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人心与人生 梁漱溟 上海人民出版社
  • 59元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8418511109
    • 版权提供:上海人民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产品展示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人心与人生
    作 者:
     梁漱溟 著
    定价:
     59.00
    ISBN号:
     9787208151543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开本:
     32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8-10-01
    编辑推荐

    百年难得一见的知识分子楷模

    纪念梁漱溟先生辞世三十载,勉仁斋丛书重磅升级

    《中国文化要义》——探寻中国问题经典论著,七十年常销不衰

    《人心与人生》——沟通古今东西之学术,当代人学的开拓之作

    内容介绍
      《人心与人生》如一九七五年“书成自记”之所云:早在一九二六年春即以此为标题,曾为一次公开演讲,兹于一九八四年乃始以积年底稿付印出书,求教于国人,盖慎之又慎矣。今复承池田笃纪先生翻译成日文,景嘉先生审定之,将更得友邦人士之指教焉,曷胜感激。谨志衷心感谢之忱如右。
     
    作者介绍
      梁漱溟(1893-1988),20世纪中国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
    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参与创建民盟促进国共团结抗敌,后又为和平建国参与国共和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一生用心于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中国往何处去?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
    目录
      自序一
    自序二
    日文译本序言

    第一章 绪论(上)

    第二章 绪论(下)

    第三章 略说人心

    第四章 主动性

    第五章 灵活性

    第六章 计划性
    第一节 人心之基本特征(上)
    第二节 人心之基本特征(下)
    第三节 理智与本能(上)
    第四节 理智与本能(下)
    第五节 人类生命之特殊
    第六节 略说自觉及意识(上)
    第七节 略说自觉及意识(下)
    第八节 知识与计划

    第七章 我对人类心理的认识前后转变不同
    第一节 意识与本能比较孰居重要
    第二节 理性与理智之关系

    第八章 自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人资于其社会生活而得发展成人如今日者

    第十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上)

    第十一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中)

    第十二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下)

    第十三章 东西学术分途

    第十四章 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上)

    第十五章 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下)

    第十六章 宗教与人生
    第一节 世界文明三大系
    第二节 有关宗教问题的疏释
    第三节 世间、出世间

    第十七章 道德——人生的实践(上)

    第十八章 道德——人生的实践(下)

    第十九章 略谈文学艺术之属

    第二十章 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
    第一节 宗教失势问题
    第二节 以美育代宗教

    第二十一章 谈人类心理发展史

    书成自记
    编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人心与人生》:
    盖作战是人类——最富生命力者——的事,而且是人类集团间彼此争强斗胜的事,此时正在较量谁更富有生命活力,即看谁更善于发挥人类的特点,争取得主动也。战争双方都在力争主动,力避被动,其能制人抑或制于人将于此取决,而谁胜谁负亦即由之而决。
    此非谓战争中一切得胜者,皆从其主动性之高强得来。例如以优势兵力取胜者,即不足算也。此但谓战争双方不问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之如何,皆必经由力争主动,力避被动而致胜。不过其中有利条件居多之一方,其争取主动就容易了,其主动性即无多可见。主动性最有可见者莫如不利条件甚多,显然处于劣势,而卒能着着取得主动之一方。盖主动性要必在争取主动的争取上见之也。
    战争胜负是有许多因素的;然总不外客观存在的旧因素加上主观努力的新因素。旧因素种种非一,双方各有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综合计算下来,彼此对比可能一方占有优势而另一方处于劣势。新因素即指主观努力之努力,亦即争取主动之争取,亦即各方主帅于其所拥有之条件如何运用。此在事后较论之,其间彼此举措可能有善巧有不善巧,亦种种之非一。然而归结下来,胜负之所由分,往往不在前者——旧因素,而在后者——新因素。此即所以说“事在人为”也。
    事在人为者,人的主动性为之也。在旧因素中除地势天时等自然条件不计外,其他种种亦何莫非人为之者?何莫非出于生命之创造?但以其属于过去事,为今日所凭借而非能凭借之一面便不得再算入主动性。主动性是只见于当下生命上的,此所以称之为新因素也。
    一切生物的生命原是生生不息,一个当下接续一个当下的;每一个当下都有主动性在。而这里所说人心的主动性,则又是其发展扩大炽然可见的。日努力,日争取,日运用,总都是后力加于前力,新新不已。
    我们知道“主动”与“能动”与“自动”,其词意是可以相通的。主动所以别于被动,能动所以别于所动,自动所以别于他力之动。其相通之处即在:其动也,皆非有所受而然,却正是起头的一动。起头又起头,不断地起头,其日新新不已,正谓此耳。
    当然,生命是有其连续性的。然而其连续性世俗之所易见也,而于其刻刻创新则少留意,1必须强调指出之。从一般说,生物的生命虽刻刻创新,却总在相似相续中,难有创新之可见。唯人类生命最为高强,其创新乃最有可见。人类社会文化的进步,不就是无数创新的积累增高吗?在人类中,人们才智又大不相等的,伟大的天才,其创新往往更有可惊。
    ……
     
     
    ..............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