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甲骨文有故事 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 许进雄 甲骨文发展文字解析 从商代甲骨文字以图解演示说明各文字
  • 甲骨文文字解析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81541374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商品名称:

    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 

    营销书名:

    “中国好书”获奖作者、甲骨文权 威学者封笔之作 

    作者:

    许进雄 著 

    定价:

    88.00 

    ISBN:

    978-7-122-37613-8 

    关键字:

    汉字与文物;文字 

    重量:

    426克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开本:

    16 

    装帧:

    平 

    出版时间:

    2021年02月 

    版次:

    页码:

    185 

    印次:

    “中国好书”获奖作者、甲骨文权 威学者许进雄教授封笔之作
    涵盖近千个甲骨文字
    带你从故事了解甲骨文、认识甲骨文
    从甲骨文中洞悉古人的秘密和思维
    本书特色
    ◆以图解演示说明各个文字的由来和演变
    ◆以大量图例佐证甲骨文的发现
    ◆深入浅出说明当时的生活风俗、社会制度等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研究员、国际甲骨文权威学者许进雄老师,在研究工作中,他提出了甲骨钻凿型态断代法,在甲骨文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被誉为“甲骨学最有贡献的二十五名学者之一”。在本书中,许老师经过严谨的研究和考证,从商代甲骨文字出发,以图解演示说明各个文字的来由和演变,以大量图例佐证甲骨文的发现,从甲骨文说明当时的生活风俗、社会制度与祭祀卜辞等环境。全书以十三堂课的形式讲解甲骨文的发展和文字的创意解析,内含近千个甲骨文字,教会读者如何从甲骨文中洞悉古人的秘密和思维,即使是非甲骨文学研究者的读者也能领略其中乐趣。另外特别撰写其与加拿大博士合作的过程,揭秘甲骨烧灼后以裂纹来占卜的神秘性,其如何以现代科学来解释。

    许进雄:
    1941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准备大学联考时,读到清代王念孙的《广雅疏证》,从此踏上研究中国文字奥妙之路。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读时,开始攻研甲骨学。中文研究所毕业后,受聘于加拿大多伦多市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整理馆藏的甲骨。在博物馆研究阶段,得到重要发现——“以甲骨上的钻凿形态作为断代的新标准”,此一发现影响文字学界甚巨。被安阳博物馆甲骨展览厅评为“对甲骨学最有贡献的二十五名学者之一”。
    1974年获得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后,在东亚系兼职授课。1996年接受台湾大学中文系聘约,教授中国文字学、古代社会与文物等课程。2006年退休,转任世新大学中文系教授。
    出版专著有《殷卜辞中五种祭祀的研究》《甲骨上钻凿形态的研究》《文字小讲》《简明中国文字学》《许进雄古文字论文集》《博物馆里的文字学家》《字字有来头》《汉字与文物的故事》等。

    第1堂课甲骨文的发现 001
    第2堂课中国文字有多少年的历史 009
    第3堂课解开甲骨占卜的千年秘密 019
    第4堂课如何理解甲骨卜辞 027
    第5堂课占卜是巫师的工作 043
    第6堂课创造文字的史官 053
    第7堂课演戏与军事有什么关系 065
    第8堂课商代可能行三年守丧之礼 077
    第9堂课捡骨风俗的源流 095
    第10堂课甲骨文反映的先进产业 107
    第11堂课商代的歌舞表演 121
    第12堂课甲骨文如何断代 135
    第13堂课古文字学的重要 167

    推荐序
    与许进雄、章景明、黄启方论交已六十年,直到现在我还是酒党党魁,他们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副党魁,杯酒言欢不嫌多,兄弟之情弥笃。他们三位在台大中文系低我一班,有金兰之契。进雄硕士班毕业。奉屈师翼鹏(万里)之命,于一九六八年携家带眷到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整理馆藏甲骨,后来任职为远东部主任,于一九七二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也被聘任多大,历经助理教授至教授。当进雄在海外苦读,学富五车而蜚声国际,而被列为殷墟甲骨学名家时,我在他们三兄弟中取他的地位而代之而为“台大中文系三剑客”之首,以“尚人不尚黑”“人间愉快”为宗旨,创立酒党,被拥戴为“党魁”,迄今盖四十有数年。进雄起先只被遥封“南北美总代表”,无法与于“党中央”。
    一九七八年我在哈佛大学,进雄不只来看我,还高规格地安排我到多大讲演,更在大雪纷飞的元月天,勇敢地开车带媛和我去面临除了瀑布外都被冻住的尼亚加拉瀑布。从此之后,我在密歇根、斯坦福大学或率领布袋戏团、歌仔戏团到美加作艺术文化之交流,都会去进雄家叨扰,记忆中起码有六七次。
    有一次我看到进雄打电动游戏,用力之沉、专注之深,以及成就之高,都不下于做学问。我以“不务正业”责之,他说:“学问之事,五十岁即已完成。”但为此我耿耿于怀。进雄一部《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其扎实缜密、慧眼创发,已教我再三折服;何况其甲骨文字学之举世推崇!其学术之康庄大道正而广远,焉可忽然驻足?于是在一九九六年,我挂电话给他,说:“已替你申请回系客座一年,你应该回馈中文系!”他说了一声“好”,过几天就回来了。翌年他又在中文系全体教授的欢迎之下,改聘为专任教授,直到退休,又转任世新大学客座教授五年。也因此我们弟兄又能謦欬相闻,进雄在酒党地位虽然依序晋为第一副党魁,但酒量只长进些微,实在“名不副其实”;较诸第三副党魁黄启方实不可以道里计。他在中文所虽培养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才,在报纸上也写颇受欢迎的专栏,但在我心目中,他仍不免有“学术归隐”的行迹。
    直到这两三年,他总算碰到了真正的贵人,在字亩文化总编辑冯季眉和台湾“商务印书馆”前任总编辑李进文的恳求和诱导下,他体悟到“学术通俗化,反哺社会”的重要。认为学术在象牙塔里争短长、论真理,固然重要,可是将艰辛所获得的果实,深入浅出地散播为许多人都能接受了然的英华,是否也同样极有意义呢?因为如此可以为许多人打下丰厚坚实的基础,无形中提升国民的文化品质。在此情况之下,进雄不发愤则已,发愤就出版了十几本书:字亩文化为他出的《字字有来头》有七册(将有第八册),台湾“商务印书馆”为他出了《博物馆里的文字学家》和《汉字与文物的故事》四册;而书一出版,即成畅销书,稿费版税滚滚而来,进雄为之大宴小酌了弟兄友朋,为之大快朵颐。共享欢乐、共沐荣光。
    而今进雄又将他新近就要出版的《文字学家的甲骨学研究室》要我写序,说他已告诉自己不再写书了。原来他这本“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又是在李进文前总编辑的“视频脚本”精心规划下,由五讲而六讲七讲……那样步步为营、时时“诱导”,有如宋江之于卢俊义那样,使他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登上梁山的忠义堂,共同“替天行道”;所不同的是他被“扶腋”而上的是名著两岸的商务学术大殿,弘扬的是他六十年来的甲骨文字学功底。
    由于进雄做学问是融会贯通、自成体系而新说连连的,所以当他要“反哺”社会广大群众之际,他便能循序渐进,如数家珍地将其精华呈现出来。我们都知道,甲骨文字作为一门学问,迄今不过百二十年,而甲骨资料之零碎残缺,其文法之精简古奥难解,较诸其他学问,实莫此为甚,初学往往不得其门而入。而可喜的竟有许进雄这样不世出的“通儒”,终于写出这样一册可以循循然引人入胜,从而使人进入法门的“经典”,我想这不只是甲骨界的胜事,更是学术界的大事。
    我于文字学所知浅薄,于甲骨学更是门外汉;而以弟兄之情受命作序,有幸抢先阅读本书。本书只七万余言,但可以令人直觉看出:作者治学的手法和基础,是多么的朴实深厚。他融会贯通甲骨、金文、篆书、经史、文献诸般材料,运用古器物学、考证学、考古学、民俗学诸般学养,如韩信治兵一般,进退自如,指挥若定;将甲骨学这样天书般的学问,从甲骨文的发现,说到文字久远的历史,巫师使甲骨“裂纹”的魔法,而及于巫师的巫职、史官的造字和如何理解甲骨卜辞的方法;进而转入叙说甲骨文字中所呈现出来、与我们最为贴近的生活和礼俗,诸如:“戏台”与“司令台”居然有密切的关联,丧葬习俗可以理出长远演进的源流,未被其他文献记载的炼金术和造船术可以从中看出其先进技艺,舞蹈巫觋多用来祈雨,武舞为王者用来歌颂先王的丰功伟业。即此进雄也用来纠正古人对于“戏下”解释的错失和孔子对于所谓“三年之丧”想当然耳的误解。而其第12堂课则用较学术笔法、较多的篇幅来介绍甲骨断代研究的进展和自己的独门看法。这是进雄之所以被学界刮目相看的看家本领,不仅因此推翻了董作宾的理论,而且修正了司马迁《史记》所记载的殷商“先王先公序列”。最后他总结全书旨趣,强调古文字学术研究的两大目的,在认知文字的创意为何和文字使用的意义为何;并举例说明对文字意义的理解,尤其指出《说文解字》错认形声字,导致韵部通转的谬误,以及其对文字创意经常不正确的解说。
    我读了本书,真是沾溉之余,如沐春风,获益良多。
    今年四家弟兄四条“真龙”,党魁曰:“龙年播种乃属真龙,若龙年出生,多系兔崽子。”我们皆将初度八十之岁。进雄写完此书,一再宣称“从此封笔”,而我的《戏曲演进史》在五年“行远写作计划”下,尚未完篇,希望天假我年,完成它,并奢求尚有余暇,弟兄们逍遥岁月,悠游一番!

    曾永义 序于森观寓所
    二○二○年元月三日晨七时半

    后 记:
    近日进雄来电,嘱我作序;我告知元月十八日将入住台大医院做肾脏穿刺检查,恐怕一时没心情。没想昨夜子时梦回,即披衣坐案头,两起两卧而完成此篇。




    自序
    这两三年我出版了十几本的书,一来是自己的身体有些状况,二来是已经没有什么压箱底的了,所以告诉自己不要再写书了。没想到一个机缘,又答应写《文字学家的甲骨学研究室》。台湾“商务印书馆”的前任总编辑李进文先生,找我写五篇十五分钟的视频脚本;我估计两三千字就可以做出十五分钟的视频,五篇也不过一万多字,就答应了。没想到写了两三篇,计划变更,要我延伸为七万字的一本书。既然已经答应了,只得硬着头皮写下去。但是我已经没有新花招了,只好学厨师,把同样的材料煮出新菜色来。
    心中盘算,如何写这本书,先找出十三个题目分章论述。文章的对象因为是一般读者,而不是甲骨学的研究者,所以第1堂课应该先谈甲骨文的发现。这是很多人都能写的题目,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依序介绍甲骨发现的时间、甲骨文的性质、书写的工具,顺便介绍相关的甲骨文字创意,解释商代一般的书写是用毛笔写在竹简上,以及为何会形成自上而下、由右往左的书写行列的习惯。第2堂课,中国文字有多少年的历史,这是常常被提及的问题,从“郭”字与“酒”字的创意所反映出来的,至少是四千多年前的景观,表明甲骨文确有超过千年的进化。再介绍四千年前大汶口文化中大口陶缸上的刻画,是目前所知文字最早的遗存,并以纳西族的经书来佐证甲骨文是有至少近千年的历史文字系统了。
    第3堂课来谈我与一位博士后在加拿大所做的实验——解开甲骨占卜的千年秘密。甲骨占卜是以裂纹来回答人们的疑问,但是不知道秘密的人,怎样也不能把甲骨烧裂,只有巫师才能显现他们的魔力。我会在文中说明如何以科学的观点来探讨这个问题。这个世界只有两个人参与这项探索,所以要写出来,算是新食材的新料理,只有本书的读者才能享用!第4堂课,如何理解甲骨卜辞,这算是我个人研究甲骨近六十年的心得,介绍给关心或好奇的读者。甲骨文的句子和一般的文书不一样,有些是发生了某事,请求对策;有些是还未发生,想做某事,请甲骨给予意见。如果不了解其特殊的格式,就可能产生很大的误会。
    第5堂课,占卜是巫师的工作,所以要介绍一下巫职。本章主要介绍巫自远古以来,以占卜替人解决疑虑。求雨也是巫的主要职责,以火焚烧巫师来求雨,巫可能丧命,因此死后接受祭祀。看病也是巫的职责,商代也使用药物治病。此外,巫师还会利用能在黑暗里发光的磷矿制作道具,眩惑信众。第6堂课,创造文字的史官。书中会举两个例子说明中国文字的创造有一定的原则与一致性,其恐怕是某个集团的传承,因为最需要复杂的文字体系的是负责做记录的史官。从而谈到中国很早就进入农业社会,管理田籍与赋税需要有书写能力的人,所以形成文官体制的社会。
    第7堂课,演戏与军事有什么关系。中国自古以来戏剧是在高台上演出,军队的指挥官也在高台上发号施令,所以“司令台”也称为“戏台”。从“戏”字可推知古代已在高台上演出戏剧,但其何以与军事有关?本课将详细说明。第8堂课,商代可能行三年守丧之礼。这是一道新食材与新料理。儒家提倡三年之丧,但很有可能不是为了报答父母亲在小孩出生后怀抱、背负三年的养育恩情,而是因为古代等待尸体化成白骨大约需要三年,捡骨之后才算真正的死亡。从甲骨卜辞表现的几种现象,推测商代至少在贵族间已有守丧的习惯。
    第9堂课,捡骨风俗的源流。接续前章,从某些甲骨文字,推论丧俗演变的过程。打死老人以求解除经济的负担,但因不忍心的缘故,变成送老人上山等其死去,再捡骨回来埋葬,进化到用有高床的棺木埋葬,以及点主和盖水被习俗的背后原因。第10堂课,介绍甲骨文反映的先进产业。从文字创意中可以了解未见于记载的炼金术和造船业的先进技术,以及青铜器要在深坑中铸造的科学原因,和“朕”字所反映出的使用木板联结的技术。
    第11堂课,商代的歌舞表演。商代祭神的乐奏有很多不同的名称,反映了乐曲创作的丰富。奏的形式还包含使用道具,可能乐奏外还要有舞的动作。舞也有多种名目,主要是求雨的仪式。武舞是扮演祖先军事与经营政治上的成就,是王者才能施行的礼仪。
    第12堂课,甲骨文如何断代。我个人在一些演讲的场合经常遇到读者提问:何以能肯定某片甲骨是属于某王时代的卜辞,但诸如西周青铜器的铭文就不能肯定是某王的时代?所以本书最后将以较多的篇幅介绍甲骨文断代研究的进展,发生了哪些争论,我如何发现钻凿的形态可以作为断代的标准并解决纷争,以及如何被证实。接着五期各举两例,除断代的标准以外,还解释甲骨的不同格式以及刻辞的内容。这章看似也是人人都能写作,但其具体表现了我研究甲骨近六十年的体验,希望也有可供学者参考的地方。
    第13堂课,古文字学的重要。研究古文字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文字的创意为何?二是文字使用的意义为何?大致分三节来谈论文字创意的重要性。一、意义的理解:举几个例子说明从甲骨文字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有些字的本义一向是被误解的。二、错认形声字导致声韵通转的谬误:《说文解字》是学者拟订先秦古音的主要依据,但是通过字形的分析,往往把表意的字误会为形声字,而且是声类不协的,举出十几例有可能被学者引以为声韵通转的依据。甚至以此说某音是某音的旁转,导致轻易假设某字可以旁转当作某个字讲。三、《说文解字》古文字形的利用:举实例说明《说文解字》虽然对于文字的创意经常有不正确的解说,但也保存了一些古文字形,可作为了解表意字演变成形声字之间的桥梁。
    这本书应该是我撰写的最后一本书,不知道能否对非专业的读者增加一点有关商代甲骨文的认识有所帮助,期待往后陆续出现通俗著作,让甲骨学的推广能更普及。最后感谢老哥曾永义教授为本书作序。

    许进雄
    二○一九年九月二十七日于新北市新店区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