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社会主义思想简史
  • 正版图书!品质保证!默认发最新版本!收藏店铺可享优先发货!
    • 作者: 陈浙闽著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9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浙闽著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9
    • 页数:462
    • 开本:16开
    • ISBN:9781014126364
    • 版权提供:天津人民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 商品名称 社会主义思想简史(1516)
    • 作者 陈浙闽
    • 责编 金晓芸//燕文青
    • 定价 78.00
    • ISBN号 9787201195964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版印次 1版 1次
    • 开本 16开
    • 装帧 平装
    • 页数 462
    • 出版时间 2023-09
    • 印刷时间 2023-09

    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社会主义的诞生、成长、求索、挣扎、斗争、进步。全书共分为十一章,包括社会主义思潮产生时的世界、大航海以来思想大咖们在想些什么、从历史中走来的社会先贤、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的精神财富、脱颖而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影响全世界、列宁主义横空出世、社会主义从一国走向多国、苏联模式的兴盛与衰败、在改良道路上踯躅前行的民主社会主义、方兴未艾的社会主义浪潮。本书以新颖的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写作方式,生动描绘了社会主义的历程,使得历史研究变得更具可读性。

    第一章 社会主义思潮产生时的世界

     01 从何处寻找答案

     02 大航海时代开启

     03 惨绝人寰的殖民

     04 滴血的财富

     05 一段脉络清晰的发家史

     06 不太光荣的革命

     07 放飞思想

     08 宗教世俗化

     09 战栗的宇宙观

     10 离奇的悲剧

    第二章 大航海以来思想大咖们在想些什么

     01 时代需要新的大脑

     02 向大自然学习

     03 英国唯物主义第一创始人

     04 尊崇金银等贵金属

     05 冲破人伦道德

     06 撕开政治伦理遮羞布

     07 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08 自然法学说创立

     09 启蒙思想厥功至伟

     10 文明制度瓜熟蒂落

     11 自由主义终成官方意识形态

     12 一个不得不说的真相

    第三章 从历史中走来的社会主义先贤

     01 站在社会主义入口的伟人

     02 第一波三百年

     03 跨越时空的《乌托邦》

     04 革命的平民牧师

     05 心中的太阳

     06 基督城里的虔诚

     07 塞瓦兰人的历史

     08 为无地贫民请命

     09 底层神甫的控诉

     10 神秘的摩莱里

     11 用著书立说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12 十足的行动派

     13 “白痴公民”坚信胜券在握

     14 “大脑患病的产物”

     15 新和谐公社的实验

     16 劳动人民的新福音

     17 密谋与抗争

    第四章 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的精神财富

     01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02 羊吃人的故事

     03 分裂的群体

     04 万恶之源

     05 富人的革命

     06 无法逾越的三大差别

     07 黄金的妙用

     08 “乌有”之乡

     09 都是穷人也都是富人

     10 幸福的源泉

     11 有计划的生产

     12 消灭差别

     13 并不永恒的国家

     14 人民的公仆

     15 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16 道路的选择

    第五章 脱颖而出的科学社会主义

     01 卢德的“觉醒”

     02 跳出“不食人间烟火”的理论

     03 为人类幸福而工作

     04 两颗伟大心灵的历史性结合

     05 必然要遭遇的思想流派

     06 组建传播网络

     07 并非仅仅改变口号

     08 舌战群“儒”

     09 石破天惊的宣言

     10 席卷欧洲的革命及启示

     11 欧洲第七强国

     12 各种思想流派的大聚合

     13 艰难的思想交锋

     14 划时代的功绩

     15 公社的旗帜

    第六章 科学社会主义影响全世界

     01 逃出埃及的幽囚

     02 崭露头角的独立工人政党

     03 善意的批判

     04 对一个目盲多产作家的廓清

     05 墓前的缅怀

     06 剖析怪兽托拉斯

     07 龙种与跳蚤

     08 跨越卡夫丁峡谷

     09 一个使人畏惧的强国

     10 在内部斗争中发展

     11 三颗重磅炸弹

     12 为老近卫军树碑立传

     13 革命家群像

     14 伟大的谢幕

    第七章 列宁主义横空出世

     01 可怕的伏线

     02 坚决而未能有效的回击

     03 时代造就新的伟人

     04 向衰败的民粹开战

     05 革命的当务之急

     06 社会革命的前夜

     07 薄弱链条的崩裂

     08 冬宫炮声的余音

     09 吸取血的教训

     10 “第二个党纲”

     11 第二国际的破产

     12 另起炉灶

     13 考茨基的尴尬

     14 最后的遗嘱

    第八章 社会主义从一国走向多国

     01 捍卫思想旗帜

     02 “一国建成论”之争

     03 令人痛心的政治清洗

     04 回归战时共产主义

     05 国之重器优先

     06 红莓花儿开

     07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08 帝国主义就是战争

     09 祸水流向何方

     10 社会主义的助产婆

     11 共产国际解散

     12 走向冷战

    第九章 苏联模式的兴盛与衰败

     01 从古拉格国家历史博物馆说开去

     02 最好的先生

     03 被斩断的思想翅膀

     04 秘密报告风暴

     05 “程咬金的三板斧”

     06 进退维谷的波匈事件

     07 稳健和迟滞的改革

     08 情报局的悲哀

     09 布拉格之春

     10 军事对抗与平行市场

     11 春天的故事

     12 一个时代的悲剧

     13 一地鸡毛

     14 历史并未由此终结

    第十章 在改良道路上踯躅前行的民主社会主义

     01 “同宗”“同源”又“同义”的困惑

     02 伤心的分手

     03 偷食禁果引起的风波

     04 感激涕零的文明社会

     05 难以弥合的裂痕

     06 丢掉利剑的战士

     07 怪诞的传播

     08 战后的复苏

     09 重建国际

     10 赫赫战绩与福利国家

     11 难以走出的困境

     12 公开打出的旗帜

    第十一章 方兴未艾的社会主义浪潮

     01 关不住的春色

     02 山雨欲来

     03 亚非拉的奋起

     04 缓慢革命战略

     05 被驱逐的先知

     06 迅猛发展的基布兹实验

     07 华盛顿共识的灾难

     08 撒哈拉以南的风暴

     09 暴风雨后见彩虹

     10 争夺所有权的工具

     11 社会主义的一抹绿色

     12 两只手的融合

     13 触手可及的未来社会

     14 迈向共同体的联合

    结语 历史价值及启示

    后记

    陈浙闽,教授。长期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思想工作。

    主要著作有《党的组织工作概论》《执政党建设论纲》《城市街道党的建设》《村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等。在《人民日报》《求是》等报刊发表多篇理论文章。主持撰写的多部专著和多篇理论文章获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思想史、欧洲文明视域下社会主义史、政党理论等。

    第一章 社会主义思潮产生时的世界

    01 从何处寻找答案

    学界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思潮是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发端的。而《乌托邦》发表于1516年,距今五百多年。那么五百年前是什么促使了社会主义思潮的产生?产生这一思潮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关于这两个问题,不少人喜欢从所谓的永恒真理和正义中去寻找答案,喜欢从有关时代的哲学认知中去寻找答案,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思想精华,古希腊、古罗马等城邦治理的政治实践,基督教信仰的道德力量等。而这样的答案往往是线性的和纯学理层面的,也往往是片面的和很难完整准确地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马克思、恩格斯也曾经从思想的本质出发,提出过封建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空想的社会主义或者由这种种成分混合而成的社会主义等概念①,但大多只是讲这些思想中包含社会主义的一些元素,还不是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所伴生的对立思想——社会主义思潮。因此,如何从当时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答案,从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答案,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①笔者认为,如果将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乃至生态的因素统筹考虑在内,那么问题的答案将更加客观和全面。

    02 大航海时代开启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十五六世纪是属于海洋的世纪、海洋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大航海的冲动是不断涌现的。说到大航海,人们会想到郑和下西洋,还会想到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打通印度洋航道、麦哲伦完成首次环球航行等,都是一些很精彩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要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约九十年时间。它虽然也属于这一时期航海活动的重大事件,但其发生的历史背景有明显的不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犯下了许多皇帝都犯过的历史性错误,就是死前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也就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如果老皇帝在传位孙子的同时,已为他顺利接班做了一系列清除后患的安排,那也算未雨绸缪、谋划在先,但是朱元璋显然没有或没有来得及做这样的安排。这就给建文帝的皇帝生涯埋下了隐患。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如果建文帝能韬光养晦、小心从事,或许还能平波缓进,甚至有机会坐稳江山。哪知道这个很羸弱的继承人天资仁厚、亲贤好学,虽然也很想干一番大事业,无奈志大才疏,不懂世事和谋略,一上手就把国事处理成一锅粥。比如即位伊始,就力行削藩政策,罗织各种各样的罪名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和岷王,湘王甚至被逼自焚而死。而周王又是燕王的一奶同胞,这就促使本来就对皇位安排不满的燕王朱棣借机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以区区一个藩王封地的兵力冲进皇宫,而朱允炆火烧皇宫,不知所踪。当时有过传说,朱允炆可能逃到海外避难了。现在大多数史学家认为郑和下西洋最初的动因,可能与寻找朱允炆的下落有关。后来,朱棣和后面两位皇帝正常交接班,在皇位稳固的情况下,再连续六次下西洋,很显然就更像是为了展示大明的威德了。②

    郑和下西洋,首航始于永乐三年,即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即1433年。跨度为二十八年,历经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三位皇帝。其中前六次航行均在明成祖时期。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在位期间实施了许多重大举措,影响深远,创造了繁荣强盛的“永乐盛世”。而经略南海,是其既定的外交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郑和六下西洋,实际上就是其经略南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朱棣登基后,立即着手沟通域外国家,在郑和之前就委派大臣多次出使南海,力图建立西洋朝贡体系。而郑和下西洋的范围,已大大超越前面数次出使,其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东非和红海。朱棣去世后,其子朱高炽继位,即明仁宗。仁宗掌权后,调整了其父北征南扩的政策,对内减轻民困,对外战略收缩,停止下西洋。宣德五年,明宣宗朱瞻基再次命郑和出使西洋,目的同样是建立和巩固西洋朝贡体系,这一次共访问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

    P1-3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将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置于更大的历史背景之中,深入解析了社会主义从何而来、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同时,书中也深入探讨了中国为何选择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何不采取多党制、不走议会民主之路等关键议题,旨在帮助读者避免思想的迷失和困惑。这一深度的社会主义思想解析与中国制度探讨,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思考框架。

    本书是一部集深度历史研究、深度思想分析、生动故事讲述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巨作。新颖的写作风格,深度的研究,以及生动的故事讲述,都使得这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无论是对社会主义思想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是对社会主义思想有兴趣的广大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深刻的启示。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