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书店帷幕 新版米兰昆德拉作品集欧美文学随笔 被背叛的遗嘱 小说的艺术的延续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小说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米兰·昆德拉著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米兰·昆德拉著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页数:244
    • ISBN:9783053677276
    • 版权提供:上海译文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 商品名称 帷幕
    • 作者 (法)米兰·昆德拉
    • 责编 周冉
    • 译者 董强
    • 定价 58.00
    • ISBN号 9787532789917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版印次 1版 1次
    • 开本 32开
    • 装帧 平装
    • 页数 244
    • 出版时间 2022-09
    • 印刷时间 2022-09

     

    《帷幕》是米兰·昆德拉的文学随笔,是《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的延续,《帷幕》概述了昆德拉在前两者中的思考,并以更自由的笔触探索与历史和生活现实交混的小说艺术世界。塞万提斯派堂吉诃德游走世界,从此撕开由传奇、预先阐释织成的掩盖现实本质的“帷幕”……昆德拉总结性地融合自己的生活见闻,提及塞万提斯、拉伯雷、斯特恩、福楼拜、穆齐尔、乔伊斯、卡夫卡等多位他钟爱的小说家,穿插多个文本如《情感教育》《九三年》《白痴》《我弥留之际》,分“对延续性的意识”“世界文学”“进入事物的灵魂”“小说家是什么”“美学与存在”“撕裂的帷幕”“小说,记忆,遗忘”七部分,加以众多小标题,展开对时间、媚俗、喜剧性、遗忘等多个概念的剖析,宣布“一旦用于艺术,历史的概念就跟进步没有任何关系;它并不意味着一种完善,一种改进,一种提高;它像是一次探索未知的土地、并将它们标识在地图上的旅行”,“小说家并非历史学家的仆人”,“小说家不是只想着取悦读者的人”,力证在小说中引入“生活非诗性”之必要。

    第一部分 对延续性的意识

    第二部分 世界文学

    第三部分 进入事物的灵魂

    第四部分 小说家是什么

    第五部分 美学与存在

    第六部分 撕裂的帷幕

    第七部分 小说,记忆,遗忘

    米兰·昆德拉(1929- ),小说家。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1975年移居法国后,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对延续性的意识

    听人讲过一件关于我音乐家父亲的趣事。有一次,父亲在某地跟朋友们在一起,突然从广播或留声机里传出了一曲交响乐的和弦。朋友们都是些音乐家或音乐爱好者,马上听出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他们问父亲:“这是什么音乐?”而他在想了许久之后才回答:“听起来像是贝多芬的。”大家都强忍住笑:父亲居然没有听出是《第九交响曲》!“能肯定吗?”父亲回答道:“能。是贝多芬最后一个时期的作品。”“你怎么知道是他最后一个时期的?”于是父亲就让他们注意听其中的一个和弦连接,早些时期的贝多芬根本不可能用到它。

    这件趣事大概只是一个聪明人的杜撰,但它却很好地印证了什么叫历史延续性,这是属于我们的文明(或曾经是我们的文明)的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之一。在我们眼中,一切都是历史性的,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带有逻辑性的事件、态度与作品的延续。很小的时候,我就自然而然、毫不费力地记住了我钟爱的一些作品确切的时间先后。无法想象阿波利奈尔在写了《图画诗》之后才写《醇酒集》,因为假如那样的话,他就会是另外一个诗人,他的作品就会有另外的意义!我既喜爱毕加索的每一幅画,又喜爱毕加索的作为一个长长历程的所有作品,我对其中各个阶段的延续了然于胸。一些著名的形而上学问题,如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艺术中都有着具体、清晰的意义,根本就不是没有答案的。

    历史与价值

    试想有这样一位当代作曲家,他创作出一部奏鸣曲,从形式到和弦到旋律都与贝多芬的相似。甚至进一步想象,这部奏鸣曲创作得如此恢宏,假如它真是贝多芬的创作,将会被列为他的杰作之一。然而,不管它多么美妙,假如出自当代作曲家之手,那只会成为人们的笑柄。至多人们会称许作者是位摹仿高手。

    怎么可能呢!人们能在贝多芬的一部奏鸣曲中感受到美学愉悦,而假如是我们当代作曲家中的一位创作的具有同样风格、同样魅力的另一部奏鸣曲,从中就感受不到?这不是最大的虚伪吗?难道美感不是自发的,由我们的感性决定,而是由大脑的智性决定,受到对日期的了解的制约?

    人们对此毫无办法:历史意识如此内在于我们对艺术的感知,所以时间上的颠倒(一部创作于今天的贝多芬的作品)将被自发地(也就是不带任何掩饰)视为可笑的、假的、不合时宜的,甚至是可怕的。我们对延续性的意识是那么强烈,以至于它在对每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中都会介入。

    结构主义美学的奠基人扬·穆卡若夫斯基一九三二年在布拉格写道:“只有假设存在一种客观的美学价值,才能给予艺术的历史演变一个意义。”换句话说:如果不存在美学价值,艺术史将只是一个堆积作品的巨大仓库,作品的年代延续将毫无意义。反过来说:只有在一种艺术的历史演变背景下,才能感受到美学价值。

    然而,假如每一个国家、每一段历史时期、每一个社会团体都有着它们自己的趣味,那么客观价值又何从谈起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艺术的历史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从属于一个社会的历史,就跟服饰、婚葬礼仪、体育或节庆的历史一样。狄德罗与达朗贝尔的《百科全书》中关于小说的词条就是这样看待小说的。该词条的作者若古骑士认为,小说发行量大(“几乎所有人都读”)、具有道德影响力(有时有用,有时有害),但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特定价值;而且,他几乎没有提及我们今天崇拜的任何一位小说家:既没有拉伯雷,又没有塞万提斯,也没有克维多、格里美尔斯豪森、笛福、斯威夫特、斯摩莱特、勒萨日、普雷沃神甫等人;对若古骑士来说,小说不具备独立的艺术与历史。

    拉伯雷和塞万提斯。《百科全书》的编撰者没有提到他们并不为怪。拉伯雷根本就不在乎成不成为小说家,塞万提斯则以为自己只是为前代的怪异文学写了一个嘲笑的结束语。两人都没有把自己视为“奠基者”,只是在事后,渐渐地,由小说艺术的实践给了他们这一地位。之所以给予他们这一地位,并非因为他们是最早写小说的人(在塞万提斯之前已经有过许多小说家),而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比别的作品更好地让人了解了这一全新的、史诗般的艺术的存在理由;因为对后人来说,他们的作品代表着小说最早的伟大价值;只是从人们开始在一部小说中找到一种价值,特有的价值,美学价值起,小说才在它们的延续中作为一种历史展现出来。

    P3-7

    《帷幕》是昆德拉对小说、文学乃至艺术的诸多观念的正名,比如:延续性、历史;历史与价值判断;小说中的人性;小说的地域性;发现未知;现实;荒谬;故事的专制性;形式的自由性;结构;密度之美;琐事的力量;重复;死亡的场景;思辨的语言;幽默感;非诗性;喜剧化;悲剧性;永恒。

    由《帷幕》可延伸的话题:怎样写小说?昆德拉点赞的好作家有哪些?怎样读小说?一个读者的自我修养与陈词滥调说“不”怎样避开表演的陷阱?什么是好的审美?如何欣赏艺术?世界的眼光到哪里去寻找我们的面孔?怎样理解我们的历史?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