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中药化学(第2版)版 供中药学 药学等专业用 李医明主编 2018年8月出版 版次2 平装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正版图书!品质保证!默认发最新版本!收藏店铺可享优先发货!
    • 作者: 无著 | 李医明编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李医明编
    •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8377800967
    • 版权提供: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目录

    章绪论1

    节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1

    一、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 / 2

    二、中药的化学成分 / 2

    三、中药化学研究的任务与主要研究内容 / 3

    第二节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作用 / 4

    一、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病治病的机制 / 4

    二、研究中药化学成分间的相互作用,阐明复方中药配伍原理 / 4

    三、探索中药加工炮制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阐明饮片炮制机制 / 5

    四、鉴定与活性相关的特征性成分或指标性成分,为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 5

    五、揭示制剂工艺过程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设计中药新剂型,提高临床疗效 / 5

    六、研究开发创新中药与新的药用资源 / 6

    第三节中药化学成分简介 / 7

    一、中药化学成分分类 / 7

    二、中药化学成分简介 / 8

    第四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 10

    一、概述 / 10

    二、萜类及甾体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 11

    三、苯丙素及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 14

    四、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 15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20

    节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 21

    一、常用提取法 / 21

    二、其他提取方法 / 24

    第二节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 25

    一、溶剂分离法 / 25

    二、色谱分离法 / 27

    三、结晶法 / 34

    四、其他分离方法 / 36

    第三节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和结构研究 / 39

    一、中药化学成分预试 / 39

    二、波谱解析在结构鉴定中的作用 / 41

    三、化学成分的鉴定和结构测定 / 46

    第三章糖和苷类50

    节糖类 / 50

    一、概述 / 50

    二、单糖 / 51

    三、低聚糖 / 54

    四、多糖 / 55

    五、糖类的理化性质 / 58

    六、糖类的提取分离 / 59

    七、糖类的检识 / 61

    八、糖类的结构研究 / 62

    九、

    含多糖

    的中药实例 / 65

    第二节苷类 / 67

    一、概述 / 67

    二、苷的结构与分类 / 68

    三、苷的一般通性 / 72

    四、苷键的裂解反应 / 73

    五、苷的提取与分离 / 78

    六、苷的结构研究 / 80

    七、含苷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 / 88

    第四章苯丙素类90

    节概述 / 90

    第二节简单苯丙素类 / 91

    一、简单苯丙素的结构与分类 / 91

    二、简单苯丙素的提取与分离 / 93

    三、含简单苯丙素的中药实例 / 93

    第三节香豆素类 / 93

    一、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 / 94

    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97

    三、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检识 / 98

    四、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 99

    五、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 100

    六、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 / 103

    第四节木脂素类 / 106

    一、概述 / 106

    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 / 107

    三、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112

    四、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 113

    五、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 113

    六、含木脂素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 / 119

    第五章醌类124

    节概述 / 124

    第二节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 125

    一、苯醌类 / 125

    二、萘醌类 / 125

    三、菲醌类 / 126

    四、蒽醌类 / 127

    第三节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131

    一、物理性质 / 131

    二、化学性质 / 131

    第四节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 134

    一、醌类的提取方法 / 134

    二、醌类的分离方法 / 135

    第五节醌类化合物的检识 / 136

    一、理化检识 / 136

    二、色谱检识 / 136

    第六节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 137

    一、衍生物的制备 / 137

    二、紫外光谱 / 138

    三、红外光谱 / 138

    四、核磁共振谱 / 139

    五、质谱 / 139

    六、结构研究实例 / 140

    第七节含醌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 / 141

    一、大黄 / 141

    二、丹参 / 143

    三、虎杖 / 143

    四、何首乌 / 144

    五、芦荟 / 144

    六、决明子 / 145

    七、紫草 / 145

    八、马兜铃 / 146

    第六章黄酮类147

    节概述 / 147

    一、分类 / 147

    二、生物合成途径 / 149

    三、组成黄酮的糖 / 149

    四、分布 / 149

    五、生物活性 / 149

    第二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 150

    一、黄酮类 / 150

    二、黄酮醇类 / 150

    三、二氢黄酮类 / 150

    四、二氢黄酮醇类 / 151

    五、异黄酮类 / 151

    六、二氢异黄酮类 / 151

    七、查耳酮类 / 152

    八、二氢查耳酮类 / 152

    九、花色素类 / 153

    十、黄烷醇类 / 153

    十一、橙酮类 / 153

    十二、 
    ??柍D酮类 / 154

    十三、高异黄酮类 / 154

    十四、双黄酮类 / 154

    第三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155

    一、性状 / 155

    二、旋光性 / 155

    三、溶解性 / 155

    四、酸碱性 / 156

    五、显色反应 / 157

    第四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 159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 159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 160

    第五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 / 163

    一、理化检识 / 163

    二、色谱检识 / 163

    第六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 164

    一、利用紫外光谱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 164

    二、利用氢谱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 167

    三、利用碳谱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 170

    四、质谱在黄酮类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 171

    五、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实例 / 173

    第七节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 / 174

    一、槐花 / 174

    二、葛根 / 175

    三、银杏叶 / 175

    四、淫羊藿 / 178

    五、黄芩 / 179

    六、陈皮 / 180

    七、满山红 / 181

    第七章鞣质及其他酚类182

    节鞣质 / 182

    一、概述 / 182

    二、鞣质的结构与分类 / 183

    三、鞣质的理化性质 / 190

    四、鞣质的提取与分离 / 191

    五、鞣质的检识 / 192

    六、鞣质的结构研究 / 193

    七、含鞣质的中药实例 / 197

    第二节其他酚类 / 199

    一、茋类 / 199

    二、缩酚酸类 / 200

    三、苯乙醇苷类 / 202

    四、多聚间苯三酚类 / 203

    第八章萜类和挥发油204

    节萜类 / 204

    一、概述 / 204

    二、单萜 / 206

    三、环烯醚萜及其苷 / 209

    四、倍半萜 / 215

    五、二萜和二倍半萜 / 218

    六、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221

    七、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 222

    八、含萜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 / 224

    第二节挥发油 / 226

    一、概述 / 226

    二、挥发油的组成 / 227

    三、挥发油的理化性质 / 228

    四、挥发油的提取与分离 / 229

    五、挥发油成分的检识 / 233

    六、含挥发油的中药实例 / 234

    第九章三萜及其苷类239

    节概述 / 239

    第二节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 240

    一、无环三萜及简单三萜 / 240

    二、四环三萜 / 242

    三、五环三萜 / 246

    第三节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251

    一、物理性质 / 251

    二、化学性质 / 252

    三、溶血作用 / 253

    第四节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 254

    一、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 / 254

    二、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 / 255

    第五节三萜类化合物的检识 / 255

    一、理化检识 / 255

    二、色谱检识 / 255

    第六节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 256

    一、紫外光谱 / 256

    二、质谱 / 256

    三、核磁共振谱 / 257

    四、结构研究举例 / 259

    第七节含皂苷的中药实例 / 261

    一、人参 / 261

    二、甘草 / 264

    三、柴胡 / 265

    四、黄芪 / 267

    五、三七 / 268

    六、合欢皮 / 268

    七、商陆 / 269

    第十章甾体及其苷类270

    节概述 / 270

    一、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 270

    二、甾体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 271

    三、甾体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 271

    第二节甾体皂苷 / 272

    一、概述 / 272

    二、甾体皂苷的结构与分类 / 272

    三、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 / 274

    四、甾体皂苷的提取与分离 / 275

    五、甾体皂苷的检识 / 275

    六、甾体皂苷的结构研究 / 275

    七、含甾体皂苷的中药实例 / 277

    第三节强心苷 / 279

    一、强心苷的结构与分类 / 280

    二、强心苷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 283

    三、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 283

    四、强心苷的提取与分离 / 287

    五、强心苷的检识 / 287

    六、强心苷的波谱特征 / 288

    七、含强心苷的中药实例 / 289

    第四节其他甾体化合物 / 293

    一、植物甾醇 / 293

    二、 C21甾 / 295

    三、胆汁酸 / 296

    四、昆虫变态激素 / 298

    第十一章生物碱300

    节概述 / 300

    第二节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 / 301

    一、希夫碱形成反应 / 301

    二、曼尼希氨甲基化反应 / 301

    三、酚的氧化偶合反应 / 301

    四、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实例 / 302

    第三节生物碱的分类 / 302

    一、来源于鸟氨酸的生物碱 / 303

    二、来源于赖氨酸的生物碱 / 303

    三、来源于邻氨基苯甲酸的生物碱 / 304

    四、来源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生物碱 / 304

    五、来源于色氨酸的生物碱 / 307

    六、来源于萜类的生物碱 / 308

    七、来源于甾体的生物碱 / 309

    .........

    第十四章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与评价378

    节概述 / 378

    第二节中药活性成分研究的途径 / 379

    一、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进行研究 / 379

    二、活性指导下的靶向追踪分离 / 380

    三、中药单体化合物活性筛选 / 381

    四、中药活性成分成药性的评价 / 381

    第三节中药活性成分研究的方法 / 381

    一、细胞水平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模型 / 382

    二、组织器官水平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模型 / 383

    三、整体动物水平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模型 / 383

    四、中药活性成分的高通量、高内涵筛选 / 383

    五、基于系统生物学理论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 / 384

    附录药用活性成分385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