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中国佛教史全套3册 任继愈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佛教通史佛教佛学入门书籍人生修心觉性佛教史全集佛教思想史
  • 正版图书!品质保证!默认发最新版本!收藏店铺可享优先发货!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0667521406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产品展示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中国佛教史【共三册】
    作 者:
     任继愈 主编
    定价:
     146.00
    ISBN号:
     9787500401780,9787500410782,9787500402817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编辑推荐
     
    内容介绍

    佛教传入中国近两千年,对我国思想、文化、艺术、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都曾有过不小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虽有人写过中国佛教史,只是以日本人的著作为蓝本。

    《中国佛教史(套装1-3卷)》是我国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是中国一部佛教通史。全书共八卷。目前已经出版了三卷。

    D一卷讲佛教的传入和东汉、三国时期的佛教。

    第二卷介绍了包括西晋、十六国、东晋的汉族及北方其他各族的佛教。第二卷重点介绍了般若学说,佛图澄、释道安等人的活动、思想,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第三卷对我国南北朝时期170年间的中国佛教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清晰而概括的叙述。

    作者力图用一般社会历史去说明光怪陆离的宗教历史,特别突出了佛教思想史和佛教哲学的内容,对这一时期重大的佛教事件、佛教典籍、佛教人物、佛教艺术等方面叙述颇详。

     
    作者介绍
    任继愈(1916.4.15-2009.7.11),字又之 ,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师从汤用彤、贺麟。1942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先后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课程。1964年,负责筹建国家D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
    目录

    《中国佛教史1》

    D一章 佛教传人以前,秦汉时期中国社会上流行的教迷信和方术

    D一节 五行、五德、五帝

    第二节 秦汉王朝的“五帝”、“太一”的崇拜和祠祀,“五帝”崇拜和祠祀

    象征大一统的“太一”神

    第三节 鬼神观念

    第四节 方士和神仙

    第五节 卜筮

    第六节 占星术

    日占

    月占

    五星占

    恒星占

    星变谴告

    第七节 望气和风角

    望气

    风角

    第二章 佛教输入中国

    D一节 关于佛教输入中国的一些传说

    (一)三代以前已知佛教

    (二)周代已传入佛教

    (三)孔子已知佛教

    (四)战国末年传入佛教

    (五)中国在先秦曾有阿育王寺

    (六)秦始皇时有外国僧众来华

    (七)汉武帝时已知佛教

    (八)刘向发现佛经

    第二节 佛教从印度向西域的传播

    汉与西域的交通

    阿育王时期佛教的传播

    印度西北希腊移民的佛教信仰

    部派佛教的分布

    大月氏的佛教

    安息和康居的佛教

    龟兹和于阗的佛教

    第三节 两汉之际佛教的输入

    两汉之际西域与中国内地的往来

    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佛经

    楚王英奉佛

    关于东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说

    第三章 东汉三国时期的佛教

    D一节 佛教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节 东汉末年佛教的流行和道教的创立

    桓帝祠黄老、浮屠

    道教的创立和《太平经》

    汉译佛经概况

    笮融祠佛招徕民户

    第三节 三国时期的佛教

    魏地佛教

    吴地佛教

    东汉三国时期的佛教造像

    第四节 《牟子理惑论》及其对佛教的理解

    牟子其人与其书

    (一)牟子著书的年代

    (二)《牟子》原书的形式

    《牟子》的佛、道(道家)、儒一致的观点

    (一)佛陀观

    (二)对佛教的基本教义的理解

    (三)关于佛教僧侣的修行生活

    (四)佛教、儒家的关系

    (五)对原始道教的批判

    第四章 东汉时期汉译重要佛经剖析

    D一节 安世高所传佛教小乘禅法

    佛教“三科”和“五阴”论

    “十二因缘”及其社会意义

    “四谛”论

    “三十七道品”和“道果”

    小乘禅法和“安般守意”

    第二节 支娄迦谶及其所传的大乘般若学

    支娄迦谶和“般若”学

    般若思想在佛教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般若的基本内容之一——“缘起”论

    般若的基本内容之二——“本无”论

    般若的基本内容之三——“般若沤恕拘舍罗”

    般若波罗蜜与大乘禅法

    第五章 三国时期汉译重要佛经剖析

    D一节 为适应门阀地主阶级需要的佛教理论——支谦的译述

    支谦译经中的“佛身”思想

    《了本生死经》的内外“缘起”论

    第二节 《维摩诘经》的思想剖析

    维摩诘其人

    “佛国”论

    如来种

    不二入法门

    无言与有言

    从不住本立*切法

    “忍世界”的社会意义

    第三节 康僧会的佛教仁道说

    第四节 弥陀净土信仰的传人——《大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

    关子弥陀经典的翻译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说

    附录一:东汉三国译经目录

    附录二:历代佛教经录所载汉三国译经卷数

    附录三:中国佛教史大事年表(汉、三国)

    附录四:印度佛教哲学

    索引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中国佛教史2》

    绪言

    D一章 西晋的佛教

    D一节 西晋的社会和佛教

    西晋社会

    魏晋玄学的盛行

    佛教概况和般若学者

    佛教的社会普及和信仰情况

    第二节 西晋的佛经翻译(一)

    竺法护

    聂承远和聂道真

    第三节 西晋的佛经翻译(二)

    竺叔兰和无叉罗

    帛法祖

    附:法祚

    疆梁娄至和安法钦

    法立、法炬

    支法度和若罗严

    第四节 竺法护译籍剖析

    (一)译经概况

    (二)佛的法身论

    (三)佛的“色身”论

    (四)“心本清净”与“客尘所蔽

    (五)”有想“和”无想

    (六)“汝即是道

    (七)大乘菩萨行之一——四等六度

    (八)大乘菩萨行之二——植众德本

    (九)大乘菩萨行之三——菩萨十地

    第五节 佛教《般若经》思想与玄学

    (一)无和空

    (二)”虚静“、”返本“与”诸法不动

    (三)言意之辨和真、俗二谛

    第二章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方社会和佛教

    D一节 后赵政权和佛图澄

    石勒、石虎与后赵政权

    佛图澄及其传教活动

    佛图澄在中国佛教史 上的地位

    第二节 释道安

    (一)释道安生活的时代

    (二)家世和出家修学佛法(在今河北境内——公元312一约348年之前)

    (三)游学、避难和早期传教活动(在今河北、

    山西和河南一带地方——约公元348年之前一365年)

    (四)在襄阳的传教和研究、撰述(公元365~379年)

    与官僚士大夫的交往

    《般若经》的宣讲和佛教著述

    整理佛典和《综理众经目录》

    僧团和戒规

    (五)在前秦国都长安的参政和译经活动

    (公元379-385年)

    苻坚的*高政治顾问

    组织翻译佛经

    (1)《大品般若经》的补译——《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五卷和“五失本,三不易

    (2)翻译小乘佛经

    (3)翻译戒律

    (六)释道安在中国佛教史 上的地位

    第三节 佛图澄、释道安的弟子及其传教活动

    竺僧朗

    竺法雅和”格义

    竺法汰

    昙翼

    法遇

    昙徽

    道立和昙戒

    第四节 六家七宗

    (一)两晋之际般若学的兴起和学派的分化

    (二)本无宗

    (三)心无宗

    (四)即色宗

    第五节 鸠摩罗什及其译经

    龟兹的佛教

    鸠摩罗什的家世和学历

    后凉政权的军政顾问

    后秦王姚兴与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的译经

    鸠摩罗什的著作

    鸠摩罗什的主要弟子

    鸠摩罗什在中国佛教史 上的地位

    第六节 早期佛教基本经典《阿含经》的传译

    关于《阿含经》的起源

    《阿含经》的翻译

    《阿含经》的内容

    1.“初转法轮”的中心内容——四谛、八正道

    2.以人生为对象的缘生说——十二因缘论

    3.早期佛教的哲学理论基础——五蕴论

    4.“四姓平等”及其社会意义

    第七节 鸠摩罗什所译佛教典籍的中心思想

    (一)详经概况

    (二)对外道及小乘佛教的批判

    (三)关于中观学派对《大品般若经》中“十八空”的论释

    (四)“八不缘起”论

    (五)所说皆是可破

    (六)五眼与三智

    (七)实相即是涅檠

    (八)从“五力”、“四悉檀”到“二谛”和“中道

    第八节 《法华经》剖析

    (一)会三归一和籍权现实

    (二)开佛知见与诸法实相

    (三)从佛菩萨崇拜到法师供养

    (四)四安乐行与顿渐

    第九节 鸠摩罗什的门徒和僧毅、僧肇

    (一)鸠摩罗什的门徒及其一般特点

    (二)僧觳

    (三)僧肇

    1.《物不迁论》

    2.《不真空论》

    ……

    第三章 东晋时期南方的佛教

    附录

    《中国佛教史3》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