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黄帝内经 精版 中医基础理论入门图解全注全译原文注解阴阳调和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人体经络穴位皇帝内经本草纲目中医养
  • 精装彩印 通俗易懂 图文并茂
    • 作者: 陈飞松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飞松著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6624706963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商品详情

    书名:黄帝内经(精版):中国人养生智慧科全书

    原价:88元

    作者:陈飞松,于雅婷 主编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53734095

    字数:612000

    页码:7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媒体评论

    中国人养心、养性、养生的远古智慧,资深专家审定解读,窥视生命养生规律,轻松阅读,精妙图解,助力天人合一。1.内容丰富,原汁原味对内容的翻译力求尊重原文,多次修订,嵌入大量知识点,拓展阅读视角。2.大量图解,生动多变灵活运用多种图解形式全方位解读,方便阅读,易于理解。3.画风古朴,别具一格传统古法画风将具象与抽象结合起来,具有知识性,兼具艺术性、欣赏性。更多中医经典:四部医典(精版):藏医学科全书金方(精版):民间方剂集大成者汤头歌诀(精版):中古方好记易诵实用歌诀本草纲目(精版):实用东方医巨典神农本草经(精版):传承年的物学经典著作

     

    目录

    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

    养生之道/2

    人体生长规律/3

    养生的四种境界/5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四季养生规律/7

    阴阳之道与养生/8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阴阳平衡是养生的根本/10

    阳气的重要性/10

    四季邪气的更替/13

    过食五味对身体的伤害/13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风邪是病之首/14

    事物的阴和阳/15

    五脏与四时的对应及其应用/15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17

    四时阴阳对人体的影响/19

    用阴阳学说解释疾病/23

    调和阴阳要顺应自然规律/23

    疾病的阴阳与疗法/25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变化的规律/26

    三阴三阳经脉的离合/26

     

    阴阳别论篇·第七

    脉象的阴阳/29

    各经脉发病的症状/29

    从脉象看体内阴阳的变化/30

    死阴、生阳、重阴和辟阴/30

    邪气郁结与疾病/30

    从脉象推测人的死亡日期/31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脏腑的功能/32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日月的运行规律/36

    太过、不及与平气/37

    五运之气、阴阳变化对物的影响/38

    脏腑功能在体表的反映/39

    人迎脉、寸口脉与经脉病变的关系/40

     

    五脏生成论篇·第十

    五脏与五味/41

    从面色看五脏的荣枯/41

    五色、五味、五脏的对应关系/42

    气血与健康/42

    望色与诊脉结合判断疾病/43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奇恒之腑和传化之腑/45

    切寸口脉可以诊全身疾病的原理/46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不同地区疾病的方法/47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不同时期疾病的方法/49

    色脉诊察法/49

    诊治疾病的要领/51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汤液醪醴的制作方法/52

    不同时期疾病的方法/52

    五脏阳气被遏所引起的疾病与/54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揆度》和《奇恒》/56

    病色在面部的表现/56

    脉象与疾病/57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诊断疾病的关键/58

    四季误刺导致的后果/58

    针刺的一般原则/59

    十二经脉经气败竭时身体的反应/60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诊脉的要点/61

    从神色与面色看五脏精气/61

    阴阳变化在脉象上的表现/63

    从梦看人阴阳之气的变化/65

    诊脉的原理/65

    疾病的形成与演变/66

    旧病和新病的判断/67

    尺肤诊脉法/67

    脉象与疾病/68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从脉象和呼吸看人的健康程度/70

    脉象与胃气的关系/70

    寸口脉与疾病/72

    真脏脉的死亡日期规律/74

    逆四时的脉象/74

    五脏的常脉、病脉和死脉/74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四季的脉象/77

    脾脉的脉象/78

    病邪在五脏中的传播/79

    疾病的乘传/80

    五脏的真脏脉/80

     


    在线试读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期的人,懂得养生之道,能按照天地间阴阳变化的规律,来调整自身阴阳的变化;使用一些正确的养生方法,饮食有节制,生活作息有一定的规律,不过度地劳累。因此能够使精神与形体相互协调,健康无病,活到人类应有的寿命,即一百岁以后才去世。现在人就不是这样了啊!他们把酒当做汤水贪饮不止,生活毫无规律,喝醉酒后行房,尽其所有的欲望,耗竭他的精气,纵情色欲以致精竭阴枯,用不正当的嗜好将体内的真气耗散殆尽。不知道应当谨慎地保持精气的盈满;不善于调养自己的精神,贪图一时的快乐;生活作息没有规律,所以活到五十岁左右就显得衰老了。
    远古时候的圣人教导人们说:必须避开自然界致病因素的侵袭,思想上要保持清心寡欲,人体真气才能正常运行,精气和神气固守于内。像这样,病邪又怎么会侵犯人体呢?所以那时的人们都能够志意安闲而少有嗜欲,心情安逸而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身体虽然在劳动却不觉得疲倦,人体正气调顺。因为少欲,所以每个人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每个人的愿望都可以实现。这样才能达到精气运行通顺,每个人都能根据需要满足自己的愿望。在饮食方面,不论是粗糙的还是精致的,人们都觉得味美可口;无论穿什么样的衣服,都觉得很满意;对自己的生活习惯,总是顺心的;对别人的一切都不羡慕,思想达到了淳朴境界。正因为如此,不良的嗜好就不能吸引他们的视听,淫念邪说就不能动摇他们的意志。
    无论是愚笨的、聪明的、贤能的或无能力的,都不会处心积虑地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活到一百岁而仍然不显得衰老,就是因为全面掌握了养生之道,使天真之气得到保护而不受到危害的缘故。

    内容简介

    本书参考了史上《黄帝内经》的大量研究成果,不但将原有经文翻译成了现代人容易理解的白话文,而且结合生命科学、道家养生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中或隐或显的思想采用图解的形式进行全方位解读。本书可以为您扫清阅读中的外围障碍,解读更深入、更透彻,力求使您轻松读懂每一句话。破解生死迷津,掌握健康根本,阴阳调和看四季!汲取智者年养生精华,病从此不再生!

     


    作者简介

    陈飞松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级保健专家。1993年获卫生部(现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评选的“全国首届名中青年医科技之星”称号。1997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优秀中西医结合青年骨干”。现为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考试委员会副秘书长、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抗癌协会理事。一直担任《中国临床医生》《北京中医》等期刊编委。

    于雅婷 主任医师、高级膳食疗师、北京世健联首席养生专家、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现任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理事兼饮食健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8年、2012年国家举重队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成员,领导创新的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获“2008~2009年投资价值健康管理新技术”“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领先品牌”,荣获“科苑人物”“2008~2009年中华健康管理杰出人物”“亚健康事业开拓者”“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特别贡献人物”“中华业功勋人物”“中国创新人物”等称号。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