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从开国斗到亡国:明朝残酷权力斗争全史(从没有哪个朝代,斗得像明朝那么狠、那么花样百出!读客 图书
  • 从开国斗到亡国:明朝权力斗争 非虚构历史
    • 作者: 宗承灏著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7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宗承灏著
    •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7
    • 开本:16开
    • ISBN:9782270778606
    • 版权提供:文汇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基本信息:

       名:从开国斗到亡国

       者:宗承灏

    社:上海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7

       数:463

    数:28

       次:1

       数:488 

    印刷时间:2023-7

       本:16开

       次:1

    ISBN :9787549640690

       装:平装

    内文用纸:轻型纸

       价:¥59.90

     

    编辑推荐:

     

    1、从没有哪个朝代,斗得像明朝那么狠、那么花样百出

    2、新一代非虚构历史作品领军人物,著名专栏作者宗承灏力作。

    3、阎崇年、岳南、熊召政、王立群等推荐。

    4、翻开本书,领略明朝残酷无情的权力斗争!

     

    内容简介: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权力斗争最激烈的朝代,终其一朝,皇帝斗阁臣,阁臣斗阁臣,阁臣斗宦官,斗争之惨烈,花样之繁多,令人“叹为观止”。而无休无止的内斗,也耗尽了明朝的国力。

    嘉靖大礼议:皇帝斗阁臣

    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暴亡无嗣,其堂弟朱厚熜继位,称嘉靖帝。此后,关于以谁为宗法意义上的父亲,嘉靖帝与朝臣们争论不休。冲突最激烈时,包括内阁大学士毛纪在内的二百余名护礼派官员集体跪于左顺门外情愿,换来的却是嘉靖帝当廷杖责的命令,其中有十七人被活活打死。在这一顿棍棒之后,敢与嘉靖帝唱反调的大臣越来越少,皇权一度压倒阁权。

    严嵩与夏言的角力:阁臣斗阁臣

    严嵩与夏言本是同乡,夏言一度将严嵩视为自己人。严嵩表面上对夏言很恭敬,暗地里却无时无刻不想扳倒夏言。1548年,针对是否出兵收复河套一事,严嵩利用嘉靖帝不愿出兵的心理,与力主出兵的夏言唱反调。最终,夏言失败致仕,但严嵩仍觉不足,再次上疏弹劾夏言离京时怨谤皇上、纳金受贿等等,终于激怒皇上,下令将夏言斩首。

    东林党人挑战魏忠贤:阁臣斗宦官

    1624年,东林党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倒魏运动”。面对文官们的弹劾,魏忠贤与客氏一起长跪在明熹宗朱由校面前哭诉,最后博得了朱由校的同情和支持。逃过一劫的魏忠贤转头就对东林党发起了残酷的反击,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六君子”被投入诏狱,后遭到秘密杀害。东林书院也被拆毁,其木料与田地变卖后所得被运往苏州,用作魏忠贤生祠的修建之资。

    翻开本书,领略明朝残酷无情的权力斗争!

     

     

    作者简介:

     

    宗承灏

     

    新一代非虚构历史作品的领军人物,著名专栏作者,“中国好书榜”年度历史类十大好书获奖作家。文风轻松,说史透彻,专注于分析和解构中国历史上各大利益集团的生存竞争与博弈规律。出版多部畅销作品,并被《广州日报》《半岛都市报》以及凤凰网、网易等数十家媒体报道。

     

    媒体评论:

     

    宗承灏就像一个痴心不改的寻宝人,在历史的瓦砾中寻觅翻捡,在往事的蛛丝马迹中让久远的回响在心灵中震荡,在天地间复苏。

    ——吕峥(畅销书作家)

    这本书可能跟别人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是立足于个人本位。在阅读或研究历史的时候,我们大部分时候还没有摆脱革命史观,也没有摆脱故事史观,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看故事,看热闹的阶段。如果能够摆脱所谓的正确史观,或许更有助于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解读。

    ——余世存(著名学者)

    说实话,受个人见识所限,对历史中感兴趣的多是政治斗争和军事谋略,对其他方面倒是涉猎不多。但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走的都是“马上得天下,文人以治之”的路线。研究历史不能就事说事,而是要就人说事,人性才是历史的真面目。

    ——岳南(畅销书作家)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阳明学说和内阁之争(节选)

    明眼人都会发现,内阁权力在嘉靖朝以后逐渐膨胀,但它对皇权的依附性却不断加强。如果说,在此之前,阁臣尚能保持独立的立场,但到了嘉靖中后期,朱厚熜将阁臣的进退荣辱完全操控在自己手中,从而达到控制内阁的目的,使得内阁的地位发生了衰变。此后,君臣关系转变为以君主意志为前提的臣下无条件服从,皇帝大权独揽,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内阁没有完成制度化的进程。在此之后,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喜好,首辅的更替也取决于皇帝的信任和偏爱。这也是为什么首辅之争,往往伴随着对政敌的诋毁和诬陷。皇帝的好恶,决定着辅臣们的命运。

    随着夏言的倒台,严嵩毫无意外地成为帝国内阁首辅,沿袭明朝成例,他独操相权。可是权力的递延规律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就曲终人散,夏言的生命虽然画上了句点,可帝国的官僚机器仍在继续运转。严嵩在接过相权的同时,也接过了权力带给自己的麻烦与纷争。而此时,那些靠近体制中枢的文官,都在用他们精明的目光注视着内阁权力的交替和变化。徐阶也不例外。徐阶是松江华亭人。《明史》中记载,此人小时候曾经两次大难不死,成为当地的传奇。一次是在他一岁时,他掉进一口枯井里,被救出来后,昏迷三天三夜才醒过来;还有一次是他五岁时,他跟父亲过括苍山,从山崖上摔下来,结果却挂在树枝上,大难不死。

    徐阶十六岁时,遇上了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人,那个人便是华亭知县聂豹。聂豹见徐阶聪敏早慧、读书用功,十分喜爱,将其视为忘年之交,并利用机会向其讲授王阳明的良知之学。这时候,王阳明的心学早已风靡天下。在王阳明生前,聂豹并未以师事之,但他服膺阳明之教,热切地追随王阳明。王阳明逝世以后,聂豹才在王阳明的亲传弟子钱德洪的见证下拜王阳明为师,并以阳明学说为宗旨而论学。《明儒学案》上说,“阳明既殁,先生(聂豹)时官苏州,曰:‘昔之未称门生者,冀再见耳,今不可得矣。’于是设位,北面再拜,始称门生。”徐阶深受其影响,还常与王阳明的弟子欧阳德一起切磋学问。徐阶在当地缙绅士子中声名鹊起,其才学受到当地“诸贤长者交口称誉”。徐阶的成长与嘉靖的掌权可以说是同步共振的。嘉靖元年,徐阶通过应天乡试,第二年,二十一岁的徐阶又以探花(第三名)的好成绩中了进士。

    按照史书记载,徐阶是个面目和善之人,“为人短小白皙,善容止”。在他入朝晋见皇帝的时候,内阁首辅杨廷和见他器宇轩昂,内心十分喜爱。嘉靖朝名士王世贞在《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中记载,杨廷和曾经指着徐阶说:“此少年名位不下我辈。”正是在杨廷和的大力举荐下,嘉靖皇帝授徐阶为翰林编修,让其为太子和诸王讲授儒家经典、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并参与祀仪等机务。徐阶在仕途起步阶段还是很有人缘的,夏言在当首辅期间,曾经在皇帝面前保举过徐阶。这也为后来徐阶和严嵩之间的斗争埋下了伏笔。

    无论是夏言,还是严嵩,作为首辅之争的参与者,他们都不是只知权力政治斗争的政客。相反,他们都是具有极高文化水准的士大夫,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很多时候,他们会高举着“仁、义、礼、智、信”的精神旗帜,将自己划归为文人的行列。但是残酷的政治斗争,让他们将文骨狠狠地砸碎。为了在体制夹缝中求生存,他们需要学会结党营私,不择手段地打击政敌。

    欲望和野心使这些儒家弟子摇身一变成为冷酷无情的政客,他们经常用阴狠残忍的手段置对手于死地。即使无法达到目的,也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这些以儒学起家的阁臣大僚,看上去一副道貌岸然的姿态,但在儒雅的表象之下,他们手法的阴狠险毒丝毫不亚于那些动刀动枪的武夫和不通文墨的宦官。在文官集团政治斗争的大背景下,王阳明横空出世。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心学”理念,为那些在帝国官僚体制内苦苦挣扎的文官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彼时,王阳明心学在京城之地受到怀疑和学禁,但在其他地方正处于蓬勃之势,许多士子、官员和平民投入它温暖的怀抱。徐阶从未见过王阳明,但和大多数士子一样,在他年轻的时候,也被心学这一儒学新门类所吸引。彼时,他还只是一名华亭县学的学生,刚从知县聂豹那里获得了王阳明学说的指引。从此,徐阶一生拜伏王阳明,也用实际行动践行“阳明学说”。

    在这里,我们借着清末民初章太炎的做法,把徐阶和王阳明并而论之。王阳明死于嘉靖八年,而徐阶那时还只是翰林院编修。两个人在政治风波中,并无交集。徐阶曾经受教于华亭知县聂豹,而聂豹则宣称是王阳明的弟子,再加上徐阶为《王阳明全集》作序时自称“后学华亭徐阶”,因此世人将其视为王学门人。徐阶虽然从未见过王阳明,但他和包括欧阳德在内的王阳明亲传弟子是亲密的朋友。徐阶后来一度成为分享和讨论阳明心学的学术活动的重要发起人、赞助者。

    王阳明发起的这场思想革命,对于中华文明的影响是划时代的。一个人降临世界是偶然,偶然的生命个体,绽放出必然的思想火花,是个体的造化,也是时代的需要。将王阳明放在明代中叶这样一个混沌的时代背景下,他所掀起的心学革命无异于一场“人的解放”。这也是为什么梁启超先生会说,王阳明“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人称“阳明先生”,是明中期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人称“龙山先生”,官至礼部左侍郎。王华不仅为人耿直,而且诗文隽永,留下多部著作。他在担任经筵官时,经常讽喻宦官干政。

    王阳明是王华的长子。据说王阳明出生时天有异象。他的弟子钱德洪、好友黄绾,在王阳明死后,分别为他撰写年谱和行状,其中都记载了王阳明出生之时,他的祖母梦见神人穿着绯色玉带,在云中一边演奏乐曲,一边将男孩儿送给她。她醒来之后,便听到王阳明的初啼之声。王阳明身上散发着某种神异的光彩,这是其他儒者所不具有的。与同时代的士人相比,王阳明并没有沿着社会的轨辙前行,而是与社会主流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维持了思想的独立。

    但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王阳明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先是在工部观政实习,次年观政期满,改任刑部,被授予云南清吏司主事,后来又改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与其他士人科举考中之后便追名逐利的态度不同,他对仕途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虽然科考获得成功,但王阳明对程朱理学仍存有疑惑。他一时难以从儒家内部寻找解决、超越之道,于是转向另外两大思想体系——道家、佛教,寻求思想滋养。据说,他曾在娶亲当天,跑到道观与道士通宵畅谈,而忘记洞房花烛夜。他还一度萌发辞官出世之念,在会稽山阳明洞修炼导引之术。但作为深受儒家影响的世家子弟,王阳明最终在世俗人伦的牵绊之下,仍决定留在红尘中。

    虽然决定入世济民,但王阳明并未完全认同现实的政治规则,而是从儒家士大夫的立场出发,保持对权势的批判意识。明武宗时期,朱厚照大肆重用与他一起玩耍的宦官,朝中文官掀起巨大的反对浪潮,大量朝臣因此被罢官免职,其中也出现了王阳明的身影。他为拯救同僚上疏弹劾刘瑾,结果被廷杖四十,几乎死去,而后被贬谪贵州龙场驿做驿丞。如果说,在此之前,王阳明的思想体系是混乱的、相互矛盾的,他还只是儒学思想的接受者,而不是创造者。那么在贵州与世隔绝的群山之中,他远离体制的喧嚣和世俗的繁华,思想得以沉淀和反省。那种感觉如同武侠小说中所说的主人公“打通任督二脉”。不过王阳明是将之前所学所思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这便是“龙场悟道”。王阳明领悟到理向心求,心若自足便不假外求的道理,从而将自己从人生的巨大旋涡中抽离出来。在他看来心即理,理即心,知行合一,从而将理学从外在追求转为内在诉求。因此,“王学”属于南宋陆九渊开创的“心学”的进一步发展。

    王阳明在龙场不断招收弟子,“王学”开始逐渐形成。离开龙场之后,王阳明不断升迁。他被举荐充任南赣巡抚,弹压那里多次叛乱的边疆族群,曾创下连破四十余寨,斩首七千余人的重大胜利。王阳明在赣南一边用兵,一边讲学,向众多门生传播心学之理。不久,王阳明又领兵平灭宁王朱宸濠叛乱。一般儒士或通过修身以立德,或在官场上打拼以立功,或创建学说以立言,像王阳明这般三者兼得者少之又少。历经兵事,王阳明学说又有新的发展。他又提出“致良知”,即一切学问的目的都是获取良知,人人心中皆有良知,而知行合一便是将良知推广到其他事物之上,从而实现儒家的理想世界。

     

    目录:

     

    推荐序 历史要让人性复活(岳南) / 01

    第一章 寻根辨踪之旅 / 001

    第一节身份与活路 / 003

    1. 大元王朝的失格 / 003

    2. 王的身份与活路 / 007

    3. 王朝的江湖背景 / 016

    4. 王朝的仁义之皮 / 024

    第二节枢阁的变局 / 032

    1. 洪武元年的奥义 / 032

    2. 刘基的罪与罚 / 038

    3. 所谓的派系与圈层 / 046

    4. 在死棋局中落幕 / 068

    5. 帝国的危机与重构 / 072

    6. 胡惟庸案的逻辑推演 / 078

    第三节“清明世界”的混沌万象 / 105

    1. 发动良民治良民 / 105

    2. 来自民间的总动员 / 115

    第二章 范本的另类解读 / 123

    第一节篡,即定论 / 125

    1. 皇位、分封与火药桶 / 125

    2. 削藩、三大臣及图穷匕见 / 133

    3. 靖难役,以及建文失踪 / 142

    4. 弱势合法与强势即位 / 150

    第二节内阁与内廷 / 159

    1. 舌头的两种解读 / 159

    2. 中枢的三分和归一 / 168

    3. 止于宣德时代 / 175

    第三章 从土星到火星 / 185

    第一节帝国的风暴 / 187

    1. 内廷出了个“王先生” / 187

    2. 内阁与内廷的缠斗 / 194

    3.“土木之变”纪事 / 199

    4.“英宗还朝”的君臣角力 / 209

    5.“夺门之变”的本与末 / 216

    第二节中国特色的守成之路 / 229

    1.“恋母情结”的政治属性 / 229

    2.“守成之君”的另类解读 / 236

    3.“仁孝之君”的孤本分析 / 242

    第四章 玩家的不同镜像 / 251

    第一节“八虎”与豹房内的政治 / 253

    第二节兵家与豹房外的政治 / 264

    第五章 嘉靖纪事本末 / 277

    第一节“大礼议”的狂飙 / 279

    1.“继统”与“继嗣”之辩 / 279

    2. 左顺门和文人的屁股 / 291

    第二节嘉靖政界往事 / 297

    1.《谕对录》里的时代面影 / 297

    2. 技术型官僚的悲剧 / 305

    3.“阳明学说”和内阁之争 / 316

    第六章 隆庆政治的困境 / 331

    第一节言论多歧途 / 333

    1. 嘉隆朝的碰撞与叙事 / 333

    2. 双人舞与三人角力 / 342

    第二节世间再无张居正 / 356

    1. 蜜月期、改革期及丁忧风暴 / 356

    2. 生前身后的激烈变局 / 375

    3.“道德楷模”的反伤害能力 / 380

    4.“国本之争”的阴阳两面 / 388

    第七章 党争的猜想 / 399

    第一节重整道德的十字军 / 401

    第二节末世大珰的政治叙事 / 409

    第三节危局下的救赎,还是祸根 / 419

    第八章 亡明者谁 / 429

    第一节空有补天志 / 431

    1. 近乎完美的开局 / 431

    2. 毛文龙之死及其他 / 437

    3. 倒下的最后一根擎天柱 / 448

    第二节细数同声一个无 / 454

    1. 群小欲翻逆案 / 454

    2. 丧钟为明而鸣 / 462

    跋 我想让纸上的墨水说话 / 468

    附录 / 472

    一、明朝皇帝年表 / 472

    二、主要参考书目 / 473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