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货币文化史6VI 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泰勒•C.内尔姆斯 著 历史
  • 正版图书!品质保证!默认发最新版本!收藏店铺可享优先发货!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0
    • 开本:32
    • ISBN:9784470740333
    • 版权提供:文汇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书名: 货币文化史VI 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定价: 88

    ISBN: 9787549638031

    作者: 泰勒•C.内尔姆斯,比尔•莫勒,大卫•佩德森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现代社会被视为货币转型时期。国家货币与经济政策成为这一时期的见证者,多样化的科技支付手段开始出现,新的金融工具诞生。货币一次又一次被揭示为文化与实践的想象与公众和政治的斗争。现代货币——作为流通形式和财富的象征,仍然保持者不确定性,吸引了个人和大众的视线,但社会基础价值和财富分配结果的矛盾时刻都在上演。本书展示了现代科技理念、礼制、宗教文化的发展,以及货币在这些方面带来的影响与其相互作用。
    丛书序言
    概  述  货币——文化性、历史性与现代性
    一章  货币及其技术:让货币在现代流通起来
    第二章  货币及其理念:在专家政治和民主制度之间
    第三章  货币与日常生活:现代的不稳定性和创造性
    第四章  货币、艺术与表现形式:六位艺术家,两次危机(1973年、 2008年)
    第五章  货币及其阐释:推想小说中货币的未来
    第六章  货币与时代:货币的本质与危机后的改革建议 图表目录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泰勒•C.内尔姆斯,[美]泰勒•C.内尔姆斯:美国法林研究机构常务董事
    比尔•莫勒,斯坦福大学人类学博士。美国著名法律与经济人类学学者,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社会科学院院长、人类学和法学教授。他被称为金融人类学的“元老”,曾任美国政治与法律人类学协会主席,创立了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货币技术和金融普惠研究所。
    研究领域横跨货币、金融、经济、法律与人类学,包括加勒比地区离岸金融服务行业、替代货币、伊斯兰金融、移动货币、传统和新兴支付技术,以及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和相关区块链技术。
    大卫•佩德森,[美]大卫•佩德森 编: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副教授。
    1972 年,在改编自百老汇音乐剧的电影《卡巴莱》(Cabaret)中,
    丽莎·明尼里(Liza Minnelli)和乔尔·格雷(Joel Grey)在合唱
    的副歌部分唱道:“货币让世界运转起来。”这部电影和之前的音
    乐剧一样,展示了德国魏玛时期所盛行的“无所顾忌”的情感。魏
    玛时期是德国的国家货币相对价值崩溃,同时国家陷入纳粹主义的
    时代。
    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也曾高调地利用货币来应对那个
    断裂的历史时期的影响。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一书中,波兰尼将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看
    作一种乌托邦式的计划,对其知识谱系和政治界限进行了探讨,并
    将货币、土地及劳动力的商品化认定为在新的生活领域中创造和扩
    展资本主义市场的要条件。(2001: 75)20 世纪初的世界市场是由
    以英国为主导、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构成的,在这样的世
    界市场中,货币被视作一种商品,可以根据抽象的供需力量实现自
    由买卖。
    波兰尼指出,任何在土地、劳动力和货币上建立自由市场的尝
    试注定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这是人们因遭受自由市场的侵蚀性
    影响后转而生成的一种对自身和社会的自我保护机制。这种“双向
    运动”a 有很多表现形式,既有进步的,也有保守的。(2001: 248)
    20 世纪初,各国政府试图维持国际金本位体系而采取的僵化态度,
    表现为持续而强烈的“货币的短缺和过剩”。 (76)随着金本位体
    系的崩溃,人们变得具有“货币意识”——更加关注货币价值和货
    币影响力的日常波动,重新认识到货币的易变性和偶然性,并开始
    期望货币的稳定。(26)
    20 世纪 90 年代,在典音乐剧《卡巴莱》被传唱了六十年后,
    美国音乐团体“武当派”(Wu-Tang Clan)的《现金统治着我身边的
    一切》(cash rules everything around me,C.R.E.A.M.)唱出了时代回
    响。这首歌是在美国物价相对稳定的时期创作的,经济学家安娜·施
    瓦茨(Anna Schwartz, 2008)将这段时期描述为“货币的涅槃时代”,
    但很快,2007 年至 2008 年,一场初由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所引
    发的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在金融不稳定、政府实行
    紧缩政策以及民粹主义和本土威权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复苏之际,长
    期以来的工资和财富不平等现象再次暴露出来。在危机后的经济低
    迷和随之而来的技术试验的推动下,伴随着这些变化给社区、国家
    和世界的未来意义带来的新的希望和焦虑,货币再次成为人们普遍
    a 波兰尼曾说,“市场力量的扩张或早或晚会引发旨在保护人、自然和生产组织的反
    向运动;而保护性立法与其他干预手段是这种反向运动的特征。”因而市场经济的
    扩张导致社会自我保护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双向运动”。——译者注(如
    无特殊说明,本书脚注均为译者注。)
    反思和批判探究的话题,以及政治和实际干预的手段。1 21 世纪初,
    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货币意识发展的新时期,与这一新时期相关的
    是货币研究的复兴。这种“修正主义”在货币研究领域的复兴跨越
    了人类学、社会学、商学、传播学、历史学、法学、文学、哲学、
    政治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学术学科(Bandelj et al., 2017: 3)。2
    本卷《货币文化史》探究了这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开始与结束
    的历史和地域跨度,重点关注了货币在这两次相隔近一个世纪的危
    机中留下的印记。一次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应对措施为之后一个
    世纪的货币管理和试验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正如布雷特·克里
    斯托弗斯(Brett Christophers)、安德鲁·莱森(Andrew Leyshon)
    和杰夫·曼(Geoffff Mann)所写,同时与波兰尼的观点相呼应的是,
    第二次危机可能再次改变了“我们对现代性(自身)的理解,让货
    币和金融更接近我们概念意识的中心。”(2017:5)在这两次
    危机相隔的一个世纪里,各国对货币的控制得到了巩固,随后全球
    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崛起,这些机构和工具往往超出了中央银行监
    管的范围。随着世界各地非殖民化运动的觉醒以及包括欧元区在内
    的区域货币联盟和集团的建立,各国货币出现了倍增的趋势。这一“现
    代”的货币时代以可兑换成贵金属的货币实现国际支付为开端,后
    又见证了将美元作为国际记账单位和储备货币的集中化。然而,这
    也是一个货币替代品、代币以及代金券大量涌现的时代,并在货币
    技术的高度多样化中结束。它见证了各国中央银行银行家技术专长
    的稳定以及围绕避免通胀的货币政策的标准化,但同时也受到了来
    自大众和专家的批评、怀疑和不满情绪的冲击。
    因此,本卷的几位作者从不同角度考察了 20 世纪初到现在不同
    环境下的货币和货币关系。以下六章是根据本系列各卷所共有的主
    题而组织的,从技术、思想、日常生活、艺术、文学和等角度探讨
    货币。本卷中的各章主要针对美国—英国—欧洲语境,主要借鉴英语
    资料和证明。同时,作者还努力将这个以北大西洋区域为重点的主
    题范围扩展到更大的世界视角中。
    凯恩斯(1930: vi)在人们刚开始思考货币理论之初便写道,他
    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混乱的丛林中艰难前行的人”,去面对“现
    代世界中存在代用货币的理论和事实”。本书遵循了这样一个现代
    前提,即“丛林”是在不断变化的:在某些地方消失,在其他地方
    重新生长。然而,历史并不总是以这种变化的方式来定位货币。正
    如杰弗里·英厄姆(Geoffrey Ingham, 2000: 17)等人所指出的那样,
    专家常常把货币视作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却保持不变的东西,是一种
    中性的“面纱”“润滑剂”或“工具”,以促进不受约束的经济主
    体之间进行一次性交易。至于货币是什么形式,谁来使用货币以及
    使用货币的目的是什么,都不会影响货币的本质。这种平和、同步
    的货币处理方式是 20 世纪中叶北大西洋地区相对稳定时期的产物。
    货币的技术、功能和对其客观的理解,与货币历史中的停滞感和连
    续性同时出现,这种理解通过拒绝承认货币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受
    争议的多元性特征,以及在形式、内容、意义和实践上的动态多样
    性,从而抑制并重新引导了人们对货币展开批判性反思。而实际上,
    这种活力和多样性在危机时期便已彰显出来。关于货币是什么,货
    币应采取何种形式,货币应如何估价,货币可交换性的限度是什么,
    以及谁有权创造货币并控制其流通的争论再次浮出水面。在这样一
    个不稳定和变化无常的时刻,我们的务实态度也就不足为奇。本卷
    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贡献者。3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