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末世的狂欢(金瓶梅与晚明中国)(精)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石钟扬著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石钟扬著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
    • 页数:428
    • 开本:32开
    • ISBN:9784998304133
    • 版权提供:南京大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 商品名称 末世的狂欢(金瓶梅与晚明中国)(精)
    • 作者 石钟扬
    • 责编 陈卓
    • 定价 88.00
    • ISBN号 9787305254796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版印次 1版 1次
    • 开本 32开
    • 装帧 精装
    • 页数 428
    • 出版时间 2022-07
    • 印刷时间 2022-07

    《金瓶梅》究竟应该怎么读?国内金学已相当热闹,但人物形象研究仍相当薄弱,往往一本书写了几十个人物,却流于蜻蜓点水、不痛不痒。本书别具一格,紧扣《金瓶梅》主人公潘金莲的方方面面,从身体、才艺、智商、情商几个角度全面解读,从传统婚姻制度、妾媵制度分析其性格特点,从争宠风云分析其与西门庆其他妻妾的关系,更从西门庆的行为、品味、地位、结局来分析潘金莲命运悲剧之因由。本书既颠覆了以往对潘金莲“以骂代评”的男性视角,又挑战了近年来某些美化西门庆的倾向。犀利中有悲悯,严谨中见灵性。作者将《金瓶梅》的世界视为晚明社会沉沦的一则生动寓言,从致命的狂欢中见出末世之征象。

    推荐序一 还《金瓶梅》以尊严(宁宗一)

    推荐序二 汪洋恣肆,机警颖睿(吴敢)

    自序 歪脖子树下的沉思

    导言 不读《金瓶梅》,不知天下之奇

    上编

     在了解中同情,在同情中了解

     ——换副眼光看金莲

     评头品足说金莲

     ——身体的诗意书写

     “魔鬼的才艺”与“尤物之媚态”

     ——身体的诗意释放

     另类的智慧与野性的天真

     ——身体的诗意定位

     “虎中美女”与“纸虎儿”

     ——封建婚姻制度下的潘金莲

     无限风光在巫山

     ——热恋中的潘金莲

     爱的奉献与妾的地位

     ——封建妾媵制度下的潘金莲

     御夫术的艺术精神

     ——男权主义下的潘金莲

     争宠风云与人性弱点

     ——潘金莲与孙雪娥、李桂姐、宋蕙莲之战

     争宠风云与母以子殇

     ——潘金莲与李瓶儿之战

     争宠风云与妻权之威

     ——潘金莲与吴月娘之战

     悲哉金莲:为梦而亡

     ——潘金莲的悲剧意义

     鬼才魏明伦笔下的潘金莲及其他

     ——翻案文章如何做

    下编

     流氓的狂欢

     ——西门庆的行为艺术

     流氓的神话

     ——西门庆的超常功能

     流氓的寓言

     ——西门庆“新兴商人”说质疑

     流氓的性战

     ——西门庆的性疯狂

     流氓的喜剧

     ——西门庆悲剧说质疑

    附录《红楼梦》脱胎于《金瓶梅》?

    主要参考书目

    跋 删节号的困惑——我阅读史的一个侧面

    石钟扬,1949年生,安徽宿松人。1994年获安徽省政府所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南京财经大学新闻系、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在海峡两岸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著有《红楼梦诗词评注》(合著)、《性格的命运:中国小说审美论》、《致命的狂欢:石钟扬说<金瓶梅>》、《天下第一刊:<新青年>研究》、《神魔的魅力:<西游记)考论》等书。

    在了解中同情,在同情中了解

    ——换副眼光看金莲

    潘金莲与西门庆无疑是《金瓶梅》中的两大主角,也是全书写得最成功最灵动的艺术形象。要写《潘金莲论》,我提起笔来,却颇为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因为潘金莲早就以“天下第一淫妇”的骂名被钉在耻辱柱上,供人詈骂数百年:

    金莲不是人。(张竹坡《金瓶梅读法》)

    潘金莲者,专于吸入骨髓之妖精也。若潘金莲者,则可杀而不可留者也。赋以美貌,正所谓倾城倾国并可倾家,杀身杀人亦可杀子孙。(文龙《金瓶梅》第二十八、四十一回批语)

    这是清代人的评论。张、文于《金瓶梅》多有卓见,但对潘金莲的评说却终未摆脱“红颜祸水”的封建男权主义观念。鲁迅不止一次清算这种谬见,先有《女人未必多说谎》,再有《阿金》,皆有高见。仅引后文: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令人遗憾的是,1949年以来,虽说时代不同,而评论《金瓶梅》,尤其是评论潘金莲的男权主义观点,非但没有根本改变,反而似乎是有增无减,甚至愈演愈烈,这也堪称是中国当代文化领域的一大奇观:“淫妇”“恶毒妇”“妇女中的魔鬼”“西门庆家的女恶霸”“天下第一淫妇”“第一可恶可憎之女人”“催命榜上第一人”“罪恶之花、戕身之斧”……无所不用其极,以至说潘金莲是“一个最淫荡、最自私、最阴险毒辣、最刻薄无情的人”。国内学者如此固不可原谅,最不可理喻的是美籍华裔著名学者夏志清浓烈的男权主义观念。无可非议,夏氏对中国古典小说、现代小说都有精到的研究,以至被国人奉为“经典”。但在《中国古典小说导论》第五章《金瓶梅》(单篇译文被冠名为《金瓶梅新论》)中,夏氏将潘金莲定性为“一个非常狡猾和残酷的人物,一个为满足其性欲无所不为的占有性色情狂”,西门庆反倒“是一个做事鬼鬼祟祟,为自己辩解的丈夫,而潘金莲则是个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的妻子”,“她依然保持着对她们公有的丈夫的绝对控制权”,“西门庆是她取乐的工具”,西门庆之死实际上给人的印象是:“他被一个无情无义而永远不知满足的女性色情狂谋杀了。”仿佛从西门庆的死到西门府败落的责任都要潘金莲来承担,已将“红颜祸水”论推到了极致。这令我深为惊诧。

    如果没有鬼才魏明伦以“荒诞川剧”《潘金莲》抒发他的异端之见,如果没有美籍华裔女学者田晓菲的《秋水堂论金瓶梅》发表了对潘金莲极为慈悲的评说,我真怀疑历史在这里停止了它前进的脚步。或许是“红颜祸水”论裹住了中国男士前进的脚步,因为自明至今,中国“金学”的基本队伍是由男性支撑的。男人们对潘金莲骂声不绝,而《金瓶梅》又曾久禁不止,有学者指出,不少男性在玩弄一种自欺欺人的解读游戏:睁开眼骂潘金莲,闭上眼想潘金莲。虽有些刻薄,却似乎不无昭示意义。

    骂不妨骂之,想不妨想之,那是别人的自由。但我认为,对于一个复杂而成功的艺术形象,“以骂代评”似乎简单了一点。骂固然也是一种评论,而且可解一时之恨,却终究替代不了入情入理的审美解读。鲁迅所论《红楼梦》的“读者学”观点,对谈《金瓶梅》人物也有意义。他在《(绛洞花主)小引》中说:

    《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可见读者自身的眼光是何等重要。有道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有一千个读者就该有一千个潘金莲。而我却希望读者诸君不妨先撇开成见,搁起感情,换一副眼光,心平气和地读读文本,以一颗平常心看看这位潘女士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然后再作分解。在了解中同情,在同情中了解,方能持平。P47-50

    李渔称《金瓶梅》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张竹坡亦称其为“第一奇书”。奇在何处?奇在“云霞满纸”与“此书诲淫”两极评价间的张力,奇在以西门一家照见天下国家的高度浓缩,奇在以对黑暗几乎不加拣择的暴露而收警世劝世之功效。

    《末世的狂欢——金瓶梅与晚明中国》以两副笔墨聚焦《金瓶梅》的男女主角:以同情之了解洞见潜藏于潘金莲情欲背后由时代重压造成的挣扎与无奈,是为“恕笔”;以正义之冷眼审视西门庆的“流氓”发家史及其折磨女性的变态行径,是为“辣笔”。作者用这两副比笔墨还原了人性的种种喜悦、痛苦、温情、残忍。由此,在诸人致命的狂欢中业已逗露出一个时代行将落幕的消息。

    钟扬与我结缘于南开,同道于“金学”,他也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文本主义者。“金学”在中国几成显学,我则希望钟扬同我一起反思“金学”之路,还《金瓶梅》伟大小说的尊严。

    ——宁宗一

    钟扬行文汪洋恣肆,言谈机警颖睿。凡研究《金瓶梅》人物者几无一例外,都要论及西门庆;但我以为,对西门庆的研究,本书最具光彩。

    ——吴敢

    多少男性读者恨金莲骂金莲,不见金莲想金莲。潘金莲以她过人的美丽、才艺、智慧而落入悲剧的结局,是她生错了时代,找错了门径。其悲剧就在这错、错、错中铸成,如之奈何!

    从某种意义上看,写出“腐而不败”流氓群像的《金瓶梅》,实则为讨伐腐败的形象化的檄文。甚至可以说:你想研究晚明中国吗?请研究流氓。你想研究流氓吗?请研究西门庆。

    ——石钟扬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