第二十六卷

    戏剧

    伏脱冷

    基诺拉的智慧

    帕梅拉·吉罗

    后母

    投机商

    家事学堂

     

    第二十七卷

    杂著〔Ⅰ〕(1824-1830)

     

    第二十八卷

    杂著〔Ⅱ〕(1830-1832)

     

    第二十九卷

    杂著[III](1832-1840)

     

    第三十卷

    杂著[IV](1840-1848)

     

     

     

     

    总  序

    …………

    巴尔扎克的创作生涯,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从一八二九至一八三四年,是《人间喜剧》的酝酿阶段,这一阶段发表了篇幅不等的小说四十二篇。巴尔扎克的中短篇精品,大都是这一阶段的收获。如一八三○年发表的《猫打球商店》《苏镇舞会》《高布赛克》《长寿药水》,一八三一年的《玄妙的杰作》《红房子旅馆》,一八三二年的《夏倍上校》《图尔的本堂神甫》等。

    长篇小说《驴皮记》(1831)和《欧也妮·葛朗台》(1833)是本阶段最辉煌的成果,一出版便引起极大的轰动。《十三人故事》(1833—1834)、《乡村医生》(1833)、《绝对之探求》(1834),亦属本阶段的力作。巴尔扎克转眼间成为巴黎最当红的小说家,上流社会也向他敞开了大门。不过,对作家本人来说,这一时期还有一项意义深远的收获,即《人间喜剧》宏伟规划的酝酿成熟。巴尔扎克早有使作品系列化的打算,但直到一八三三年才找到一个合适的框架将所有的小说组成一个整体。到一八三四年,这一设想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计划。他在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中谈到,他的作品总汇将定名为《社会研究》,下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个系列,分别表现结果(即现象)、原因和法则。至此,整套巨著的基本框架和立意已告形成。后来,在但丁《神曲》的启发下,巴尔扎克又将总称改为《人间喜剧》,意味深长地把人世间一切纷争角逐、悲欢离合喻为人生大舞台上的一个个场景,一幕幕悲喜剧。

    从《高老头》(1835)开始,巴尔扎克进入创作生涯的第二阶段,即有计划地为《人间喜剧》大厦准备构件的阶段。《高老头》就是他为大厦铸造的一根顶梁柱。他要这部小说像拉开《人间喜剧》的序幕一样,全面展示巴黎社会这个光怪陆离的巨型舞台,让各个社会阶层的代表人物都在此登台亮相,并点出整套作品的中心主题——金钱在当今社会中的杠杆作用。从这部小说开始,他将运用人物重复出现的手法,把以往的作品和今后的作品联为一体。一八三五至一八四一年,继《高老头》之后,巴尔扎克又接连发表了十六部长篇、十部中篇和八个短篇,几乎篇篇堪称杰作。如短篇小说《改邪归正的梅莫特》(1835)、《无神论者望弥撒》(1836);中篇小说《禁治产》(1836)、《夏娃的女儿》(1838)、《比哀兰特》(1840);长篇小说《幽谷百合》(1835)、《古物陈列室》(1836—1838)、《幻灭》前两部(1837—1839)、《卓越的女人》(即《公务员》,1836—1838)、《赛查·皮罗托盛衰记》(1838)、《搅水女人》(1841)等。《幻灭》是这一阶段继《高老头》之后最重要的著作,但也正是这部作品中对新闻出版界的批判揭露使他和报界结下了冤仇,一场围攻和笔战延续了数年之久,自此巴尔扎克所有的作品都遭到报刊评论的恶意攻讦。

    至一八四一年末,尽管有待创作的作品还很多,但现有作品已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世界,可以汇编在一起了。于是巴尔扎克与出版商菲讷、赫哲尔等正式签订了十六卷本《人间喜剧》的出版合同。除按原计划将编目划分为三个系列外,巴尔扎克又根据题材类别,将篇幅最大的“风俗研究”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旅生活”和“乡村生活”等六个场景,其中分量最重的是前三个场景。“私人生活场景”主要研究婚姻家庭问题和青年人入世之初面临的人生选择问题;“外省生活场景”以外省贵族社会和市民社会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较量为背景,中心题材是法国大革命以后社会财富和权力的重新分配,以及整个社会从物质基础到思想观念发生的深刻变化;“巴黎生活场景”刻画巴黎各社会阶层的众生相,描绘现代社会的人生百态,着重揭露上层社会的腐朽堕落……

    从一八四二年开始,巴尔扎克的创作生涯进入了第三阶段,即系统地出版《人间喜剧》的阶段。巴尔扎克一面修订、汇编旧作,一面不断补充新作,如《幻灭》第三部《发明家的苦难》(1843)、描写封建庄园经济解体的《农民》(1844)等,即本阶段的重要新成果。《人间喜剧》以每年三至四卷的速度出版,至一八四六年九月,十六卷本已全部出齐。一八四六年秋至一八四七年春,《宪政报》又连载了以《穷亲戚》为总标题的两部精彩的长篇小说:《贝姨》和《邦斯舅舅》。这两部作品艺术上的精湛完美,连巴尔扎克的宿敌都不能不表示肯定。一八四八年,《贝姨》和《邦斯舅舅》补编为《人间喜剧》第十七卷。至此,一座由九十余部小说构成的《人间喜剧》大厦已宣告落成。

    不过巴尔扎克是个不知满足的人,一八四四年,他又为《人间喜剧》拟定了一个包括一百四十四部作品的更加庞大的计划。遗憾的是,他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计划了。从一八二九至一八四九年,巴尔扎克为他的《人间喜剧》整整奋斗了二十个春秋。短短二十年写出这样一套巨著已经够令人吃惊的了;何况每部作品他都要反复修改,更换好几次乃至十余次校样,每次都改得密密麻麻,面目全非;更何况他还曾为好几家报刊撰稿,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杂文、特写、书评、专论、时政述评……此外,还创作了六部戏剧和一部仿十六世纪文体及拉伯雷风格的短篇故事集《趣话百篇》。谁也无法想象巴尔扎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节奏,他经常晚上六点钟上床,半夜十二点起身,披上圣多明俄式的僧袍,点起四支蜡烛,一口气工作十四至十六小时,有时甚至还要更多。有人说他三天用掉一瓶墨水,更换十几支羽笔,为了保持头脑的清醒,咖啡成了他的生活必需品。经年累月的超负荷脑力劳动和过量的咖啡摧毁了他的健康,巴尔扎克不满五十岁便已风雨飘摇了。一八四九年他在韩斯卡夫人的领地上是病病歪歪度过的。一八五○年三月,俄国沙皇终于恩准了他和韩斯卡夫人这桩酝酿了十年之久的跨国婚姻。举行婚礼后,年已半百的新郎新娘启程返回法国。巴尔扎克在途中再次病倒,双目几近失明,五月抵达巴黎时已一病不起。“房屋造毕,死神来临”,他的“大厦”刚刚落成,梦寐以求的婚姻刚刚缔结,他就像那位到达终点的马拉松长跑者一样,奄奄一息地倒下了。一八五○年八月十八日,巴尔扎克去世,终年五十一岁。八月二十一日,在拉雪兹神甫公墓举行葬礼,自发的送葬行列绵延了好几条大街,几乎望不到尽头。

    巴尔扎克的一生也像是一出悲壮而辛酸的“喜剧”,如果把他的一生写成小说,无疑是《人间喜剧》中最可惊可叹的一幕。正如波德莱尔所说,巴尔扎克是《人间喜剧》诸多人物中“最奇特、最有趣、最浪漫,也最富有诗意的一个”。他的生活充满惊涛骇浪,挟带着多次神话般的破产。他虽是举世公认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本人却是个最浪漫的幻想家。他的生活由一连串想入非非的梦幻和梦幻破灭的惨痛经历连缀而成。或许可以说,正是他那些梦幻与现实的碰撞,使他获得了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他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虚构的世界里,结果所有的实际事务都被他搅得一团糟。他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无数发财的手段,他自己反在债务中越陷越深。一八三五和一八四○年他曾两次创办杂志,结果使原本还不清的债务益发还不清了。巨额的债务拖累了他一生,他只能靠一支笔来偿还。他时刻受着高利贷者和出版商的追逼,永远在为到期的期票发愁。他的房屋、家具不止一次被查封、拍卖,还经常逃到乡下去躲债……在他同时代的作家中,没有一个人对金钱的统治、物质的迫害有过他那样深切的、痛苦的感受,在生活体验上他比任何人都富有。他正像自己所描写的一些天才人物那样,在巴黎这个炼狱里“生活过,搏斗过,感受过”。正是这些切身的体验与感受,给他提供了无穷尽的创作题材,构成了《人间喜剧》中最精彩的篇章。

    …………

     

     

     

     

     

     

    长寿药水

    …………

     “你在寻欢作乐!”老人瞥见儿子,这样叫道。

    就在这时,响起一个歌女清澈而又轻佻的歌声;这歌女迷住了宾客,为她伴奏的提琴和声使她更加情绪饱满;歌声盖过了暴风雪的怒吼,一直传到这个阴森森的房间。唐璜不想在父亲面前作出残忍的肯定的回答。

    巴托洛梅奥说:“孩子,我不怪罪你。”

    这句好心好意的话刺痛了唐璜,唐璜不能原谅父亲这种令人难堪的好意。

    “父亲,我深感内疚!”他虚伪地说。

    “可怜的璜儿,”垂危的病人用微弱的声音又说,“我一直对你温厚和蔼,你总不至于希望我死吧?”

    “噢!”唐璜喊道,“要能把我的生命给您一部分,让您起死回生,那该多好呀!”(这个纨绔子心想:这类大话怎么说都可以,就好像我说要把整个世界奉献给情妇一样!)他刚这样想完,那条老卷毛狗就吠叫起来。这深通人性的吠声使唐璜不寒而栗,他以为这狗知道了他的想法。

    奄奄一息的病人嚷着说:

    “我知道,孩子,我深信我可以信赖你。我会活下去。对,你会高兴的。我会活下去,不过,属于你的生命,连一天也不必夺走。”

    “他在痴人说梦。”唐璜思忖着。他高声接口道:“是呀,亲爱的爸爸,您会活下去,像我一样,因为您的形象会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我不是指这么个活法。”老领主边说边使尽气力想坐起来。垂危的人在床头总有这样一种错觉,现在他就被这种错觉激动着。他说下去,由于这最后的努力,他的声音愈加微弱了,“孩子,你听着,我不想死,就像你不能没有情妇、美酒、骏马、鹰隼、猎狗和金钱一样。”

    “我完全相信。”儿子边想边跪在床边,吻着巴托洛梅奥那只像死人一样的手。他大声说,“但是,爸爸,我亲爱的爸爸,必须要服从上帝的意志呀。”

    “上帝就是我!”老人喃喃地说。

    “不要亵渎上帝。”年轻人看到他父亲的表情咄咄逼人,嚷了起来,“您要自重,您已经行过临终圣礼,看着您死了,还是个罪人,我会得不到安慰的。”

    “听我说好不好!”垂死的老人咂着嘴,叫道。

    唐璜不说话了。四周笼罩着可怖的寂静。透过雪花沉滞的沙沙声,还能传来提琴的和声以及美妙的歌声,但微弱得像晨曦一般。垂危的老人微笑了。

    “谢谢你邀请了歌女,带来了音乐,欢宴,年轻美丽、黑发白肤的女人,还有生活的一切乐趣,这些你都要让它们驻足长在,我就要再生了。”

    “他神志昏迷到了极点。”唐璜这样想。

    “我发现了一种起死回生的方法。瞧!到桌子上去找一找,金属小狗下面藏着一个暗钮,一按就可以把抽屉打开。”

    “我明白了,父亲。”

    “里面有只小水晶瓶,把它拿出来。”

    “在这儿。”

    “我用了二十年……”这时,老人感到末日临近,集中全身精力,说道,“一旦我咽下最后一口气,你就用这种药水涂抹我全身,那时我就会再生。”

    “药水只有一点儿。”年轻人回答说。

    巴托洛梅奥已不能再说话了,但他还能听和看;听到这句话,他的头突然可怕地一扭,转向唐璜,他的脖颈还保持着转动的状态,就像雕刻家有意让他脖子侧转着的一座大理石雕像。他睁大了的眼睛一动不动,十分可怖。他已经死了,就在失去了他唯一的、也是最后的幻想的同时死去了。他本想在儿子的心中找到安乐的处所,但找到的却是一座坟墓,比一般安葬死者的墓穴更幽深的坟墓。他的头发因恐惧而变得乱糟糟,他痉挛的目光似乎还在表达心声。这是一个从坟墓中愤然而起,向上帝要求复仇的父亲!

    “啊!老家伙死了。”唐璜嚷道。

    他急忙把神秘的水晶瓶凑到灯光下,好像一个醉鬼酒足饭饱端详着他的酒瓶一样。他没有看到父亲的眼珠已经泛白。那只狗张着嘴来回瞧着它死去的主人和药水,唐璜也轮番端详他的父亲和瓶子。灯光摇曳不定。周围万籁俱寂,提琴已经悄然无声。唐璜·贝尔维代罗以为看到父亲在动弹,吓得心惊胆战。他害怕父亲控告似的眼睛直勾勾的表情,于是把他的眼皮阖上,好似关上一夜秋风吹打过的百叶窗。他站着,一动不动,陷入联翩浮想之中。

    突然,一声尖厉的响声,像生锈的发条发出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唐璜吃了一惊,药瓶差点儿掉了下来。比匕首的钢刃还要冰冷的冷汗从他毛孔里渗了出来。从一只挂钟中,跑出一只涂彩的木制公鸡,喔喔喔地叫了三声。这是一架精巧的机器,是当时的学者用来按时叫醒自己起床工作的那一种。晨曦已经染红了窗户。唐璜思索了十个钟头。这只古老的挂钟忠于职守,胜过唐璜对父亲应尽的责任。这架机器只是由木头、滑轮、绳索、齿轮组成,而他则有“人心”这部人类特有的机器。多疑的唐璜怕一不小心把这神秘的液体报销了,便把瓶子放回哥特式的小桌抽屉。在这庄严的时刻,他听到回廊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嘈杂声:模糊不清的说话声、压抑着的笑声、放轻的脚步声、衣裙的窸窣声,最后是一伙欢乐的人群尽量屏息静气的响声。门打开了,公爵、唐璜的朋友们、七个交际花、歌女们乱哄哄地出现了,那情景十分出奇,就像朝阳同蜡烛苍白的光焰相互辉映,舞女们被晨曦惊呆了的那种场面。他们到这儿来,是按惯例来安慰年轻的继承人。

    “嘿嘿!可怜的唐璜倒真是看重父亲的死呢。”公爵凑在拉布朗比拉的耳旁说。

    “不过他父亲也真是个好人。”她答道。

    唐璜经过一夜的思索,面部表情给人以强烈印象,这群人不由得缄默了。男人们肃立不动。那些女人,嘴唇被酒炙干了,面颊布满了吻印,她们跪下来开始祈祷。唐璜看见这光辉、欢乐、笑声、歌声、青春、美丽、活力,总之,这些代表人的生命力的东西,竟然跪倒在死亡面前,便不禁战栗起来。但在这迷人的意大利,寻欢作乐和宗教是成双配对的,宗教在那里是作乐寻欢,寻欢作乐在那里则是一种宗教!亲王诚挚地握着唐璜的手;之后,每张脸都同时显出半是悲愁、半是淡漠的怪相,然后这伙人像鬼怪般消失了,留下了空荡荡的大厅。这就是生活的一幅缩影!

    亲王下楼时对拉里瓦巴雷拉说:

    “嗨!谁料到唐璜平时竟是装成不孝之子?他爱他父亲!”

    “你注意到那条黑狗吗?”拉布朗比拉问道。

    “他现在可成了巨富啦!”比昂卡·卡瓦托利诺感叹地说。

    “我才不稀罕呢!”那个打碎了瓷瓶的、骄傲的瓦罗奈斯喊道。

    “什么,你不稀罕?”亲王嚷了起来,“他有了钱,就同我这个亲王一样了。”

    唐璜思绪万千,左右考虑,犹豫不决,待他摸清了父亲攒下的财富之后,又在傍晚回到死者的房间,可怕的利己心充塞着他的心灵。他家所有的人都在屋里忙着装饰灵床,老爷的遗体明天就要安放在上面,灵床将置于一间庄严的厅堂中间,全费拉拉的人都要来瞻仰这吸引人的场面。唐璜做了个手势,所有的人都停了下来,缄口不语,索索发抖。

    “你们都出去,”他说话的声音都变了,“等我离开后你们再进来。”

    等到最后一个离开房间的老仆的脚步声渐渐在石板地上远去,唐璜赶快关上门,他感到确是单独一个人了,才嚷道:“试它一试!”

    …………

     

     

     

     

    《巴尔扎克全集》是目前我社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套外国作家的全集!1999年,巴尔扎克诞辰二百周年之际,我社推出了一套完整全集,是当时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时过二十年,时值作家诞辰二百二十周年之际,我们又推出这个全新的版本。封面设计来自美编室主任刘静老师的手笔,主调仍沿用了装帧设计大师张守义先生的风格,以此向大师致敬!

     

     

     

    巴尔扎克(1799—1850),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1819年4月从法律学校毕业,却决心要改行从事文学创作。他曾为自己立下目标:“拿破仑用剑未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完成!”

    二十年创作生涯,一共写了九十一部作品,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几乎涵盖了法国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阶层,堪称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巴尔扎克倾其一生创作的巨著总名《人间喜剧》,在小说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从不同侧面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反映出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历史趋势,再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风貌,其中的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百余年来,巴尔扎克的作品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巴尔扎克全集》(30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出版的卷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外国作家的作品全集,收录了作者创作的所有定评的作品,其中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戏剧、杂著、评论等。这部全集在编著方式上,做到了体例简洁,编排得当,十分便于普通读者的学习和借鉴。在巴尔扎克的中译本中,本全集的优势十分突出,因为它集中了一批国内法语界一流的译者,如傅雷、梁均、资中筠、袁树仁、王文融、张冠尧、张英伦、施康强、罗芃等,这套《全集》的翻译原则:追求信而美,摆脱翻译腔,只求忠实、传神,不拘泥于保持原文的语式和句型;在文字上,力求典雅凝练,不同译者之间在文风上相互靠拢,尽可能达到统一。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越,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雨果

     

    他是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的洞察入微的历史家。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度。从塑造形象和深度来说,没有人能比得上巴尔扎克。

    ——法朗士

     

    《人间喜剧》是神书,是巴尔扎克人物之林的条条大道。

    ——莫里亚克

     

     


     

     

     

     

     

    总目次

     

     

    第一卷

    《人间喜剧》前言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Ⅰ〕

    猫打球商店

    苏镇舞会

    钱袋

    莫黛斯特·米尼翁

     

    第二卷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Ⅱ〕

    两个新嫁娘

    入世之初

    阿尔贝·萨瓦吕斯

    家族复仇

     

    第三卷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Ⅲ〕

    双重家庭

    家庭的和睦

    菲尔米亚尼夫人

    妇女研究

    假情妇

    夏娃的女儿

    信使

    石榴园

    被遗弃的女人

    奥诺丽纳

    高布赛克

     

    第四卷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Ⅳ〕

    贝阿特丽克丝

    三十岁的女人

     

    第五卷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Ⅴ〕

    高老头

    夏倍上校

    无神论者望弥撒

    禁治产

    婚约

    妇女再研究

     

    第六卷

    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Ⅰ〕

    欧也妮·葛朗台

    于絮尔·弥罗埃

     

    第七卷

    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Ⅱ〕

    独身者故事

    比哀兰特

    图尔的本堂神甫

    搅水女人

     

    第八卷

    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Ⅲ〕

    巴黎人在外省

    大名鼎鼎的戈迪萨尔

    外省的诗神

    竞争

    老姑娘

    古物陈列室

     

    第九卷

    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Ⅳ〕

    幻灭

     

    第十卷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Ⅰ〕

    十三人故事

    行会头子费拉居斯

    朗热公爵夫人

    金眼女郎

     

    第十一卷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Ⅱ〕

    赛查·皮罗托盛衰记

    纽沁根银行

    卡迪央王妃的秘密

    法西诺·卡讷

    萨拉金

    皮埃尔·格拉苏

     

    第十二卷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Ⅲ〕

    烟花女荣辱记

     

    第十三卷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Ⅳ〕

    穷亲戚

    贝姨 

     

    第十四卷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Ⅴ〕

    邦斯舅舅

    经纪人

    浪荡王孙

    戈迪萨尔第二

    公务员

     

    第十五卷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Ⅵ〕

    不自知的喜剧演员

    小市民

    现代史拾遗

     

    第十六卷

    风俗研究·政治生活场景

    恐怖时期的一段插曲

    一桩神秘案件

    阿尔西的议员

    泽·马尔卡斯

     

    第十七卷

    风俗研究·军旅生活场景

    舒昂党人

    沙漠里的爱情

     

    第十八卷

    风俗研究·乡村生活场景〔Ⅰ〕

    农民

    乡村医生

     

    第十九卷

    风俗研究·乡村生活场景〔Ⅱ〕

    乡村教士

    幽谷百合

     

    第二十卷

    哲理研究〔Ⅰ〕

    驴皮记

    耶稣降临佛兰德斯

    改邪归正的梅莫特

    玄妙的杰作

    玛西米拉·多尼

     

    第二十一卷

    哲理研究〔Ⅱ〕

    冈巴拉

    绝对之探求

    被诅咒的孩子

    永别

    玛拉娜母女

    新兵

    刽子手

    海滨惨剧

    柯内留斯老板

    红房子旅馆

     

    第二十二卷

    哲理研究〔Ⅲ〕

    卡特琳娜·德·梅迪契

    长寿药水

    逐客还乡

    路易·朗贝尔

    塞拉菲塔

     

    第二十三卷

    分析研究〔Ⅰ〕

    婚姻生理学

    夫妻生活的烦恼

     

    第二十四卷

    分析研究〔Ⅱ〕

    社会生活病理学

    风雅生活论

    步态论

    论现代兴奋剂

     

    《人间喜剧》:序、跋

     

    第二十五卷

    都兰趣话(施康强译)

     

    第二十六卷

    戏剧

    伏脱冷

    基诺拉的智慧

    帕梅拉·吉罗

    后母

    投机商

    家事学堂

     

    第二十七卷

    杂著〔Ⅰ〕(1824-1830)

     

    第二十八卷

    杂著〔Ⅱ〕(1830-1832)

     

    第二十九卷

    杂著[III](1832-1840)

     

    第三十卷

    杂著[IV](1840-1848)

     

     

     

     

    总  序

    …………

    巴尔扎克的创作生涯,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从一八二九至一八三四年,是《人间喜剧》的酝酿阶段,这一阶段发表了篇幅不等的小说四十二篇。巴尔扎克的中短篇精品,大都是这一阶段的收获。如一八三○年发表的《猫打球商店》《苏镇舞会》《高布赛克》《长寿药水》,一八三一年的《玄妙的杰作》《红房子旅馆》,一八三二年的《夏倍上校》《图尔的本堂神甫》等。

    长篇小说《驴皮记》(1831)和《欧也妮·葛朗台》(1833)是本阶段最辉煌的成果,一出版便引起极大的轰动。《十三人故事》(1833—1834)、《乡村医生》(1833)、《绝对之探求》(1834),亦属本阶段的力作。巴尔扎克转眼间成为巴黎最当红的小说家,上流社会也向他敞开了大门。不过,对作家本人来说,这一时期还有一项意义深远的收获,即《人间喜剧》宏伟规划的酝酿成熟。巴尔扎克早有使作品系列化的打算,但直到一八三三年才找到一个合适的框架将所有的小说组成一个整体。到一八三四年,这一设想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计划。他在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中谈到,他的作品总汇将定名为《社会研究》,下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个系列,分别表现结果(即现象)、原因和法则。至此,整套巨著的基本框架和立意已告形成。后来,在但丁《神曲》的启发下,巴尔扎克又将总称改为《人间喜剧》,意味深长地把人世间一切纷争角逐、悲欢离合喻为人生大舞台上的一个个场景,一幕幕悲喜剧。

    从《高老头》(1835)开始,巴尔扎克进入创作生涯的第二阶段,即有计划地为《人间喜剧》大厦准备构件的阶段。《高老头》就是他为大厦铸造的一根顶梁柱。他要这部小说像拉开《人间喜剧》的序幕一样,全面展示巴黎社会这个光怪陆离的巨型舞台,让各个社会阶层的代表人物都在此登台亮相,并点出整套作品的中心主题——金钱在当今社会中的杠杆作用。从这部小说开始,他将运用人物重复出现的手法,把以往的作品和今后的作品联为一体。一八三五至一八四一年,继《高老头》之后,巴尔扎克又接连发表了十六部长篇、十部中篇和八个短篇,几乎篇篇堪称杰作。如短篇小说《改邪归正的梅莫特》(1835)、《无神论者望弥撒》(1836);中篇小说《禁治产》(1836)、《夏娃的女儿》(1838)、《比哀兰特》(1840);长篇小说《幽谷百合》(1835)、《古物陈列室》(1836—1838)、《幻灭》前两部(1837—1839)、《卓越的女人》(即《公务员》,1836—1838)、《赛查·皮罗托盛衰记》(1838)、《搅水女人》(1841)等。《幻灭》是这一阶段继《高老头》之后最重要的著作,但也正是这部作品中对新闻出版界的批判揭露使他和报界结下了冤仇,一场围攻和笔战延续了数年之久,自此巴尔扎克所有的作品都遭到报刊评论的恶意攻讦。

    至一八四一年末,尽管有待创作的作品还很多,但现有作品已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世界,可以汇编在一起了。于是巴尔扎克与出版商菲讷、赫哲尔等正式签订了十六卷本《人间喜剧》的出版合同。除按原计划将编目划分为三个系列外,巴尔扎克又根据题材类别,将篇幅最大的“风俗研究”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旅生活”和“乡村生活”等六个场景,其中分量最重的是前三个场景。“私人生活场景”主要研究婚姻家庭问题和青年人入世之初面临的人生选择问题;“外省生活场景”以外省贵族社会和市民社会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较量为背景,中心题材是法国大革命以后社会财富和权力的重新分配,以及整个社会从物质基础到思想观念发生的深刻变化;“巴黎生活场景”刻画巴黎各社会阶层的众生相,描绘现代社会的人生百态,着重揭露上层社会的腐朽堕落……

    从一八四二年开始,巴尔扎克的创作生涯进入了第三阶段,即系统地出版《人间喜剧》的阶段。巴尔扎克一面修订、汇编旧作,一面不断补充新作,如《幻灭》第三部《发明家的苦难》(1843)、描写封建庄园经济解体的《农民》(1844)等,即本阶段的重要新成果。《人间喜剧》以每年三至四卷的速度出版,至一八四六年九月,十六卷本已全部出齐。一八四六年秋至一八四七年春,《宪政报》又连载了以《穷亲戚》为总标题的两部精彩的长篇小说:《贝姨》和《邦斯舅舅》。这两部作品艺术上的精湛完美,连巴尔扎克的宿敌都不能不表示肯定。一八四八年,《贝姨》和《邦斯舅舅》补编为《人间喜剧》第十七卷。至此,一座由九十余部小说构成的《人间喜剧》大厦已宣告落成。

    不过巴尔扎克是个不知满足的人,一八四四年,他又为《人间喜剧》拟定了一个包括一百四十四部作品的更加庞大的计划。遗憾的是,他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计划了。从一八二九至一八四九年,巴尔扎克为他的《人间喜剧》整整奋斗了二十个春秋。短短二十年写出这样一套巨著已经够令人吃惊的了;何况每部作品他都要反复修改,更换好几次乃至十余次校样,每次都改得密密麻麻,面目全非;更何况他还曾为好几家报刊撰稿,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杂文、特写、书评、专论、时政述评……此外,还创作了六部戏剧和一部仿十六世纪文体及拉伯雷风格的短篇故事集《趣话百篇》。谁也无法想象巴尔扎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节奏,他经常晚上六点钟上床,半夜十二点起身,披上圣多明俄式的僧袍,点起四支蜡烛,一口气工作十四至十六小时,有时甚至还要更多。有人说他三天用掉一瓶墨水,更换十几支羽笔,为了保持头脑的清醒,咖啡成了他的生活必需品。经年累月的超负荷脑力劳动和过量的咖啡摧毁了他的健康,巴尔扎克不满五十岁便已风雨飘摇了。一八四九年他在韩斯卡夫人的领地上是病病歪歪度过的。一八五○年三月,俄国沙皇终于恩准了他和韩斯卡夫人这桩酝酿了十年之久的跨国婚姻。举行婚礼后,年已半百的新郎新娘启程返回法国。巴尔扎克在途中再次病倒,双目几近失明,五月抵达巴黎时已一病不起。“房屋造毕,死神来临”,他的“大厦”刚刚落成,梦寐以求的婚姻刚刚缔结,他就像那位到达终点的马拉松长跑者一样,奄奄一息地倒下了。一八五○年八月十八日,巴尔扎克去世,终年五十一岁。八月二十一日,在拉雪兹神甫公墓举行葬礼,自发的送葬行列绵延了好几条大街,几乎望不到尽头。

    巴尔扎克的一生也像是一出悲壮而辛酸的“喜剧”,如果把他的一生写成小说,无疑是《人间喜剧》中最可惊可叹的一幕。正如波德莱尔所说,巴尔扎克是《人间喜剧》诸多人物中“最奇特、最有趣、最浪漫,也最富有诗意的一个”。他的生活充满惊涛骇浪,挟带着多次神话般的破产。他虽是举世公认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本人却是个最浪漫的幻想家。他的生活由一连串想入非非的梦幻和梦幻破灭的惨痛经历连缀而成。或许可以说,正是他那些梦幻与现实的碰撞,使他获得了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他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虚构的世界里,结果所有的实际事务都被他搅得一团糟。他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无数发财的手段,他自己反在债务中越陷越深。一八三五和一八四○年他曾两次创办杂志,结果使原本还不清的债务益发还不清了。巨额的债务拖累了他一生,他只能靠一支笔来偿还。他时刻受着高利贷者和出版商的追逼,永远在为到期的期票发愁。他的房屋、家具不止一次被查封、拍卖,还经常逃到乡下去躲债……在他同时代的作家中,没有一个人对金钱的统治、物质的迫害有过他那样深切的、痛苦的感受,在生活体验上他比任何人都富有。他正像自己所描写的一些天才人物那样,在巴黎这个炼狱里“生活过,搏斗过,感受过”。正是这些切身的体验与感受,给他提供了无穷尽的创作题材,构成了《人间喜剧》中最精彩的篇章。

    …………

     


     

     

     

     

    长寿药水

    …………

     “你在寻欢作乐!”老人瞥见儿子,这样叫道。

    就在这时,响起一个歌女清澈而又轻佻的歌声;这歌女迷住了宾客,为她伴奏的提琴和声使她更加情绪饱满;歌声盖过了暴风雪的怒吼,一直传到这个阴森森的房间。唐璜不想在父亲面前作出残忍的肯定的回答。

    巴托洛梅奥说:“孩子,我不怪罪你。”

    这句好心好意的话刺痛了唐璜,唐璜不能原谅父亲这种令人难堪的好意。

    “父亲,我深感内疚!”他虚伪地说。

    “可怜的璜儿,”垂危的病人用微弱的声音又说,“我一直对你温厚和蔼,你总不至于希望我死吧?”

    “噢!”唐璜喊道,“要能把我的生命给您一部分,让您起死回生,那该多好呀!”(这个纨绔子心想:这类大话怎么说都可以,就好像我说要把整个世界奉献给情妇一样!)他刚这样想完,那条老卷毛狗就吠叫起来。这深通人性的吠声使唐璜不寒而栗,他以为这狗知道了他的想法。

    奄奄一息的病人嚷着说:

    “我知道,孩子,我深信我可以信赖你。我会活下去。对,你会高兴的。我会活下去,不过,属于你的生命,连一天也不必夺走。”

    “他在痴人说梦。”唐璜思忖着。他高声接口道:“是呀,亲爱的爸爸,您会活下去,像我一样,因为您的形象会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我不是指这么个活法。”老领主边说边使尽气力想坐起来。垂危的人在床头总有这样一种错觉,现在他就被这种错觉激动着。他说下去,由于这最后的努力,他的声音愈加微弱了,“孩子,你听着,我不想死,就像你不能没有情妇、美酒、骏马、鹰隼、猎狗和金钱一样。”

    “我完全相信。”儿子边想边跪在床边,吻着巴托洛梅奥那只像死人一样的手。他大声说,“但是,爸爸,我亲爱的爸爸,必须要服从上帝的意志呀。”

    “上帝就是我!”老人喃喃地说。

    “不要亵渎上帝。”年轻人看到他父亲的表情咄咄逼人,嚷了起来,“您要自重,您已经行过临终圣礼,看着您死了,还是个罪人,我会得不到安慰的。”

    “听我说好不好!”垂死的老人咂着嘴,叫道。

    唐璜不说话了。四周笼罩着可怖的寂静。透过雪花沉滞的沙沙声,还能传来提琴的和声以及美妙的歌声,但微弱得像晨曦一般。垂危的老人微笑了。

    “谢谢你邀请了歌女,带来了音乐,欢宴,年轻美丽、黑发白肤的女人,还有生活的一切乐趣,这些你都要让它们驻足长在,我就要再生了。”

    “他神志昏迷到了极点。”唐璜这样想。

    “我发现了一种起死回生的方法。瞧!到桌子上去找一找,金属小狗下面藏着一个暗钮,一按就可以把抽屉打开。”

    “我明白了,父亲。”

    “里面有只小水晶瓶,把它拿出来。”

    “在这儿。”

    “我用了二十年……”这时,老人感到末日临近,集中全身精力,说道,“一旦我咽下最后一口气,你就用这种药水涂抹我全身,那时我就会再生。”

    “药水只有一点儿。”年轻人回答说。

    巴托洛梅奥已不能再说话了,但他还能听和看;听到这句话,他的头突然可怕地一扭,转向唐璜,他的脖颈还保持着转动的状态,就像雕刻家有意让他脖子侧转着的一座大理石雕像。他睁大了的眼睛一动不动,十分可怖。他已经死了,就在失去了他唯一的、也是最后的幻想的同时死去了。他本想在儿子的心中找到安乐的处所,但找到的却是一座坟墓,比一般安葬死者的墓穴更幽深的坟墓。他的头发因恐惧而变得乱糟糟,他痉挛的目光似乎还在表达心声。这是一个从坟墓中愤然而起,向上帝要求复仇的父亲!

    “啊!老家伙死了。”唐璜嚷道。

    他急忙把神秘的水晶瓶凑到灯光下,好像一个醉鬼酒足饭饱端详着他的酒瓶一样。他没有看到父亲的眼珠已经泛白。那只狗张着嘴来回瞧着它死去的主人和药水,唐璜也轮番端详他的父亲和瓶子。灯光摇曳不定。周围万籁俱寂,提琴已经悄然无声。唐璜·贝尔维代罗以为看到父亲在动弹,吓得心惊胆战。他害怕父亲控告似的眼睛直勾勾的表情,于是把他的眼皮阖上,好似关上一夜秋风吹打过的百叶窗。他站着,一动不动,陷入联翩浮想之中。

    突然,一声尖厉的响声,像生锈的发条发出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唐璜吃了一惊,药瓶差点儿掉了下来。比匕首的钢刃还要冰冷的冷汗从他毛孔里渗了出来。从一只挂钟中,跑出一只涂彩的木制公鸡,喔喔喔地叫了三声。这是一架精巧的机器,是当时的学者用来按时叫醒自己起床工作的那一种。晨曦已经染红了窗户。唐璜思索了十个钟头。这只古老的挂钟忠于职守,胜过唐璜对父亲应尽的责任。这架机器只是由木头、滑轮、绳索、齿轮组成,而他则有“人心”这部人类特有的机器。多疑的唐璜怕一不小心把这神秘的液体报销了,便把瓶子放回哥特式的小桌抽屉。在这庄严的时刻,他听到回廊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嘈杂声:模糊不清的说话声、压抑着的笑声、放轻的脚步声、衣裙的窸窣声,最后是一伙欢乐的人群尽量屏息静气的响声。门打开了,公爵、唐璜的朋友们、七个交际花、歌女们乱哄哄地出现了,那情景十分出奇,就像朝阳同蜡烛苍白的光焰相互辉映,舞女们被晨曦惊呆了的那种场面。他们到这儿来,是按惯例来安慰年轻的继承人。

    “嘿嘿!可怜的唐璜倒真是看重父亲的死呢。”公爵凑在拉布朗比拉的耳旁说。

    “不过他父亲也真是个好人。”她答道。

    唐璜经过一夜的思索,面部表情给人以强烈印象,这群人不由得缄默了。男人们肃立不动。那些女人,嘴唇被酒炙干了,面颊布满了吻印,她们跪下来开始祈祷。唐璜看见这光辉、欢乐、笑声、歌声、青春、美丽、活力,总之,这些代表人的生命力的东西,竟然跪倒在死亡面前,便不禁战栗起来。但在这迷人的意大利,寻欢作乐和宗教是成双配对的,宗教在那里是作乐寻欢,寻欢作乐在那里则是一种宗教!亲王诚挚地握着唐璜的手;之后,每张脸都同时显出半是悲愁、半是淡漠的怪相,然后这伙人像鬼怪般消失了,留下了空荡荡的大厅。这就是生活的一幅缩影!

    亲王下楼时对拉里瓦巴雷拉说:

    “嗨!谁料到唐璜平时竟是装成不孝之子?他爱他父亲!”

    “你注意到那条黑狗吗?”拉布朗比拉问道。

    “他现在可成了巨富啦!”比昂卡·卡瓦托利诺感叹地说。

    “我才不稀罕呢!”那个打碎了瓷瓶的、骄傲的瓦罗奈斯喊道。

    “什么,你不稀罕?”亲王嚷了起来,“他有了钱,就同我这个亲王一样了。”

    唐璜思绪万千,左右考虑,犹豫不决,待他摸清了父亲攒下的财富之后,又在傍晚回到死者的房间,可怕的利己心充塞着他的心灵。他家所有的人都在屋里忙着装饰灵床,老爷的遗体明天就要安放在上面,灵床将置于一间庄严的厅堂中间,全费拉拉的人都要来瞻仰这吸引人的场面。唐璜做了个手势,所有的人都停了下来,缄口不语,索索发抖。

    “你们都出去,”他说话的声音都变了,“等我离开后你们再进来。”

    等到最后一个离开房间的老仆的脚步声渐渐在石板地上远去,唐璜赶快关上门,他感到确是单独一个人了,才嚷道:“试它一试!”

    …………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